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冉魏霸业-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佛图澄一如往常地穿着袈裟,慈眉善目,半眯着眼睛,折射出一种充满睿智的光芒,高高在上地坐在步撵上,附近的僧众更是宛如众星拱月一般,簇拥在佛图澄的身边。
从这个场面可以看得出,佛教的信徒之多,而人们对于佛图澄有多么的尊敬,几乎宛如神只,几乎宛如真正的佛一样!
有的不明所以的士子愤愤不平地道:“这佛图澄何德何能,竟然能有这般的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真的神仙下凡了呢!”
“嘘!兄台,噤声。”
旁边的一个士子扫视了周围一眼,见到没有人注意到这边,这才替那个士子捏了一把汗,道:“兄台有所不知啊。佛图澄大师的确是跟佛陀差不多的,至少在佛教信徒的眼中是如此。”
“此话怎讲?”
“兄台应该不是中原人氏吧?竟然连大名鼎鼎的佛图澄大师都不知道?”
“呃……在下是武陵郡人。”
“原来是南晋人士,这就不奇怪了。”那个士子摇摇头道,“兄台,你在邺城,或者在我们赵国可千万不能对佛图澄大师有什么不敬之语。”
“噢?这佛图澄大师是何来历?有什么本事,竟然当得起这么多百姓的顶礼膜拜?”
“佛图澄大师是西域人,本姓帛氏。少年时出家学道,能背诵经文数百万言,善解文义。佛图澄大师虽然没有读汉地儒学史书,而与诸位学者高士辩论质疑,全能符合理义,没有人能难倒他!”
“这不就是一位得道高僧而已么?”
“嗨!若仅仅如此,倒也没什么,可是佛图澄大师可不同于一般的得道高僧!佛图澄大师在永嘉四年来到洛阳,志弘大法。我听他门下受业追随的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及一万。教学盛况可见!”
那个士子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不会吧?门徒上万人?”
“对啊。而且佛图澄大师不仅是门徒众多,其中出色的弟子也不在少数,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等皆为佛学大家。你不是晋国人吗?晋国的高僧道安你应该知道吧?他也是佛图澄大师的弟子!”
“嚯!原来如此!”
等到佛图澄坐下,众人这才安静下来,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佛图澄在那里诵经念文,虽然听不太懂,却仍有一种享受而又虚无缥缈的感觉。
而道教的道士们的出场却没有那么轰动了。
“快看!是许谧真人!啊!还有葛洪真人!”
葛洪就不必赘言了,他是南方道教的集大成者,在江南十分有名气。许谧虽然略逊一筹,但也算是道教一个流派,上清派的第三代宗师。
许谧年少知名,博学有才章,儒雅清素,与时贤多所交往。他少仕郡主簿功曹吏,选补太学博士,出为余姚令,后为尚书郎,官至散骑常侍。
其虽外混俗务,而内修真学,行上道,后归隐茅山。
“啧,魏王怎么会将许谧真人都请来了?要知道许谧真人可是出身士族,又曾在晋国出仕,官至散骑常侍呢,没想到魏王竟然有这般能耐,居然连许谧真人都能请来!”
“铛!~”远处一道铜锣的声音响起,紧接着,是沉闷而又充满了肃穆之气的号角声响起,瞬间嘹亮了整个穹!
闲人避让!
“魏王驾到——”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368章 佛图澄
………………………………
第0369章 法会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众瞩目之中,众目睽睽之中,山呼海啸之中,群众下跪之中,冉闵登上了原先已经架设好的四方台,登上龙椅,安然坐下。
人已经全部到场了。
“开始吧。”
“铛”的一声,这场关乎佛道之争的法会便正式展开了。
道佛之争,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
道佛之争最早见于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神仙之诈妄。
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亦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经’,为后世论争重要材料;然争论之白热化则在南北朝以后,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开创新师道,并使之国教化,确立道教之宗教教团。
佛图澄自持身份,便伸手道:“你们先请。”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许谧与葛洪对视了一眼,便首先从蒲团上站起来。
许谧道:“贫道认为,老君见形中土,演教西方。道生佛,道为本佛为化迹,道大佛。”
“好!”
“彩!~”
会场上支持道教的纷纷叫好喝彩,在一侧摇旗呐喊,给许谧壮壮声势。
佛图澄淡淡的应道:“对于这一点,贫僧不否认。然当年老子乘青牛西出函谷,一去不返,究竟是否道生佛,化胡为佛,就另当别论了。贫僧知道的,能证实的,就是我佛教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好!”
“彩!~”佛教这边的支持者也纷纷叫好喝彩,双方势均力敌,不过在中原,还是佛教的信徒比较多的。
许谧不甘示弱,又道:“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方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方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
“好!彩!~”
佛图澄眯着眼睛又回应道:“这是你们华夏的阴阳五行学。所谓阴阳,何有尊卑之别?我佛慈悲,曰,众生平等,无有尊卑!”
“好!彩!~”
闻言,许谧不禁皱着眉头:“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夷狄胡人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华夷之间,种族不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
“此乃悖论!”
