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王有诏:降者免死……”

    这样的喊话,从京城易手的消息传来之前就已经在喊了。

    只不过当时保定的守军反应还不大。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城外的呐喊叫很多很多的八旗兵都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京城一旦真的姓赵了,他们的家人可咋办啊?

    而且有那聪明的,算算日子,陈军的东路军还真有可能已经杀到京城了。

    长顺不怕保定的八旗不投降。

    因为陈元祐送来的信里有交代,他已经择选了一批被俘和投降的八旗官员,很快就要送到保定城下了,到时候就由不得城里的清军不信了!

    一旦他们清楚京城易手的事儿了,那保定八旗的反应如何就不问可知了。

    当年败走麦城的关二爷,就很好的应证了后营被偷的影响么。

    所以长顺知道,眼下的战事,自己这边已经是稳立于不败之地了。

    保定城内人心惶惶,别说底层的士兵了,就连中低层将领们都有些按耐不住了。这里头又以八旗新兵为最。

    因为他们出身最低啊。

    真有出身的,也不至于去当八旗新军了。

    但也正是全都出自底层,他们更明白在眼下的大变局中,自己的家人根本没有太多选择。

    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跟着达官显贵们出逃,那是在找死。

    不管是什么时候,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都会乖乖的迎接新时代的。

    既然自己的家人已经在赵家的手中了,那他们还能跟赵家打吗?投降去球!

    虽然一时半会儿的谁都不敢把心思说出口来。

    “都别信逆贼的话,都别信。京城还牢牢把握在咱大清的手里的。咱们在京城可还有那么多的儿郎,一二十万丁壮呢,那就是一二十万头猪,也待叫逆贼好一阵忙活呢,这才几天,京城怎么可能就没了?大家都别信!”

    大青果的郑亲王积哈纳正在保定东门上巡视,他是济尔哈朗的六世孙,此前家族承袭的都是简亲王,到了他这辈,被乾隆以追念济尔哈朗功勋为由,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复为“郑亲王”。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啊。

    积哈纳的乾隆是感恩戴德。

    把一二十万旗丁比作一二十万头猪的人就是他,别具的积哈纳说话不好听,事实上他真就是这么认为的。

    那些还守在京城的八旗旗丁,真心跟猪没啥两样。

    但就在他话音还没有彻底的落下,保定城西忽然传出来了漫天的喧哗声,老半天了,积哈纳才听得清楚,是皇帝跑了。

    皇帝跑了?

    很多人都呆住了。

    包括积哈纳。

    皇帝就是要跑也该带着大家伙一起跑啊,怎么就直接开溜了呢?

    这是个什么情况呢?

    所有人回过神后都知道保定完了,大青果要不要完蛋还没准,但保定肯定是完了。

    “主子!”

    积哈纳身边的侍卫们二话不说架着人就往城下跑。

    可是,晚了。

    整个东城上下大乱,大批的八旗兵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是一见有人怆惶而逃,这就齐活,大家全一窝蜂的往城下跑了。

    甭管到了城下他们是不是还是投降。

    长顺是个没见过真正血战大战的人,但这个时候他也胆大气粗来,立刻挥动旗帜,招呼第二师发起进攻。

    而杨垒的骑兵旅呢,这时候已经顾不得东门了,拗着劲的往西跑呢,没听到清兵在喊什么吗,皇帝跑了。

    是皇帝老儿重要,还是这些个清军八旗重要啊?

    杨垒用脚趾头想都明白。

    积哈纳挣开了侍卫,现在他是想逃都难了。旁边又有奴才献策,让他换上普通八旗甲衣,或许能蒙混过关。

    被积哈纳断然拒绝。

    “我乃爱新觉罗子孙,岂能辱没了祖宗?”

    从简亲王变成郑亲王,祖宗的荣耀刚回来没几天,岂能沾污了?

    他回首看着大步向保定城冲来的陈军,似乎还看到了一个兴高采烈的身影,“长顺,长顺!”

    “都给我听着,为大清,为皇上尽忠的时候到了!”

    积哈纳奔到一门大炮前,清军御营的重火器在撤退的路上已经全丢了,可保定城作为直隶的首府,这里还是有几门火炮充门面的。

    亲自拿起火镰去点火炮的积哈纳没有看到,自己背后的奴才侍卫们,个个都面有惧色,望着从东方涌来的陈军,半点抵抗的念想都没有了。

    东城门已经不指望了。

    但西门为永琰断后的清军一样指望不上。

    看着一大堆不知所措的部下,睿亲王淳颖心中是一阵阵的绝望。

    乾隆四十三,也就是积哈纳从简亲王改回郑亲王的同年,只是一个不入八分辅国公的爱新觉罗·淳颖承袭睿亲王,这可真是一步登天啊。

    从满清宗室序列的第十级,一下子蹦到了第一等(满清宗室封爵之等十有四,一和硕亲王、二世子、三多罗郡王、四长子、五多罗贝勒、六固山贝子、七奉恩镇国公、八奉恩辅国公、九不入八分镇国公、十不入八分辅国公)。

    而且袭爵之后淳颖也一路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过宗人府宗令、左总政、右总政、玉牒馆副总裁、正黄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等职。

    跟积哈纳一样,淳颖对乾隆也是忠心耿耿。

    所以自愿断后,领着八旗里的火枪营和一群新兵在保定城西列阵。

    “快,快整队!各队三列横阵……”

    还在找〃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 很简单!


