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还有赵二叔的大舅哥,张家寨的地主张光烈。

    赵二婶就是张光烈的亲妹子。

    然而此张家非彼张家,张光烈家远不能跟张松年张松岭家比。

    后者可是龙路口里众人皆知的大地主,真正意义上的大户巨室,缙绅名流。

    多少年了都霸着龙路口里的大权。

    张家两兄弟,一个是名流缙绅,一个是里长。

    错不是这两年里,老赵家异峰突起,更是巴结上了苏和泰这位知府大人,今日哪轮得到赵老爷子坐主位?

    而当初赵二叔结亲的时候,老赵家还只是龙路口里诸多普普通通的小地主家庭。

    小地主家结亲么,那自然找的也是门当户对的小地主家庭。

    赵二叔和赵二婶,包括赵二姑嫁的二姑夫,那本也是曾楼最大的坐地户。

    可惜曾老爷子死了后曾家三兄弟分家了,要不然今日在座的诸人中还要再多一位赵家姻亲。

    赵老爷子此刻心里又是高兴又是为难。

    高兴的是他老赵家终于能跟张家平起平坐了,虽然这次是借着苏和泰的力,才压过了老张家一头,但这也能说明他老赵家不次于老张家了。

    这可是赵老爷子打赵家发迹之后睡觉都在想的美事啊。

    而为难又为难在,他们现在面对的这档子事儿真的很不好办。

    苏和泰不算个铁公鸡,却也绝对是半夜学鸡叫的周扒皮。最大限度的榨取利益,他从治下士绅手里“收取”的钱粮,十个里头怕有三分之一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剩下的再分润给陈州营的的守备和陈州府的通判同知,以及各县知县一些,那顶多能剩下三分之一用到实事上。

    这三分之一的钱粮再被衙门的差役文书们上下其手,最后落到实际用处的究竟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龙路口里拿到的钱粮只多够士绅们召集民力在各处搭建卡哨的开支。那接下来至少还有三俩月光景呢!

    龙路口里大小卡哨超过二十个,每日值守的丁壮,加上各村寨的巡哨民壮,三百人只多不少。

    哪怕他们都是各村各庄的庄稼汉,都是在座各家各户田里的佃农,根本不需要给什么高薪酬,三百人只吃饭,那也是个大问题。

    俩仨月时间呢。

    赵老爷子想到这次老赵家出的血,心里就刀割一样的疼。

    给苏和泰烘托一下颜面,他们老赵家明里暗里连银子带粮食,怕要填进去两千两!

    给官府的捐献那是明的,而眼下养青壮民丁,那就是暗的了。

    “赵老爷子德高望重,我们这十里八村的,谁人不知道?”里长张松岭笑呵呵的说着。“更不要说您家跟知府大人那是人所共知的好关系。今日之事,知府大人点明要赵老爷子管起来,那是恰得其分,再好不过了。”

    “二弟说的很对。此事由知府大人发话,关系重大,我等在座之人无敢有懈怠的。可今有了赵老爷子坐镇,松年想,那必是万事无碍的。”张松年看着坐在中间主位的赵老爷子,心里头不可能不来气。老张家都风光这么多年了,万没想到就这么的被赵家给追上了。

    所以他是很乐意借着机会给老赵家添堵的。

    民团丁壮这事儿,在座的所有人都能不上心不在意,而老赵家不成。他们可是知府大人的人,把家底儿掏干了都要给知府大人把这底儿给托住。

    也就是说,在座的所有人虽然都需要拿钱粮,但即便他们拿的钱粮再少,落下的窟窿再多,也有老赵家兜底填补。

    所以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都恨不能把心里话挑明了说,好叫在坐人等皆一毛不拔,看老赵家的笑话。

    “大孙子料的不差。”正中间赵老爷子的脸色很不好看,可内心里却并不慌。因为这一处戏,早在他没来时他的宝贝大孙子就给他分析到了。

    得知府苏和泰的抬举,老赵家这次竟然压过了老张家一头,用屁股都能想到张松年张松岭兄弟心中的不爽不忿。

    而偏偏他们赵家与知府大人的关系又很人尽皆知,之前苏和泰下黑手的时候,也是他们家第一个出面当的托。

    上百石小麦杂粮加二百两银子,加在一块也不过三百两银子。

    这一笔钱不算多,可它贵在给陈州府的士绅地主立了个标准。老赵家是什么档次的人家?他家都出了那么多血,别家的缙绅名流呢?

    所以啊,这当官真的是超级赚钱。

    “张老爷的话俺赞成。”

    “赵老爷子家跟知府大人是啥关系,在座的谁不知道?那万一有个疏忽大意的,也就老赵家有脸面在知府大人那里替咱们里扛下来。”张光烈在说话中一脸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话说的不假。万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鲁山事可不是假的,真吓煞了人。”赵亮的姥爷,梁老秀才也开口说话。

    这都是事前大家商量好的。老赵家能给苏和泰当托儿,那张光烈和梁姥爷就也能给赵家做托。

    张松年与张松岭脸色变得很难堪了。而大堂外的赵亮,这时候笑的正开心……
………………………………

第三十三章 鲁山悍匪何足惧,人狠还是苏和泰

    赵家。

    厅堂上赵老爷子气压低沉,下方的赵爹和赵二叔,还有梁姥爷、张光烈等脸色也都不好看。

    虽然他们的话为赵家兜回了一些底儿,但具体到真金白银上,张松年、张松岭还是影响不小,最终龙路口里的‘捐献大会’给老赵家留下了一个不小的窟窿。

    以三百人为限,每人每天一干一稀是少不了的,不可能吃的全是白面细粮,但把粗粮兑换成细粮后每日每人消耗两斤细粮也不能算多,三百人就是六百斤细粮,也就是五石。

    而这般要持续多少日子呢?