佛图澄淡淡的道:“华夷之别,始在人心之别。吾佛教不论文化,不论种族,不论出身,凡我教徒,皆得我佛庇佑。”
“哼!佛教之流入中土,每导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真人,你这就是在强词夺理了。国家之衰乱,首先在于人心之衰乱,何以怪在佛教头上?反倒是汝道教,先是太平道和五斗米教,而后又有各个道教流派鼓动百姓暴乱,居心何在?”
关于这一点,其实冉闵还是比较赞同许谧的法的。
佛教在华夏的鼎盛时期恰好也是华夏衰亡的开始。
因为佛教的占用大量资源又不从事生产,所以每次佛教兴盛都会有很多缺和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生产力下降,而消耗反而增加。
所以每次佛教的兴盛都会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毁灭性。
华夏佛教的发展基于寺庙和广大僧众和信徒,寺庙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大量僧人需要社会供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强大国家有能力在经济支持佛教的无限发展。
在场的和尚与道士经过了一番辩论,相持不下,谁都服不了谁。
紧接着,葛洪又出来与佛图澄展开辩论。
“圣僧,葛洪这厢有礼了。”葛洪向着佛图澄行了一礼。
佛图澄回礼道:“阿弥陀佛。”
“无量尊!”
佛图澄宣了一记佛号,葛洪便回以一记道号。
佛图澄首先道:“贫僧认为,道称教者,实乃荒谬。凡立教之法先须有主。道家既无的主,云何得称道教?”
佛图澄认为道教不存在教主,认为道教不能称为教。
葛洪当然不能认怂:“圣僧何以我道教无教主?便只道周孔对谈。周孔二人只是传教人。不得自称教主。何以故?教是三皇五帝之教。教主即是三皇五帝。”
葛洪首先从儒教下手,把儒家的根源进一步提前,讲周公旦与孔子皆不是教主,只是传经人,真正的教主是三皇五帝,所以人家的教派能够作为教。
但佛图澄亦是不甘示弱,又道:“二者案前汉艺文志,讨论今古坟典,总判凡有九流。一儒流,二道流,道无别教。总在九流之内。据此而言,无别立教。何以故?无教主故!若言以老子为教主者。老子非是帝王。”
“若为得称教主,若言别有尊为道教主者,案五经正典。三皇已来周公孔子等,不云别有尊住在上垂教布化为道家主,并是三张以下伪经,妄尊上为道主!既其无主,何得称教。”
佛图澄举例《汉书·艺文志》其中载了九流,道教只是流派怎么会是教,而且如果是老子是教主,老子也不是帝王,如果是道教经文中的尊是教主,看五经正典,从三皇到周公旦孔子,也没有提及尊的。
所以下结论尊什么的是三张以后做的伪经算不得真经。
因蠢教中不存在教主!
其实这里是扩大了儒教的含义,把教主认为成只有帝王以上的等级才可以做。
听闻此言,冉闵对佛图澄的恶感顿生。
在冉闵看来,对于一个真正教派来,不是抬高自家的神去贬低别家神才是高明(像佛教讲老子是释迦之徒,道教则反过来),而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实处,让人或寄以宗教安慰心灵,或者发扬自己之志等等。
辩论还在继续,但佛道之争依旧没能结束。
回到建章宫,这时冉闵在王后的椒房殿休息,董王后就不禁好奇起来:“闵哥儿,佛教道教,你究竟属意何教?”
“当是道教。”冉闵直言不讳地道。
“为何?”
冉闵淡淡的笑了笑:“原因有二。其一,道教是我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二,佛教大量圈地,又不事生产,存理,灭人欲,于国家之长治久安十分不利。”
“那闵哥儿你会取缔佛教,让道教成为国教吗?”
董巧巧眨巴眨巴大眼睛,一脸好奇地看着冉闵。
董巧巧可是信仰道教的,所以她很乐意道教能在魏国扩张下去。
但冉闵却是摇摇头道:“国教?巧巧,在寡人看来,道教可以作为国教,但又有些不妥。寡人欲行内圣外王之道,圣为道,王为佛,圣道施于国内,王道施于国外,二者并用,方才是大道!”
在冉闵看来,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他都可以利用。当然了,这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能够所向披靡,用的不好,就会山自己!
但冉闵有信心能够驾驭这把双刃剑!
为什么冉闵心里更偏向于道教呢?
道教虽然因黄巾起义在北方遭到镇压而在魏国走向低潮,但在吴国仍受到崇奉。在蜀国,师道还有一定的发展。
到了晋代,着名道士辈出。东晋时,道教在南方飞速发展,形成三大中心:一是今江西贵溪市的龙虎山;二是今湖南的衡山,三是今江苏的茅山。
西晋末年,李特在梁州、益州领导流民起义,张陵的第四代孙张盛为了躲避战祸,带领一部分师道徒众,由汉中迁居龙虎山,建立箓坛(道教收道士时授符箓的神坛),传播师道。
后来,这里便形成南方师道的中心。
与此同时,北方酷信道教的魏夫人存华,也为了逃避战乱,自洛阳南迁,最后隐居于衡山,修道、传道,后来被尊为“南真夫人”和“南岳夫人”。
南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