………………………………

第四百九十三章 赵亮进京

    “为大清,为皇上尽忠的时候到了!和逆贼拼了……”

    淳颖还在呼喝不止,可是他麾下的清军,却已经摇摇欲坠。

    当杨垒部出现在保定城西的那一刻,首先出问题的就是八旗新军。

    这支本来为乾隆寄托着厚望的人马,现在却是最先崩溃的。

    “不许退!杀无赦!谁敢退老子灭谁的九族!”

    包括淳颖在内,一干旗人军官都喝骂不止,可惜大清朝都到了现在这个份上,还怎么灭人家的九族?想要灭人家九族,你先要把京城夺回来不是?

    而且这些八旗新兵也不是后退,而是扔下家伙往骑兵旅刚刚在城西扎下的免死牌下跑。

    “开火!打死这些该死的叛徒!”淳颖跳着脚下令。

    但队列里只想起了寥寥的枪声,逃跑的八旗新兵倒是打倒了一小撮,可是骑兵旅也冲到了。

    淳颖这支队伍占据了保定的官道。

    这无疑是骑兵旅想要追击乾隆最快的途径。

    这保定地界今后就是陈军的地盘了,岂能肆无忌惮的踩踏农田?

    “王爷,不行了,退吧!”

    “来不及装子弹了……”

    “败啦,败啦……”

    八旗兵们根本就没战心,骑兵旅还没有冲到跟前呢,一部分人就大呼小叫的逃跑,还有一部分人丢了火枪,跪在了地上。

    “大清,大清啊……”淳颖仰天长叹,这旗人都不给自家的铁杆庄稼卖力了,皇上逃到西北,指望着汉人,还有草原上的蒙古人,那能行吗?

    回答他的是陈军一抹雪亮的刀光。

    谁叫他举着双管手铳打下了两枪,还打下了一个冲来的骑兵,不砍他砍谁?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了起来,杨垒根本无暇顾及城西的八旗兵,“叫他们滚一边去,都滚。”然后招呼着手下拍马急往西追去。

    京师被拿下了,他要是再能擒下鞑子的皇帝,这天下就真的是赵家的天下啦。

    只要一想着赵亮能做天下,自己能正儿八经的做个高高在上的开国元勋,杨垒浑身都是用不完的力气。

    “追啊,追啊,抓到了乾隆就是公侯万代,就是享用不尽的富贵。”

    杨垒这一刻真是要疯了。

    ……

    保定城内,降兵如海,器械如山。

    站在城头,赵亮对降兵讲了几句话,一概意思就是让他们都放心,大陈不是百多年前的满清,不会乱杀人的。

    但是这脑袋后头的猪尾巴辫么,这一刻全都剪了。

    哪个不剪,杀无赦!

    所有的降兵俘虏都乖乖的剃了头,虽然不少人都落泪了,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他们要真有拼死之心,那早就已经死罢了。

    陈军此前的营垒变作了一个个俘虏营,三万多俘虏全被关进了里头。

    大则千人,少则数百人。

    俘虏营么,人多了不好管理。

    同时所有的官儿都被拣选出来,集中关押。

    看守俘虏和保定城的任务被赵亮教给了长顺。

    然后保定的陈军再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北去,一路往京城去!

    陈军上上下下全都打扮的光鲜起来。

    就连刺刀都恨不能抹上一遍遍的桐油。

    以营为单位,赵亮身边的队伍并不多,只有十个营,但这足以了。

    他自己还没觉得多么激动呢,可底下的官兵先就激动亢奋起来了。毕竟这是进京城啊,多大的荣耀啊。

    一个个士气全都+100。

    一队队列阵汇合成一条长龙,沿着保定通往京城的大道缓缓而下。

    远远的看去,真就是一条赤龙在蜿蜒。

    有步兵有骑兵,杨垒发疯了追了数十里还是无奈放弃。

    此刻步骑并举,阳光下密密麻麻,不时有着兵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芒。

    沿途路上的百姓有逃避的,也有跪下来高呼万岁的,尤其是沿途大户和各城池州县官员,赵亮兵锋还没到,就已经纷纷远迎三十里了。

    而且搞笑的是,一个个还都自觉的剪了辫子,丢了长袍马褂,带起了四方平定巾,宽衣博袖,捡起了朱明时候的服饰装扮。

    有的人穿的那袍服,叫赵亮直怀疑是不是从戏班子里找来的。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再明确不过的一种政治表现了。

    安肃、定兴、涿州……

    一路上不费一兵一卒。

    陈军完全就是在游行示威,数千军兵更加挺直腰板了,整齐而前,军阵严整,自也有一股铺天盖地镇压四方的气势。

    到了这个时候,别看赵亮还没有坐进紫禁城,但这一大战的目的已经是彻底完成了。

    开战前他都没想过能一举拿下京城,只能说乾隆中风的太是时候了。

    可惜满清在撤离之下很是杀了一些太监宫女,太医也一个都找不到了,以至于无法判断乾隆是好了还是更坏了。

    但不管怎么说,赵亮此刻‘气数’大涨, 已经是必然的了。

    打垮了八旗主力,夺取了京城,满清气数大败啊。

    这时,一块方阵中,赵亮端坐马背上,周围是两营步骑,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全都剽悍。

    周围还有几个军将,一群秘书,以及随行的中央大臣,这些人威风不同,却个个都精神十足。

    他们的簇拥保护下,赵亮想快也不成,只能不快不慢的行着。

    “大王,再行半日,就可抵达京城外了。”和琳骑马与赵亮离的不远,这时忽然感慨的说着。

    当日一别至今不过两年余,谁能想得到短短的两年里,赵亮的身份就已经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