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阿玛即便已经老了,已经很弱了,但他依旧是噬人的猛虎。

    “嘉郡王!”

    吴书来见御医到了,轻轻唤了一声。

    永琰忙起身让开位置。

    而这边的乾隆在缓过一口气后已经好了很多,只是余怒依旧未消。

    “传旨,着中原按察使伍拉纳暂理中原巡抚。何裕城枉负圣恩,逮交六部议处。布政使江兰尽忠殉职,命礼部议之。”

    他心里头真的很气很气。

    十年前清水教起义的时候乾隆还想着描补自己盛世年景的美丽外表呢。

    现在,骤然造反的赵家不仅叫他大吃了一惊,那赵亮更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拉起了几万人马,拿下了汝州、陈州数地,拿下了省城开封。

    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巴掌拍在了他的脸皮上。

    一省首府都丢了,他还描补个屁。

    同时,往日里对赵亮的一些好感也全变成了赵亮的包藏祸心,精心谋划,连带着和飧鐾绽锏某璩家菜布洹С琛恕

    丰绅殷德的爵位不仅被打回了轻车都尉‘老家’,和琳也丢了差事,被夺取了一等侍卫职衔。

    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会该注意,收回那赐婚的事儿了。

    和家人屁都没放一声,一家人跟鹌鹑一样乖乖的缩在府邸里。

    赵亮竟然造反了。

    这消息传到京城,吓掉了和琳、冯氏的眼珠子。

    现在他们是丝毫不敢有什么动作,现在怎么做就都是罪过。

    “皇上这是肝火太盛,气血上涌。”

    御医一诊脉,发现乾隆的身体实则没什么大碍。毕竟本还能再活十几年的身子骨呢,也就是一时间被气的了。

    “下去!”

    乾隆并不想看到御医。

    但他也更不愿意去想那些糟心事。

    先是归德丢了,然后开封也丢了,接着是曹州和徐州的信报,再接着是南阳的噩耗,最后是莱州沦陷的消息。

    看看中原还有多少地方没有丢?

    乾隆觉得自己过往所标榜的康乾盛世都是个笑话。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气了,如果真的气到了,岂不是便宜了逆贼了?

    可有的时候那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他都不准备气了,奏事处却又偏偏有十万火急送到。

    乾隆一听就知道这必是个坏消息。

    可还是接过来翻开看起,才片刻,人就径直呆住。

    哪怕他此前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了,还是被这折子上的奏报气的要吐血。

    “混账!”

    咆哮中他再次控制不住情绪,两眼圆瞪,手臂一扬,奏折哗啦飞了出去。

    “皇上!”吴书来等慌忙跪下。

    赵家人马在云霄起事了。

    水军以云霄帮远洋船队为主力,以朱濆带领的近海船队为辅,一出手便袭击了南澳、金门、海坛和澎湖四地。

    大破闽地水师。

    现在云霄赵军一边陆上攻略漳州、泉州,另一边又以南洋调入的陆勇为主力, 猛攻大员。

    乾隆仅仅是失态而没被气昏过去,那身子骨真的很强健啊。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福州将军所奏,云霄贼船以高大坚固载炮甚多的红单船为主,以鸟船、米艇等为辅,再配以福船、广船等为羽翼,实力强劲,绝非朝廷东南水师一时可下的。

    这说的就是实力保持完好的两广水师和江浙水师。

    这就是说反贼的海上优势还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啊。

    在乾隆的认知中,这样的局面绝对是不利于东南各省肃清贼匪的。

    如是就是说,云霄大员之地也很可能会演变成第二个齐鲁胶东。而他们的影响辐射整个东南,对朝廷的牵制和影响将远远超过胶东。


………………………………

第三百七十一章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乾隆五十年的七月份,大青果这座大舞台上的‘戏剧’不要进行的太热闹了。

