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麟几乎等于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陈军的进攻,猝不及防的他手脚大乱。而安庆清军大多数是他这些日子里招揽的民团丁壮,军事素养可想而知,骤然遭受进攻,自己先就已经乱了起来,然后说来也有一万多人的守城队伍,就稀里哗啦的败的一塌糊涂。

    书麟一直逃到了庐州才停下脚,然后竖起大旗招揽败兵,安庆城一万多兵呢,他却只收揽了三千人还不到,连之前有建制的清军数多都没有。

    安庆的陷落震动了整个长江流域,湖口、九江、武昌等地全都紧张了起来。虽然苏北的陈军似乎无力出兵,可是鄂北的陈军兵力还是很富裕的。

    谁叫这几个月里大量被送去矿场劳动改造的清军战俘都哭爹喊娘的要归顺呢?

    而且郧阳大山里也走出了更多愿意为赵家卖命的人。

    还有大别山、伏牛山,中原虽然给人的感觉是平原很多,但豫西豫西南的山区还是很庞大的,穷人数量更是很多很多的。

    这些人都是赵家的潜在兵源。

    现在王经隆手下足足有十个师的兵力,负责着西起宜昌郧阳,南抵长江,北接中原,东至黄州皖省这大片区域。

    陆路总兵力接近六万人。

    这要是对着长江以南的清军防线发起猛攻,清军还真的很难全面防御。

    尤其是陈军有水路优势,调集兵力物资的速度远超清军,他们能大摇大摆的在荆州对面集结,但短短几日里就能把数万大军送到数百里外的汉阳,并且武昌发起猛攻,清军没有了长江水道的运输能力,他们可做不到这点。

    但实质上赵亮的目标根本就在长江一线,让彭炳康去安庆,只是因为苏北和鄂北之间的距离太长远了,赵亮觉得自家水师需要在这中间寻一个落脚之地,那安庆最是合适不过了。

    同样的,皖北这块已经进了赵亮碗里的肥肉,那就是熟透的果子,伸手便能摘下来。等到祥瑞的影响力蔓延开了后,那就是陈军彻底拿下皖北的时候,现在要咬一口安庆也无所谓的。

    赵亮自身真正的目标是在临清。

    去年冬季里明亮学福康安玩起的多路攻势,那真的是有好几路清军突破了黄河一线,哪怕随着赵亮挥兵北上,各路清军纷纷退回去了,但明亮也没有放手聊城和馆陶。

    因为掐住了这两地后,就等于是掐住了陈军沟通临清的最快最便利之通道——一条是大运河,一条是卫河。

    清军自始至终都在把临清团团包围。


………………………………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临清副本

    临清城外。

    “轰!轰!”

    守军阵地上的几门火炮次第开火,他们射击的目标是对面清军正在缓慢移动的炮位。

    这一幕在临清战场上乃是非常非常常见的场景。

    清军在阵地前先堆好柳框土堆,做好防护,然后再把一门门火炮从后方慢慢推到阵前,接着就开始了对陈军阵地持之以恒的炮轰。

    直到这些火炮炸膛或是运气太过不好被对面打出的炮弹直接命中,砸成废铁,这才告一段落。

    陈军的炮兵早就瞄了又瞄、估算了又估算,一旦确定,立刻开炮。

    事实上清军架炮的地点陈军事先都试射过,也实地测量过,炮表内都有详细的数据,但这个年代火炮的射击精度远没法和后世比,第一批炮弹均告失手,只有两颗落进了清军运输人群的当中,趟出了两条血路,任何被碰着擦着撞着的人全都倒了血霉。

    不过清军根本就不在乎这点损失。

    反正死的都是民夫民壮。

    清军炮手只有等大炮到位之后,才会归位。

    因为对比民夫庄丁,一个熟练的炮手的价值要高出太多太多了。

    第一次炮击结束,各炮位成员立刻忙活了起来,清膛、复位、装药包、装弹、调整炮筒仰角,动作异常熟练。而就在他们忙活的时候,清军的大炮继续在慢慢的向前移动。

    炮战这已经是临清战场上最常见的手段了。

    除了大炮就是夜间精锐兵力的偷袭。

    夜盲症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清军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病症。

    如果双方都有这个问题,那自然没事的。

    可只有清军有而陈军却没有,这就叫清军很受伤了。

    因为这事儿,清军吃了多少败仗?大大小小的多的乾隆都要数不过来了。

    所以清军在伙食上正在加强改进。

    夜盲症这东西吃肝脏最好,但要没有肝脏吃胡萝卜、菠菜,想要改善并不很难。至少临清清军已经改善了很多。

    所以夜间组织精锐兵力搞突袭,那一支都是清军坚持做的。

    因为在夜里,陈军的枪炮威力很难得到彻底的发挥。

    只要他们能够真正的突进去,那还是有可能取胜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陈军外围阵地并不是没有失手过。

    “轰轰轰……”

    当一门门大炮被推到炮位后,大群的炮手蜂拥而上,民夫丁壮们开始后撤。然后两边的炮战就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整天。

    到了夜里,数百身披甲衣的清兵被组织了起来。

    他们全都是绿营兵,而并不是八旗兵里最能打的健锐营,因为他们只是炮灰,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守军。

    这些人披的甲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甲棉甲,而更多是一种布面甲。就是那种外头是布料,内里在要害装有铁片的甲衣,算是棉甲的简化版本吧。

    毕竟就是一群炮灰么,能有件布面甲就感激不尽了,还要啥自行车?

