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作者: 生吃鱼虾蟹
  简介:
  曹铄穿越东汉三国,成为曹操的儿子。
  面对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西凉铁骑应诏入京肆虐天下!
  曹铄决定忽悠自己便宜老爹截胡董卓,提前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允:曹铄奸诈无比,老夫的连环计,真是赔了貂蝉又折兵。
  刘备:两位军师,你们不是号称卧龙凤雏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曹铄算计?
  贾诩:世人只知我贾文和用计歹毒,却不知某不如曹铄远亦!
  孙策:公瑾,若是实在打不过,要不咱们就将二乔给曹铄送去吧。


第1章 袁绍乱汉
  洛阳,曹府。
  曹操身穿一袭武官紫袍,头戴鹖冠,端坐在茶几旁。
  目光炯炯的望着,身侧云淡风轻的少年身影,眼中满是惊叹之色。
  这道让曹操为之惊叹的身影,看起来约莫十五六岁,皮肤白皙,甚至略带一些病态。
  “铄儿,这次又被你言中了。”
  “何进听信了袁绍的计策,已经决定调西凉董卓,并州丁原等地方势力入京清除阉患……”
  曹操望着自己儿子看了许久,最后还是率先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
  他实在没想到,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
  居然能够将天下局势,看得比他还要通透。
  曹铄自牙牙学语起,就带给曹操太多的震撼。
  他七岁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其智力心思,就已远超寻常成年人。
  两年前,曹铄曾推测出太平教张角会举旗造反。
  甚至断言,这场平民起义,可能会超过历朝历代任何一次动?乱。
  那时的曹操并没有,将一个才十二三岁孩子的话,太当一回事。
  但!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让曹操彻底震惊了。
  曹铄的话刚说完,次月各地就开始陆续传来张角起义的消息。
  其声势之浩大,比之当年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邓晔起义还要恐怖!
  太平教仅用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聚众数十万黄巾军,几乎席卷整个天下!
  “父亲大人,司州洛阳乃天下中枢,势力错综复杂。阉党自冲,自二帝起,便已在朝中广布眼线,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清除……”
  曹铄提起桌案上的茶壶,给曹操与自己杯中添了一些茶水。
  随后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望着一脸期待的曹操。
  他轻叹了一口气道:“孩儿担心,大将军听信袁绍之计,不但不能清除十常侍,反而被阉贼所害。”
  曹操听了曹铄的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面色愈发沉重。
  “父亲大人,可有向大将军进言劝阻?”曹铄轻轻抬起头,望着自己父亲询问道。
  这些年相处下来,曹铄心里十分清楚,面前这位被后世称作大奸雄的曹阿满。
  他在这个时候,不但没有一丝篡汉的野望。
  甚至还是一位忧国忧民,赤胆忠心的大忠臣。
  曹操被自己儿子如此一问,微黑的大脸,顿时一片涨红。
  他轻叹了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唉!大将军看不起某……他觉得四世三公,四海名望的袁本初,比某更有见识。”
  曹操端起桌案上的香茶,一饮而尽,苦笑道:“袁本初说十常侍有何太后撑腰,且掌控内廷侍卫。”
  “想一举扫平阉患,只有密调外军入城清君侧,这一条路可行。”
  尽管曹铄对袁绍的愚蠢,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
  此刻听到曹操的解释,心里依旧充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
  他万万没想到,历史上拉开东汉三国,长达百年乱战的罪魁祸首。
  居然真的是四海名望,号称智勇双全!
  如今天下名士争先相投,众望所归的袁绍袁本初!
  “袁本初无谋,短视……”
  “大将军听从他的计策,阉患之祸随可解除。”
  “但若董卓,丁原等人心藏不轨,其患恐胜阉患之祸百倍!”
  曹操握着茶杯的手,因气愤微微颤抖。
  那双幽深的眼眸里面,满是对大汉朝廷的担忧。
  曹铄目光有些复杂的望着,面前言辞悲愤,忧国忧民的黑色身影。
  他实在很难将对方,与后世的大奸雄联系到一起。
  “父亲大人所言甚是。袁绍徒有虚名,大将军引地方诸侯入城,实乃驱虎吞狼之谬举,到时虎患必远胜于狼祸。
  只可惜如此浅薄的道理,他们却看不到……”
  曹铄提起茶壶,给曹操杯里添了一些香茶,无奈的摇了摇头。
  曹操微微一怔,他在何进那里处处碰壁不被人理解。
  万万没想到,唯一认同他想法的人,居然是自己尚未及冠的次子。
  “可笑满朝文武公卿,居然还不如我家儿子有见识,真是可悲可叹啊!”
  曹操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望着曹铄露出一个,既欣慰又有些讽刺的微笑。
  “阉宦之祸古今常有,但看君王是否贤明。若陛下贤明,只需命一心腹小将,引少数兵甲入宫。
  就能以迅雷不及耳之势,将阉宦缚之牢狱。
  然而地方虎狼之士则不然,正如铄儿刚才所言,引他们入城驱除阉患。
  无论成败如何,必然后患无穷!”
