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稷第一个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这仗已经打不下去了。大军远征,深入至伏尔加河,天降大雪,咱们好多士兵都受不了当地的气候,甚至于冬装都有所不足,已经冷死和冻死了不少人!再加上,积雪过甚,后勤补给跟不上,过几日咱们就要挨饿了!连肚子都无法填饱,将士们如何去作战?”

    将军吕乾亦是道:“荀大人说的没错。陛下,匈奴人一直避而不战,不敢正面抵抗我魏军的兵锋,反而东躲西藏的,一直在袭扰我军的散部,咱们死伤了不少的将士。因为严寒天气的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也很严重!这样下去,不等匈奴人攻来,咱们的士兵就要崩溃了!”

    就在众人都一筹莫展,而冉闵已经打算撤兵的时候,一名小校跑进来说道:“陛下,一队自称是阿兰人的使团求见!”

    “阿兰人?”冉闵愣住了。

    荀稷说道:“陛下,据《三国志》记载:‘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皆与康居同俗。西与大秦东南与康居接。其国多名貂,畜牧逐水草,临大泽,故时羁属康居,今不属也。’这应该就是那个阿兰国。”

    荀稷不怎么了解阿兰人的情况,但其身边的司马诩倒是挺了解的,因为他有事没事就喜欢了解西方的一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什么的。

    于是司马诩当即出列道:“陛下,臣知道这阿兰人的一些情况。”

    “请讲。”

    “阿兰人是占据黑海东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据说他们专门饲养马匹,经常袭击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高加索各行省。前几年阿兰人被匈奴征服后,只有一部分留在奥尔良和瓦朗斯附近定居,大多数都迁往非洲。”

    “大概在开皇三年(350年)左右,匈奴人的骑兵展开了对阿兰人的猛攻,最后两军大战于顿河之上。阿兰人虽然和匈奴人一样也是游牧民族,但是战法却更像欧洲人的军队。阿兰人以马拉战车为主,虽然拼死抵抗却无法战胜精锐的匈奴骑兵!现在阿兰人估计没了法子,几乎要被匈奴人亡国灭种了,见到咱们魏军大举进攻,故而才想来求援的。”

    如果冉闵熟知这一段历史的话,肯定知道再过一年左右,即公元374年,阿兰国就会被匈奴人毁灭,阿兰人大部分投降了匈奴人并加入了匈奴人的军队。

    国王被杀,阿兰那(阿兰王国)灭亡!

    而在此后,一大部分阿兰人加入了匈奴联盟。另一部分逃入了山中。

    然而,不久那部分阿兰人就从联盟中成功地分离出来,他们大部向西欧迁移,与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为邻,

    406年罗马帝国撤除莱茵河边界守军后,汪达尔人联合苏维汇人和萨尔马特部落的阿兰人(从联盟中逃出的)等,越莱茵河涌入高卢地区。他们又一路劫掠,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西班牙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区。

    罗马无力阻止,唯有承认他们为“同盟者”,驻守西班牙。

    但时隔不久,来自北方的西哥特人又夺取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使汪达尔人不得不退守半岛南端和西北一隅。

    公元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该萨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

    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442年,罗马终于承认汪达尔王国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而那一小部分人在联盟中的阿兰人后来与黑海、里海北边草原的钦察人联合起来抵抗蒙古人。

    最后也就是元朝所成的色目人。他们就是现代高加索地区“沃塞梯”人的祖先。

    古代阿兰人建立的阿兰国又叫阿兰聊,阿兰那,在华夏的古书中称为奄蔡。其大体位置在今天的俄罗斯顿河流域,大高加索山以北,黑海,亚速海(华夏古书中称为大泽)以东一带。

    由顿河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黄种人为主,西部以白种人为主,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

    虽然人种不同,但顿河流域的人们长期形成了民族认同,都称自己为阿兰人,也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冉闵觉得阿兰人会成为魏军取胜的关键,于是就让人把阿兰人的使者带进来。

    在经过一番礼节之后,阿兰使者低眉顺眼地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贪婪而凶残的匈奴人在我们阿兰人的土地上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鄙人听闻大魏乃是天朝上国,陛下更是伟大的万王之王,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天下万民的救世主,所以恳求陛下消灭邪恶的匈奴人,拯救阿兰的子民!”

    冉闵淡淡的笑道:“你的汉语说的不错。可是阿兰使者,朕已经打算撤兵了。你在来的路上想必已经看到了,帝国的勇士忍受不了当地的气候,再加上匈奴人实在是太狡猾了,不敢出来一战,避而不战,再这样下去形势将极大地不利于我魏军。而且,帝国的勇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帝国的勇士的生命也不能白白牺牲啊!”

    闻言,阿兰使者叹气道:“大皇帝陛下,鄙人在来这里的时候,敝王已经再三叮嘱过了。阿兰国愿意成为帝国的附庸国,阿兰人愿意永远臣服于陛下,永远臣服于大魏!”

    “朕需要看见阿兰人的诚意!”

    “不知道陛下想要什么样的诚意?”

    “牛羊、皮袄和粮食!还有,就是阿兰人是顿河以及黑海的原住民,应该很熟悉当地的地形才对,朕需要阿兰人配合魏军,一同消灭匈奴人!”

