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怕?其实这一点都不可怕。正常得很!就像朕麾下的这些大将,李农、秦牧、荀稷、崔皓他们,他们得到了封赏,有了食邑,有了名声,有了官职,有了爵位,他们就是新的士族,千百年后,咱们大魏灭亡了,但是他们的家族依旧存在。那如何延长我大魏的国运,做到万世一系呢?”

    “如何做到?”冉明洗耳恭听。

    冉闵本来是想把君主立宪制搞出来的,但是想一想,这完全不符合当下的形势,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一旦实行君主立宪制,估计过不了几年,大魏帝国就会崩溃的。

    就跟当年实行新政的王莽一样,前进半步是天才,前进一步是疯子!

    所以冉闵很是干脆地道:“很简单,就是继续扩张!”

    “为何?”

    “因为士族的生存需要土壤,帝国的生存也需要土壤。汉朝享国祚四百余年,晋国享国祚近九十年,都是因为士族不支持了,或者太过膨胀了,这才灭亡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所以我大魏需要不断的开疆拓土,给予士族的生存空间,也给予帝国的生存空间,这样一来,才能让大魏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到战乱之苦!”

    听着冉闵这一番冠冕堂皇的措辞,冉明老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说了这么久,感情冉闵还是想要对外扩张。

    “父皇,你的想法儿臣都已经知道了。但是对外战事不可操之过急。咱们大魏刚刚平定天下,人心未稳,人心思定,倘若再起刀兵,唯恐又生祸乱啊。”

    看来是说服不了冉明的,冉闵摇摇头说道:“罢了。阿英,回去之后,你给朕好好的学习一下地理知识吧,同时最好跟那些留洋回来的士子交流一下,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儿臣遵旨。”

    “还有,把全国的人口数据统计出来。”

    “诺。”

    等到冉明退下,冉闵自己一个人留在常青殿想了许久。

    其实冉闵自己心里都清楚,现在想要对外扩张,达到统一世界的条件绝不可能。因为大魏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去消化这些占领下来的疆土。

    既然吞并不行,那么征服呢?


………………………………

第0620章 入主草原

    大魏灭晋而一统天下后,冉闵并没有懈怠下来,而是继续推行“王猛变法”。

    政治方面,冉闵一方面躬行俭朴,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

    由于冉闵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之道理,所以由他称帝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

    有的时候冉闵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

    大魏帝国上上下下躬行节俭,使百姓的负担得以减轻,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此外,冉闵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

    冉闵时常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裁汰了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魏律,简要刑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魏国首创的均田制,颁布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冉闵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

    而为了积谷防饥,冉闵还下旨全国各地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

    冉闵又致力建设,开通大运河,修建直道、驰道,开凿广通渠,自长安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冉闵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

    他鉴于前代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便赐帛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

    为广置人才,冉闵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他又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冉闵的种种举措,都使得整个大魏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冉闵让人统计了一下,魏国现在的户数是二百四十万户左右,人口为一千二百万左右,基本上与西晋统一时的人口持平,比晋太康年间,晋朝的鼎盛时期要少了许多。

    时值开皇八年的十月末,又到了大魏帝国的藩属国或者附庸的草原部落的使团,进入大梁朝贡的时候。不过每个藩属国、附属国或者附庸部落对于大梁的路途都不一样,所以朝贡的时间有早有晚。

    值得一提的是,藩属国跟附属国是不一样的。大魏帝国,基本上把西域诸国都变为了附属国,所以才能在那里建立西域都护府。

    而藩属国,就是像大和、高句丽、新罗和百济这样的国家,还保有一定的主权的那一种。

    藩属国是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

    附属国指丧失了独立地位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强国并受其控制的国家。最典型的藩属国形式为附庸国或半殖民地。

    这一次的朝贡十分热闹,因为魏国灭晋的缘故,大魏成为了继秦、汉、晋之后的第四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所以周边的小国和部落对于魏国的认同感就更高了。

    各小国和部落的贡品基本上就是一些土特产,像是犀牛角、红玛瑙、珍珠、红珊瑚,或者成群的牛羊什么的那是不胜枚举的。毕竟他们只能拿出这种东西,冉闵也投桃报李,给了一些金银珠宝作为回礼,反正不能失了大国的风范不是?

    不过让冉闵感到诧异的是,这一次的朝贡,新罗、百济、高句丽、夫余,乃至于更远的地方,与大魏并不接壤的高车人都同时来朝拜自己了。

    侯罗訇勒作为高车人的使者向冉闵进言道:“大皇帝陛下,你是天子,是天下的主人,凡是沐浴在阳光下的人,都是你的子民。现在鲜卑人猖獗,他们在灭代之后,不断侵袭我们高车人的部落,我高车六大部落: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都深受其害。请陛下为我们高车人做主!”

    第一次朝贡,刚刚确立了双方的宗藩关系,高车人就请求魏国出兵,去征讨强大的鲜卑人,这不是扯淡吗?

