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散的散弹打在清军的人群中,立刻便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一些倒霉的清军整个人都直接被打碎了,在黑夜的火把下血腥的场面让人尤其震撼。

    但清军仍在继续冲击,他们已经进入到了这个区域内了,怎么可能后退?

    河州镇的清军都是轻装上阵,没有搞什么盾牌披甲的,哈廷梁觉得那些全都没用,还是尽早的杀到堡垒低下了,进入到城外陈军留下的阵地里了,那才是最爱全的。

    事实上他的想法对了一半。

    当大批的清军跳入了陈军留下的战壕后,他们的确安全了。

    但突入到堡垒底下的清军却被一颗颗手榴弹全部报效干净。

    这就是堡垒守军的招数。

    离远了我有炮击,离近了却要被手榴弹炸,中间还有一颗颗子弹等候。

    那除非是有重炮轰塌了堡垒,否则想要拿下这俩陈军的支撑点,真太难太难了。

    哈廷梁眉头已经死死的皱了起来。

    清军已经想到了用药粉去炸,但要去炸,你也先要把药粉送到地方啊。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根本就送不到堡垒下。

    一次、两次、三次……

    全都以失败告终。

    哈廷梁甚至都开启了四面围攻,结果还是扑街。

    所以很短的时间里清军就扑倒了三四百人,但他们对左右两个堡垒的攻势,却还依旧没有半点进展。

    甚至别说他们了,就是换成陈军,这俩堡垒虽然不是四角突出的棱堡型堡垒,但圆柱体的堡垒实在很厚实,没有重炮炸开那层厚实的外壳,赵亮也只能用军队去把之死死包围。

    用包围的手段将内里的敌军全都困死去,而不是用纯粹的血肉之躯去夺取这两个堡垒。

    那太得不偿失了。

    河州镇的清军坚持了大半个时辰后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哈廷梁引着两三千人退了下来,就这段时间里,至少五百人留在了两座堡垒外。

    而至于两座堡垒里的陈军伤亡如何,哈廷梁根本就不去考虑。

    反正他是没有感觉到这两座堡垒的火力有什么波动的。

    解州城头,孟灿对城外的两座堡垒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此坚固的堡垒,别说一夜之间了,那就是给清军十天八夜,他们也拿不下。

    因为等到天色放亮之后,陈军就会立刻对城外阵地里的清军展开反扑。有左右二堡垒这两个支撑点楔在城外,陈军的反击战是占尽地理地利,很容易就能把清军赶出去。这样城内军兵就能与堡垒内的守军对接了,或是输送弹药补给,或是输送粮食饮水,甚至都能把人替换一二……

    如此的一番更变之后,夜间清军对两座堡垒的消耗就全被弥补了,这一来二去的,清军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拿下这两座堡垒啊?

    哈廷梁垂头丧气的在福康安面前请罪。

    损失不小,却寸功都无。

    福康安根本就没怪罪他,河州镇的损失已经很不小了,哈廷梁很卖力气的。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福康安的重点放在了解州城东二百来里的垣曲。

    这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

    又称舜乡,是帝舜故里,位于河东南端,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在商周时就已经立城曰亘方,西汉时该称垣县,宋代始称垣曲并沿用至今。

    这个地方的战略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中条山、王屋山的结合部。

    清军如果能拿下这座城市,那转眼就能再度饮马黄河了。

    但从地理地势上看,想要夺取垣曲,那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这里的地形啊,西、北、东三面环山,南临黄河。

    如果清军控制着中条山,那从北往南进攻就很容易,可惜清军已经丢掉了中条山。

    福康安现在就很希望能从中条山上打开一个缺口来。

    但如果光明正大的发起进攻,就陈军的枪炮之下,清军怕是多会磕个头破血流。

    然如果他们有内应呢?

    赵亮现在实行的一些政策已经严重损害到了乡绅地主们的利益——没错,这里说的就是清丈田亩。这绝对触犯了所有地主阶层的利益了。

    这年月里谁家没有隐匿土地啊?区别只在于多寡罢了。

    被触犯了利益的地主阶层表现也各自不相同,有的人只是嘴炮牢骚,有的人闷头吃亏,还有的人则变得不安分了起来。

    垣曲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山多地少,土地更加珍贵,结果陈军的清丈田亩让不少乡绅吃了大亏。他们与清军又只有一山之隔,少不了有人都动起了掉脑袋的心思来了。

    福康安一开始并没有想现在就对垣曲动手,因为他觉得发展还不成熟,倒不如叫那些人继续积蓄力量,等他真正做好再打一场的准备了,再来动手!

    现在都四月里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福康安担心军粮问题,所以他现在更愿意暂时忍耐。

    到了满清一朝,关中大地早已经不负秦汉年间的丰饶了,虽然依旧产粮食,可清军每次对西北大规模动兵,都需要从关东源源不断的向西北运输军粮。

    现在福康安统帅大军在关中,甘陕绿营小十万人马汇聚,人吃马嚼,每日里那可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银钱上他还一时间支撑得住,粮食问题呢?

