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说的通俗一点,“策”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时事论文!

    这一次的殿试阵容绝对是最强大的,其中名臣的儿子就有不少人在里面。

    譬如中书令秦牧的儿子秦问,侍中王猛的儿子王禤,以及崔皓的继子崔弘等这三个三省六部的大佬的儿子都位列其中。他们的学问冉闵都是很清楚的,绝对不存在考官徇私舞弊的情况。

    不过,当冉闵心里很磕碜的是,这其中竟然有一位司马氏的士子!

    不错,这位士子名叫司马诩,字德文,是原来东晋的会稽王司马昱的孙子,年方弱冠,文采斐然!

    作为前朝的宗室子弟,本不应该这般大张旗鼓的出来做官的,但冉闵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然司马诩有这个才能,冉闵不介意重用他,但也将提防着他。

    这场殿试,冉闵出的题目很简单:“诸位,咱们就来说说看,帝国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强盛,如何才能一直繁荣富强下去?”

    简而言之,就是如何使国家变得富强。

    这个话题士子们想都不用想,信手拈来即可,因为他们平日里与人辩论,辩论的几乎就是这种国家大事!

    看着众人都七嘴八舌地要先说,冉闵干脆摆了摆手,让人把桌案搬过来,准备好笔墨纸砚,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见解都写在纸上。


………………………………

第0694章 狼顾之相

    等到士子们把自己的治国的方略都写在纸上,一一递交上去,冉闵便逐一阅卷。

    不过士子们的治国方略都是那些,左一个仁政,右一个仁政的。

    冉闵忽而看见了一张卷子里的内容,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但见着答卷人的名字之后,脸上的神色就是一阵变换。

    过了一会儿,冉闵就将考卷递给旁边的秦牧、王猛、崔皓这三位宰相级别的大臣阅览,看过考卷之后,三人的神色都挺复杂的。

    殿试,是要选出进士的前三甲,即状元、榜眼和探花的。

    三个大臣在嘀咕了一阵之后,就纷纷将各自的分数打上,然后呈给冉闵阅览。

    这三个家伙还真是一个比一个老实,举贤避亲不避仇啊!

    冉闵微微摇头,不过对方的才思实在是太过人了,他都不好暗箱操作,以防落人口实。

    “诸位,前三甲的名单已经出来了。落选的士子不必懊恼,因为他们只是赢在起跑线上,将来成就有多高,实未可知!”

    冉闵淡淡的道:“现在朕宣布,此次科举第三名,探花——王禤!”

    “榜眼——秦问!”

    最后,冉闵扫了一眼那个一直站在大殿上,似乎存在感很低的年轻人,朗声道:“状元——司马诩!”

    闻言,不仅满朝文武一片哗然,就连那些参与殿试的士子们都感到十分惊异。

    这王禤、秦问能入榜,进士及第这并不奇怪。因为王禤、秦问和崔弘三人早年便已经成名,才思敏捷,基本上继承了父辈的聪明才智,闻名遐迩。

    这三人,都是宰相之子,从旁的考官更是他们的父亲。不过当着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他们是绝对不敢徇私舞弊的,更何况是当中皇帝陛下的面呢?

    不过这殿试的结果还是出人意料的。

    王禤、崔弘和秦问三人大家都认为会是夺冠的热门人选,状元、榜眼和探花都会在他们三个人之间产生,士子们只是陪他们走一个过场而已。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备受瞩目的崔弘落榜了,而一直默默无闻的司马诩,却力压秦问、王禤,问鼎状元的宝座!

    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冉闵竟然如此唯才是举,一点都不忌讳司马诩的出身,点名让他做了状元郎!

    要知道司马诩的父亲可是东晋的会稽王司马昱,这可是根正苗红的晋室后裔。对于魏帝国来说,这就是前朝余孽啊!

    冉闵能放过司马氏的人,不清洗其族人,还让废帝司马聃做了归命侯,这已经是莫大的宽容了。谁知道他现在还能容许司马氏的人出仕?

    看到士子以及百官在下面窃窃私语,冉闵不以为意,就让刘治宣读了所有士子递上来的卷子。

    而冉闵则是自己宣读三位及第的进士的卷子,到司马诩的卷子的时候,冉闵淡淡的一笑,说道:“诸位的卷子都洋洋洒洒地写满了字,大致上的意思都差不多,而咱们的这位新晋状元的卷子则截然不同。言简意赅啊!”

    “司马诩主要提出了十条政治主张。”

    “一,实行仁政,废除严刑峻法。二,息兵休战,不求边功。三,法行自近,公平执法。四,宦官不得干政。五,拒绝租赋外的贡献。六,皇亲国戚不得担任台省官。七,礼待朝臣。八,虚怀纳谏。九,不再增建道观、佛寺。十,以两汉外戚专权为鉴戒!”

    放下了手中的卷子,冉闵感慨万千地道:“司马诩所提出的这十条政治主张,甚合朕心,也大致上适合我大魏当前的国情。夫,宰相之才也!”

    司马诩能提出这十条政治主张,的确说明了他的能力,确有宰相之才没错。但现在不是乱世,而是一个太平盛世,朝廷不缺干吏,所以压根儿就不可能一下子提拔司马诩为宰相。

    冉闵跟群臣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对于一众进士按照表现出的才能一一任命。

    原来的书记郎徐渭早已经被外放出去,替代告老还乡的王衍,担任户部尚书。所以冉闵就任命状元司马诩为书记郎。

    别看书记郎的官职很小,俸禄不多,但属于天子近臣的存在,一旦被外放出去,那就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存在,而一旦入朝,那也是三省六部里面的大佬!

