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遵命!”

    “庾方之听令!”

    “末将在!“

    “命你即刻率领精骑八千人,火速追击溃逃的赵军!”

    “遵命!“庾方之闻言,大喜过望,当即就领了军令。

    “桓温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兵马紧随庾方之部后,给予支援!”

    “遵命!”

    庾冰又道:“本将会坐镇中军,调度粮草。各部兵马随后渡江,追击赵军!”

    “遵命!“众将都轰然唱喏。

    此时此刻,在一片较为宽广的平原上,草长莺飞,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缓缓行进。

    队伍的前端,竖起了“石”字的大纛,四面的旌旗迎风猎猎,无一不是上书“赵”的字样。没错,这正是赵军的中军所在。

    从远方眺望,由上而下,可见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这支赵军有数万人马,将士们披坚执锐,战马剽悍,长枪如海,战旗如云,宛如一股钢铁洪流奔腾在偌大的平原上。

    而在队伍中心的地带,一辆六匹骏马拉着的巨大车驾上,石闵正在那里眯着眼睛,气定神闲地坐着,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车驾里,一股檀香微微飘散,袅袅生烟。

    “大王。”车驾外面,秦牧纵马驰骋而来,叫喊了一声。

    “是秦牧么?进来吧。”

    石闵睁开了眼睛,直接让秦牧上了自己的六御车驾。

    要知道,与君主同乘一车,古往今来都是一种极大的殊荣。放在先秦时代,君主们都喜欢礼贤下士,这种事情或许很常见,但是放在现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两晋时代,那可是极为罕见的!

    等秦牧上了车驾,石闵又给他亲自沏了一壶茶,没在闭目养神了。

    而秦牧则是弓着身说道:“大王,如你所料,对面的晋军果真派出了数千精骑追击而来。根据暗部发来的情报,这数千晋军精骑的领兵者乃是庾方之,庾翼的儿子。”

    暗部的情报网络果真是十分强大的。

    当时石闵力排众议,分别建立了两个情报机构,一个经悬镜司改组的锦衣卫,一个由石闵本来的情报机构扩大而成的暗部。

    锦衣卫对内,暗部对外,一内一外,相辅相成!

    锦衣卫掌管刑狱,有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同时,锦衣卫还有保卫皇帝的职责,作为仪仗队的存在,其首领乃是荆展。

    而暗部,则是对外,集刺杀、搜集情报于一体,直接对石闵负责,其首领便是莫轻舞。

    对外战事,石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便是暗部给的。

    “这个庾方之能力如何?”

    “不足为虑。”秦牧摇摇头道,“庾方之年方弱冠,出自庾氏家族,父亲是晋国征西将军、南蛮校尉庾翼,伯父便是晋国当朝大将军庾冰。庾方之虽然出身士族,但自幼习武,勇武过人,胆略非凡,只是其智谋着实欠缺。”

    “莽夫?”

    “是的。”

    闻言,石闵淡淡的笑着道:“咱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庾方之只是徒有勇力,却没有继承先辈的智谋,真是让人唏嘘啊。”

    “大王所言极是。”秦牧也不禁心生感慨,“晋室南渡之后,庾氏家族,可谓是除了琅琊王氏之外最为显赫的士族了!只可惜,到了他庾方之这一代便要没落了。庾氏三兄弟,庾亮、庾冰和庾翼,皆乃一时之人杰也,可惜当他们百年之后,庾氏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已经不多了。”

    石闵摇了摇头道:“江南多人杰,不容小觑。一个庾氏没落了,就怕还有王氏、桓氏和谢氏会从中脱颖而出啊。”

    “桓氏?”

    秦牧有些不解。

    晋国现在有三大士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陈留谢氏(又称陈郡谢氏)和颍川庾氏。自东晋建立以后,琅琊王氏首先执掌了东晋的大权,然后庾氏庾亮继承了大权臣王导位置,庾亮死后他的弟弟庾冰接任大权臣的职务,庾冰的弟弟庾翼则把持东晋最重要的外镇官员荆州刺史一职。

    如若庾氏衰落了,完全有资格继承其执政家族的是王氏或者谢氏,这还说得过去,但是桓氏又是什么家族?秦牧完全没听说过!

    桓氏一族发迹于桓温的父亲桓彝,桓彝是谯郡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最初在齐王司马冏麾下任骑都尉,晋元帝时受封安东将军,之后“累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书》)。

    桓温是桓彝之子,晋明帝的女婿,受到中书监何充的赏识,被封为荆州刺史、安西将军。

    虽有皇亲的光环照耀,但桓温能有后来的地位,客观上说,是靠真本事打下来的。

    其时,北方的后赵政权与西南的成汉结盟,对东晋形成半包围之势,两害相权取其轻,灭掉成汉便成为东晋的首要目标,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桓温,桓温也因此在朝中名声大振,后来升至大司马,长期执掌朝政大权。

    桓温的三次北伐,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却在客观上打出了东晋的威风。

    第一次,主要对手是氐族的前秦政权,一直打到霸上(长安以东),北伐军很受欢迎,“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晋书》),但是由于后来粮草不济,只得退兵。

    第二次,打败姚氏的羌军,收复了洛阳。但随后便被刚刚兴起的前燕慕容氏击退。

    第三次,是与前燕慕容氏对峙,开始时势不可挡,占尽先机,最终在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一役,遭到前燕大将慕容垂的骑兵伏击,铩羽而归。

