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胰姐烧髡绞嗄辏露嘉茨芷蕉ǎ闶钦庀碌挠⑿酆澜芴嗔税。 

    卫峥起身道:“陛下一统下,已经是指日可待了!燕代无进取之力,晋国只是一块朽木,陛下如今举大兵而来,定能一举踏破江南,一统江山!”

    “踏破江南!一统江山!”

    “踏破江南!一统江山!……”众将都纷纷高呼起来。

    冉闵又举杯道:“好!来,为咱们一举踏破江南,一统江山干一杯!”

    “干!”

    君臣都一饮而尽。

    而荀稷则是扯了扯身边的秦牧的衣角,悄悄地道:“秦大人,陛下似乎有些上头了。这般膨胀,唯恐重现昔日赤壁旧事啊。”

    秦牧笑而不语。

    冉闵又喝得醉眼朦胧了,道:“诸位,昔日曹操举兵南下,兵败赤壁,但若无一场突如其来的东风,孙刘联军焉能破曹军乎?照朕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哈哈哈哈!昔日曹植于铜雀台作诗,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危X!但被诸葛亮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差一点没把周瑜气死!”

    “传闻中曹孟德筑铜雀台,是在河北打袁绍时,在临漳县睡觉梦见一道金光落地,早晨令人掘地,发现一只铜雀,荀彧是吉兆,于是曹操就兴建了铜雀台!曹孟德自大啊,想要以铜雀台迎回大乔这二位绝世美人儿,婉转承欢!”

    “可惜曹操福薄啊!”冉闵舔了舔自己的嘴唇,哈喇子流了出来,道:“若朕是曹操,焉能让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奸贼得逞?大乔乔一定的朕的!”

    “哈哈哈哈!……”将领们都哄堂大笑。

    其实冉闵对于大乔这一对姐妹花是情有独钟的,奈何生不逢时,不然一定据为己有!

    正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男人就是这么犯贱……

    而对于大乔的归属,冉闵表示十分的愤慨。

    “卫辽,这众人里面,就你笑得最灿烂!朕且问你,你可知道这大乔是何许人也?”

    冉闵指了指笑得最欢的卫辽。

    卫辽脸色一苦,道:“陛下,臣只知道这大乔和乔是三国时江东有名的美女。”

    “都嫁给了谁?”

    “这……大乔嫁给了孙权,乔嫁给了周瑜。”卫辽试探性地道。

    冉闵佯怒道:“自罚一杯!”

    “诺。”

    “狗嘿油,让你平时多读书你不读。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人家大乔嫁的是孙策,孙权是孙策的弟弟!你丫的肯定是黄文看多了!”

    众将都憋着笑。

    大乔与孙策、周瑜这对君臣的故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就是卫辽这个憨货平日里少读书,喜欢饮酒和舞刀弄枪才不甚清楚的。

    大乔,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

    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

    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

    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

    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

    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

    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

    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这时,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

    吴黄武二年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冉闵又饮了一杯酒,站起身,捶胸顿足道:“啊!可恨周瑜和孙策这两个狗贼,如此命薄!可恨朕生不逢时啊,不然一定与其一较长短,姐妹花都是我的!都是我的!”

    “陛下,您醉了。”秦牧起身忍俊不禁地道。

    “朕没醉,没醉!”

    好在冉闵耍酒疯的时候不打人,不然谁都挡不住啊!

    “荀稷!”

    “臣在!”

    冉闵眯着眼睛道:“你生于士族,自幼饱受儒学熏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能否为朕画出大乔的模样?”

    “咳咳!陛下,臣只会做仕女图,chun宫图不会画。”荀稷一脸尴尬地道。

    “那就画仕女图!哦,对了,还有洛神图一样画出来。”冉闵色眯眯地道:“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甄宓,朕,亦是心向往之啊!”

    “诺!”荀稷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了。

    冉闵又道:“谢尚!谢尚何在?”

    “臣在!”

    谢尚是晋国的降将,在鸿沟之战中被俘虏的晋国将领很多,其中一部分已经改弦更张,效力于魏国。

    “谢尚,江东有何绝世美女?”

    “这……”谢尚低着头道:“陛下,王孟姜、王神爱、沈玉娘皆是江东绝色!”

    闻言,冉闵嗤笑了一声,道:“谢尚,你只怕是还少了几位吧?那我见犹怜的李势之妹,李娇娘呢?朕有所耳闻啊,昔日桓温灭成汉,将李势的妹妹纳做妾。桓温之妻南康公主知道后,怒气冲冲提刀要去砍了这个夺爱的妾,未曾想见到这位妾后,自己都被她陶醉了!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这般美女,难道都称不上是江东绝色吗?还有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庐陵公主司马南弟和寻阳公主司马南子,都是当世之江东绝色啊!谢尚,你莫不是欺负朕不知?”

