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目前更准确地说还处在一个观政的阶段。
但哪怕是德川家齐他也不愿意放开口子。
可是他不敢不放啊。
陈军的北洋舰队就游荡在日本近海,早几年才刚有发展的赵家南洋舰队就痛揍了荷兰人,日本就他们那有海无防的模样,陈军舰队能直接杀到江户湾。
这种情况下,德川家齐哪里敢去限制啊。
虽然从长久角度看,中日之间这般下去矛盾只会积累的越来越大,可是青山勇等人才看不到这一点呢,他们只看到了中日密切的贸易下,整个日本都需要大量通晓汉语的人。
这就跟清末各通商口岸都需要一些会外语的人一样。
………………………………
第五百零一章 杀鸡骇猴!
陈州府最近的气氛不要太快活。
外头胜利的捷报一次又一次的传来,让城内的喧天锣鼓仿佛都没有停下来过,街头巷尾披红挂彩,到处人声鼎沸。
简直是比过年的时候都要欢快雀跃!
过年有啥稀罕的?不是年年都过么。可现在的捷报胜利却是不同,它们代表着大清朝的摇摇欲坠,代表着赵家的天下越来越稳固。
从关外到湖广,从闽粤到江浙,眼看北六南七十三省就要全姓赵了,满清回天乏力了,陈州府真要出一条真龙了,这多值得高兴的事儿啊。
老百姓们热情议论着陈军南征北讨的大军一次次“风卷残云”,一次次把历史上的开国之君拿来跟陈玄策做对比。
结果是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就是最草根的刘老三和朱洪武,他们也都是在皇朝末年才起事的。
包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祖龙活着的时候,他也一声没吭啊。
如陈玄策这种在皇朝盛世年间起兵造反,还短短几年就大势已成的事儿,真跟梦里一样。
而富商大贾们则一边谈论着陈汉的江山稳定,另一头又在议论着银行下个月就将正式发行的土地债券。
于此前的国债一样,这土地债券也是一种不记名的债券,根本是东北关外的土地。
面额分银圆券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以至五千元六种,土地债券按债券面额十足发行。
利息十分的低,年息只有极少的一厘,也就是百分之一。
所以想要存钱的话,你就是把银子存在银行里,利息都会比它高。
这玩意儿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可凭借此债券在未来五年后从东北套取相应的土地,而东北的田价则只有三块银元一亩。这价格真是低到爆炸了!
报纸上这段时间没少报到移民局在东北的大规模垦殖,那地方在汉地百姓眼中虽然还是荒凉苦寒之地,但也是一块不错的土地。
纵然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那价值也不是三块银元就可以买到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三块银元买来的土地不需要你立刻去种上,跟移民的政策不同,它是可以直接圈着放那不动的。
银行十足发行的土地债券,朝廷让利就让在了这方面了。
当然,将来你要是不想要东北的地了,五年之后还可以从银行足额取出自己的本钱。或是把债券转手卖了也是一样。
这就跟去年银行发行的矿业债券一样,赵亮用于抵押的东西并不是汝州的铁矿煤矿,而是云南的铜矿,非常明确的彰显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决心,赵家虽然也是姓赵,可赵陈绝不是赵宋!
这几年里陈州已经汇聚了大批的富豪,他们有来自江南的,有来自河东的,对于这些土财主,银子根本就不是事儿。用白花花的银子向新朝表明心迹才是最关键的!
甚至都有过传言,好多家江南河东来的狗大户,花重金收购了大批债券后,直接一把火烧了。
简直是疯狂。
但是这疯狂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江南缙绅和河东的晋商们几乎冷酷到极致的理智。
赵家对八旗高抬了一手,这是因为有无可抗拒的力量让赵亮只能如此,可是对于一些劣迹斑斑的晋商,那下手可是一个冷酷之极。
甚至都有点不死不休的味道了。
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介休范氏,范永斗的后人。
从满清入关到乾隆中前期,范家荣华富贵不绝,整个家族迭出功名,实任中央或地方官吏。
所谓“兄弟从子,各艳当世”。
整个家族允文允武,半商半官,上通朝廷,下连市井,钟鸣鼎食、富贵逼人。
但是乾隆四十八年的时候范家栽了。
亏折日深,还误运误课,拖欠官项累累,总计亏损达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
乾隆一声令下革除了范氏子弟在内务府、户部等衙门的官职,着令严加审讯范氏兄弟,并查封家产。
以至于等到陈军席卷河东的时候,介休范氏已经沦为寻常人家了。
可是不要紧,继续抓起来,男的砍头,女的送俘虏营。
那是怎样一个凄惨下场啊,叫大江南北所有的商贾都毛骨悚然。
但谁也不会也不敢给范家喊冤。
赵大王可是明了明的以‘汉奸罪’来处置整个范家的。
赵亮开始的时候还会以为自己下不了这个心,毕竟范家发展到现在已经丁口很多了。
然而事到临头了他才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很硬很冷了。
杀鸡骇猴!
他不能杀旗人,还不能杀汉人吗?
(这句话是不是觉得很别扭?)
所以当陈军渡过长江之后,江南诸多富绅富豪岂能不流水一样涌到陈州?
