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老家都已经被陈军拿下了,这个时候不顺势归降,还要陪着满清这艘要沉的大船,一块去死吗?

    是的,大清这条船要沉了!

    虽然从整体上看,满清的地盘还很大,西北西南的兵马东南华南的钱粮还很多。可陈军大气候已成不是吗?

    反观满清,被南北东西分割成了好几块,有精兵的地方没有钱粮,有钱粮的地方却没有精兵,实力拦腰斩断打五折都是好的了。

    这点上只看闽粤两省就最为直观。

    都这么久了,两省的清军不止没遏制住陈军在东南沿海的肆虐,就连云霄厅他们都没能拿下。也就是仗着陈军没有向内陆进军的意思,勉强守住漳州。

    至于何时才能横渡海峡,收复大员,呵呵,那是只有梦里才有了事了。

    而陈军呢?

    不止军队战力强大,人口众多,钱粮也是不缺。有了金种子这个叫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后,中原的粮食产量比之湖广赣西也不差的。

    更具备水面海面上的绝对优势,拥有着战略上的主动权,现在再夺取了京城,更是叫全天下都为之震动。日后还能不没好?

    反正都到这个节骨眼了,一个个也无须再遮遮掩掩自己的态度。

    把大门一关,府内男仆全都操起棍棒刀枪来,这态度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当然了,京城的官多,总有几个与众不同的。

    那就看各自的选择了。

    生缝这等大变,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不管如何那都是自己选的。

    反正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顺服。

    留条后路总是好。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要是将事情做的绝了,日后就会给家族招来祸端的。

    局势到了这一步,从龙已经晚了,但如果可以弄个太平也不错不是?

    李广桥南街也是人来人往的。

    和琳根本都不用放话出去,人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京城内的另一个焦点。

    “好个贼子,终于露出真面目来了,看我不灭了他和家满门!”

    刚刚把几个皇妃恭敬的请出紫禁城的怡亲王永琅气的直跳脚。

    这是第三任怡亲王了,他爹王弘晓是胤祥的第七子,乾隆四十三年时就死了。

    作为大清的第九个****,怡亲王这一支虽然在乾隆继位后,屡遭乾隆的打压,但不管如何那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

    要知道等到咸丰死后的辛酉政变时,顾命八大臣之首就是当时的怡亲王呢,地位极其之关键,领侍卫内大臣,本身统领着禁中兵马。

    “怡亲王,这都什么时候了,那里还顾得了一和琳?早早把福晋阿哥送到河东才是第一。”

    永琨都不想搭理永琅了。

    这人莫不是傻子?

    和琳这个时候人都已经跳反了,他岂能没有准备?

    那些想要依附之,保个平安的人,岂能放任永琅杀了和琳?

    和琳死了,谁还能在陈军跟前来保他们的利益啊?

    是靠冯氏这个妇道人家,还是靠丰绅殷德这个小儿?

    年刚刚六岁的旻宁,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娃娃了,此时被生母喜塔腊氏紧紧地搂在怀里,老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话来:“额娘,我们还能回来吗?”

    喜塔腊氏瞬间泪如雨下。

    丈夫在外,家中的儿子还是个小孩子,内外无靠的,骤然遇到这等事,她真的很慌很慌。

    ……

    夜色中,一条火龙正由东往西挺进。

    为首的军官正是徐家亮,旗人师么,这些人出现在燕京城外,最能安定京城的民心。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支马队。

    打了通州之战后,陈军缴获了不少战马。而其军中将士也有能骑马的,就是起的不怎么好,但这个时候陈元祐也不嫌弃,哪怕是绑在马鞍上呢,只要能顺利的抵到京城,再顺利的赶往圆明园,那就万事大吉。


………………………………

第四百九十一章 移驾西巡!

    保定城下,呐喊声四起。

    “京城姓赵了,京城姓赵了……”

    嘹亮的嗓音叫保定所有的清军都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而此刻陈军上下却是士气爆棚。

    赵亮一大早就收到了北面飞来的信鸽,看过消息后即刻告知全军!顿时就引爆了全军。

    从元到清,燕京城作为天下首善之地,数百年积累的政治影响力绝对不可以小视。

    虽然拿下京城之后,这东路军也是强弩之末了。

    不是说他们的战斗的精疲力尽,而是俘虏太多,事儿太多。

    从紫禁城到整个四九城,然后还有圆明园等皇家园林要管,东路军根本无力再抽调兵力攻打其他地方,甚至连追击清军都做不到。

    更不可能抽调兵力,与西路军合围保定。

    可即便如此,京师陷落的消息也瞬间让保定的清军分崩离析。他们中有多少人的妻儿老小都在京城的啊?

    “外面是什么声音?”

    乾隆支支吾吾的说话,虽然模糊,但好歹能叫人猜出是什么意思了。

    老头子的底子还是很好的,这些天来恢复的竟然还不错。虽然这跟永琰有意的隔绝了乾隆与外界的联系,还故意编造出了一些好话来叫他高兴有关。

    但现在却怎么也遮盖不住了。

    你还能把乾隆的耳朵给捂住不成?

    吴书来正暗自落泪。

    京城丢了,紫禁城肯定也完蛋了,他藏在宫外院子里的银子肯定也保不住了。那可是他存了几十年的老棺材本啊。

    “万岁爷……”

    吴书来听清了乾隆的话,但他眼睛里的泪容易抹掉,可这话却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难道对皇帝说你的家丢了?

