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储量不小。

    赵亮想搞煤铁联营,那怎么看都是豫西南最为合适。

    有铁矿有煤矿,彼此距离相近,对外运输还有水路相连,而且正好连着陈州。

    所以赵亮出手盘下了汝州的三座矿场,那不过是一个开始,牛刀小试!

    赵家的这座煤矿出产量并不是很大,之前销路很好,因为那东家在地方上关系挺深厚的,挖出的煤炭不愁销路。

    可自从煤矿易主了之后,那些客户就纷纷掐断了彼此间的往来。

    照理说这煤矿都开不下去的,没有销路,你挖出的煤炭越多越赔本不是?

    可是赵家在拿下一座煤矿的同时还拿下了两处铁矿,并且增资三千余两白银将两座铁矿配置的炼铁作坊休整了一番的同时,还拿下了一座炼焦厂,煤矿出产的煤炭在焦炭厂焦化之后全送去炼铁工坊去了。

    如此的,两座铁矿——两座冶铁工坊——一座炼焦厂——一座煤矿,彼此间倒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路循环。

    他们最终生产出的铁锭连同一部分焦炭,走水路再运抵周家口,成了这两年规模愈发扩大的铁匠铺的原料源泉。

    (明清时候以焦炭冶金铸铁已经并不罕见。只不过中国的煤铁质量太差,不仅铁矿low,煤矿炼焦后也不太好。当然,焦炭炼铁也不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不是从煤炭随随便便就能换成焦炭的。国内同时间依旧存在着大批炼铁炉直接用煤炭上阵,那并不是没原因的)

    赵家即便跟汝州本地商圈没啥大的瓜葛,他们出钱涉足汝州后,也根本谈不上赔钱。

    相反,这在赵亮眼中还是他大赚了一笔。

    想想看两座铁矿一座煤矿就包裹了多少精壮劳力?加上两座冶铁工坊和一座炼焦厂,赵家别看才涉足汝州,其麾下各类员工的数量就超过了五百人。

    而且水路上的事情也进一步为大姑父所经营的‘车马行’向水运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得到消息的管事梁品带着几个人人匆忙来到矿场大门处迎接。

    他是赵亮姥爷的族侄,赵亮还喊他一声表舅。

    早前在府城做个小杂货铺,赵家发迹后就把他挖了过来。

    这人能力也就一般般,虽然‘资历’很老,可到现在也不过管这个煤矿而已。

    “见过大爷。”梁品拱手道。

    大爷已经是赵家一系人等对赵亮的尊称了。所有人都这么叫!

    “表舅客气了,你我何须这些虚礼。”赵亮口吻也非常谦和。

    赵家进入汝州已经有几个月了,这么长时间里,煤矿一丁点事儿都没发生,这是梁品的功劳。

    而且看梁品现在的样子,比以前明显更瘦不少,这就是他辛勤的证明啊。

    不过梁品人是瘦了,精神却很好,一双眼睛尤其的有神。

    自己在赵家熬了好几年,终于能出来独当一面了,这叫他很有成就感。

    而且赵亮吩咐他在主持炼焦厂的时候多注意收集一些炼焦时催生出的油膏,他也收集了很多。只是一直不知道哪有什么用!

    事实上赵亮对煤焦油也是不懂的。他就知道这煤焦油里能搞出沥青来,还能得到一种更轻质的混合油料,至于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反正在现代化学有大发展大进步之前,煤焦油就这么点用处了。

    也所以,不管是煤矿还是炼焦厂都不是赵氏在汝州产业的中心重心。

    汝州产业真正的重心在冶铁工坊,那里才是赵亮最为关注的所在。

    因为他们在被赵家收购之前,其工艺就是low爆的煤炭炼铁。

    中国的铁矿石本来质地就差,再用煤炭上阵(煤炭里所含的硫会导致生铁的热脆性,使之无法锻造成形),那就是差上加差了。

    而且以煤炭为燃料的小铁炉也不是随随便便换了焦炭就能ok的。

    焦炭很不容易起火的。

    那东西是用烟煤经过洗煤和破碎成粉煤后,再经过一千度高温隔绝空气下的炼制,经过高温,粉煤的颗粒熔融互相连成一体,这就是最终的焦炭。

    那岂是随随便便就能点着的?

    必须用木炭或是用大量的木材才能把焦炭引燃,而且在炼制铁矿石过程中,还需要足够的空气助燃。

    当然氧气是最棒的。

    可现在赵亮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他就只能吩咐炼铁工坊的师傅们,自己试探着改进鼓风设施和调整炉内结构以获得更充足的空气。

    所以,两处炼铁工坊那儿才是赵亮于汝州真正关注的重心。

    最先来到煤矿,真的是因为这里距离汝州最近,也因为他跟梁品多多少少有些亲戚。

    “目前新井的建设进度如何?”

    “大爷放心,非常好。咱们银子给得足,条件好,那些地头蛇再不满意也拦不住老百姓自己找上门来。现在已经有一百三四十人在做工了,工程又加快了许多,预计年底时候,第一口新井就能出煤了。”

    后世的煤矿都是一矿一井,当然主井和副井、回风井肯定是配套的。可现在又是什么时候?

    这时候的煤井岂能跟后世机械化的煤矿相比?不管是深度,还是煤井底下的扩展度,于后世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但之前的东家又困于资金方面的压力,一个矿场就只打了两口井。而且为了节省资金,除了矿井里所必要的平巷、斜巷、斜井、掌子面外,还少了不少辅助工程,同时矿井中的设备,有油灯,有摆夷楼梯,却没有风箱、风柜、拉龙等,作业环境恶劣。赵家接手后一边加强矿井的安全结构,另一边也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然需要多开几个眼儿了。

    而这也需要挺长一段时间。

    从找人勘定位置,然后再挖洞,并且沿途不断的加固。

    如此情况下,梁品还有把握在年底时候出煤,这效率已经很叫赵亮满意了。

    进了大门后赵亮就直奔工人的宿舍区,从住宿环境到卫生环境,还有澡堂,都叫赵亮满意。

    这些矿工收拢的好了,可将会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器。

    “走。咱们今天也去吃一吃食堂!”赵亮笑着说着。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还揪出个蛀虫了?