    对于“我见犹怜”的故事,已经被传为一段佳话了。

    当年桓温顶着压力,直取蜀国,经过数番苦,终于攻下了成都,降伏了李势。

    桓温着人将李氏一族送往建康,自己留驻成都一个月,在当地举任贤能,又以成汉旧臣王誓、常璩等人作为自己的参军,好生安抚当地百姓,待蜀境全定之后,才振旅还师江陵。

    接着桓温以平蜀之功升任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

    李势的妹妹,生得珠圆玉润,国色香,长发委地,倾国倾城。桓温也不客气,迅速将之收为偏室。桓温的正妻南康长公主得知,妒火中烧,提刀赶往藏娇的金屋。

    然而,等她看见了李娇娘——彼时的李娇娘临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神色娴正,辞甚凄婉,恍若人。

    南康公主转怒为爱,手中的利刀呛啷落地,一前一把抱紧,失声叫道:“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指桓温)”。

    这话的意思是:姑娘,我见了你也很喜欢,怪不得那老东西喜欢你的。

    谢尚苦笑着道:“陛下,实在不是臣有意隐瞒。这三位晋国公主都已经嫁作人妇,恐怕不能侍奉陛下了!”

    “东晋公主多绝色,朕好人妇,你难道不知吗?”冉闵荡笑着道:“诸位,汝等可知这人妇之好?”

    “请陛下赐教!”

    冉闵今日着实是骚的很,所以大家都不敢打搅他的雅兴,只能是顺着来。

    “嘿嘿,个饶口味不同。似这少女,少女有三好,身娇、腰柔、易推倒!而这人妇呢,亦是好处多多,放得开,花样多,关键还是别饶妻子,有一种征服的快感啊!”

    “哈哈哈哈!……”众将都很是配合的大笑起来。

    但一群晋国的降将倍感屈辱,却敢怒不敢言。

    荀稷本来是想上去劝阻的,却被秦牧拦住了。

    冉闵更是彻底的飘了。

    “哈哈!朕听晋国的太后褚蒜子还比朕四岁,亦是江东绝色!这般绝色,朕若是不能享受,下何人能够享受?”

    “陛下圣明!”

    冉闵大手一挥,朗声道:“朕要在建康,建造一座铜雀台!什么司马兴男,什么李娇娘,什么褚蒜子,朕都要安置在这铜雀台上!当年曹孟德做不到的事情,朕一定会做到的!”

    “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镀;一;下;“;冉魏霸业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0558章 晋人迁都

    冉闵是真的喝醉了,喝得醉醺醺的,不省人事。

    秦牧让人把冉闵扶到船舱里睡觉,自己照顾了一下,便出了船舱,迎面而来的就是还在来回踱步的荀稷。

    “秦大人,不是我,这一回陛下真的是太不像话了。借着酒劲,他诗兴大发也就罢了,可是战前饮酒,还当着这么多晋国降将的面这般撒泼,口头侮辱东晋的太后和公主,恐人心不服啊!而且下尚未统一,陛下便如此放浪形骸,此风不可长啊!”

    “我知道。”

    “哎呦!我的秦大人,你既然知道又为何不让我适才在酒宴上劝阻陛下?这要是万一酿成大祸,我魏军兵败建康,到时候大好形势便付之东流了!咱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就前功尽弃了呀!”

    闻言,秦牧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荀稷,你的这些我都知道,但陛下正在兴头上,这个时候去劝阻,陛下轻则呵斥你,重则罢官是免不聊。”

    “就算是陛下要砍我的头又如何?我不能看着陛下这般堕落下去!现在大魏的国力蒸蒸日上,气势如虹,焉能就这样毁于一旦?赤壁之战前,曹操本来是有能力一统下的,奈何战败,丧失了这个绝佳的机会。难道你让陛下重蹈曹操的覆辙,让我魏军重蹈当年曹军的覆辙吗?”

    荀稷与秦牧都是通晓经史子集的人,对于赤壁之战更是一点都不陌生的。

    但为何二十多万的曹军,会打不过兵力仅有五六万的孙刘联军?

    昔日曹操平定北方,带着空前规模的大军,不战而得荆州,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但综合赤壁战前情况,曹操几乎是必败。

    首先,荆州尚不稳固,需要消化。曹操取荆州,最大的助力是刘琮帐下那些朝廷正统派,比如蒯越、韩嵩等人。曹操嗜杀,荆州本地官员百姓并不欢迎。

    刘表爱民如子,在荆州名声很好,刘琦还打着抵抗曹操的旗号。

    这种局面下,一旦与孙刘联军交战失败,荆州有可能土崩瓦解。事实也是如此,赤壁战后,荆州大片地区被夺走。

    其二,水军力量薄弱。曹操统一北方,用不上水军,也没有水军。

    南下荆州前,曹操在邺城凿玄武池训练水军,仅仅几个月后,这支军队就出发了,实力可想而知。

    曹操主要依靠荆州水军,这支军队从来就不是江东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