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之中敖仓城内粮仓的大火,在干柴与燃油的浇灌下,火势越烧越旺!
  不一会儿,便将整个粮仓给完全吞没在大火之中!
  敖仓城外,曹铄静坐在火焰驹上,怔怔的望着城内将整片夜空,都烧成赤红色的大火!
  尽管战局正在朝着,极为有利于他们一方发展。
  但是不知怎么着他心中的那股不安,却依旧没有减弱丝毫!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的强烈了起来!
  “董卓的大军已经溃散,变成一股股流窜在豫州,青州等地的流寇。”
  “究竟还有哪股势力,能够在我与贾诩的眼皮底下瞒天过海呢?”
  曹铄遥望着敖仓城内,熊熊燃烧的大火,神情满是凝重的低声自语道。
  这段时间他推演了无数遍,也未找出那个可能隐藏在自己背后的敌人。
  曹铄实在想不到究竟还有什么人,能够做到如此神不知鬼不觉!
  “叔叔……”
  “无论敌人多么的狡猾,隐藏的多深,最终它还是逃不过,猎人的射杀!”
  “叔叔不要担忧,只要他敢露出头来,我们一定可以杀死他的!”
  吕玲绮望着自家叔叔,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她驾马靠到曹铄的身边,细声安慰道。
  “嗯……”
  “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手的狙杀!”
  “这是他们的宿命,我们一定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曹铄闻言,笑着揉了揉小萝莉的脑袋。
  马云禄见刚才还满心忧郁的曹铄,被吕玲绮两句话就逗乐了。
  她那张绝美的俏脸上,顿时浮现一抹羡慕之色。
  “走……”
  “敖仓焚毁,关东盟军必将军心大乱!”
  “这场波及整个天下的大战,也是时候决出它最后的胜败了!”
  曹铄收拾自己心中思绪,手中马缰一甩。
  便驾着火焰驹如飓风一般,向虎牢关飞奔而去。
  “驾……”
  “叔叔等等我……”
  吕玲绮见状,也猛地一夹马腹追了上去。
  月光下一千身穿夜行衣的狼骑,不一会便彻底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200章 李儒之死(一)
  初秋的暴雨,哗啦啦的下。
  汴河的水位,也明显升了上来。
  李儒肃立在汴河的河岸上,任由滂沱的雨滴拍击在自己身上。
  整个人看上去仿若一棵枯木,好似和整片灰暗的天地,彻底的融合在一起。
  董卓领着大军气势汹汹,杀入司州的时候。
  李儒从未想过,自己一行人会沦落如今这等境地!
  十数万西凉铁骑,以及那片他们经营多年的地盘。
  居然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易主了!
  这样荒谬的结果,别说董卓等西凉将领接受不了。
  即便是李儒这样心智坚韧的人,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
  莫名其妙的被阻拦在函谷关外不能寸进!
  毫无征兆的被敌人,用自己的战马突袭中军大营!
  长安归路被斩断,将他们这支勤王之师,变成一群过街鼠般的流寇!
  经营多年的雍凉之地,转眼间被一群原本只能在他们与羌人的夹缝间。
  挣扎求存的地方势力占据,彻底改为了曹姓!
  这一桩桩一件件诡异莫测的事情,全都是那个十六岁少年的手笔!
  曹铄曹子默!
  对这个天下第一才子,如今权倾朝野的大将军。
  李儒的心里除了怨恨,还有着一丝敬佩。
  能够以曹家微弱之势,一夕之间鲸吞雍凉,司州,并州三地!
  成为整个北方,乃至天下最强大的一方诸侯!
  纵观华夏英雄史记,李儒依旧找不出一个能与之媲美的人!
  他能够与这样的一个注定要成为传奇的少年。
  同生于一个时代,并成为彼此的对手。
  说实话李儒的心里,其实有着一丝荣幸的。
  “踏踏踏……”
  雷雨声中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李儒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只见一名头戴银盔,身披银甲黄袍,威武不凡的青年将军。
  驾马向李儒这边,快速飞奔而来。
  李肃驾马在距离李儒十步的地方,猛地一勒缰绳停了下来。
  滂沱的大雨,拍打在李肃略显疲惫的脸上。
  他踏着沉重而稳健的步伐,来到李儒的身旁。
  “文优,五千人马已经聚集在广武山脚下。”
  “此去十死无生,你真的想好了吗?”李肃遥望着汴河有些浑浊河水,面色十分复杂的说道。
  “岳丈对儒有知遇之恩,即便万死亦不能报其恩德之万一!”
  “曹贼,贾诩皆非凡人,区区声东击西之计,还远远不足以取信他们。”李儒闻言,侧头看了身旁的李肃一眼,神态淡然的说道。
  这位前世有着毒士之名,祸乱天下的大谋士。
  他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显得无比的淡然。
  就好似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一样。
  “荥阳守将徐荣颇有见识,且城中又有一万劲卒据关而守。”
  “此役若我们不扔出点肉出去,不仅曹贼,贾诩不放心,恐怕徐荣也不会放下警惕。”
  “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李儒见李肃还要出言相劝,他神情决然的摇了摇头。
  曹铄,贾诩二人,都是当今天下首屈一指的智者!
  若是能够用自己一命,赢得整场战局!
