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牧与荀稷面面相觑,后者首先道:“大王,石祇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但若是鲜卑人南下,事情恐怕就变得很棘手了。我魏军虽然强势,兵强马壮,但是也架不住燕代二国的合攻!臣请大王派出使者,威逼利诱于慕容皝和拓拔什翼键,让他们不敢出兵南下,犯我疆界。”

    冉闵摇摇头道:“鲜卑人生性桀骜,那是吃软不吃硬的。威逼对他们是没用的,利诱却是万万不可,幽州、并州和辽西,皆是我大魏防范胡虏的重要屏障,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冉闵是从后世来的,对于幽州、并州和辽西的重要性门儿清!

    并州且不说,那自古以来就是边塞重地,兵家必争之地。

    而幽州和辽西,就是后来的“幽云十六州”!

    在古代有着影响整个华夏历史的军事工程——长城。

    都知道有秦长城和明长城,常识再稍微多那么一点的知道秦做的更多的其实是把北方的长城连在了一起,包括秦、赵和燕国的。

    那么,山东也有古长城,为什么秦不修,明也不修,聪明人都知道,谁会没病在自家院子里修篱笆?

    为什么要修北方长城呢,难道秦的主要敌人不是东方各国?

    赵的主要敌人不是南方各国?

    幽(燕)的主要敌人不是西南各国?

    为什么偏偏在北方修这个防御建筑,他们的大敌都不在北方啊!

    其实修长城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强防御力,而是为了增强抗骚扰力,北方民族没有灭亡中原各国的能力,但是他们会不断地来抢掠,因为当时中原的文明程度远远大于他们,燕云十六州刚好涵盖了大部分的长城。

    但,唐宋时期的辽金可不再是一千多年以前的匈奴了,匈奴不开化,来了只会抢,抢了就跑。

    辽金可不一样,他们会占领北方的土地,将游牧和耕种结合起来赖着不走。

    那幽云十六州重要在哪里呢,重要在它在华夏王朝手上的话,朝廷可以在那里设置防线,也就是沿长城设立防线,虽然在古代华夏经常被北方民族突入进来,但长城一线一直没有奔溃过,所以晋、冀、鲁一直都比较安宁。

    但防线一丢,辽金会占据长城一线,再往南几无阻隔,钦徽二宗不就是这么被掳去的嘛。幽云十六州,最东边的叫幽,最西边的叫云,云又比幽更重要。

    因为在军事战略上,晋要比冀更重要,军事上讲究进可攻退可守,冀鲁虽为大平原,富饶发达,但始终为晋军(无特指)所威胁,如若占冀而不占晋,迟早会败亡,所以在晋北的长城是有内外两层的,外长城在今山西最北部的大同一带。

    内长城以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合称内三关连在一起,就是为了确保晋不能丢,一旦丢晋,关中,中原,冀鲁则不保,这三地不保,则天下危矣!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35章 大战迭起


………………………………

第0336章 各方动向

    幽云十六州几乎都是山地,气候寒冷,并无太多经济文化意义,但它是中原大地的屏障,是大门,是不得不要的地方,没有它,任宋再强一点也决然抵抗不住无休止的侵略,因为在地缘战略上已经处于失败的一方。

    即使再早一千年的强汉,能几乎彻底击败匈奴也靠的是国力碾压,卫、霍出击好像是猫捉老鼠一样四处寻找匈奴来打,在正面对抗中匈奴几无还手之力!

    到了唐宋时期,人类文明已经不像一千年之前那样差距巨大,汉人文明所具有的东西。

    游牧文明可能不多,但也没有落后到哪里去,宋无法对他们造成碾压,反而不断地被侵略骚扰,直至一退再退,退到临安,退到船上,再退到大海,也因为在几百年中无法对北方进行强势的影响,出现了落后生产力反过来统治先进生产力的逻辑反常现象,根源就在这十六个州啊!

    有答案分析说这十六州是北宋软弱的挡箭牌,石敬瑭是背黑锅的,还刻意强调了石敬瑭不是汉人。

    石敬瑭生于892年的太原,太原一直是汉人文明为主导,石敬瑭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华夏文明教育。

    而且,唐本身就是古代最开放的王朝,唐朝许多官员将领都是非汉族人,石敬瑭的血统并不能成为甩锅的理由,历史的罪人就是历史的罪人,不是随便就能洗掉的。

    冉闵很清楚鲜卑人的贪婪。

    眼下石祇给慕容皝与拓拔什翼键开出了这么诱人的条件,只要他们能帮助石祇消灭他冉闵,登上皇位,就将幽州、并州和辽西割让给他们,这就好比一块大大的肥肉丢出去给饿狼的,饿狼焉能不吃?

    但冉闵做不到这一点,这可是卖国贼的行径啊!

    好吧,古人是很少有这种感觉的。

    听到冉闵不想对鲜卑人利诱,荀稷又道:“那么大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如何?”

    “臣有上中下三策供大王选择。上策,大王布告天下,只追究石祇一人的罪行,其余诸侯既往不咎,仍然镇守地方,待遇不变!如此一来,大王就可以坐视石祇领导的诸侯联军不战自溃了。”

    “中策,大王假意笼络鲜卑人。对慕容皝和拓拔什翼键许以幽州、并州和辽西,但是不给,在平定叛乱之后,大王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

    “下策,就是大王必须迅速消灭诸侯联军,然后面对鲜卑人的铁骑!”

    闻言,冉闵仔仔细细地琢磨了一下。

    “荀稷,你的上策,不甚合寡人之心意。寡人若是只想消灭石祇,早在磁山之战的时候就能一战而胜,寡人要的是平定国内所有的叛乱,让整个大赵皇朝只有寡人的声音!”