    还好很快就有人来为他解围了。

    永琰、永璘为首的一大班子人围了过来。

    “儿臣永琰/永璘叩见皇阿玛!”

    接着一大群奴才、臣之类的称呼。

    保定城内的军政大员十个里头九个人在场。

    没办法!

    虽然他们还不能确定京城是不是真的丢了,可是底下的很多人却已经认定京城丢了,本来就不高的军心彻底清零,这保定城是不能呆了。

    所以永琰等即便知道这么个坏消息足以让病情刚刚有点起色的乾隆,再次给击倒,可他们也没有办法不是?

    永琰再向上去看乾隆,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自己亲爹此刻的的脸色苍白中透着死一样的灰暗,然而印堂殷红如血,颊边已赤红,两手抑制不住的哆嗦,固然是在盛怒之中,却……也太可怕了。

    “皇阿玛,事出不测,您得保重龙体为要啊。儿臣知道您生气,可是城中军心大败,保定已是不能再守下去了。但河东关中江南塞北关外,我大清依旧拥兵百万,富甲天下。只要您养好了身体,重整山河,必能再造大清,重开盛世……”

    永琰是个好儿子,都这个时候了还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还一门心思的关心着老爹的身子骨。

    但乾隆却知道,自己怕是真要撑不下去了。

    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永琰的这番话证明了他刚才没有听错,那声音就是在说“京城姓赵了”,这是奇耻大辱啊。

    素来以康麻子为榜样的他,他爷爷面对着吴三桂都撑下来了,而他却把京师都丢了。

    自己就是死后也无颜以见列祖列宗啊。

    “呵呵呵……”

    嗓子眼里艰难的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笑,“来人,那笔来!”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鐍匣是来不及拿来了,乾隆要手书一封,但并非是传位诏书。仅有的理智告诉他,此时的大清还很需要他这个登基在位五十余年的老皇帝。乾隆要做的是立太子,立永琰为皇太子。

    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简单的几个字,皇十五子永琰立为皇太子,可就是这几个字都被乾隆写的像小公鸡挠的一样。

    而满文更是无法书写。

    乾隆发出一阵惨笑间,平日里他可是很爱秀自己的一手书法的,就跟那些被他的印章污染了的字画一样,一旦有留白,他就总忍不住秀一秀自己的字。

    可现在自信了一辈子的乾隆,再是自信,也不敢说自己的这几个字能见人了。

    枯瘦的乾隆一头就栽倒在了床榻上。

    这可吓坏了屋内的所有人。他们立刻围了上去,喊“皇阿玛”的,喊“皇上”的,喊“主子爷”的,叫个不停。太监们也全都惊住了,吴书来回过神后就连派人去传御医。

    就在众人忙乱之际,乾隆却已经醒过来了。可他浑身无力,脸色充血一样赤红,“永琰,不可张扬,速走!”

    好似回光返照,乾隆这几个字竟然说的十分清晰。

    二十八岁的永琰眼睛里含着泪,凑到乾隆身边小心翼翼地说:“皇阿玛,儿臣已经派人去宣太医了,您稍等片刻。”

    乾隆转动眼睛,从永琰到永璘,然后又停在了永琰的脸上。“你是个好孩子!”

    都到这时候了还没忘了他,如果换做是自己,乾隆知道他是绝对做不到这点的。

    可也正是因此叫他知道,永琰是个好孩子,但他真不见得能当个好皇帝。

    “大清,大清,大清——”

    垂死病中惊坐起,鼓起了最后的力气,半起身子来的乾隆仰头高呼了三声,之后举起的手臂猝然落下。

    “皇阿玛……”永琰失声惊叫出,但已经叫不回乾隆了。

    这个做了五十一年皇帝的人,在自己七十六岁生日刚过去不到俩月的时候,就这么带点凄凉的死在了风雨飘摇的保定城。

    但估计没人会把他死前的三声大呼,与六百六十年前同样死前大呼三声‘过河’的宗爷爷放在一起来比较。

    永琰就在这种情况下接过了大青果的皇位,可惜,他要经历的却是史上最憋屈的皇位接替。

    因为他连自己称皇的消息都不敢对外张扬。

    乾隆依旧是清军心中的定海神针,这个节骨眼上,一旦乾隆病死的消息传扬出去了,保定清军顿时就会‘飞灰湮灭’。

    “奴才恳请皇上移驾西巡!”

    永琰跟前跪下了一大批人。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跑了,不顾一切的跑了。

    还在找〃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 很简单!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

    “把俺的旗号亮出来,都跟我一起喊,降者免死!”

    东路军中有徐家亮带领的两千旗人师,赵亮这里就有长顺带领的第八军第二师了。

    西路军的进展相对慢一些,长顺带着队伍慢慢的赶来了。

    却万万没想到这第一次亮相就是在这个光耀的时候。

    数百个大嗓门的旗兵和骑兵,正在保定城前高喊“降者免死”呢。

    因为怕第八军表现太过不堪,陈玄策把手里的派出来给第八军压阵。当然,也可以说是督军!

    还有几面白底黑字的‘免死牌’被高高挂了起来,凡是不想再打的清兵,只要扔了武器投降,一概免死。尤其是主动跑来这里的!

    “陈王有诏:降者免死……”

    这样的喊话,从京城易手的消息传来之前就已经在喊了。

    只不过当时保定的守军反应还不大。

    但现在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