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师把印出的体发给了每一个学生,然后在规定时间里,看这些学生的珠算能力。
这是不少管事们的老本行,作为书铺的管事,每个人都必须能写会算,打算盘是必然的技能。
所以他们一眼就看出了学员们的水平。
整整一个班级的人,打算盘的熟练度自然有高低之分,但普遍来说都是合格的。
这样的学员放到他们手下,那立马就能派出去做事的。
“我赵家根基浅薄啊,不像康家庄家,都是好几百年的积累。手底下有太多可用的人了。赵家不一样,从发家至今也不过十载出头。”
“从最早的松鹤楼一枝独秀,现如今已涉及茶铺、客栈、银行、洋行、布匹、商行、车马行、煤铁、船帮、镖局、慈善会、药行等等。”还有一些个小打小闹的东西,就比如康莞和柳氏手下的产业,比如刚刚开始的印书局,梁启都不稀罕去算了。
“所需人手何止万人啊?”
“如果是全都依赖外人,不是俺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实在是欲望难填啊。”
“诸位都是有家业在身,或者本身就是独当一面的管事之人,该知道底下人是何等的奸猾。”
“那是但凡有偷奸耍滑,或是偷钱揩油的事情,他们就难自制。”
“这要不有些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顶上去,再好的产业也可能被经营的不成样子。”
“所以俺家大爷是早有先见之明,立下这技校,收揽乞儿难民,收揽乡里乡亲,数年来为我赵家输出了不知道多少忠义之士,叫我赵家产业虽扩张迅速,却始终根基稳固如山。”
“这技校现今在校师生已经超过了五千人,每年都能输出数百乃至上千学员,虽然年年都要耗费数万两白银,甚至更多,这可银子俺们花的不值麻?”
“就连新成立的印书局里的一应排字师傅,那都是出自技校学员,还有些人来自学堂。要不是赵家早早整治出了技校这么个地方,那么多要识文断字的人,一时间里可不好找。”
印刷局的里排版师傅和检查师傅必须是要认字的,要不然你这么干活啊?而且还要细心、精心,认真负责,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要求速度。
中原这地方本来就不比江南人文荟萃,不管是印书局还是识文认字的,都比不上江南闽粤,要不是守着一偌大的技校,赵记书局想要做起来可没那么迅速。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11章 赵家的根本)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零九章 八旗活死人
京师内城西南,宣武门内。
镶蓝旗汉军“贫民窟”。
又到了中午时分,这胡同里聚集了很多揣着手晒暖的八旗大爷们。
这时候有钱人家都在吃中午饭,但这些八旗大爷们则还跟他们的主子一样保持着一日两餐的古朴作风。
没奈何,家里缺钱花。
一天两顿可不就比一日三餐省了一顿么。
暖风徐徐吹来,一股扑鼻的肉香传入了诸多抱着在靠在墙角唠嗑扯淡的八旗大爷鼻子里。
“狗日的赵三,又在吃肉,他兄弟给他家寄来了金山银山咋滴?”
一个握着烟袋的四五十岁老头破口大骂,顿时觉得自己兜里的绿豆糕它不香了。
“这狗日的真是好命。他兄弟在外头卖命挣钱,他在家里滋润的享福。”
看不过眼的起止是那老人一人啊。
中国人历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大家都苦哈哈的过日子,虽家家户户都有铁杆庄稼在,但这铁杆庄稼是越来越难顾着家口了;虽然大家都可以不受累,但拿不到钱粮啊。
就只能有一天没一天的熬下去,谁也看不到一个头来。
而且满清百多年的铁杆庄稼还真把八旗子弟养废了无数。
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说是丧失了凭借双手去获取财富的信念。
要不然乾隆雍正都搞过回老家运动,把一部分京师八旗的余丁送回东北老家,给田给钱,叫他们自己耕种自力更生。
结果那些八旗大爷们一年都收不了,纷纷抛弃了田地跑回关内了。
但黑压压的黑乌鸦中突然窜出来了一个白乌鸦,那赵三家去年刚‘死’了老二,今年就发迹了起来。一家人学着汉人们一日三餐不说,还经常的吃肉喝酒,那一阵阵的香气不知道勾起了多少邻居们的馋虫呢。
但很多人不会去想赵家的银子是怎么来的,而只去想这赵加真是享福啊。
家里了老大好歹补了个缺,老二又很来钱,赵三可不就跟着享清福了么。
隔三差五的吃肉喝酒,一家人穿的也都整整齐齐的,这样的人家走出去可真不像他们这个破烂胡同的人家。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宣武门大街那儿的人呢。
宣武门这里可都是镶蓝旗的地盘。
当初八旗进京的时候,把内城的汉家百姓一股脑的全赶走了,然后八旗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一家占一个。镶蓝旗就占了内城西南宣武门这地方。
虽然百多年过去了,当初时候的布局早就被打乱,甚至很多贫困的镶蓝旗人都已经搬到外城。
但当年有幸占据了临街房屋的一些人家,普遍比他们这些内里的人家日子好过。
原因很简单,临街的房屋在商业繁茂后,就能生钱了。
“我倒要看看赵家老二什么时候折了,这赵老三他还能咋办?”