大家都知道赵大王是有意要定都金陵的,后者明皇宫的遗址已经在大兴土木了。
这京师定都金陵,对那些人最有利啊?当然是江南士绅啊。
从政治福利到经济福利,他们赚大了。
也正是因为此,他们必须讨好了新朝,不然吃不上福利,他们可就难了。
所以土地债券一经出现,瞬间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不过把事情摊开了来说,这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是一个绕不开的情结,可朝廷今天发现矿业债券,明天发行土地债券,甭管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也不能掩盖一个朝廷缺钱的事实。
这实际上就是朝廷拿东西来做抵押,向普天之下的所有人“借钱”!
朝廷缺钱!
不过大家也能体量,从公开的财政数据上大家都能看出,新朝的控制区域正在迅速增大,但是新朝为了安定百姓,对新取之地却无不施行免税免粮之政策。
本来新朝多官的问题就是一大‘痹症’,现在又是只出不进,财政自然有不足了。
光是收缴各地的钱粮又能有多少啊。
对比整个国家来,它太少了。
然而这又是制度使然,新朝显然不会更改。
除非各省赋税开收后,财政用残酷的现实来打脸新朝,鲜红的财政赤字迫使赵大王不得不改弦易辙。
然在此之前,朝廷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就是发行债券!
………………………………
第五百零二章 比烂的时代
债券是个好东西,只要政府的信誉不破产,债券就能为之筹集到海量的资金。
而赵亮也深信自己只要能成果最初的几年,日后就绝不会再为钱发愁。
不看他已经推出银圆券了么,这东西就是另类的一种纸钞啊。
等过个两年,等大家都已经熟悉银圆券后,赵亮再发行纸钞还会有问题吗?
而国家发行的纸钞,只要国家不破产,政府不是毫无节制的涸泽而渔,像历史上的元朝纸钞,朱明的大明宝钞,或是未来常大帅的法币,那以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地位,以中国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赵亮他怎么可能缺钱花?
所以他毫不手软的发行了一笔笔债券。
反正‘老百姓’也不吃亏啊。
甭管怎么说他赵亮是拿东西来抵押的。
这些债券又没有失效期,每年还有一厘的利息,他拿出了云南的铜矿和东北的土地作为抵押,比之满清时候的‘劝捐’可好的太多了吧?
而除了这个震动了整个中国的债券问题外,最让天下商贾们感到惊喜的是,赵亮裁减了各省的关卡,只是内部运输的话,只需要缴纳一个相比从前关税可谓是少了许多许多的交通管理费之外,你就可以随便往来各地了。
如闽地的茶叶再去走运广州,也不需要多次更换水陆运输,直接走海运即可。
甚至你直接在这儿跟洋人交易也是一样。
赵亮虽然没有完全开放国界,可大员的台南,闽地的厦门、福州,江浙的宁波、沪上,还有江北的海州(连云港)和齐鲁的交州,直隶的津门,这些全都是新开放的通商口岸。
甚至还有消息说朝廷准备另外成立几家新的银行,甚至有消息说赵大王要放出两个私营银行的名额,这消息一经爆出来,比土地债券给南北商界带来的震动更大。
可惜雷声大雨点小,新的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是都成立了,但私人银行则全然没了声息。
银行除了存储,更多的是商业汇票,在新朝有意放宽商业的今天,银行已经不是能不能赚钱的问题了,而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了。
汇通银行现在的发展态势如何,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从赵家站稳脚跟,在自己地盘里恢复一家家分行开始,汇通银行就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代表着汇通银行从私人私资变成了“皇家”的资产,这在如今的中国,不管是放在哪一行那都是一质的飞跃。
而且汇通银行完全认下了此前的储存,还利息照付。
这一下子就给汇通银行的信誉塑造了一完美的金身。
现在他们从一开始被数量繁多的小额贷款压得都要喘不过起来,变成了完美的承受起了小农小市民阶层的小额放贷这股压力,他们支持了下来。
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把钱存到汇通银行吃利息,还有很多的商人也觉得银行比自家的地窖更保险——战争已经叫不少富商地主倾家荡产,地窖挖的再好也挡不住拿枪拿刀的来抢,反倒是把银子存进银行的,人家汇通银行是认这笔款子的。
如此的就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了。
那随之而来的效应就是各地的高利贷行业都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同时战争和战火也给各地的银号钱庄造成了绝大的冲击,这种情况下,简直太有利于汇通银行的发展了。
尤其是银行部门办起了《财经日报》,上面刊登了对西方银行业的发展历程介绍和剥析,刊登了未来银行将要在中国社会发挥的金融作用和社会意义,银行的作用就越发清晰的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了。
中国的商人不敢奢望自己办一家银行后获取国家的货币铸造和发行权,尤其是纸币的发行权,可一个银行对于一个区域性商团商帮的重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陈现下的控制区内还存在的商帮已经有不少,从传统的晋商、徽商、苏商、浙商、粤商,到齐鲁商帮和迅速崛起的中原商帮。
没有洞庭山帮了,席家跟满清绑的太紧了,而且赵亮不喜欢席家,这个在中国百年黑暗时光中以买办出名的大家族,因此而变得不复存在了。遭受到剧烈打击和摧残后的洞庭山帮整个融汇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