    而秦问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王禤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崔弘被任命为吏部左侍郎,其余各个进士,皆有任命,大多数被分派出去担任地方的县令,一部分也被留在朝里,担任六部的各个主事。

    下了大朝会,冉闵就单独召见了秦牧。

    闲来无事,君臣二人便很有闲情逸致地对弈,下着围棋。

    手里捻着一枚黑子,冉闵淡淡的蹙眉道:“秦牧,你对司马诩这个人怎么看?”

    冉闵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但他基本上是挂着名而已,真正履行祭酒(校长)这个职责的,还是假祭酒秦牧。而司马诩出自稷下学宫,冉闵想要探听其为人,过问秦牧是最好的选择。

    而秦牧听见冉闵的询问之后,愣了一下,随后就说道:“司马德文,堪称是少年英才。”

    “才华是有的,要不然也不能成为本次科举考试的状元了。但朕问的不是这个。司马诩,其为人如何?”

    “陛下是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自然是真话。”

    “司马诩其人,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很谦逊,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似他这般年轻而才华横溢,又懂得谦退之节的人不多了。”

    闻言,冉闵沉声道:“朕观之,司马诩其人有狼顾之相。”

    狼顾之相,就是身子不动脑袋能够完全转到背后。据说这种奇怪特征的人内心凶险,有一种说法是这“狼顾之相”表示有狼的野心、狡诈而已。

    《史记》的苏秦传记载,他游说齐王时,说秦国不敢攻打齐国,是因为有赵魏韩,秦国若攻打齐国会狼顾,担心后方,在这里狼顾也有了要吞并天下,进行远征,但是有后顾之忧的意思。

    到了东汉末年,狼顾已经有些贬义,但是一般也都像说秦国要吞并天下担心后方的内涵,来形容人有后顾之忧。

    传《晋书。宣帝》便记载了曹操向二公子求证司马懿是否有狼顾之相的情形:“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後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另一种对于“狼顾”的解释,就是:狼目,低头反顾,蹙眉而视,黑多白少,心毒多妒,贪婪好淫。

    “这……陛下是说,这司马诩会跟他的先祖司马懿一样,有不臣之心,有篡魏之野心?”秦牧不禁勃然变色。

    冉闵点了点头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其实冉闵的心里跟明镜一样,清清楚楚。历史上并没有司马诩这号人物,这就是冉闵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司马氏自司马炎之后,似乎都没什么杰出的人物,反而以低能儿居多。有人说司马懿太聪明了,把后代的智商都用了一半,导致司马氏的后人智商欠费。

    但冉闵却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两晋时代,世家门阀实在是太过强大了,说不定真正天资聪颖的司马氏后人,在小的时候已经被除掉了,亦或是这个司马诩,就是被士族培养出来的,想要用他来对付冉魏王朝的。

    “既然陛下认为司马诩有狼顾之相,其人又有大才,恐为祸乱,何不杀之?”

    “杀不得,杀不得。至少在他没有表露出不臣之心,没有做出任何对于帝国不利的事情,朕都没有任何理由处死他。”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冉闵不能随便将君权凌驾于国法之上,这会让国人不重视法律,进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影响。杀了司马诩,故而能让冉闵安心一些,但这些只是他的猜测而已。

    闻言,秦牧微微颔首道:“陛下,司马诩可能跟司马懿一样包藏祸心,但是现在还看不出来。更何况,就算他司马诩是司马懿,帝国也不是曹魏,陛下以及帝国的后世之君,更不是那几个短命的曹魏皇帝可比的。”

    “是啊。司马诩的存在,让朕很是不安,不过倘若其能成为帝国的栋梁之才,朕未尝不能重用他的。”


………………………………

第0695章 恒河

    十年前,冉闵一口气分封十八个诸侯国,令十八个已经成年的皇子立国于四方,或者于辽东,或者于漠北,或者于倭岛,或者于夷洲,或者于朱涯洲。

    后来,冉闵又分封十六个诸侯国,置于澳大利亚以及美洲大陆各地,令其率军征服那些地方。

    各个诸侯国的势力不大,但是疆域辽阔,军力常年维持在三万以上,在一些偏远地区,譬如常年攘夷的美洲大陆各个地方,都至少有五万以上的兵马,而一些叛乱多发地区,也都大同小异。

    有了这些诸侯国的存在,帝国就不必劳师远征,从中原抽调兵马去远征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十年之中,有感于大魏帝国的强盛,东南亚地区的狼牙珍、盘盘、阿拉干、骠国,乃至于爪哇海附近的达鲁漫、古泰等马来人的国家都表示归附于帝国,相继并入魏帝国的安南都护府和夷洲都护府。

    冉闵想要出兵于海外,去征服其他国家,去征服其他地方,就必须要选择一个方向。东面和南面基本上已经没有可以扩张的版图了,再下去就要出海了,所以魏帝国扩张的方向只有西面和北面。

    北面的话是西伯利亚冰原,那地方可能有土著人,但绝对不适合外人居住。

    不过西伯利亚冰原是有着许多矿产资源的,其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极大,据说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的资源接近那个红色超级大国的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