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哪里是他们的兄弟啊,这是反贼伪装的啊。

    “开枪,开枪。他们是反贼,是反贼!”

    骁骑校的高喊叫余丁们有些懵逼,也叫对面二十来米外的残兵败将们脸色大变。

    火绳枪再烂也是火器,他们这一小队再是勇敢善战,也需要跑到清军跟前了才能发挥威力啊。竟然被清军看出破绽了,这战斗就完全脱离了原先的计划了。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86章 夺城)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夺城(下)

    “啪啪啪……”

    先下手为强。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人瞬间抽出了腰下的手铳,对着面前的余丁们就轰了过去。

    虽然这个距离上手铳能发挥出多大威力,那真是只有天知道了,但至少是个还击。

    对面忽然掏出手铳的举措让八旗余丁们慌张不已,所以他们也扣动了扳机。

    响起的枪声乃是相对的。

    一时间里双方都有死伤。

    区别是‘残兵败将’们根本无畏伤亡,继续大步向前,而明明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八旗余丁们却慌里慌张的往后退。

    被骁骑校排成三列的八旗余丁,本该第一列打完后第二列接着打的,但现在第一列的人慌里慌张的往回退跑,反而把第二列第三列的人都冲乱了。

    而双方之间的距离本身就只有二十来米,二十来米的距离又能叫人跑多久呢?

    残兵败将们本就是骑兵营的精锐,放在后世,百米跑怎么着也能跑进12秒吧。

    当然这是指在平坦的跑道上,是穿着一身轻便的运动短衣,脚上也是专门跑鞋的情况下。

    放到眼下的土路,而且人人还穿着一身棉甲,那就这二十多米都可能不止要跑12秒。

    放在小队前面的选择只剩了两个,要么就是全力前冲,要么就是马上撤退。

    第一个选择不说其中的危险性之大,就说第二个选择,若是现在停了下来,让八旗余丁们在二十几米的距离上从容的列队放起了排枪,这后头的主力赶到时能不能顺利夺取临清的城门且不提,单是他们这些人能不能顺利的逃出生天就有待商量。

    所以小队里的人根本就没丝毫的迟疑,电光火石的一念间,继续大步向前冲来。

    对面的八旗余丁们一看对面的贼兵根本没有停下,还加快了步伐,摆明了要杀进来肉搏。骁骑校的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快放枪!快放枪!”

    但他们队伍中的混乱真心不是瞬间就能平息的。

    因为没有八旗余丁敢正面面对死亡,被残兵败将们举着的钢刀,看着他们越来越近的狰狞面容,这些温室里长大的八旗大爷们浑身都是不可抑止的恐怖。

    第二排的人有的因为害怕,把装火药的药囊都掉在地上。有的则跟着前一排的人也往后逃。

    几乎没有能镇定下来举着火枪瞄准当面的敌人。

    但这也是几乎,几乎不是全部。毕竟百十号人呢,总有几个另类不是?

    就见一个八旗余丁一枪托把挤着自己的‘同袍’给砸趴下了,脸上闪过狠色,举着鸟枪,黑洞洞的枪口笔直的指着正当面之人。

    双方距离只剩下两三米了,彼此见看的清清楚楚,那火绳上冒着火花,剩下的只有扣扳机了。

    抬手,一个黑影子向八旗余丁砸了过来。后者不可避免的躲闪了一下,枪口晃动起来。

    张云泽的思维在这个关口上前所未有的清醒,他可不想死。所以他投出了手铳,趁着对方枪口晃动的瞬间,爆发出了全部的冲劲,终于冲到了枪口前。他没有用刀去隔开鸟枪口,而是直接用手去抓住那跟枪管,将其高高举起来。

    “嘭!”

    火绳枪沉闷的响声在张云泽头顶上响起。张云泽抓住枪管的手臂被震得整个发麻,手心里还感觉到了一股炙热感。

    可这算什么?死里逃生才是最重要的不是?

    虽然这股兴奋感瞬间就被一股不可扼制的愤怒瞬间冲散。

    “啊——”

    大吼中,凶性大发的张云泽抡起刀来就狠狠砍在了这八旗脑门上,就跟劈西瓜一样,红的白的全跑出来了。

    再一脚把尸体踹飞出去,张云泽抡起单刀就冲进了八旗群中。

    八旗余丁们还能如何?

    他们根本就抵抗不住这样的猛男,更没那个胆量抵抗。后方的余丁已经撒腿往城门跑了,本来被布置在余丁两翼的库丁和衙役们就更不用多数。

    他们的抵抗意志连八旗余丁还要不如呢。

    城头上的临清官员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城下的这一切。

    俞天石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呜呼一声,整个人坠倒在城头上。

    临清完了,临清彻底完了。

    不管那津门镇的兵马距离他们这里还有几里远,反正临清是完了。

    八旗余丁、库丁、差役全都一窝蜂的往城门跑。前面的人反应稍微慢点,就被身后的家伙猛推猛撞,一些人都给撞倒了就再也起不来了,因为后头的脚步已经直接踩在了他们身上。

    反正是你碰我我推你,城门楼整个乱成了一团。

    这般的还不如有序的撤退呢。

    临清城上的库丁衙役还有人想着关门,想收起吊桥,那是想屁吃。

    这里的一幕就跟王家桥那里曾经出现的一幕类似。

    当清军追着何大奎这标残兵败将追出了一二百米远的时候,“轰,轰,轰……”