    当然了,这话冉闵不好明说出来,只能眯着眼睛说道:“侯罗訇勒,朕记得高车地处北海,地域辽阔,虽然地广人稀,但人口都超过百万吧?且高车人与鲜卑人一般,都是放牧出身,善于骑射,人人好勇斗狠,狠如老虎恶如狼,全民皆兵。这样的高车,何惧鲜卑人?”

    “大皇帝有所不知。鲜卑人有强弓劲弩,战骑数十万,勇猛善战,再加上我高车部落各自为政,并不团结,人口虽众,勇士虽强,但不足以抗击暴戾恣睢的鲜卑人!”

    通过翻译官口中说出的话,冉闵不难猜出这个侯罗訇勒是什么心思。

    冉闵捋了捋胡子,作沉思状,过了好久才说道:“侯罗訇勒,对于鲜卑人屡屡侵扰高车各部落之事,朕爱莫能助。我大魏虽已灭晋,统一华夏,但是南方的几个州郡依旧有宵小作乱,而且远征漠北,不利于大魏的和平发展的国策!我华夏自晋末以来,大乱四十多年,人口丧乱,礼崩乐坏,如今才刚刚恢复了一些元气,不可动辄大战。”

    “这……”

    侯罗訇勒想了想,又道:“大皇帝陛下,鄙人愚见。大魏承平三年,国力蒸蒸日上,空前强大,所以能一战而灭晋!强如晋国都已经倒在了大魏的铁蹄之下,更何况是区区的鲜卑?现如今的漠北,形势已经大不一样!”

    “慕容鲜卑灭代,但诸如贺兰氏、拓拔氏、独孤氏等这些原来附属于代国的部落都不愿臣服于慕容鲜卑,或者迁徙于大魏,或者迁徙于高车,而诸如那些生于漠北的鲜卑人还在抗击,但近些年来已经势单力孤,渐渐被燕国蚕食鲸吞了。”

    “可想而知,再过几年,燕国就会成为继匈奴、鲜卑之后的又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到时候大魏想要灭亡燕国,或者是攻伐漠北就是难上加难了!”

    闻言,冉闵倒是颇为赞同的点点头,但还是没有同意侯罗訇勒的这个请求。

    “侯罗訇勒,你说的这些朕都很清楚。但是大军征辟漠北,大魏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

    侯罗訇勒行了一记抱胸礼说道:“鄙人窃以为,倘若魏军出征漠北,攻伐鲜卑人,就算不能一战而灭之,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魏军伐燕有三利。第一利,就是可以消除边患问题。”

    “华夏有史以来,边患问题就一直不断。鬼方、东夷、匈奴、鲜卑等等,都曾经是威胁中原王朝的劲敌!强如汉朝,都只能是把匈奴人赶走,逼得他们西迁,但随之而崛起的就是乌桓、鲜卑、东胡等等这些漠北势力。但陛下要如何彻底杜绝边患问题呢?”

    “化胡为夏,便是最好的策略。”

    冉闵微微颔首:“继续说。”

    “这第二利,就是可以防止鲜卑人坐大。漠北的各个部落,如我高车人一般是一盘散沙的话并不可怕,但倘若成了一个草原帝国就十分的恐怖了。昔日冒顿单于打造的匈奴帝国,其实只是一个部落联盟而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部落联盟,却逼得汉朝不得不和亲示好,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上,压制了汉朝七十年!”

    “大皇帝陛下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专制帝国,比一个部落联盟要强大得多。慕容氏常年与汉人杂居,熟悉汉人的学术、礼仪、战法、官制等等,他们完全可以照着魏国的模子,打造出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

    “到时候我实在是不可想象,魏人能挡得住鲜卑人的铁骑吗?靠着一座长城能抵挡多久?或许在陛下的有生之年,鲜卑人无法入主中原,但大魏的后继之君,是否有陛下的这种能力呢?大魏的国力能一直这般强大吗?

    冉闵示意侯罗訇勒接着说,其实他心里已经被说动了。

    侯罗訇勒说的这些问题,正是冉闵所担心的。

    “第三利,大皇帝陛下完全可以凭借魏国的铁骑,入主草原!”


………………………………

第0621章 治理

    侯罗訇勒,入主草原,非朕所愿。”冉闵假惺惺地道:“昔日汉、魏、晋三朝之时,中原强而草原弱,彼竭我盈,但历代中原王朝依旧保存故土,而无意往北方拓展疆土,你知道是为何吗?”

    “大皇帝陛下此言差矣。”侯罗訇勒笑道:“据我所知,历代中原王朝,不是没有进取漠北,开疆拓土的野心,也不是没有这个实力,力有不逮。而是阴山、长城以北的地方一片荒原,不毛之地,不适合庄稼的生长,地广人稀,其人桀骜不驯,所以诸如秦、汉、魏、晋等前朝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这才没有攫取漠北之地。”

    “你知道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