    “这是自然的。”


………………………………

第0713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阿兰人的配合下,魏军迅速歼灭了顿河以西的库特里加尔匈奴,又跨过伏尔加河,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最强大的一支匈奴部落——萨维尔匈奴。

    打下这一片东欧的偌大的疆域之后,冉闵将这里设置为大魏帝国的第四个行省,即阿兰行省。

    冉闵本来还想继续西征,去征服西面的斯拉夫人的。奈何感染了风寒,竟然一病不起了!

    而在冉闵卧病在床的时候,他也得知了慕容恪已经病逝的消息。冉闵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故而在开皇二十六年,即公元373年的五月班师回朝。

    这一次回国,冉闵整整耗费了一整年的时间!

    苦于道路艰难险阻,路途遥远,冉闵在回到大梁之后,就当即下令动用一百五十万民夫,建造一条从大梁直通贵霜行省的官道,这一条官道后来又连接阿兰行省、伐迦陀迦行省、西萨特拉普行省、西域都护府等地。

    乃至于为了沟通帝国与各大都护府、行省的联系,冉闵后来还不惜民力,不惜发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了一条又一条的官道,就跟“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现在的情况是“条条大路通大梁”!

    ……

    大魏帝国已经出现了五十六个诸侯国,诸侯王都是皇帝冉闵的儿子。

    除了太子之外,冉闵会将已经成年的皇子分封出去立国,然而每隔三年,在十月一日之前,每个诸侯王都会万里迢迢地赶到大梁,朝贺皇帝,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例了。

    然而实际上,冉闵只是为了解后妃们对于分封出去的儿子们的相思之苦,同时,也是想要让中央与诸侯的关系不断,不会随着血缘的深远,关系慢慢变得陌生起来。

    尽管知道这样做没什么卵用,冉闵还是这么做了。

    但是,让冉闵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家庭聚会”,出现了一个让他痛心疾首的变故——太子冉明被刺杀于自己的银光殿内!

    “噗!”听到这个消息的冉闵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打击,一时之间竟然气得吐血晕厥过去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

    自己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为大魏帝国塑造的贤君,竟然就这样被刺杀了?!

    “刺客是谁?”这是冉闵醒过来问的第一个事情。

    身边的刘治颤巍巍地回答道:“陛下,是王赟!”

    “王赟?这王赟是何许人也?!”

    “王赟初为山阳县县令,有贤名,故而入朝为官,得太子殿下器重,连连升迁,已经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但谁都没想到,王赟这个狗贼,竟然狗胆包天,那一日太子殿下本来想要问策于王赟的,没成想其携带利器,趁殿下不备之时,抽出匕首……太子就这样薨了!陛下,请节哀!”

    堂堂大魏帝国的太子殿下,竟然就这样被杀死?打死冉闵都不敢相信!

    冉闵红着眼睛道:“王赟呢?朕要把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回禀陛下,王赟已经吞毒而死了。”

    “吞毒?”

    “是的。殿内出现太子殿下的惨叫之后,侍卫们就冲进去,而王赟随即就服毒自尽了!”

    “查,给朕彻查!”

    冉闵怒道:“王赟以为杀了朕的孩儿就一了百了了吗?传令下去,速速缉拿一干涉案人等,朕要诛了王赟的九族!不,十族!”

    愤怒过后,冉闵随后就冷静了一些。

    他认为这事情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首先是疑点重重。

    冉明作为大魏帝国的皇太子,被刺杀于东宫,这本身就是十分荒谬的事情。

    王赟是出于什么动机,这才刺杀冉明的?难道他不知道冉明的身份?他不怕祸及妻儿,被株连九族吗?

    而且王赟是一个文官,虽不是那一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平日里习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盖因大魏帝国有尚武之风而已,论武艺,王赟应该是不及冉明的,就算王赟携带武器,而且是趁冉明不备的时候下手的,后者也应该有反抗的余地才对,怎么会一下子就被杀死了?

    更何况,王赟可是冉明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以说是亲信。冉明对王赟有着知遇之恩,王赟干嘛要杀死冉明?

    这绝对是一个阴谋!

    想通了这些,冉闵就让人把刘治追回来,株连王赟十族的事情暂且不论。

    冉闵随后就去到东宫,他要去见爱子的最后一面。

    “陛下!”

    当冉闵亦步亦趋的进入东宫的时候,路过的皇子、大臣、侍卫和宫女、内侍们无不低着头,单膝下跪。

    而冉闵对这一些视若无睹,也不跟平日里还点头致意了,他急匆匆地进入冉明的尸体所在的灵房。

    在那里,冉明那冰冷的尸体横陈在灵床上,匹练招展,而冉明的太子妃以及一干姬妾,一干儿女们都哗啦啦地跪了一地,哭的死去活来的,真是令闻者伤心,令见者落泪。

    而作为冉明的母亲,皇后董巧巧已经哭成了泪人,不时的还拿着手绢擦拭着眼角的泪花,泣不成声,还跟已经死去的冉明说着一些体己话,很唠叨,却也很让人心酸。

    看到冉闵的到来,众人又叩首道:“儿臣(臣妾)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冉闵挥了挥手,随后就给他开出了一条道。

    脸色苍白的冉闵缓缓的走到灵床前,嘴唇翕动,似乎是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而看见冉闵来到这里,本就伤心欲绝的董巧巧就一头栽进了他的怀里,哭道:“闵哥儿!呜呜呜……”

    冉闵搂着董巧巧的娇躯,叹息不已。

    其实冉闵心中的伤感,哪里会比董巧巧少?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