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白了就是一律砍脑壳。

    澄迈这样的地方在琼州岛上根本不值一提,陈标的主要作用也不是这种地方,而是在崖州、万州等清军营头和山里头的黎民。

    满清在渡过了早期的动荡时节之后,走的就一直是以黎治黎的线路,设立峒长、总管、稍官等多层土官,土官世袭,享有律法、税务等多种便易,但因为黎峒繁多,全岛大小黎峒直有上千人,所以土官直接掌控的人丁数量反而少了。

    与明朝时候的土官制度相比,满清的招数很有点汉武帝推恩令的意思,把一个个土舍王变成了数量多出十倍乃至更多的峒长。

    这样一来黎族土官手中握着的土兵数量可不就直线下降了?

    他们又还怎么造大青果的反呢?

    如康麻子中前期那样土舍王杀官造反的事儿,在雍正乾隆年间再没有发生后。

    黎民闹出的乱子更多是自己反自己,黎民反土官,或是熟黎逃奔生黎,这种情况下黎民土官反而跟清政府密切的结合起来,让后者成为了前者维持自身权益的大靠山了。

    陈标两次镇平黎民生乱就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的,黎族上层阶级与满清的结合就会愈发紧密,从而也带动了整个黎族的熟化汉化。

    赵亮并没有想改变这一政策的意思,但作为初来乍到的外人,他们的话怎么可能叫黎民信任?这个时候陈标的存在就太具有意义了。

    同时,他也认为黎族的那些上层阶级们在自身利益无损的情况下,也不会豁出一切的为大青果披肝沥胆效死效忠的。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下无饥

    “哈哈哈,哈哈哈,烧吧烧吧,全都烧了吧。”

    穆哈托不逃了,逃什么逃,四面八方都有人,他逃不掉了。

    所以他索性就往大火里钻。

    反正都是个死。

    他穆哈托哪怕是死,都不愿意死在逆贼的手中。

    烈火之中穆哈托哈哈大笑,笑声在黑夜里传出老远老远,汹涌的大火都没能遮掩的住。

    可惜啊,穆哈托到死都没能亲眼看到这大火一直烧到试验田去。

    消息很快的就从归德传到陈州。

    人为纵火,一下子被烧了五六千亩的麦田,连试验田都被烧掉了一块。

    性质恶劣至极。

    主事者在无法逃脱的情况下,自投火海而死。但辅助者还是有不少落网的,然后是何人所为一问就全知道了。

    “穷凶极恶,穷凶极恶。”

    赵亮咬牙切齿的骂着。

    然后迅速下令,大陈国所辖区域内,无论乡村城镇,人丁民壮都需要集结起来保护麦田。

    这也幸亏处置得力,在下风处抢先收割,搞出了一条隔离带,而贼人的目标也是直指试验田。

    这要是把目标放在了平民百姓的麦田上……

    老天。

    想想都感觉着恐怖!

    “卖报卖报,最新新闻,最新新闻。鞑清密探剑指试验田,归德城外夜起大火,六千亩麦田一夜之间悉数烧为灰烬。”

    “卖报卖报,鞑清密探欲烧试验田,殃及无辜百姓,六千亩麦田化为灰烬。”

    ……

    报社的行动力还是很给力的,《今日新闻》立刻就印发了特刊,短短时间里,满清的密探想要烧毁试验田,然后殃及大片农田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大陈国’。

    于此一样传遍整个‘大陈国’的就是赵亮的命令,或许那很扰民,但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异常的顺利。

    哪怕没有上头的发号施令,很多地方乡镇村落的青壮都已经纷纷组织了起来,各地警局、武装部也全都动员起来。

    没办法。

    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偏偏一把火将成熟的麦田烧成灰烬却很容易……

    哪怕京城的乾隆内心里并没打算这么做,可归德那把火烧了之后,一切就也变得无法预测了。

    至少老百姓们每人敢去赌原去du的。

    等到乾隆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心中果然没有丁点对殃及百姓们的抱歉,反而只恨穆哈托无能,不能一举将归德府的试验田全部都烧掉。更恨其他各地密探主事不能忠心报国,学穆哈托效死。

    所以当时间进入五月,归德试验田首先开镰。

    一百名经过精挑细选的庄稼汉穿着一样的服饰,做着相同的打扮,举着镰刀进入了麦田。

    以亩为单位。

    一经收割完毕,小麦就即可送入打好的麦场脱粒。

    那周遭虽然老百姓不能过分逼近,但一切都是在他们的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想要作假都难。

    归德试验田周遭都已经不知道汇聚了多少百姓,他们可不止是看热闹,而是在看希望。

    这些日子里,多少老农先就已经对试验田进行了估量。从麦穗的长度和麦粒的饱满度,这试验田是肉眼可见的‘大丰收’。

    但没有具体的称出一个重量来,大家心底里都跟缺点啥一样。

    归德府超过一半的官员来到了这里,还有大量的军兵、警察和公员,加上聚拢来的农民市民,总数量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开镰前归德市长叫人摆上贡品,试验田前的香案上摆上整只的牛,羊,猪三牲,再加上几盘果品,中间一个大铜香炉。

    归德市长穿着官袍——明朝样式的,除了胸口没了补子。

    赵家官职高低视官服颜色分辨,比如一品大员为正红色,二品为朱红,三品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县长是正从六品,这需要看县的大小和官员的资历。县属局一级官员为正从七品,下头局所属科一级官员为正从八品,下头的股长一级就是正从九品。

