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就是桓温考虑到当时成汉君主李势继位后,骄奢淫逸,不理政事,刑法苛滥,加以饥荒,成汉国势更加衰落。

    此时不征西何时征西啊!

    这是成汉灭亡的天时人和!

    地利方面,桓温当时入蜀并没有带太多兵(相传是一万精兵轻军),实际上他也没有那么多兵,这就意味着他的军队不会走大道。

    成汉君臣认为他会从大道而来,误判军情,同时东晋军队过于勇猛,连战连破,成汉军队是节节败退。

    哪怕是在桓温将危之际,军队依然坚决向前,成汉李势有太过于愚蠢,白白葬送了成汉军队的战力。

    冉闵在得知成汉灭亡的前因后果之后,便召集群臣到议政殿商议,共商国是。

    “诸卿,寡人刚刚得到的消息,成汉,被桓温灭掉了!”

    “什么?”果不其然,当冉闵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那是满堂皆惊,几乎没有一个大臣是不勃然变色的!

    冉闵站了起来,伸出了自己的手掌,脸上带着轻蔑的笑意道:“哈!诸位,你们是不是很震惊?没错,寡人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震惊!”

    “寡人震惊啊,寡人诧异啊。偌大的一个成汉国,怎么说灭亡就灭亡了呢?难道成汉国如此不堪一击?当年的蜀汉,曹魏好歹也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路进攻蜀国,这才将蜀汉灭掉的!难道今时的成汉如此羸弱?桓温才多少人?不过一万精兵轻骑!”

    冉闵跺脚道:“而成汉举国上下的兵马至少有十五万!又凭险要之地,何以灭亡?李势这厮,昏聩误国,以寡人看,就算是当年的蜀后主刘禅都比李势这蠢货强上十倍!”

    无怪冉闵如此恼怒,成汉是他拿来牵制晋国的一枚棋子,魏国与成汉东西两面,遥相呼应,晋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的。

    而现在成汉如此出人意料地灭亡了,会给魏国添多大的麻烦?

    灭亡成汉之后,晋军必然势力高涨,晋国的势力又将更上一层楼。而更危险的是,得到了蜀地,晋国就会得蜀望陇,频繁骚扰魏国,甚至是两线出战,让魏国不胜其扰!

    成汉眼下就这么离奇地被桓温带着上万人收拾了,由此可见,以前的蜀后主刘禅的确比李势强!同样是坐拥巴蜀之地,天府之国,人家刘禅还能稳坐钓鱼台,硬抗了这么久,可是成汉这是说灭亡就灭亡了,还没有半点音讯!

    想当年的魏灭蜀汉之战。

    蜀汉后期,连年对魏用兵,国库虚耗,政治腐败,矛盾重重。

    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昭,趁蜀汉衰败之时,于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派邓艾、钟会率军分路攻蜀。钟会领兵十万,由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入汉中(今陕西汉中东)。蜀将姜维退守剑阁,钟会挥师进逼,姜维投降。

    邓艾领兵三万,自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由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行军至江油(今四川平武西南),蜀守将张邈投降。

    邓艾旋又克涪县(治今四川绵阳东),阵斩诸葛亮子诸葛瞻,遂乘胜前进,直捣成都,刘禅降,蜀亡。

    “大王,成汉好端端的,怎么会灭亡了呢?”荀稷傻眼了,“去年十一月,桓温不是才刚刚率兵攻打成汉吗?这不过四五个月的时间,偌大的一个成汉就灭亡了?”

    “寡人也想知道原因!李势这头猪,蠢猪!蠢不可及!愚不可及!”

    说着,冉闵就将成汉灭亡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说到这个晋灭成汉之战,倒还真是奇葩。

    在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因为耳背的传令兵听错号令而胜利的,恐怕也只有桓温一位了。

    李势得知桓温的进犯,十分的恼怒。他派出了他的手下去拦截桓温,希望能够将桓温的几千人马就地处理。但是没想到桓温是提前知道了信息,故意绕开了路,正好跟李势派出的人马完美错开。

    李势却完全不知道情况,等到桓温的人马已经在成都城门下叫嚣的时候,李势这才回过神来。不过他手上还是有可以调动的大批人马,于是他火速调兵,意图将桓温给灭了。然而他却没想到桓温三站三胜,将李势的人马摁在地上使劲地摩擦。

    不过李势也不是好惹的,得知自己派出去的人马并没有将桓温拦住。所以李势想调城内的禁卫军与城外的大军里应外合,将桓温包围住。

    而桓温一时没有察觉,等到他看到李势的人马像是一个漩涡朝着这边过来的时候。他这才意识到危机,于是他赶紧命令传令兵鸣金收兵,让部队撤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听从桓温命令的那个传令兵没想到是个耳背之人,他居然把桓温的下达的“撤军”听成了“进军”。

    于是他一通鼓声起,使得将士们的士气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加上成汉军以为己方人多势众,肯定会赢而放松了警惕。

    不料结果反遭士气高昂的东晋军给杀得溃败不堪,而战场的局势一下子由不利扭转了过来。而桓温趁着这个胜利的势头,将汉军给打败,而后城内的李势率众投降,从此成汉政权宣告灭亡。

    听完冉闵的叙述,荀稷等人更是瞠目结舌:“大王,这……这也太荒唐了吧?”

