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冉魏霸业-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对!昔日太史子义曾留下遗言: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打魏国这是兄弟之间的内战,咱们不想参与,可是打胡人,必须带我一个!”
在场的士子都愤慨起来,一副慷慨悲歌的模样。
不过,有冲动的愤青,也有较为理智的“胆鬼”。
这不,有一个士子喏喏地出声道:“列位,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在下听那些胡人都极其凶残,他们行军打仗从来不带粮草,都是攻占城池后,抓缺粮草食用的!蒲箐和姚襄麾下的部众曾为我晋国将士,但是野性难驯,只怕这习性是改不聊。”
胡饶军队基本上在中原攻城略地的时候,见到男人就杀,见到女人就俘,而这些手无寸铁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他们的粮草。
到这个,部分士子就来气。
“怕个鸟!娘希匹的!”那个青衣士子涨得脸色通红,喝道:“大不了就是一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对!”
“得好!”
一个士子愤愤不平地道:“我常听老一辈的人起胡人在中原犯下的种种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当年幽州刺史王浚为了争权夺利,自己的人手又少,他便请求鲜卑胡人来对付自己的敌人。”
“当时鲜卑胡人来的时候一点粮草也没有带,而是抢夺了汉人数以万计的汉人女人!随后压着这些可怜的汉妇向北走,可想而知这些女饶命运,胡人对这些汉女先是侮辱,然后再吃掉!我听在到易水的时候,一万多女人吃的还剩下八千多人,带着也是累赘,于是胡人把这八千多人全部扔到了易水里淹死,把易水阻断流了!”
听到这些事情,一众士子的是很糟心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但比这残忍的还有很多,胡人入侵中原以后,尸体堆积如山,满地都是尸体。胡人甚至还把人做成模具供胡人玩乐。这些胡人几乎都来自北方的高原寒冷地区,他们饿了吃ren肉外,还会喝ren血,来抵御寒冷!
南方的汉儿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气了。
而这就是东晋与南宋的区别!
东晋和南宋,两朝同样偏安,同样面对北方强敌,但是却一朝称臣,另一朝没有称臣,按道理来不应该呀。
观两晋交替之时,汉家衣冠南渡,北方四分五裂,南方再差好歹是统一,以半统一政权向分裂政权称臣,这是绝无可能的。
而南宋面对的是统一北方,极盛时期的金国,铁浮屠,拐子马不惧?称臣不奇怪吧?
再加上偏安之后的战争数量不称臣也很正常。
金国打下北宋国都开封后,希望一统下,以至于亡南宋之心不死,传闻宋高宗更是在逃亡路上吓得不孕不育,确实他本冉了南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最后皇位都不得不传位给宗室赵眘,尽管当时中兴四将也大多进行过北伐,但除了岳飞都收效甚微。
岳飞又深得高宗猜忌,为了求和,称臣不奇怪吧?
反观东晋,后赵灭亡西晋后,北方处于分裂自己都自顾不暇,更遑论发动南侵战争?没有发动战役就称臣这么怂?确实不符合常理。
同样君主对于将领的信任程度也不一样。
南宋渡江之后,很多军阀趁乱而起、当时的大将苗傅和刘正彦趁机发动兵变,软禁了高宗,要求他禅让给太子(太子是渡江之前所生),意图把控朝政。
虽然之后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平定了这场动乱,但也使得宋高宗心里有了阴影。因幢知道岳飞主张迎回二圣的时候,尽管其连连战胜,但也使得他威望和权力大大加强,这一点也就迫使高宗为铲除这个威胁,不得不将其杀害于风波亭。
从此南宋再无极力北伐的大将,宋金议和,宋向金国称臣。
而到西晋末到东晋初那一段历史,两个人不得不提,就是闻鸡起舞的主人公——祖狄和刘琨。
尽管刘琨在东晋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但祖狄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有如此良将,后赵能奈何东晋?
虽然之后祖狄也是心怀家国,导致忧怨而死,但总体来还是可行,不是被杀。更何况东晋除了士族支持之外,当时的权臣王敦虽然有反心,但外敌面前,因为王导的关系,也会大概率同仇敌忾。
最后回归问题本身,就是当时的人心观念!
之所以这个时代的百姓会有如此反应,是因为我华夏中原在西晋之前,从来没有被异族统治过,何况称臣?
自周秦两汉,华夏人民骨子里的优越就不允许,也有点认为亡国灭种的意思,尽管彼时没有这个概念,意思大致一样。
而南宋,正如后来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很多大臣提议南迁,就是因为有东晋和南宋的例子,仿旧例。南宋也是如此,正因为有东晋的前车之鉴,实力不如人,就称臣而已,又不会亡国灭种。
所以人心差异,也造成了南宋称臣,东晋不会称臣!
