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他们几次出击都没能打开向北的道路,心底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皇汉再怎么龟缩,那也是他们的同道之人。

    赵亮留在州衙不走了,那可不是当人质的,而是在表明皇汉对清水教的重视。

    只要一想到皇汉那深不可测的形象,他们心底就总觉得多了一份依靠。这能叫清水教高层中的不少人感到安心,减少了他们因为现在局势的不利而产生的彷徨。

    不过此时此刻的王伦对自家队伍还是有着很坚定的自信的,区区清兵算的了甚,他还依旧不把清兵放在眼中。

    当即,王伦便整顿人马,准备再向被发起进攻。

    樊伟、王朴等清水教高层眼中都露出了忧虑色,北边的直隶兵他们已经打过多次了,后者根本就不近身肉搏,只把弓箭如雨下,劈山炮,子母炮,过山鸟络绎不绝。义军几次进攻都是受不了死伤而败退。

    这次就还是一样,义军的枪炮虽然也能打到清军那儿。可清军处于防御状态,阵地周围堆积着沙包土袋,还有门板床板等。防御力上比之举着门板而进的义军可强太多了。

    王朴亲自带人冲阵,被炮子擦掉了一只耳朵,险些就脑瓜粉碎。

    而他的受伤也叫义军的士气败落下来。

    接着又是杨垒骑着白马上阵,历史上的杨垒骑的是骡子,而现在接连拿下了张秋、聊城和临清的起义军实力大涨,杨垒的骡子就也变成了马。结果被清军的鸟枪集火,战马胸脯中弹只把杨垒攒飞了出去,险些摔的背过气去!

    军中高层大将接连受伤,义军士气大败,王伦无奈收兵回城。但他没心思接下来考虑赵亮的提议了,清水教义军在直隶兵面前的接连受挫,叫战场东侧的徐绩等人心气大涨,就在王伦收兵回临清城的时候,兖州镇总兵惟一、德州防御尉格图肯已经领兵出现在了临清土城的东城墙下啦。
………………………………

第七十一章 那群狗奴才都是干什么吃的?

    “我去!”这徐绩真特么不中用。

    晚上时候赵亮得到了一个新消息,立刻对东线清军主帅徐绩破口大骂。

    清水教的困境明明都肉眼可见了,只需要静候几日,等到清廷各路大军汇聚,那想要全歼临清、聊城一带的清水教兵马很难吗?

    可偏偏徐绩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

    先是叫兖州镇总兵惟一和德州防御尉格图肯带兵杀到了城外,惟一麾下有绿营兵四百五十名,格图肯麾下有德州满兵二百五十名,王伦则派出阎吉仁率七八百人攻击。两军在数目上相差不大,且双边都有枪炮,可义军敢于肉搏,八旗兵和绿营兵则就完全不敢肉搏,在义军突击部队逼近后就阵势大乱了。然后徐绩就带着余下的清兵堆了来。

    这场战斗的经过,据王维的描述,“自未时起,开枪不断,打至戌刻,清军突击为教中精兵截击,白刃肉搏,清军大乱,逃兵甚急”,义军遂即大胜。

    而据徐绩日后的描述,则是“申刻贼众自西南迎上,直趋阵前接战,匿精锐以少兵尝我,我兵易地少张两翼裹之,先枪后马,纷纷轻进。有顷,贼突出口,师分三队,冒枪杀人,横冲我兵为两截,彼此不相顾”。

    赵亮这时候当然不知道徐绩的表述了,可他听了王维对这一战的描述后就知道清军这次吃亏是要吃大发了。

    东线清军怕是要全崩。

    徐绩把所有的人马几乎都压过来了,这一败还能得好?

    而后续清水教使人传来的消息也表明了这一切,那清军被杀被俘超过五百人,其中八旗兵有七八十人之多。

    思之东线清军的总兵力,这一仗简直是把徐绩军给打断了脊梁。

    是夜,义军再次对城东的清军大营展开攻击,用大炮攻打营门,赵亮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炮,听义军的说法是在临清城缴获的,其炮高六尺,长仞有三尺,用硝黄铅弹三倍,较劈山炮更得劲,势更猛,火药轰起,声震山谷,炮子飞入营中,挡者尽为肉靡……

    徐绩狼狈而逃,与格图肯跑回了夏津城,而惟一则一口气跑到了高唐州闭门不敢出,这一仗可以说义军大胜,因此临清城内士气大涨,王伦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这么说你二哥是更不可能就此掉头了?”赵亮看着王维,脸色有些发苦的道。

    王维是唐代大诗人的名字,同时也是王伦四弟的名字。王伦兄弟五个,大哥已丧,剩下的四兄弟,王伦居长,其次是王朴,再次是王维,最后是王真。

    跟敢打敢拼的王朴和王真不同,王维真就应了他这个名字,身手平平,也不敢冲锋陷阵,很有佛性,王伦就只好叫他打理后勤。

    如是就有了王维与赵亮的接触。

    两人照面后也不需要多言,赵亮就知道了王维的心思,这人是赞同往鲁中南去的。

    某种意义上说,这王维就不是一个坚定的‘造反派’。对比他二哥王伦那充满乐观主义的‘哥明’激情,王维更像是是一个失败主义者。

    所以他也更‘理智’一些。

    听了赵亮的话,他脸上的苦涩比之赵亮还要更多。“二哥现下兴致正高……”当然不会选择掉头跑路了。

    “军师的态度也有改变。”这是说樊伟呢。

    “他说什么可学伪清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法子,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说清军虽然势大,但分兵多路,就分散了军势,我军有兵力优势,可对清军各个击破,逐一歼灭……”

    赵亮有些无语。

    明金萨尔浒之战时的策略乍然一看与今日临清局势很是仿佛,但别忘了后金那时候的战略空间有多么巨大,而如今的清水教的战略空间又是多大。

    不过反对的话并没有从赵亮口里脱出,现在清水教一干人正在势头上,他说什么都只是扫兴。

    还是日后见分晓吧。

    承德避暑山庄。

    乾隆皇帝刚刚收到齐鲁民乱的最新战报,他很不高兴,很不开心。

    “先丢张秋,再失聊城,现在连临清都落入贼手。那群狗奴才都是干什么吃的?”