  李儒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李肃闻言,彻底的陷入了沉默。
  西凉军中如今仅剩郭汜,李傕,华雄,牛辅,四位可堪一战的大将。
  而这四人为了配合李儒的声东击西之计,已经扮作流寇游走在豫州,青州,兖州等地。
  此刻能够肩负这一任务的人,就只剩下他们二人。
  正如李儒所言,曹铄,贾诩都非凡人,想要他们彻底放下警惕。
  仅仅靠郭汜,李傕,华雄,牛辅等人,假扮流寇流窜各州郡,还远远不足以让他们安心。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曹铄,贾诩可远比狼狡诈多了。
  他们不忍痛割点肉出来,想杀入司州扭转战局,几乎没有多少可能!
  西凉二李都是当今天下,最顶尖的智者。
  对于这些东西,他们不可能看不明白。
  李肃若是再继续相劝,就显得有些太虚伪了。
  大雨混着雷声,雨越下越大。
  二李遥望着宽阔急流的汴河,心里各自想着事情,没有人再开口说话。


第201章 李儒之死(二)
  荥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作为拱卫古都洛阳的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荥阳城向东十里,有一条宽阔急流的河道,名曰汴河。
  汴河贯通泗水,淮河,乃是护卫荥阳城以东,最有力的天然屏障!
  荥阳城背山靠水,东依邙山,广武山,北望嵩山,其境内群山环绕延绵十数里!
  广武山脚下,李字大旗迎着秋日的清风飘舞,猎猎作响!
  李儒领着前军三千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后军压阵的大将,也打着李字旗号。
  正是与李儒齐名,被世人尊称二李之一的李肃。
  两人带着五千西凉将士,一路浩浩荡荡,直奔荥阳城而来。
  “报……”
  “军师,前方邙山两侧崖壁陡峭,如刀削斧凿,我们哨探根本无法攀上崖壁,探查上面的情况。”
  “如要绕路就只能走驿道,如此我们五千大军,再也无法在徐荣的眼皮底下隐匿行踪。”
  探路的前哨官,驾马向李儒这边飞奔而来。
  走到距离李儒身旁约莫十步左右的地方,他猛地一勒马缰停了下来。
  “知道了。”
  李儒头戴文士青巾,身穿一袭月白色的儒袍,静坐在战马上。
  听到哨官的通报,他微微点了点头。
  带着麾下的数千将士,继续马不停蹄的,朝荥阳城方向进军。
  跟随在李儒身后的一众西凉将军,是自家一向谨慎的军师。
  遇到如此危机重重的地势,居然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就做出了继续前进的决定。
  他们暗暗互望了一眼,每个人的心中,全都涌现出一股深深的迷惑。
  邙山奇险,且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供自己等人通行。
  若是敌军在崖壁两侧设伏,切断他们的归路。
  这支五千人的队伍,恐怕必然会死伤惨重!
  他们不怀疑自己军师,声东击西,奇袭荥阳城的策略。
  只是让诸人心中,有些想不通的是自家军师。
  居然在面对这个极有可能,让他们全军覆没的消息时,却好似早已成竹在胸一样淡然!
  难道自家军师的本事,已经到达未卜先知的境界不成?
  跟随在李儒身边的一众西凉小将,想到这个可能的结果。
  他们不由得全都将目光,投向端坐在战马上,神情淡定自若的白色身影。
  李儒这种云淡风轻,好似什么事情,都在自己掌握之中的神态。
  顿时让那些心中忐忑的西凉将士,全都安定了下来。
  “报……”
  “军师,前方便是邙山!”
  “通过前面这条羊肠小道,我们的大军便进入荥阳境内!”
  李儒带着前军走了大半个时辰,前方探路的哨官,驾马再次通报了路况。
  听到哨官的话,四周西凉一众将士,全都将目光投到了李儒的身上。
  尽管他们十分相信自家军师的实力,但是不知怎么着随着靠近邙山。
  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全都开始不安了起来。
  “陈云,你带一千士卒去前方为大军开路。”
  李儒遥望着重重叠叠,云雾环绕,好似和天际连接到一起的邙山。
  那张白皙儒雅的面容,罕见的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后,他当即向身旁的一员西凉小将下达了命令。
  “诺……”
  陈云闻言,握着长枪的手微微一颤。
  尽管心中十分的不愿意,但还是驾马从队列走了出来。
  “你带人在前面探路,每走百步便命麾下的弓箭手,向崖壁两侧齐射一阵箭矢!”
  “一旦听到上面有异动,立即前来通报本军师!”李儒淡淡的看了眼陈云,神情肃然的下令道。
  “诺……”陈云听到李儒的话,当即抱拳应道。
  随即在一众西凉将士的注视下,带着本部一千人马,快速脱离了队伍。
  如同一股决堤的洪流,向通往邙山的羊肠小道,一往无前的涌了进去!
  四周一众将士见自家军师,神情淡然自若,指挥调度有方。
  他们一个个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
  在后军压阵的李肃,神情有些复杂的望着,在前方指挥士卒行军的李儒。
  崖壁两侧伏击,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但是真正用善于兵者,一般是虚虚实实,让人难以琢磨。
  若他是荥阳城的守将,必然不会选择在最引人瞩目的崖壁设伏。
  因为一旦遇到稍谨慎一些的统军将领,只需以弓箭手向崖壁两侧齐射开路。
  埋伏在崖壁上的守军,便很难不暴露自己的行踪。
  反观若是在诸人提心吊胆,一路狂奔,筋疲力尽全都放松警惕后。
  伏一支奇兵在邙山的出口处,以逸待劳,守株待兔……
  这样取得的战果,必然比在崖壁上设伏更优越,更为的稳妥。
  李肃能够看到的事情,李儒自然也能看得十分的清楚。
  他这样小心谨慎,也仅仅是让一众西凉将士安心而已。
  其实真正的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