“对的。赵家老二的银子拿的是不少,可也烫手。天天刀尖上走路,提着脑袋做事,谁也不敢说啥时候人就完蛋了。前面的木材胡同的老张家的大儿子,不久前不就折了么?听说赵家倒是一次性拿了30两银子抚恤,但老张家没了儿子,细水长流变成了一锤子的买卖,过不两年就还是老样子?”
“三十两银子?这赵家可真大方?”
有人接口说着,立马就惹来了几道轻蔑的目光,什么水平啊?这些消息都不懂?
“30两银子算个屁啊。赵家底下的那些汉人,有家有口的,死了都是100两银子的抚恤呢。”
“我去他大爷。什么时候咱八旗爷们的命还没汉人值钱啦?”
“八旗个屁。张家大儿子两年前就报死了,他还哪门子的八旗爷们?”
“就是。赵家为什么对赵家老二这种人开钱那么大方?你以为人家是钱多的烧得慌了啊?
这一是赵家老二自小就好斗,舞刀弄枪的,耍拳拽棍的都会两下子,这叫有基础,稍加练整,那就是把好手。
第二就是买命钱。这些人出去前可都是报死了的,告赵家都没的告,事后抚恤自然就少了。
人家能给三十两银子,已经很够意思了。”
“就是。朝廷才给几两银子啊。”
有人做着解释的,有人符合的。但很快就引来了不满声:“放屁。赵家凭什么跟朝廷比?爷们为朝廷效死这是理所应当的,赵家算个什么东西啊?他家不拿银子砸,凭什么要那么多人为他们提着脑袋卖命?”
“是这个理儿。朝廷那是朝廷,效死都是天经地义的。赵家可只是个商户,生意做得那么大,能不遭人眼么?四海镖局在大栅栏的分号,一二百条汉子,个个都是胳膊上能站人,胸膛上能跑马的好汉,天天押着那么多银子风里来雨里去,是真正提着脑袋做事,没银子喂饱他们能行吗?”
“你们谁要是羡慕,把自己儿子送出去不就是了?只要削了旗籍,那就是在赵家当不了趟子手看家护院,也能寻个位置,每个月总能收揽几两银子。”
有人开了嘲讽,立刻就引来一阵骂。
“放你的臭屁,你怎么不给自家的种儿报死啊。”
所以说这有人受穷那真不是啥稀罕的,机会摆在他们跟前,他们自己不中用啊。
赵亮对这些为他打死打生的人那是很照顾的。
死了也就算了。之所以故意搞出了两种不同的抚恤,那不过是为了挑火罢了。
而对于活着的人,他可一直是一视同仁的。
不管是健全的, 还是伤残的。区别就是八旗活死人在赵家日渐庞大的‘安保’体系中还是属于小弟弟,赵亮现在手心里握着的武力可不只是一个四海镖局,后者只是后起之秀,是赵家整个安保机构中的一份子。
比如银行的安保,比如商行的安保,比如车马行的安保,还有汝州煤铁和纺织厂的安保,再加上云霄帮和大姑父手心里的内河船运的武装力量。
总人数绝对超过了五千人。
哪怕只是陆上的安保力量就也超过了三千人,这里头还没有计算龙路口民团和赵家的护院呢。
所以八旗活死人虽然也经过了几年时间发展,现在依旧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以至于现在还只有死人而没有伤残的。
要不然他们就该知道赵亮对伤残人士的照顾有多么好了。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12章 八旗活死人)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一十章 库页岛上的猎人
京城东直门内。
一个看起来二十郎当的汉子,架着马车,带着媳妇孩子驶入了城门,然后马车七扭八拐的来到一座很不起眼的小院。
“当家的到了吗?”
“到家了。”
年轻汉子头上带着一个大斗笠,始终压着大半边脸,但看到这熟悉的家门之后他再顾不得遮掩不遮掩的了,扬起黝黑黝黑的脸来,笑的不要太甜。
“啪啪啪……”
汉子刚敲门里面就响起了应声,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走了出来,刚才他在屋内就听到狗在叫,便已经起身了。
“阿玛!”
中年人腰背已经有些弯驼,但他眼睛还没有花,耳朵更没有聋。
“二子?”
当初他是第一批从长顺那里拿银子的人,他送走了两个儿子,这些年里两个在外头的儿子月月都往家里送钱送物,但这中年人却比宣武门那儿的赵家有良心多了。
那是俩儿子拿命换来的银子,除非有必要,过不去了,他才会动那些银子。不然他宁愿把银子全都攒下来,哪怕是要花,他也更希望把银子花在两个儿子身上。
家里少了两个壮小伙,这本身就已经帮了家里的大忙了。何况还有那些随着银子一块送回的东西,从吃的喝的,到皮子料子,家里头别看一直没翻腾房子,过的日子比之当初却已经好的太多太多了。
他家老大也是个本分人,知道家里现在的日子,两个兄弟的贡献有多大。从来没见他肖想过家里的存折。
是的,存折。
把银子存进银行里还能有利息,这不比把银子装罐子里埋在地里强啊。
汇通银行那可是大有来头的商号,背后不仅有内务府撑腰,更站着和大人和富察家的四爷呢,完全就不存在倒比关门的可能。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汇通银行的大东家还是他那两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