    矿工是一种重劳力职业。

    每日里都工作在几十米深的地下,危险时刻相伴,可想而知愿意干这种活儿的人都是贫苦人。甚至一些矿工都是被人牙子送来是死契!

    这些人的心身压力极大。

    他们的情绪非常容易被触动,所以他们也很容易被收拢。

    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休息场所,给他们提供能填饱肚子的饭菜,若是再有一个可洗澡的地方,工钱也给的足足的,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东家了。

    而这些条件赵家全都具备!

    甚至这都是赵家人接手三处矿场后为矿工们所提供的最基本需求。

    这一点赵亮只需要感受一下食堂里那么多矿工投来的一道道饱含感激尊敬的目光,他就知道这些人的心已经是赵家的了。

    实际上他们要求的真心不多。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利益诉求,但是在满清时代,即便是矿工们最基本的利益诉求,都很少有人会被满足。

    赵家的做法完全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啊,完全就是一群黑乌鸦中钻出来的一只白乌鸦啊。

    赵亮打了一份工作餐,主动坐到一群黑乎乎的矿工当中。

    上辈子是个屌丝的他吃饭是很不讲究的,也没那个条件讲究,眼前的这份工作餐放在前世的赵亮眼里已经很不错了。伙食是白米饭,另外还有杂面馒头和饼子,想吃就自己去拿,菜除了两份青菜外,还有一份煎焖咸鱼和一份土豆炖肉,酱黄色的土豆伴着一块块猪肉,这肉的数量还不少呢,另外汤是鸡蛋紫菜汤。

    这伙食很可以了。

    他看了一眼在旁边长桌上做下的梁品,后者略带讨好的笑了笑,显然这么丰厚的饭菜是因为赵亮今日的到来。

    梁品等领导层本是有自己的小食堂的,那里已经准备好了一桌饭菜,只是见赵亮在食堂和矿工们吃一样的饭菜,他们也只有跟着了。

    不过看到赵亮这都能吃的津津有味,心中不由多了一丝佩服。

    自家开着松鹤楼的赵家大爷,平日里吃的是甚样的饭菜,用屁股都能想得到。

    可现在对着这般粗糙的饭菜却还能吃的这么香甜,厉害!

    要知道,煎焖的咸鱼是赵家从沿海地区大批量采购的腌咸鱼,那味道远不如鲜鱼好。

    而俩份青菜也都是白水煮菜,顶多今天煮菜的时候多挖一勺猪油,多放一勺黄豆酱。

    总体来说也就土豆炖肉稍微的有点水平,可梁品自己吃惯了小灶,闻着那股子浓郁的酱油大酱味儿,他就下不了筷子。

    不过矿工们对今日的饭菜可是一百个满意。他们的要求本就不高么。之前的东家给他们的待遇可都是咸菜疙瘩配窝窝头,再加一碗刷锅水了事。那窝窝头都不叫人吃饱肚子。

    现在的饭菜与之前比,那是在天堂啊。

    少东家在食堂吃饭的消息本就在矿工之间引起了哄动,许多人都借着加饭的机会到赵亮吃饭的桌子前走动一下,看看哨东家长什么样子,对于赵亮麻杆似的身子骨和年龄都啧啧咂舌。

    赵亮吃饭的时候也没闲着,跟桌上的矿工们聊的挺愉快的。

    他没什么架子么,而且工作餐吃的香甜,坐在人群里一点也不觉得矿工身上脏,这些都叫矿工们很生好感。

    最重要的是赵亮是他们的东家,是给了他们现今好日子过的东家,那感情上先天就倾斜着呢。

    所以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从自己的出身姓名到现在矿上的排班、工钱、吃住等等,赵亮听后脸上带笑,叫隔壁的梁品看了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总算没出岔子不是?

    “大爷,您还能在矿上待几天啊?也好叫俺们多吃两顿肉,解解馋。”一个年龄不到的矿工用手里的杂面馒头把土豆炖肉的汁水攒的一干二净,边对赵亮说。

    桌上的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尤其是年龄最大的那个,应该是这小年轻的班头。一巴掌抽在了这小子的头上,“矿上缺你肉吃了?前东家那会儿怎么没见你这么馋啊?”

    “就是。才吃上几个月好饭,这小子就不知道好歹,要挑三拣四了。”还有人凑趣的说。

    “谁不知道好歹,挑三拣四了?”年轻矿工立马反驳着,还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赵亮,生恐赵亮气他不知好歹,脸上全是讨好的笑容。

    看到赵亮脸上全无半点怒意,才小声的嘀咕着,“俺就是觉得老吃咸鱼有点腻味……”

    “老吃咸鱼?”耳朵很灵很灵的赵亮抓到了重点, 心中很有点不解。“怎么会老吃咸鱼呢?”那东西就是个配套的啊。

    矿工是重体力劳动,为了收拢住这些人的心,赵亮给出的标准可是超高的——每人每月一两银子的伙食费。

    新鲜的肉蛋鸡鱼才是重点,可不是配套用的咸鱼。

    赵家三个矿场所需的粮食都是从康家拿的,足额不说,价格也低。便是上好的小麦也只多一两银子一石(一百二十斤)。

    每人一天两斤细粮算(之前民团也是这个标准),一人一个月也就是半石粮食。算用去了伙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