    要知道满清一朝,随着火器的发展,甲衣的作用是越发不堪了,军中也几乎见不到铁甲。

    这种情况下哪怕满清想要短时间里拿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铁甲,他们也拿不出来。

    所以比之棉甲更简易的布面甲就横空出世了。

    身着布面甲再陪着,一只手就可提起的轻盾,冲锋厮杀就足够防御的了。

    火枪射出的子弹虽然犀利,可是在穿透了轻盾之后,力量也不足以再透甲穿体而入。

    或是说弹子很难打穿布面甲重点防护的要害部位。

    而只要不是要害中枪,士兵按道理就还没有彻底丧失战斗力。

    清军一集结。

    何大奎就被手下人叫醒了。

    因为照明弹把对面看的很清楚,这种烟花一样的东西,照明范围还是不小的。

    两眼虽然看不到清军的动向,可何大奎太熟悉清军的路数了,夜里头手下人能把他叫醒,他都不用想就能知道清军又要动手了。马上命令道:“速去报告各营,传令全军戒备。”

    “是。”手下的传令兵立刻准备。

    然后几支烟花适时的燃放,一颗颗漂亮的‘照明弹’在空中炸响,炙亮紫白蓝色的光芒照耀了阵地前大片的空地。

    清军前沿阵地。

    对于陈军的举动,担任突击队伍的清军视而不见。

    他们现在集结可并不代表马上就要出发,保不准今夜就只是集结呢。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弟兄们都听仔细了。”一名身披棉甲的绿营守备用刀鞘敲着手中的铜锣,“铛铛”声传出去了老远。

    “看到前面的盾牌没有?过会儿先登之人手拿一个,这玩意加上咱们身上的甲衣,枪子是打不透的。大家伙都别嫌麻烦,能保住命下来,俺请兄弟们喝酒。”

    先登,也就是冲在最前面当肉盾的那批人,他们那是拿双份银子的。

    “临走一碗壮行酒,俺马庆林敬兄弟们一碗。”

    守备实际上也是不愿意接这个差事的,可是没办法,谁叫他运气背,抽签抽中了呢。这种事儿被抽中了,连都司参将都上阵去了,自己这个小小守备还有什么可说话的?

    摆了摆手,早就等在一旁地几十名名清兵一人托着一张放满酒碗地木盘走进了这队清兵当中。先让马庆林取了一碗酒,然后散进了他身前地那群清兵中间。

    “干了!”

    “干了……干了!”

    何大奎俩眼睁的大大的,等了足足俩小时了,对面清军还是没什么动静。

    “又来这套!”

    何大奎烦恼了抓了抓头皮。

    清军夜袭也不是每天都有的,很多时候他们就是摆出这个架子来,引得对面的陈军跟着紧张,然后就平平安安的熬过了一夜。

    何大奎最烦的就是这种事,每次遇到都叫他一夜不得安睡。

    他现在精神并不怎么好,但也没有睡意——想睡也睡不着啊。

    “上,快上——”

    黎明之前, 月亮都已经要落下了,天边只剩寥寥几颗残星点缀,马庆林带着身后三四百名清兵悄悄的翻出了阵地。

    “大,给我打——”

    陈军的警惕性是很高的,胸墙壁垒后立刻就传出了听了开火的命令,枪炮声登时大作。

    声势很不小,可惜效果并不是很大。

    冲锋的清军队伍仅仅是稍微顿了一下,倒下了一丁点人,余下的还依旧往前冲锋。

    直到大炮喷出散弹,直到成片的手榴弹被投出,直到两军肉搏。

    清军来的很快,退的也很快。

    后方督战的清军高官一脸的平静,仿佛早已经习惯了失败。

    事实也的确如此。眼前的一幕都已经不知道在这里上演过多少次了。这临清战场就像一个被清军反复来刷的boss副本。后者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惜始终没能打通!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对决馆陶

    大名府。

    随着赵亮的王旗出现在大名府,整个北方的目标都投降了这里。

    很明显陈军这次是剑指临清了。

    这是清军四路围攻的第三路,也是满清在华北最强的的一股军事力量。

    如果明亮被击败,那满清可以依靠的就只有京师的那群八旗大爷了。

    后者又如何的能打仗呢?

    任何一个满清高层都清楚八旗真的已经不能打了。

    别看京师八旗还有十几万人,但十几万乌合之众真的拉开阵仗,那都肯定是打不过明亮现下手里的队伍的。

    所以明亮这一战必须赢!

    他要是再次输了,大清的根基就已经不是动摇了,而是彻底的被撼动!

    很快的,又有大批的满蒙马队增援到临清战场。

    明亮手中的实力是不住的在膨胀。

    可对于战局他却更加的慎重了。

    馆陶和聊城至今没有清军增援,只有大批的马队沿着卫河两岸奔驰着。

    只是陈军的物资运输全都依赖卫河,清军马队纵然都已经杀到了大名府境内,却也望着卫河无可奈何。

    这也算是沿水路运输的另一个好处吧。

    赵亮只需要给后勤运输船队安排少量的护卫军兵,那就能确保船队的安全。

    而大名府内,一样是集结了手中大部分机动兵力的赵亮,一直在默默的等待着。等待着最后的军需抵到,他就会大军集群杀到馆陶。

    虽然有空间可以作弊。但在局势并不紧张的情况下,他又何不去用空间作弊呢?照着常规去运转运输,这本身就是对后勤部门的锻炼。

    毕竟赵家的摊子会越铺越大,赵亮不可能方方面面的全都照顾得到,那时候他的空间bug给谁不给谁啊?

    还是常规运输能力最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