    副科长可以是正九品也可以是从八品,副县长也可以是正七品或从六品。

    可副市长必然就是五品官,正市长看情况而定,比如归德之地,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体量都是很重要的地方,所以这儿的市长是正四品。

    归德市长踱着方步从帐中缓缓走出在香案前站定拱手不语。

    直到算定的吉时,他才从香案上拿起三根粗大的檀香在蜡烛上点燃,三跪拜后插香入炉。

    随后这市长再请出了一轴黄绫。

    这就是赵亮的旨意了。

    在场所有官员全都跪了下,因为赵亮的这旨意送给后土娘娘的,别看传说中是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但社稷之神却不是神农氏,而是后土氏。

    赵亮这里就是希望后土娘娘能保佑大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非常非常规格化的一封表疏。

    完毕后就烧掉给后土娘娘看。

    然后亲自挥动镰刀割下第一束小麦,这要封好送去陈州的。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

    看着金黄色的麦田一片片的伏倒,看着一捆捆割下的小麦在试验田地头堆成小山。然后在成千上万双眼睛的注视下,被一车车的拉到麦场。

    石磙碾压,碾压了一遍又一遍。

    一束束小麦在石磙的身下完成了脱粒,当余下的麦秆被堆到一边,场地中央只剩下脱粒后的小麦和麦壳之后,当这些混杂了麦壳的小麦被堆积起来之后,外围的老百姓们瞬间沸腾了。

    “往后站,往后站!”

    “全部往后站,再有进前者,斩!”

    警哨的军兵全都高声呐喊着, 警察则已经抽出短棒狠狠抽打下去了。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手软,必须第一时间里就把老百姓给弹压下。

    所以骚乱很快就被镇平,刀锋棍棒之下,百姓们不得不往后退。

    “称重!”

    归德市长也有些脚软。

    如果不是有秘书扶住了他,他现在多半要一屁股蹲在地上了。

    这自然不是因为刚才的那点骚乱,而是因为眼前的粮食。

    这么多粮食,这么多粮食,“天下无饥也,天下无饥也。”

    “大人,六百四十六斤,六百四十六斤。”

    报数的是归德粮食局的局长,也是上四十岁的人了,可此时此刻激动的却乱打摆子。


………………………………

第四百五十章 逐出家门

    归德守军主将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他虽然身材魁梧高大,可整个人的气势真心不咋地。

    对比军人,很多人都认为他更应该是一个老农。

    而赵德天人生的前四十年里,还真就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哪怕是大赵庄的赵氏一族人都拿着秘方出去做买卖赚钱了,赵德天也是少有的继续留在大赵庄的赵氏一族人之一。

    虽然他的职务乃是赵家的庄头。

    并不能说他真就是泥腿子。

    也所以在两年前他被调到了周家口的仓库做管事,赵亮看重的不止是赵德天的身份,更是他的本分和严谨。

    知道自己不是个机巧的,就从来不取巧走捷径。

    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够大,就做事一板一眼。

    现在赵亮把他放到归德守备师师长的位置上,很任人唯亲,但他也很放心。

    因为当初周家口的仓库守备力量都有三五百人,赵德天任职期间半点错也没出,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事实上只要依照着规章制度办事,只需要是中人之才,只需要谨记本分严谨四字,那就能把事情办好。

    又不是司法或财务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差事。

    警备师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准备着打仗。

    赵德天做的很好的。

    在队伍里的威望也渐渐树立起来了,因为赵德天很‘平易近人’,经常下到各营各大队去吃饭,去跟士兵聊天谈心。

    这样的威望虽然很不专业,但在‘和平’的环境下,赵德天这个师长绝对合格的。

    而就是这个军中长者形象的人,现在眼泪顺着沟壑丛生的面颊往下淌,捧着一把金黄色的麦粒却哭的跟一个孩子一样。

    归德市长浑身乱打摆子,嘴哆嗦着说不出话,七百四十六斤,七百四十六斤。哪怕换成十六两的旧制,那也六百二十斤了。

    足足五石还多两斗的小麦啊!(小麦一石一百二十斤)

    这是一个叫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啊。

    这一亩地的产量比先前水浇地两亩的产量还要高。

    天下无饥,这绝不是拍马屁的。

    “快,快去报大王。”

    归德市长高声的叫着,然后被粮食局长劝了下,还是等到所有的试验田全都割完了、称完了,再去上报吧。

    而此时周遭聚拢的百姓,包括大批的军兵警察公员们,听到新制七百四十六斤,旧制五石二斗这两个叫人震撼的数字时候,都忍不住往第一号麦场张望。

    这是一个叫军兵警察震撼的都要忘记自己职责的数字。

    还好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把喧嚣嚎叫中的老百姓重新逼回了原地。

    然后被归德市长早早于人群中埋下的拖儿们,就开始大喊大叫,什么赵家天子得上天庇佑啦,甚至赵大王是神仙转世才能拿出这样神乎其神的金种子啦,反正是把好话一股脑的堆到赵亮头上,但老百姓们还真心这一套。

    自发的,就一个个向着陈州方向跪拜起来了。

    归德市长推了推赵德天,“赵师长,该你上去讲话啦。”

    讲什么话呢?

    就是这些种子的归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