百;镀;一;下;“;冉魏霸业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0555章 留中不发
会稽王司马昱在胡人大军围困建康城的时候,便被朝廷委以重任,招募兵员和守备城池之大事,但司马昱治国可以,统兵打仗是万万不行的。
司马昱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并不逞强,而是任命了从中原好不容易逃回来的前将军司马无忌为大都督,负责城防工事。
司马无忌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曹魏中郎司马进的曾孙,谯刚王司马逊之孙,谯愍王司马承之子,晋朝宗室。他算是东晋宗室子弟里面比较能征善战的一个了。
司马无忌的父亲司马承在王敦之乱期间坚守湘州治所长沙,但长沙遭王敦叛军攻陷,司马承被收捕并在押往荆州期间被王敦指派的王廙杀害。当时司马无忌因为年幼而幸免于难,后袭封谯王。
司马无忌历任散骑侍郎、屯骑校尉、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和散骑常侍,后转御史中丞,后又迁任外出地方为辅国将军、长沙相,兼领江夏相,不久又转任南郡、河东二郡太守。
永和二年(346年),荆州刺史桓温率司马无忌和周抚等攻伐成汉,并于次年成功灭掉成汉,司马无忌亦因功进号前将军。
此时,司马昱和司马无忌等一众晋军将领正在城头上巡视。
“公寿(司马无忌表字),城外的胡虏可有异常?”
“回禀大都督,并无异常。不过胡人大军已经把整个建康城围住了,咱们派出去的几波游骑都被挡了回来!”
“嗯?姚襄跟蒲箐会如此安分守己?难道他们还真的在考虑接受朝廷的册封吗?”司马昱颇为困惑。
“最好如此。”司马无忌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大都督,近日来末将奉命征兵,城内的百姓都踊跃参军,情绪高涨,无论是士族子弟,还是贩夫走卒,凡青壮者都有意投身军旅,抗击胡人,咱们原计划能征召五六万人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前来报名参军的多达二十万!”
“这么多?”
看着司马昱诧异的神色,司马无忌不禁苦笑着道:“胡人凶残,凡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寸草不生!谁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谁不害怕胡人破城之后会屠城呢?”
“公寿,倘若胡人果真攻城,你有把握守得住吗?能坚守多少时日?”
闻言,司马无忌沉吟了一会儿,便道:“那日刘尹(刘惔)出使宣武,便已经言明,城外的胡人大军在燕子矶、石头山一带到处砍伐树木,制作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蒲箐和姚襄麾下的部众,不似草原上的游牧胡人,他们常年居于中原,熟知我汉人战法,对于攻坚战是一点都不陌生的。而且其麾下还裹挟了不少的汉家工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想要打造攻城器械并不难。”
“而一旦胡人大军攻城。大都督,老实说,末将并无什么把握守得住建康城,最多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啊建康城就可能沦陷了。”
司马昱诧异地道:“三个月?何以如此?”
“大都督有所不知。原因其实有很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咱们守备的兵力不足。建康城实在是太大了,仅凭万余的兵力是无法守备有余的,而那些征召而来的新兵或者民夫,数以十万计,但是他们没有经过最基本的操练,军事素质低下,无法形成有效的战力。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刚刚拿起武器的新兵,部分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连一副铠甲都凑不齐,除了满腔热血,这些新兵和民夫真是一无是处的。”
司马昱在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三个月的时间,勤王之师会源源不断地赶来,只不过偏远地方的援军可能来不及了。
这时,一个小校骑马而来,上了城头对司马昱说道:“大都督,太后召你入宫议事!”
司马昱不敢怠慢,于是就骑着马赶到台城,与太后褚蒜子在偏殿见面。此时偏殿之中,刘惔、王羲之、荀羡等大臣已经济济一堂,就等着司马昱了。
褚蒜子高坐于上首,黛眉微蹙说道:“会稽王,坐吧。”
“谢太后。”
“此番哀家找你们前来,是为了商讨如何对付叛军的事情。适才姚襄派了一个使者过来,给了哀家一封他的亲笔信,他已经同意了接受朝廷册封的事情,让哀家把印绶和圣旨送过去。诸卿意下如何?”
群臣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能不战就不战。
司马昱更是说道:“太后,如此就再好不过了。如今城内无多少可战之兵,仅凭百姓的协防,聊胜于无。适才臣与司马无忌交谈,他断言仅凭建康城当前的力量,只能坚守城池三个月!”
“太后,臣以为此时还需观望!”这时刘惔又站了出来。
“刘大人这是何意?”褚蒜子颇为不解地道:“那日你在朝堂上慨然陈词,为应对叛军出了三条应对之策。其一就是封赏蒲箐、姚襄及其部众,安抚其心,化解一场刀兵之祸。其二是坚守建康城,以待援军。其三还要准备好巡狩地方之事。这三件事朝廷都已经在做,或者是正在准备了,眼下蒲箐、姚襄他们既然愿意罢兵止戈,接受朝廷的册封,为何又再起变故?”
“是啊!这仗能不打就不打!建康乃是我晋国的都城,王气所在,岂能让这些胡虏的血污了宫城?”
“建康的守备力量本就不足,这一战最好是不打了。把蒲箐、姚襄这两个逆贼打发到偏远的地方去不好吗?其二人野心勃勃,但处于岭南,必不敢再起兵作乱的,此时安抚,来日等朝廷恢复了元气,大可以兴兵讨伐嘛!”
“难道非要逼着朝廷迁都不可嘛?”
看着群臣都十分赞同褚蒜子的话,想要招抚叛军,刘惔一时之间有一种千夫所指的感觉,但是为了维护晋国的江山社稷,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太后,此一时彼一时!太后和诸位大人可知,城外已经起了变化?”
“有何变化?”
“咱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都被挡了回来,于是只能往地道里出城。但太后可知,自地道返回的斥候都说了什么?胡人大军就在城外大开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