  曹铄微微点头,不过他与曹操的担忧不同。
  对于袁绍的短视,何进频频作死的行为。
  没有丝毫的忧愁,甚至还乐见其成。
  他现在唯一担忧的是,如今曹家在洛阳的势力并不大。
  曹操现在可调动的军队,只有当年做城北校尉时,跟随过他的数百人。
  以及现在做西园殿军校尉,掌控的两千兵马。
  曹铄粗略合计一下,曹操现在可用之兵,甚至连三千人都不到。
  按照后世的历史走向,何进因谋事不密,走露了风声。
  被狗急跳墙的十常侍,骗到宫里割了首级。
  何进一死,袁绍,袁术,曹操,鲍信等手握重兵的将领。
  以为何进报仇为名,带兵入宫大肆屠杀。
  让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汉江山,彻底名存实亡。
  这次大乱之中,身份尊贵的刘氏皇族,沦为了一群待宰的猪狗。
  无数宫女,公主,皇子,嫔妃,被杀红了眼的士兵屠戮。
  那座屹立数百年,神圣而宏伟的皇宫大殿。
  更是被袁术一把火,给烧成一片白地。
  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二人,在混乱中逃出皇宫,才险险躲过一劫。
  何进代表的外戚势力,与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一党玉石俱焚!
  这是刘氏江山的一大浩劫,却又是无数枭雄崛起的机会。
  曹铄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绝不允许自己的父亲曹操,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最后沦为刺客之流,去孤身刺杀董卓。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九死一生的逃回谯县,而惶惶起事。
  更加不能坐视,洛阳近百万黎民,被董卓迫害而毁于一旦!
  何进的密诏从洛阳到西凉,并州境内,再等董卓,丁原等人聚兵,筹备粮草出兵,最快预计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半年后……
  面对董卓近十万西凉铁骑,丁原的数万并州大军。
  曹操麾下现有的三千人马,与之正面一战,恐怕连一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曹铄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
  曹家想提前置身,这场天下争霸的漩涡之中。
  若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恐怕瞬间就要化作齑粉。


第2章 忠臣,奸佞
  “何进谋事不密,恐大祸将至,父亲大人还请早做准备才是。”
  曹铄深深的看了曹操一眼,最后还是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曹操闻言,微黑的大脸上,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悲戚。
  他自然知道自己儿子,这番话的意思。
  曹家世受皇恩,他从小便立志要做一位名传千古的治世能臣。
  曹操是真的想为刘氏这片早已破败不堪的江山,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但是面对各地心怀野望,枕戈待旦的诸侯,以及朝堂上愚昧,贪婪的掌权者们。
  这样的汉室江山,别说他区区一个人微言轻的校尉。
  恐怕就是谋圣重生,兵仙在世,也不可能扭转它走向灭亡的结局。
  “铄儿……难道这片已经传承四百多年的汉室山河,真的要断送在我们这群人手里?”
  曹操满脸悲戚的望着自己儿子,声音有些发颤的询问道。
  不到万不得已,他实在不想做出,背弃自己从小匡扶汉室的信念。
  “父亲大人言重了。”
  曹铄见曹操神情满是悲伤与自责,他微微摇头道:“大汉江山早已千疮百孔,病入膏肓,若是最后真的分崩离析,那也是刘宏自己葬送的,与父亲大人有何干系?”
  曹操闻言,两条剑眉微蹙。
  他虽然对先帝的一些行为失望透顶,但心里却依旧存有几分尊敬。
  面对自己儿子直呼其名,甚至指责他的话,一时间有些无法释然。
  “父亲大人,别怪儿子不尊重先帝,实在是他做的太离谱了。”
  “大汉江山变成如今模样,他要负九成九的责任!”
  曹铄好似知道曹操心里的想法,还未等他发作,便已义愤填膺的说道。
  “铄儿何出此言?”
  曹操准备教训曹铄的话,都已经到嘴边了。
  可听到他这番惊世之言,却又好奇的压了下去。
  曹操博览群书,见识非凡,对天下时局的观察,自负不输任何人。
  刘宏虽然有些过错,但却并没有对大汉造成多大的伤害。
  在他的心里,大汉江山之所以沦落于此,完全是何进外戚为首的势力,与十常侍等宦官,争权夺利所致。
  “大汉江山传承四百多年,世家权贵势力错综复杂,早已产生出一套,平衡各方势力的生存法则。
  刘氏江山的掌权者,只要不打破这套平衡法则,理论上是可以长久的延续下去。
  而刘宏在位这些年,却将这种保持数百年的平衡,给硬生生的打破了!
  建宁元年,党锢之祸。
  中常侍曹节依仗先帝的权势,将外戚窦氏一族诛灭,凡是尚书令陈番,大将军窦武举荐的官员,旧部,一律免职,并且永不录用!
  宦官借此大肆清除异己,打击有可能威胁他们的力量。
  朝堂贤能忠义势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宦官专权达到,有史以来最恐怖的高度。
  先帝不但对日益强大的宦官力量,视若无睹。
  甚至不久之后,还接连升任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名小黄门为中常侍。
  以九五之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张常侍是吾父,赵常侍是吾母!
  先帝不但对他们封侯赐爵,还将这些宦官的父兄子弟,派去各州郡做大官荼毒百姓!”
  “父亲大人还记得“好一个狗官”的典故吗?”
  曹操对刘宏这些年干得荒唐事,自然一清二楚。
  忽然被自己儿子如此一问,他脸上的悲戚之色愈浓。
  “给一条狗穿戴公卿官服,让它站立在一众文官武将之首!!父亲大人博览古今典籍,可有听闻过哪位君王,像他这样侮辱满朝公卿大臣的吗?”
  听到曹铄的喝问,曹操脸上愈发难看。
  他紧紧握着手中茶杯,一言不发。
  “大肆收刮各地奇珍异宝,在宫中开闹市,将皇宫诸多宫殿打造成街市,市场,自己做小贩摆摊叫卖。
  其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