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携带兵器参加集会,最低的刑罚是打一百大板,然后劳改三年;如果私相结拜,最低的刑罚是打九十大板(为首打一百大板,这里指“为从减一等”),然后枷号一个月。

    像《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他们三位,要是活在清朝,非被关起来严办不可,因为他们仨集会的时候不但携带兵器,还歃血盟誓私相结拜,两罪并罚,不是死缓,就是无期。

    赵亮这儿不是非法集会,似乎也不存在兵器,但作为一名官员,他潜意思的就对此事有排斥。

    上千人朝夕相处的聚集在一处,这会生出多少是非啊。

    于是赵亮就听了满满一耳朵的大清律,于是赵亮也懵逼了。

    “不是,大人,这是好事啊。大好事啊!”

    “你想想看,陈州城多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只要他们踏踏实实的干活做工,每个月的工钱就足够他们养活自家人的。那陈州城内还会有那么多游手好闲的懒汉闲汉么?”

    “大家都有钱了,谁还会无事生非的肇事闹事啊?”

    “大家都有钱了,那城内的市井不是更繁荣了么?”

    “这城里的治安好了,市井好了,百姓好了,您还能不好吗?”

    江哲一呆。这话说的也对啊,大家都好了,他这个父母官自然也好了。

    “可是……”

    江哲迟疑着。赵亮的话有道理,有诱惑力,但再强大的诱惑力也不能完全冲散他心底的担忧。

    上千人的一个超大工坊,那就是江南纺织业最发达的松江地区也见不到吧?

    “大人是武昌府人,该知道贵地的矿业是何等的发达,沿江还有诸多商行、船帮,那人数汇集一下可也不少。只不过这纺织业劳动力更加密集了些……”

    兴国州大家可能陌生,但要说道大冶大家就都知道了吧?这时候的大冶就属于兴国州辖内。

    江哲的神志恢复了些,细细考虑起来。

    二堂里的气氛随之也沉寂了下来,赵亮趁着江哲想事儿的时候,自己也喝了几口水压压惊。

    这事儿闹的!

    今天赵亮本来是带着一抹‘投资人’的心态来见江哲的,谁知道却被江哲开了一场普法大会,此时此刻他这内心也平静不下来。

    “大人何必苦恼,此事……”江哲沉默了半响也拿不定主意,心中反复的衡量利弊,发现这利弊都大的很。一直在一旁旁听的一师爷突然插口了,看江哲的目光转移了来,那师爷把手中的折扇往东南方向一点,“那儿才是正主啊。”

    如果江哲拿定了主意,明伦就也不需要出现了。可现在江哲拿不定主意了,那边可以主动的将知府大人扯进来么。

    “此言甚是。”江哲脸上立刻笑了来,对赵亮说:“此时关系重大,我等还是请教知府大人一二吧。”

    毕竟陈州城真的变好了, 他这个淮宁知县能占大便宜,明伦这个陈州知府一样获利不少。

    赵亮心里叹口气,他就是来卖个情分的,不然他自己都直奔知府衙门了,何必再来寻江哲呢。

    万幸江哲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对赵亮态度十分的可亲,去知府衙门路上他还向赵亮询问了赵家准备给出的工钱。

    “这点敢叫大人放心。只要员工尽心尽力的做工,一个月下来,基本工钱加绩效奖励,多则可达二两银子以上;便是想轻快一些,每日里只做基本份量,不加班,每十日必歇息一日的,一月工钱也当可挣得一两银子。”

    从孙子康熙到雍正乾隆,百多年过去了,满清的人力工钱就没啥变化。

    日工工价最少者为30文,最多达200文,但一般的为50文至70文;月工最少者为300文,最多达1500百文,但以800、1000文为常价;(比如红楼里的晴雯等人,每月一吊钱。而以佳蕙为代表的八个小丫头,每月月钱减半,只有五百钱。)长工最少为3000文(年薪三两),最多至20吊(年薪20两),但以10吊一年者为多(10两)。城市或城郊工价高,农村低。

    赵家工坊的工钱绝对不算少了。

    如果陈州城内外突然有了上千个家庭,每月多出了这般一份固定收入,那用屁股想都能知道这对陈州府的好处会有多么大。

    “既然如此江知县又觉得有何不可呢?”

    “大人。陈州府内暗藏玄机,这么多人聚集一处,卑职只恐那暗中的贼子会趁机生事啊。”

    “哈哈哈,那本官就正等着他们趁机生事呢!”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明伦来陈州是干什么来的?

    那就是为了找皇汉的踪迹,可不是为陈州百姓谋福利的。

    皇汉如果真的要趁机生事,这对明伦来说非但不是坏事,反倒是大大的好事。

    只要能抓住皇汉的马脚,对于满清而言,哪怕整个陈州府都被祸害的一团糟又有何妨?

    大青果不缺陈州府一地的钱粮,他们缺少的是皇汉反贼的脑壳!

    所以,江哲的担心于明伦言反是大大的好事。

    他会从头到尾的都全神贯注的盯着、看着,不放过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

    哪怕最后的结果并不如他意,皇汉的人没趁机来兴风作浪,没煽风点火,那对明伦而言也没什么坏处。

    陈州的民生经济大肆好转,他作为本地知府,当然有功了。

    保不准他还能凭此功绩在他那便宜姑父跟前露露脸,再有家族鼎力相助,就此转行当文官儿,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总比整日里顶着个三四品虚职混吃等死的强。

    江哲一脸木呆的看着明伦,要不是知道眼前之人的确是明伦无疑,他都要怀疑这人是不是假冒顶替的了。但他get不到那个点那就是get不到,谁叫两者的根脚不同呢?