    从来就没有在军粮上发过愁的福康安,现在愕然发现,没有了中原的接济,没有了水路运来的粮食,他竟然只能等到夏收之后才能对中原地区发起进攻。

    此前他虽然集结了大量军兵,却只能分散到关中河东各地就食。

    因为乾隆有令,要让绿营吃的好一些,这样才能不得夜盲症,才能防备陈军的夜袭。

    所以这次福康安亲自过蒲州,真心不是要对陈军大打出手的,他只是想验看一下那个坑道战法的实战效果如何。

    随着陈军把城外阵地的军兵纷纷撤入城中,这实际上就已经证明了坑道战术的正确。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啊。

    一封东面来的十万火急让他只能不顾一切了。

    齐鲁与直隶交界的德州城内。

    赵亮心头的喜悦随着一封战报的到来,消失的无影无踪。

    ——垣曲陷落。

    清军再次饮马黄河,河洛为之震动。

    “垣曲哪里怎么会陷落?”

    几个对河洛局势有一定了解的军官全都不解了。

    垣曲那里有一个团的兵马驻守,哪怕这个团只有三个不满编的营头,但一个营头驻毫清河,一个营头驻沇水,还有一个驻垣曲城,清军就是有十万大军来攻,那也能支撑的到河洛的援军抵到支援吧?

    垣曲不是三面环山么,那中间也不是什么平原谷地,而是典型的黄土地貌。整个县境真正意义上的平原就只有共同发源于中条山南麓的毫清河与沇水,这两条河流冲刷出了垣曲县仅有了两细溜河谷平地,然后它们共同交汇于垣曲城所在,汇入黄河。

    所以要守好垣曲真心不难。

    只要有两股人马堵住毫清河与沇水,就ok了。

    清军顶多能有少量精锐从中条山里渗透进来,但这只多搞一搞敌后破坏,根本成不了大气候。除非他们一个个都能燕双鹰!

    这种局面下垣曲怎就毫无准备的便死守了呢?

    “有人投敌了呗!”

    任冲给出的答案是毫清河那边的副营长被垣曲当地的乡绅给拉拢了,就一个所谓的地主小姐,也不只是是不是真小姐,反正就把那副营长给迷住了。然后这副营长借着大婚的机会,把营长和几个大队长一锅烩了。

    清军这时候杀过来,副营长倡议投敌,整个营全军覆没,连一个逃出生天的都没有。

    清军换上陈军的军装往垣曲县城奔袭,副营长去叫门,毫无意外的将城门骗了开,一场厮杀,猝不及防的陈军当然不敌,团长领着一二百人仓惶的逃过了黄河。

    垣曲城丢失!

    赵亮倒不是不能接受这种败仗。

    陈军军官的军事素质在那儿摆着呢,战事只要一拉长,吃败仗是在所难免的。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垣曲一败只损失了他大半个团,反而能重重打消军中的骄横自傲之气,给上上下下都敲响了一记警钟,他还赚便宜了呢。

    但这一刀被清军捅在了垣曲,真叫他有些难受了。

    之前打下垣曲,那是清军自己不争气,主动把这个战略要地放弃了,现在他们又如何会放弃?

    那想要解除这个威胁,真就只能大打一场。

    或是从解州往东北去,拿下闻喜,进军绛州,多了绛州之后,不用打,垣曲的清军就会乖乖的自己跑出来了。

    再不就是从泽州出击,翻越重重大山去夺取翼城,然后掉头往西打,也能进军绛州。

    但这行军路线吗?只看那‘重重大山’四个字你就自己体会去吧。

    而这不管是那一条路,都不是河洛陈军单独可以完成的。谁叫赵亮给他们的任务自始至终都是防御呢,任冲、孟灿根本就抽不出人来去进军绛州。

    更表说福康安还率军堵在解州呢。

    “大王,福康安明白着就是在围魏救赵,区区垣曲丢了也就丢了,又岂能真的威胁河洛之地?以末将之见,咱们就继续去打津门!”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第四百三十三章 继续北上

    陈军继续从德州北上,赵亮仿佛没看到福康安的动作,兵锋所指,景州、东光、南皮等地都应声而下。

    打德州败退的明亮根本就没准备短期里再与陈军交锋。他手中的火炮丢了个干干净净,军兵损失惨重,士气低迷,斗志松散,这个时候再去跟陈军对决,那纯粹是送人头。

    所以他只是派了骑兵去扰袭陈军的运输线。

    可惜大运河虽然很狭窄,但也有十丈宽,何况陈军运输船队也不是半点还手之力都没的,鸟枪土炮,漕船上始终防备着呢。

    清军骑兵一时间又拿不出大量的水雷,只能用鸟枪火箭攻击船队,影响自然会有,但都不大。

    至少不会影响到赵亮的继续北上。

    整个沧州府境内有胆子靠近陈军的只有地方团练们了,但也只能是靠近而已。

    都不需要陈军大队人马出动,先是臼炮部队砸出去一连串开花弹,十支团练武装立马就能崩溃了九支,接下来扩充为两个团的陈军骑兵部队就派上了用场,他们只要追上去一通砍杀,团练基本都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随着馆陶之战的大败,整个北直隶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满清也正是放开了地方团练的阀门,他们现在只能如此去做,才能尽可能的为赵亮制造麻烦。

    而地方上的乡绅地主也对赵家十分之排斥。

    什么都不用提,提就是——清丈田亩。

    如今沧州的团练就是最真实的一幕,在保卫己方利益的时候,任何人都是有行动力的。

    在从南皮北上沧州的路上,需要经过一处闸口,是运河的一条减水渠。当地称之为减水河。

    闸口那里有河堤和水坝,按道理这里应该是清军部守的一个点。

    至少这里的地理地势比之当初在临清城北,拼死奋战阻击清水教义军北上的正定镇总兵万朝兴和乾清门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