    “中策,寡人虽然不介意对鲜卑人耍诈。但慕容皝和拓拔什翼键都不是傻瓜,其麾下的有识之士也不在少数,万一石祇真的和鲜卑人勾结起来,对于我魏国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你的下策倒是甚合寡人的心意,只不过很危险。寡人选下策!”

    “秦牧,你意下如何?”冉闵又询问了一言不发的秦牧。

    秦牧回答道:“臣无异议。不过大王,胡人虽然都想消灭我魏国,但都不是一条心的。不过大王想要迅速击败诸侯联军,又要北上征讨入侵的鲜卑人,难度极高,而且我魏国现在是四面树敌,狼烟四起,将士们不是铁打的,这样大王的部众迟早都成了强弩之末。所以臣建议,大王不妨使计,让邯郸的诸侯联军不战自溃……”

    龙城,燕王宫。

    慕容皝接到石祇的求救之后,便将封弈、慕容恪和慕容俊三人召到王宫商议大事。

    “眼下中原的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本王欲插手其中,不知可行否?”

    封弈询问道:“不知道石祇给大王开出来什么样的条件?”

    “石祇遣使到龙城,请求本王出兵南下,帮助他消灭冉闵,登上皇位,就将辽西和幽州都割让给我燕国。”

    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封弈皱着眉头道:“大王,臣以为此时不应当插手中原的战事。中原的战事是赵国的内战,石祇、张贺度、段勤之流不满冉闵大权独揽,声威日盛,人人自危之下,这才有了这次的诸侯联军讨伐冉闵的战事!”

    “但通过邺城、苍亭的战事来看,诸侯联军压根儿就不是冉闵的对手。数十万的大军说败就败了,原因何在?除了魏军的战斗力果真强悍,兵强马壮之外,不外乎石祇无能,各路诸侯心怀鬼胎,并不齐心。”

    “现在冉闵的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是颓势未现。西线,李农镇守虎牢关,挡住了蒲洪与姚弋仲的进攻,在中原一带,诸侯联军更是兵锋大挫,败象已现!如今大王好不容易与冉闵达成了互惠互利,互不侵犯的同盟关系,转眼间又与冉闵为敌,只怕可以腾出手来的冉闵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听到这话,慕容皝亦是有些犹豫。

    魏军还是兵强马壮的,就像一头凶悍的猛虎,这个时候去摸老虎的屁股,只怕讨不到好。

    “俊儿,你认为呢?”慕容皝又询问了自己的世子慕容俊。

    慕容俊回答道:“父王,儿臣认为此时应该出兵南下,与群雄逐鹿中原!”

    “为何?”

    “我燕国世居北隅,历代先祖莫无南下入主中原之志,奈何天不遂人愿,好几次大好的机会都被咱们鲜卑人生生的错过了!而眼下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中原各路诸侯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得不亦乐乎,现在石祇又邀请咱们南下,其许诺的辽西和幽州且不说,相信以我大燕铁骑的强悍战力,绝对可以夺下辽西、幽州、青州乃至于司州和冀州的!”

    慕容俊脸色涨红,神情十分激动地道:“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眼下咱们就是渔翁呀!父王,儿臣认为针对夫余人和高句丽人的战事可以先放一放,北方苦寒之地,始终比不上中原富饶之地啊!”

    慕容俊所说的这些话,真是说到了慕容皝的心坎里。

    慕容皝是做梦都想入主中原的,慕容皝野心勃勃,自他上位以来,短短十余年之间,平定内部叛乱,击败宇文部和段部,击退羯赵的进攻,破高句丽,威震北方!

    北方的苦寒之地,人烟稀少,土地里的庄稼都长不出来,自然比不得膏腴的中原之地了。

    只要拿下了青州、冀州、幽州和辽西,燕国的实力便能急剧膨胀,一举取代赵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大王,三思啊!”

    封弈不得不硬着头皮道,“现在中原混战,但是冉闵实在是难以战胜的,在邯郸一线的诸侯联军压根儿就不是冉闵的对手,诸侯联军随时都有可能战败,而到时候咱们要面对的就将是魏军十多万的精兵强将!大王,您真的做好与冉闵大战的准备了吗?”

    “这……”

    慕容皝又不禁迟疑起来。

    见到沉默不语的慕容恪,慕容皝不由得出声询问道:“恪儿,你觉得呢?”

    “父王,儿臣不赞同您南下中原的计划。”

    “为何?”

    “眼下我燕国还在对高句丽作战,一时之间无法将太多的兵马抽调出来。南下的兵马太多,则必须要舍弃咱们好不容易打下的高句丽的城池土地,南下的兵马太少,则是进取不足,说不定咱们损兵折将了,还寸土不得!”

    慕容恪神色严峻地道:“父王,要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慢慢来!这些年我们燕国相继吞并了段部、宇文部,夺取辽东,又大破夫余和高句丽,威势大涨,可是这些地盘咱们还来不及消化,燕国之内不服者甚众。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连内部都没有安抚,又何以放心地去开疆拓土?”

    “倒是本王心急了。”

    慕容皝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也罢。眼下中原混战,估计冉闵一时半会儿地也顾不上咱们燕国,接下来,咱们要对高句丽进行大战!”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336章 各方动向


………………………………

第0337章 刑徒

    邯郸的大牢中。

    阴暗潮湿,又空气极为稀薄的牢房里,几个身穿囚服的犯人正在那里三五成群地聊天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