    接连响起的巨爆声让清军的追击瞬间停歇了。

    那一个个捆着药包往人群里扎的身影让他们胆怯,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响起了曾经一度被清水教敢死队支配的绝望。

    清水教是已经覆灭多年了,但直隶三省大地上依旧流传着人家的传说。

    那里头敢死队这一招,都不知道被传的有多么神乎其神。

    “杀啊——”

    仅有的一个大队骑兵适时发起了进攻。

    虽然他们只有区区一百骑,但在清军前锋被整个炸懵逼的情况下,这一百骑顺利的击溃了数倍于自己的清兵。

    只不过当他们驱赶着败兵要倒冲清军后队主力的时候,丁睿用冷血残酷的无差别射击宣告了赵军这一打算的失败。

    但即便如此清军的损失也不小。

    出击的一个守备营,五六百清军呢,折损了至少一半。

    诸多败兵伤员的收整耗费了丁睿不少的时间。

    哪怕丁睿已经用最快的速度了结这一切,立刻再出兵攻杀赵军了。

    可等到他一路平趟的压到临清城的时候,那城头上早已经是赵军的旗号了。

    丁睿气的破口大骂。

    临清城又不是无一兵一卒?城上有枪有炮,赵军来的还都是骑兵,只要小心戒备,城池如何就易手了呢?

    赵军还能骑着马飞不成?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87章 夺城(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毛骨悚然的梁行舟

    别看临清一战双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大,甚至可以说都很小。

    尤其是赵军。

    但这一战结束后的影响力却是具有轰动效应的。

    赵军夺取临清,顺利缴获了彼处的百万担存粮,然后鲁东总管府也在临清城内挂牌成立,梁行舟这个在整个北中国都名声赫赫的家伙,摇身一变成为了鲁东总管。

    这意味着什么啊?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们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有上百万担存粮。

    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却立马就想到了漕粮。

    大青果年年可都要从大江南北往京城运输四百万石漕粮的。

    现在赵军要钉临清了,赵军要钉在这个大运河的节点上不准备走了。

    如此的,京城的漕粮咋办?那些八旗大爷们咋办啊?

    临清打不通的话漕粮可就没有了,甚至海上运粮都是不可能的,朝廷海上的实力还比不上赵家的船队呢。

    江浙一带还好,闽地的水师已经被打的半身不遂了。

    两广的水师还在集结,但是清军的战船明显不如赵军,这是最大的一麻烦。

    而且琼州镇还有不稳。

    琼州镇总兵陈标可是赵家的姻亲,赵亮一造反,陈标不要太尴尬。

    他很清楚自己继续当大青果忠臣的下场有多么的不美妙。

    满清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动他,但到战事平息后呢?

    甚至都不需要等到战事平息,只要闽省的局势稍加遏制,两广各路水师云集琼州,他除了束手就擒,还能如何?

    到那时候可能连家人都不保。

    所以陈标知道自己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不过琼州镇到底是满清的经制水师,陈标在彼处经营多年,恩威很深不假,但涉及到造反这种一死都要死一户口本的大事,琼州镇内部也很混乱。

    如果陈标立刻就举旗,那自然会有人追随于他,但也必然有人置之不理。

    所以琼州镇还保持一个‘均衡’态势。

    谁都不敢轻易摊牌。

    哪怕是满清,也不敢派兵逼迫,那等于立刻逼陈标造反。

    这可是大青果的一镇总兵啊。

    他带带走一部分琼州镇是小,一镇总兵都起兵造反了,这事儿爆出去后的影响才是大。

    所以两广官府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双方都有介意的地方。

    那琼州镇暂时的就搁置了。

    两边彼此都盼着战局能进一步的向自己这边扭转,这必将是影响琼州镇去向的最重要因素。

    扣除了两广水师,再扣除了闽地水师,江浙水师集结起来,确保江浙海面安稳都不容易,因为他们也面临着闽地赵军水师的威胁,那如何能北上打通海上漕运路线?

    这漕粮漕运如果一停,大青果自身的损失是其一,空置下来的十多万漕丁更是其二。

    满清可没那么多钱粮来‘赡养’漕丁,后者本身从清廷那里拿到的费用也不多,他们的利益更多来自随船携带的各种物资,来自沿途交易的利润,因为漕船不用交税么。

    现在漕运漕粮通通没了,京城缺粮是第一大祸,十几万没有了经济来源的漕丁就成了第二害。

    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摇身一变就投奔赵军了。

    现在全天下谁不知道老赵家有钱?

    赵家这些年赚的银子有多少就不说了,赵家还跟皇汉合流了,有神秘莫测的皇汉在背后撑着,你能说赵家没钱吗?更不要提各地被坑的汇通银行分行了。

    只此一条,传闻中就有上亿银元,然后上亿银元又飞快的变成了上亿两白银,接着又很快被番成几亿两白银。

    横竖赵家不缺钱是普天下所公认的。

    十几万朝廷清廷养不住,赵家可能养的下,这要一股脑的都归了赵军,麻烦就大过天了。

    “你们现在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把这一点给大家说清楚,要叫普天下的所有人都知道临清城的意义是什么。”

    梁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