    倒是赵亮心中忽的通亮起来。“正等着他们生事……,原来如此!”

    走出知府衙门,赵亮看着还有些神态抑郁的江哲笑了,“江大人一心为民,自然无错。只可惜……”

    赵亮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了。但也并没有叫江哲心中宽慰,反而是更……,愤怒,说不上愤怒,就是有些憋闷。

    此时此刻他心底里只在回荡着一句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赵家纺织厂一事在明伦的全力推动下顺利的进行了。

    先是在城北购置了大片空地,然后刚入七月,便已经着手建设来。

    那么大片的地被圈,这本身就吸引了整个府城百姓的注意,何况陈州城北隔了两里路就是占地不小名头也很唬人的太昊陵。嗯,就是传闻中太昊伏羲氏陵寝。

    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几十座建筑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占地近千亩。

    据说这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朱元璋在里头出了大力气,岁月贯穿了3000年历史。

    真的假的赵亮也不清楚的,反正就他所知,清乾隆十年时候,乾小四曾发内帑银八千两,修葺太昊陵。

    陈州府有了这座被朱洪武列为天下帝王陵寝第一的太昊陵,隔不远的鹿邑县又有老子庙,整个豫东地界佛门的气息都很微乎其微。

    老子庙还只能是小有名气,太昊陵相对的就名头响亮多了。

    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不知道有多少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给人祖爷上香献礼。

    赵家的纺织厂就在太昊陵不远处,那一经圈地动工,就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在眼里,那可就不是单单一个陈州府了。

    到了八月里,半个豫东平原都传遍了赵家和纺织厂的名头。

    一千多人的超大型工坊,在这个时代就那么的有噱头。

    更别说老赵家给出的工钱又那么丰厚!

    每月一两银子的基本工钱,只要不偷懒耍滑,老老实实的把分内的活儿做完,不迟到早退和请假休息,一个月就保管有一两银子的收入。

    而且中午时候厂子里管饭,有人愿意夜班的话,厂里还有一顿宵夜。

    平日每十日,也就是一旬里头有一天休息。

    你要是不愿意休息,继续上班那也行,厂子里给补工钱奖金。每天把自己分内的活儿做完后还能接着干,那一样还有奖励。

    如此的,每月的基本工钱加上全勤奖、绩效奖励,一个人都能拿上二两以上的银子。

    这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对于本地的平民百姓来说,绝对的是高工资高收入了。

    根本就不需要赵家去特意的宣传宣讲,百姓们自发的就已经把事儿传扬开了。

    所以赵家的招工处那儿,没到八月十五呢就已经招满了一千二百人工。之后赵家边建设工地,边开始组织人力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因为有龙路口的织布工坊当温床,又有赵家聘请的老匠人当老师,不管是织布纺纱还是轧棉。这岗前培训进行的是相当不错。

    赵亮虽然没亲眼看到,可通过龙路口递来的书信,他也对纺织厂的进度掌控的一清二楚。

    这就对了。把地点选在城北,他图的不就是一个广告效应么。

    此时此刻赵亮人不在陈州的。本来六月里他就该陪着康莞去汝州了,结果正赶上芮芮生病,不管是赵亮还是康莞那都放不下心。

    这一拖就拖到了七月里才启程赶往汝州,丈母娘的生辰是过去了,可还有老泰山的不是?

    康桥年现在对赵亮这个女婿甭说有多么满意了,加之赵家的手脚现如今又已经伸到了矿产这一行当。他可不要趁着赵亮这次来汝州的机会,好好的给赵亮拉一拉人脉么。

    如今的满清,几乎没有大的矿业家族或是商行。因为开矿这事儿,不仅要打通官府,还要充分的联系地方。

    这就像两个端口,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那都不好办。

    所以很多的矿主都是当地人士,不仅对上熟悉,对下也知根知底。外人很难插手进来,因为地头蛇们有太多的法子来整治外人了。

    赵亮现在忽的插手进来,官面上自然畅通无阻,可私下里还是引起了不少诽议的。

    这明显就是一头过江龙,那地头蛇们还能对之喜欢爱戴吗?

    这一波倒霉的是别人,可下一波呢,谁知道会不会就轮到自己了?
     ……竒@ 書#網¥q Ι & &δ u& # ω ā Ν g &。 ℃ ǒ M……

    要不是赵亮背后的大粗腿实在太粗太壮了,那许多的阴毒手段早就给他用上了。

    可即便大家都之都保持着客客气气,赵亮铁矿煤矿所出也是没的销路的。要不是赵家还能自己内部消化,三座矿场那就是赵家身上三道流血的伤口了。

    现在赵亮终于来汝州了,康桥年岂能不趁机把人脉给自家女婿拉扯一波?

    赵亮也清楚这个理儿,乖乖的跟着康桥年屁股后头当了几天小辈儿。日后他还要在豫西南加大投入呢,真把眼前的地头蛇们统统得罪了,也不好。

    这事儿结束了后他才有机会去自家的矿场走一走看一看!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去视察

    赵亮最先去的是煤矿。

    汝州的煤矿,也就是后世的平顶山煤矿,那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煤矿重要产地了。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铁矿,而且储量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