    中原枪声未落,齐鲁就已经炮声连连,而紧接着东南沿海杀声四起。

    一时间都叫人觉得有种风雨飘摇之感。

    但南阳府却已经‘平静’了下来。

    王经隆所部已经席卷了整个豫西南,现在正忙着围攻襄阳呢。

    鄂北境内清军兵力还是很雄厚的。

    别看明面上只有两镇绿营,除了郧阳镇就是部守在三峡地区的宜昌镇,但湖广提督手下还直属着提标五营,兼辖黄州、汉阳二协,及荆州城守营等。

    兵力之雄厚更胜一镇绿营。

    而且除了绿营兵外,鄂北还有一支满清的重要武装,那就是荆州驻防八旗。

    作为清廷辖制湖广大地的重镇,荆州驻防八旗可不是河洛潼关的驻防八旗能比拟的,在康熙平三藩设立荆州将军一职之初,首批入驻的满蒙汉八旗兵就有五千七百人左右。

    百十年的繁衍生息,荆州驻防八旗兵力与日俱增,至今已经有不下七千人,连同家眷几乎有小四万之众。

    那如果把所有的余丁也都武装起来,足可以拉出上万人马。

    当然了,八旗大爷们的小命是很珍贵的。自从满清入关后,历次大战,不管是平三藩还是平准噶尔平海清蒙古平西域,真正出力卖命的都是绿营。

    虽然每每驻京八旗都会抽调兵马出击,战事打赢了后他们也会再耀武扬威的转回来,可那都是忽悠人玩的。

    战场上全是绿营去打头阵,八旗大爷们在后头放枪放炮,尤其是到了乾隆朝。

    八旗和绿营兵的配置能一比五就已经是大爷们很卖力的情况了,大多数是一比十,乃至更低,战场上纯粹就是打酱油的。

    拼命卖力的差事全是绿营兵的。

    所以乾隆传旨荆州,荆州驻防将军兴肇只派了一千旗兵汇合湖广提督俞金鏊,北上平叛。

    王经隆刚拿下南阳就立马出兵进去襄阳,但还是晚了一步。

    俞金鏊走水路带兵已经抵到了襄阳城了,强攻一遭未能得手,那就只能隔着汉江与其对峙了。

    在郧阳战场上还没有彻底分出一个胜负的情况下——得到了乾隆御旨的福康安已经动了起来,陕安镇和汉中镇兵马正远远不断的进入郧阳,所以到现在孟灿也没能彻底拿下穆哈喇。

    只王经隆手里的兵力显然不足强攻襄阳,只能在樊城隔着汉江与清军对垒。

    当然清军一时半会儿的也进不了汉江北。

    这种情况下怎么看都像是赵军在经过了最早一段轻松的时期之后要迎来清军的强烈反扑了。

    反正豫南鄂北这一块的局面挺是这个模样。

    汉江以北,清军援军依旧源源不断的赶到,郧阳那里,重重大山之中的崎岖道路虽然不好走,可陕南的清军也在不停的增援着穆哈喇。

    很明显的,赵军起事之处的‘福利’已经逝去。

    满清在被猛打一个措手不及下终于回过了神来。

    故而南阳府城虽然依旧在赵军的控制之下,但城内的一些豪门大户却全都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预感着黎明将至。

    甚至彼此之间都暗中进行着沟通和联系。

    城西一座占地不小的府邸里。

    “少爷,……”一眉清目秀的小厮小心带谨慎的对刘煜说着。

    福瑞弯着腰,他没办法不小心谨慎,自己伺候的这位主儿,身体打小就不好,为人本就阴沉,颇有点喜怒不定。身边的小厮、丫鬟伺候的时候,谁个不要提着一颗心?

    尤其是去岁入冬时候出的那场变故后,这位主儿的性情就更是阴晴不定了。

    那心思儿,不说别人,连他们这些打小就侍奉的人都摸不准。

    刘煜双目定神的看着身前的镜子,半身的大玻璃镜,把他脸上的那道疤痕给照应的清晰无比。

    边上的下人都以为他是看着疤痕心烦气恼,却没人知道刘煜实则在感叹这道伤疤的奇妙。

    自己因为它丢了满清一朝的前程,面上有伤疤者,掏再多的钱可也进不了官场的,何况他还是个瘸子。但也因为它让自己轻易地说服赵军主事,让他相信了自己的真心。

    真的是一得一失,极其的玄妙。

    甚至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那也逃不脱老子的那句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不是这道伤疤和瘸腿毁了自己的前程,不是这道伤疤和瘸腿彻底打碎了那最后一份亲情,自己还下不定那个决心呢。

    “抬走!”

    手都不用抬,话也不用说,刘煜眼皮子只是一挑,福瑞便知意的叫人做事。

    刘煜心里又叹了口气,背靠在椅子里,有点艰难的动了动发木的腿。

    这福瑞还是很好用的。

    可惜了!

    旁边立刻有侍女跪下来轻轻的为刘煜敲腿。

    作为南阳府第一流的高门大户,刘家是绝对的官宦世家,从刘煜的曾祖那辈儿刘家开始发迹,然后是祖父跟他老子这一辈,代代都是官儿。

    特别是他那祖父大人,二甲进士,庶吉士出身,没能留馆翰林院虽是一大憾事,然能进入到户部,能一步步做到户部十四司之一的郎中,然后外放为知府,接着爬上了道台、按察使,最后以从二品的直隶布政使致仕,刘煜他爷爷的做官水平绝跟做八股文一样的高杆。

    但可惜的是,四年前他爷爷就入土为安了。而这也是刘家命运的转折点,为了给老头子守孝,刘煜的父亲和两个叔叔,全麻溜的回南阳家里蹲了。

    直到孝期过了,刘煜的两个叔叔才起复重返官场,而刘煜的老子却以侍奉老母为由,继续蹲家里不动了。

    也是,他一个举人入仕的人,哪怕比捐官要强,但实则也没有太大的前途。若李卫那般好运又好命的人,可是百年难寻一个的。

    刘霖混迹官场十年了,也只是做的一七品知县。

    也就是之前有一个好老子在头上顶着,哪怕老爷子退了,那也留了三分薄面在。

    现在他爹刘霖的头上没保护伞了,今后再混迹官场,也难有大的作为,还是赶紧回老家来扒拉家底为上。

    作为南阳府一等一的大户,刘家的家底真的是很富裕很富裕,田地那是以万亩做单位的,还有诸多店铺、街面,以及果园、林地、水塘等。数代人为官,更有一个坐上了布政使的爷爷在,哪怕割出一块肉来做了刘氏一族的公田,刘家产业之众,依旧可想而知。

    但身为长子的刘霖对自己究竟能分得多少家产,心理面却半分也没有谱。

    因为对比他这个刘家长子,他老娘,刘家的老太君,更喜欢自己那考上了进士的二儿子。

    一大原因是刘家的老三,一个只比老二小了一个月的庶子,却与比他大了三岁多的刘霖一同考中了举人,稍后一年更金榜题名,一举成为了刘家三兄弟里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

    这叫如意了大半辈子的老太太如何忍得住这口气?

    也就是刘家老二也考中了进士,哪怕晚了几年,但进士就是进士,叫老太太狠出一口气。不然啊,还真难保不会有什么残酷的家庭伦理大戏上演。

    生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之中,刘煜那老子自然要担心自己到手的家产能有几分了。

    当然,这一切跟刘煜都没啥大的关联。因为他那老子的家当,十有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