    别给乾隆说什么寿张、堂邑等县城,他的眼睛看不见这些。对比那几个籍籍无名的小县城,张秋、聊城和临清才是重点。那些个小县城通通加在一块也比不上一个张秋镇!

    “传旨舒赫德,朕给他总督直隶、中原、齐鲁三省军政之大权,各地满汉兵通听他调用,给朕速速剿灭了那伙逆贼!尽快夺回临清,拿回粮仓!”

    刚听到齐鲁生了民乱的乾隆,那只有满满的荒唐感。大清朝正值盛世,自己坐拥天下万民,带甲百万,钱粮巨亿,区区民乱那不是在找死么?

    那时候的乾隆对比平定民乱,更挂心的是怎么描补这个巨大的污点。

    他可是十全十美的圣德天子,大清在他手中走向了鼎盛,那天下万民就也该是富足安康和美的,是都忠君爱国的,怎么就有乱民要造反呢?

    必须造出一个完美的理由来证明这伙造反的贼人,不是官逼民反,不是走投无路揭竿而起!

    当时的乾隆对这一点更加的有兴趣,更加的焦虑。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战报送到承德来,乾隆的态度有了新的转变。

    不管日后怎么描补,那都是他说几句话的事儿,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把王伦给抓了,把那清水教给灭了。

    竟然拿下了张秋镇,还夺下了东昌府的府城,现在更攻下了临清……

    王伦这伙人是要上天啊。

    张秋、聊城的意义虽然重大,但乾隆还能承受,不过是损失些钱粮罢了。临清可就不行了。

    不提后者是多么的富庶,他几次下江南都打那里经过,至今对临清的富庶都记忆犹新。

    但更重要的是,那地方储存了不下百万担的漕粮,可都是京城八旗的口粮,一旦乱匪事败了,走投无路下一把火把临清粮仓给烧了,大清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那不是说大清能不能承受损失百多万两银子的事儿,真要是百多万两银子,损失也就损失了。问题那是百多万担粮食。很多时候你就是有足够多的银子也难以买来足够多的粮食……

    更别说还把全部的粮食都集中在临清,在京城缺粮之前就源源不绝的把一船一船的粮食送入京城。

    不过乾隆还算有脑子,哪怕再担忧临清的粮食,他也没给舒赫德栓上枷锁。没有叫他务必保全临清的漕粮。
………………………………

第七十二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临清州后衙。

    房间里的八仙桌上摆着的七八个菜,已经尽剩下残羹冷炙,旁边放着一坛酒也只剩下小半。

    赵亮跟王维相对而坐,后者的脸上已经染上了红晕,但看他的眼睛就知道,王维现在还十分的清醒。

    反观赵亮却似乎有点醉醺醺的了。

    被姜汁染黄的脸颊上都透出了红,说话似乎也有些大舌头了。

    “我说的是真话,你们要照着原路走那真是死路一条。清军绿营腐坏的很多,但他们在西北西南还是有能打仗的队伍的。

    而且你们清水教才多少人马啊,出了鲁西北,谁又知道你们清水教是谁啊?其他地方可没有遭灾遭难,老百姓都活得下去,他们凭什么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去跟着你们造反啊?

    真以为你们的教义就谁都能忽悠么?

    说什么末世大劫,改天换地,还不如学方腊分田地均富贵呢,再加上一个反清复明。

    直隶还有那么多的坚城,没有了内应,你们凭什么以为自能己拿得下?”

    赵亮现在就是一个说话大舌头的醉人,嗯,也不是伶仃大醉的不省人事,而是喝了几杯猫尿后半醉半醒的,就有些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

    “那照这么说,俺们就一点胜算都没有了?那你们投了这几十万两银子就真的值吗?”

    王维问道。他自己是怎么品都觉得不值得的,那可是几十万两银子啊。

    “怎么不值得?这是打响的反清第一枪,是告诉天下人,鞑子可反也,只凭这个就值得很。”赵亮说道这儿仿佛来了精神,把腰板都挺了挺,接着说:“我要是能把你们再劝到鲁中南,有那些山地山岭做屏障,清水教的旗帜怎么着也能再打上三五年。那就是再花上几十万两银子给你们送物资都是值得的。”

    “你们就是一面大旗,打的时间越长,给鞑子的伤害就越大!人心民意,都了解一下。”

    “再打个三五年又能怎样?满清的天下三五年里就能翻过来么?到时候我们不还是要死?”

    王维语气中带出怨气来了,什么双赢两利,纯属放屁,合着你皇汉纯就是在利用他们啊,就是要他们去送死啊。

    “从你二哥传教的那一天起,你们就还能活么?看看之前的八卦教刘家和混元教樊家是什么下场,你不知道啊?”赵亮怼了回去。

    这王维到底是不如他二哥。

    “当然了,这反旗不能打了,你们也可以活。我们既有把握在清军的层层封锁中给你们送粮食物资,那自然也能把你们悄悄的带出来……”

    赵亮又在骗人了。他装醉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谁叫他家就是开酒楼的呢?

    能有把握给清水教送大批的粮食物资,那靠的全是空间的便宜,可不是他有真关系。这话赵亮是纯粹在忽悠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