    秦牧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大王,其实晋国当下占据了巴蜀,虽然有些麻烦,有些棘手,但还不至于使我魏国方寸大乱。臣建议大王择一良将,派出兵马数万南下,进驻宛城,威慑江南,同时再遣使入关中,提醒蒲洪、姚弋仲注意南方动向,必要的时候,咱们甚至可以出兵入关。”

    “好。就依你所言。”

    冉闵当即任命文泰为征南大将军,都督荆、扬、豫三州之军事,率领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金吾卫六万人南下,进驻宛城。

    说实在的,对于让自己如此焦头烂额的桓温,冉闵倒真是生出来一股惺惺相惜之感。

    秦牧这时笑着道:“大王,你当年在南征之战中,格外重视桓温这个晋将,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的桓温,一战而灭成汉,可不是一战成名天下知吗?”

    “唉,寡人宁愿不重视这个桓温。”冉闵有些苦恼地道。

    “大王,区区的桓温,何足挂齿?”

    此时,说到桓温,荀稷站出来说道:“大王,桓温此人,确实是有过人之处啊。此人年少成名,性情深沉,我听说桓温出身官宦世家,却是命运坎坷。”

    “桓温一族在东汉时期是很有影响力的名儒世家。他们一向清正廉明,很受老百姓的爱戴。但是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他们却是被人看做是一个眼中钉,肉中刺,十分的碍眼。”

    “尤其是身为名儒的桓温高祖(祖父的祖父)桓范,他一向更是宁折不屈的性子。因为朝政上的事情,让司马懿对他十分的恼怒。司马懿本来还敬重他几分的,但是在高平陵政变之后,由于桓范站错了队,因此司马懿将其打杀并夷灭三族。”新八一m。x81zw

    “好在桓温一族还有漏网之鱼,当时他逃到南方,而司马懿也没有更多精力去对付他。由此给了桓温祖上一脉留下了火种。”

    学识渊博的崔皓亦是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我也听说过桓氏一族的名声!因为受到祖辈的牵连,桓氏一族在后来的仕途中走得相当不平顺。桓温更甚,他先是自己的祖父被追杀,再者则是自己的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韩晁设计陷害,而泾县的县令江播也参与了此次谋杀。”

    “不过随后桓温手刃江播三子的事迹,却获得孝子美誉!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桓温声誉传到了晋明帝的耳朵里,晋明帝对这个年少的英才倒是十分的欣赏。尤其是在见过面之后,更是发觉桓温不仅仅是有名誉在外,人长得也不错,于是九江南康公主嫁给他为妻子。”

    “这对于桓温来讲是莫大的荣幸。从祖父一代开始,由于司马家族的打压,桓氏一族都没有什么仕途可言。但是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能够得到晋明帝的赏识。还将公主许配给他,这等好事,桓温自然是求之不得。”

    “从一个被人处处压制一等的人,成为了当朝的驸马爷,桓温的仕途才渐渐开始。”

    冉闵微微颔首,看来群臣之中,不乏了解桓温的人。

    而慢慢走上了朝政重心的桓温,并没有被东晋的那股腐败的气息笼罩了自己的眼睛,反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他从一个只是挂了名的驸马到手上有几千兵马,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仅仅才用了几年的时间。桓温是雄才大略,志向高远,出镇荆州之后,他便慢慢地展现出独特的锋芒出来。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371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


………………………………

第0372章 闻鸡起舞

    桓温不除,终为寡人之心腹大患呀。”冉闵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从桓温的事迹上不难看出,桓温这个人不仅能力过人,运气也是十分的好。虽然不像刘秀这种位面之子,可以召唤陨石什么的,但是在运气方面,古往今来的人都罕有企及的!

    本来嘛,桓氏一族就一直被司马氏压制着,若是司马氏不灭亡,估计桓氏就这样没落了,直至销声匿迹。可是偏偏在桓温这一代出了岔子,运气好到逆天!

    好到爆表!

    晋明帝这厮可是很有羞耻心的,当他听王导说起自己司马氏当年是如何欺负曹魏的孤儿寡母,然后篡权夺位的时候,还很感慨地说:“难怪我司马氏会沦落至此,唯恐国运不能长久。”

    所以人家晋明帝不仅没继续压制桓氏,反而还可怜起了当年被老祖宗司马懿夷灭三族的桓氏一族来。

    桓温的运气是真的不错的,一开始手刃杀父仇人的儿子,将江播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

    本来说杀人是要偿命的,尤其是对方还是县令老爷的儿子们。但是桓温这一出手,却是博得孝子的美名。这其中有桓氏清誉的原因,自然也有江播一直作恶多端,桓温这一出手倒是为民除害的意味。

    总之,在这之后桓温的名字渐渐地传到了人们的耳朵里,他人生的道路也由此开始变得更加的宽广了起来。

    后来晋明帝更是赏识桓温这家伙,招他当了驸马爷。

    至于这一次的灭成汉之战,更是运气好到逆天了。

    当时,他看准了成汉的局势十分的糟糕。国主李势荒淫无道,下面的人更是阳奉阴违。大臣们也是勾心斗角,朝堂上出现了一派低迷的气息。无论是国力衰微还是军事弱,都让桓温对成汉觊觎已久。

    于是桓温提出了要对成汉进攻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却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可。

    尤其是朝廷中央更是觉得他手上的兵马不多,成汉虽然已经没落了,但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但是桓温做事一向是有自己的章法的,他上书表奏朝廷的时候,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与其说是上书,还不如说是通知,所以朝廷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在这一场事变中,仅仅只有他的好友刘惔、参军袁乔支持着他。

    不过,有的时候,运气还是实力的一部分!

    “秦牧,寡人想要除掉桓温,你有何妙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