    上头根本就没一个明确的说法,那就放宽了讲,一百天为计,这就是五百石细粮。

    只此一点便完全可以把一个普通的小地主之家给掏干榨净!

    如今可是冬季,到来年春后的这段时日,粮价正是高峰,一石百二十斤小麦价格不低于一两五钱白银。五百石细粮又是多少银两?

    反正未发迹前的赵家是万万拿不出这笔银款的。

    而五百石细粮还只是丁壮们诸多最基本的消耗之一。除了粮食,除了柴碳这点小头,最重要的还是年关和春耕这两道关卡,前者你总要发下赏赐的!

    何况那么多天里,你也不能每日里都只让民壮们啃窝头,不说隔三差五的就打一打牙祭,但十天半个月里你也重要让他们见一见油腥的不是?

    而后者呢?耽搁了春耕,那可是关系到一整年的大事。如何抵消这个不满,唯钱而已!

    再加上这期间还有受伤生病的,大冬天里守夜值班,要说百十日中都没一个生病的,那是不可能的。寻常百姓尽可能的窝在家里,冬季也是病情的高发季呢。

    而赵家作为管事人,能撒手不管吗?

    那赵家的声誉和口碑怕不需要张松年张松岭兄弟去败坏,就先自己败掉了。

    这就是限制赵家的另一个枷锁。

    在老家人中的口碑声誉!

    谁不爱有个好名声好口碑啊?

    千万别觉得士绅地主都是周扒皮黄世仁,聪明人都知道经营一个好名声的好处有多大。只不过是一些小地主,他们根本就没经营好名声的资本。

    可赵家不一样啊。赵家现今财力很丰厚。

    赵老爷子、赵爹便是没有赵亮的‘雄心壮志’,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自家声名一败涂地,要不然他俩当日也不会同意赵·爱惜同宗·脱贫致富·亮的‘帮扶’计划了。

    这下有声名顾忌,上有苏和泰的压力,暗地里还有张家兄弟极可能的煽风点火,按理说赵家这民练练总的位置坐的是很烫屁股的。

    赵老爷子赵爹他们就都是苦着一张脸,这一是因为龙路口里塌下的窟窿要比他们之前设想的大许多。

    粗粮抵兑后,五百石细粮凑够的怕只多一半,另外就是强强达到二百两的银子。

    就怎么些钱粮,那真可能连一半都不够!

    二就是张家兄弟的敌意和反应,也要比他们先前预计的要大。

    之前还认为有苏和泰在背后罩着,张松年、张松岭兄弟便是有意见,也要憋着。但这个想法从二张开口的那一刻起就被彻底打消了。

    想想张松年、张松岭的话,真就跟扯破脸只差丝毫了。

    也亏得赵家有后手,要不然怕连眼下的钱粮都要凑不出呢。

    赵家管事之余要顾忌着自己的名声,还要防备着张家人兴风作浪,今后的日子有的苦熬了。

    赵亮坐在厅堂的最下手,背靠在椅子里,神态轻松,就差翘上二郎腿了。

    那是相当的刺眼睛。

    “广明,你来说一说!”赵老爷子想到要花费的钱粮心中就直淌血,赵家再是赚钱,那钱财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可眼下除了花钱外,他也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了。心中呜咽了一声,放眼向下看,就待说出自己想法,那是一眼看到了他那神态轻松的大孙子。

    当即就压着火气问道。

    “爷爷无需担忧。左右不过是花钱的事儿。这就算其他人全一毛不拔,三百人养上百十日又能花费多少银钱?一千两?两千两?还是三千两?这钱我赵家花的起。”

    “而且这钱我赵家也花定了。”

    如今之计,除了花钱,也根本就没第二条路可走么。

    有张家人唱反调,那削减人手和哨卡的事儿根本就不用再提。

    “既然花钱就能解决的事,那也就不算事。”上辈子苦苦逼逼的赵亮,这辈子竟然能说出如此豪横的话,那可真拖了穿越大神的福了。“我赵家算不上日进斗金,可两三千两银子还不缺。孙儿觉得,这关键是要把钱花的值了!”

    花钱赵亮不怕,但这钱一定要花的有水平,不能既花了钱还遭人骂。

    “依我之见,此事我家倒不如先拿出一个章程来,把拣选大权拿在手里。人头的待遇和所需耗费的时间,期间所要守的规矩,一条条都写的清清楚楚,张告整个龙路口里。”

    “所取丁壮定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不要瘦弱老病之人,好减少值班守夜期间可能的伤病;也尽可能的不取人丁寡少之家的丁壮,这样好顾及来年的春耕。”

    虽然花费不小,所耗费的精力也不会少,但赵亮想说,这事儿只要做的漂亮了,赵家在整个龙路口里的名望就真的打出去了。

    赵老爷子和赵爹等人的脸色依旧很臭,因为赵亮的说法并不能叫他们满意。老赵家还是要花不少冤枉钱,还是要花很多的精神。

    赵亮笑着回了自己房间,赵老爷子他们还是接受了他的提议,而章程什么的,就不需要他去费神费心了。

    回到房间里,赵亮真的是挺高兴的。虽然现在他的事业才刚起头,距离日后(计划中)举旗高呼的时候还有很远很远的时间,可苏和泰竟然把练总的头衔送到了他的手里,那还是叫赵亮很高兴很高兴的。

    哪怕现如今的民团根本就是个摆设,赵亮不可能真的把那三百人操练整训起来。

    但今后的日子还长着的么。

    长长的叹了口气,思维发散的他大脑转了无数圈,忽的想到了鲁山,继而想到了民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