    桓温有篡晋室自立的野心。攻灭成汉、三次北伐,都是在树立自己的威信,捞取政治上的资本,为最终的篡立做着前期准备。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世说新语》)的名言,便是出自桓温之口。

    桓温在有生之年虽没能实现篡立的目标,却奠定了家族不可动摇的地位。到了他的儿子桓玄时,终于起兵反叛,逼迫晋安帝禅位,于公元404年建立桓楚政权。桓楚政权被刘裕的北府军打败后,桓氏家族余众仍与晋室对抗多年。

    桓氏一族的反叛,也让本就日趋没落的东晋朝,变得更加摇摇欲坠,最终被刘宋所取代。

    但是现在,桓温这才刚刚发迹,虽然被庾亮赏识,但远不到能让桓氏成长为王、谢、庾这般显赫的士族!

    庾翼与桓温关系友好,二人相约共同平定天下。庾翼曾向成帝举荐桓温说:“桓温具备英雄的才能,希望陛下不要用常人的礼节对待他,按寻常的女婿豢养。应当委派给他周宣王时方叔、召虎那样的重任,他必能建立匡救世事艰难的功勋。”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95章 龙生龙


………………………………

第0296章 不安

    大王如此看重桓温?“秦牧表示不解。

    石闵笑着道:“桓温此人,的确不容小觑。一个家族的兴衰,往往在于其有无足够的人才储备,或者家族中有无杰出者!而桓温,显然是世之人杰!”

    石闵对桓温的评价很高:“桓温早年丧父,家道中落,但是其心性坚韧不拔,其父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将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也曾参与谋划。当时桓温年仅十五岁,枕戈泣血,誓报父仇!”

    “后来江播去世。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为父守丧,因怕桓温前来寻仇,预先在丧庐内备好兵器,以防不测。不料桓温假扮吊客,混入丧庐,手刃江彪,并追杀其二弟,终报父仇,由此为时人所称许!这样的人,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如此胆略,怎能不成就一番大事业?”

    “但大王你比桓温了不起。”秦牧笑吟吟地道,“大王现在不过而立之年,凭借自己的本事功成名就,执一国之牛耳,权倾天下,又岂是一个小小的桓温所能比拟的?”

    石闵摆了摆手道:“哈哈!秦牧啊秦牧,没想到你也会拍马屁了。”

    “大王说的哪里话?臣不是在为大王歌功颂德,而是大王你本就有这样的本事,这样的成就啊!”

    石闵摇摇头,说道:“乱世出英雄。秦牧,文泰那边都布置好了吗?”

    “按照你的吩咐,一切都在计划当中!”

    “好!”

    既然晋军已经入了套,那么石闵就不会再客气了。

    大家虽说都是汉人,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石闵代表的是赵国,与晋国是对立的,在做得不是很过分的前提下,石闵可以手下留情,但绝不会完全放水的!

    “杀啊!”

    庾方之率领八千精骑顺利登上渡口,然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驰电挚一般冲向了正在撤退的赵军的后军!

    “撤!快撤!”

    王平率军负责断后,在他的号令之下,赵军士卒顿时抱头鼠窜,四下而逃。

    面对着强大的铁骑逃跑的步兵,明显是自寻死路的。

    作为诱饵一样的后军,其中以胡人居多,汉人占了不到五分之一。排除异己,还是用借刀杀人的方法比较痛快!

    “唰!”

    骑在战马上的晋军骑兵嚎叫了一声,随即挥起了手里的马枪,一下子便挑飞了一个逃跑的敌人。紧接着,更多的晋军铁骑蜂拥而至,两条腿的人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

    这注定是一场屠杀!

    一场毫无悬念的大屠杀!

    庾方之砍人砍得很兴奋,他挥舞着手中的青龙大戟,宛如魔神降世一般,大杀四方,左右冲杀,手下无一合之敌。

    但凡是在庾方之周身一丈距离的敌人,通通被斩于马下!

    “杀了他!”

    有眼尖的赵军将士看见庾方之如此悍勇,类似万人敌的存在,心中虽然惧怕,但都义无反顾地拿着武器冲了上去!

    既然跑不掉了,就冲上去放手一搏!

    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撤退!快撤!”

    王平早已经接到了石闵的军令,不敢违背,眼见有的赵军士卒忍无可忍,发动了反击,未免计划无法顺利进行,他只能在战马上挥着剑,大声呼喝着,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勇武的赵军虽然不安,但是军令如山,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旌旗所向之处奔去。

    虽然赵军的动作有些诡异,但庾方之只是愣了一下,利欲熏心的他早已被眼前这场唾手可得的大胜冲昏了头脑,一头往赵军的包围圈那里扎了过去!

    而这八千晋军精骑所去的方向,正是隐蔽而又险要,居高临下的一线天!

    此时,石闵已经召集了众将,把一道道军令都传达了下去。

    “李信、文泰听令!”

    “末将在!”

    被点到名字的二人顿时站出来。

    “你二人各率骑兵一万人。李信部进入大韩山隐蔽,文泰部沿着淮水而走,待见到狼烟起,你二人便率兵从敌军后方袭杀过去!”

    “遵命!“

    石闵又扫视了墙壁上挂着的这张关于整个临淮的地图,这个地形图十分的详尽,大到山川河泽,小到溪流小道,一笔一划,都勾勒着极为重要的笔墨。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石闵不知道观看了这张地图多少次,早已铭记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