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5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儿得知就是那个记忆中的庄周哥哥,也愿意跟随他。
开始的时候,庄子并没有答应卖儿,只是与卖儿兄妹相称。后来庄子才松了口,说只要容儿答应了,他就娶她为妻。
卖儿答应给庄子管家,管一辈子,保管庄哥哥一辈子有饭吃,不为衣食发愁。
结果卖儿做到了。
自从与庄子成亲后,她就没有让庄哥哥饿过肚子。虽然在装比的岁月里,表面上她们家很穷,其实一切都是装比装的,她家有用不完的金子和银子,还有许多珠宝、玉器。
卖儿一共怀孕十次,为庄子生养了五胎六个娃。头胎是双胞胎女儿,第二胎是个儿子,名叫庄平。第三胎也是个儿子,名叫庄耕。第四胎是女娃,名叫庄怜。最后一个又是个儿子,名叫庄粟。
其他几次怀孕,都流产了。
卖儿也认识到了,儿女生养的越多,做爹娘的就越操心。在这个乱世中,看着儿女们受罪,她的心里很难受。所以习惯性流产加上她有些不想怀孕,才流产的。
再后来为了不生育,她不与庄子同居。两人就算睡在一起,也都克制着自己,不行男女之事。
卖儿不仅会生养儿女,还会做饭,还会管家。另外她还有一门技艺,那就是绣花。
卖儿绣出来的绣品,可以跟宫廷内的绣娘相比甚至比绣娘绣得都好。因为卖儿当初用的是民间的丝线和绣帕。
后来卖儿用宫廷的丝线和绣帕,绣出的绣品,比宫廷中的绣娘绣得都好。遗憾地是由于宋国在宋康王时期越来越穷,加上战争带来了人口的减少,以及商业的落后,她的绣品都没有卖上好价格。
再则卖儿并不完全是靠卖绣品为生,她的很多绣品都是半卖半送给别人了。
年轻时的卖儿,特别是在漆园时期的卖儿,可能是因为穷怕了,她贪恋钱财,爱占小便宜。后来到蒙县墨家分坛这边小镇上定居后,卖儿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出手很大方。
不过她还不是那种没有底线的大方。她保留了一大笔钱财下来,用于后来的空缺。
因为绣花,卖儿有了眼疾,后来不再绣花了,只管做饭和带外甥。
自从儿女们都成家后,庄子就很少在家里呆,除了跟惠施在一起外,就是缩在墨家分坛那边,写他的书。还有就是秘密地传道。所以庄子对卖儿后来就关心得少了。
再则卖儿也不需要他关心,她的心里不仅关心着她的庄哥哥,娃们他爹,还关心自己的儿孙后代们。
正是因为卖儿不需要他关心,他才放开手脚去秘密传道,去与惠施辩论,去游玩。
人生不仅仅是为了活着,也还有其他乐趣的。当生存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当人生有了自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游玩的。
儿孙们有儿孙们的人生,他们也一样需要自己去体验他们的人生,去完成他们的生命过程,是不需要我们去为他们做那些多余的事的。
因为我们不能代替儿孙们来完成他们的人生,各人的人生是由各人来完成。人生的体验也一样各人的人生体验是不同的,只有自己去体验,才是自己的人生体验。
所以自从儿女成家后,庄子就开始了他的新人生。衣食无忧后的庄子,不需要他操心儿孙们的生活了,他又有了新的人生体验。除了著书立说、与惠施辩论外,那就是游玩。
还有就是利用时间进行修炼。
他虽然是个真人体了,可他早晚是要进入心界的。到了终老的年龄,就必须进入心界。不然世人会把你当成老怪物,会吓着别人的。
儿女后代们得知娘亲、祖母、外祖母死了,都赶了回来,操办葬礼。这些后代们都受到过卖儿的恩情,一个个都无法免俗,痛哭不已。
庄子也一样悲痛,可他毕竟修为深厚,哭了一会儿之后就不再哭泣,进入回忆阶段。他的大脑里,都是他与卖儿的故事。卖儿在他的大脑里复活了。当然卖儿只是在他的大脑你复活,在心界里复活了,并没有真的活过来。
卖儿的修为不深,没有能够修炼成真人体。但是被心界中的人物接引进入了心界,成为一个意识体。
惠施得知庄子的妻子卖儿死了,前来吊唁。
过来的时候,却看见庄子坐在那里张开双腿,双腿之中放着一个盆子,一边敲打着瓦盆一边唱歌。
惠施很生气,责备道:“你跟她生活了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她死了你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你还敲着瓦盆唱歌你你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是这样地她刚死去的时候,我也一样,我很伤心的。我能不伤心吗正如你说的那样她为我生儿育女,照顾我一辈子,我们是有感情的。
然而我仔细想了:她不再是我的妻子了,她只是一具尸体。
万物之始,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生与死这个概念的。一个事物或者说是生命的开始,就意味着另外一个事物、或者说是生命的死亡。所以说在道面前,是没有生死这个概念的。生就意味着某个事物的死亡,死亡就意味着某个新生事物的开始。
在道面前,在漫长地进化、变化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只是白驹过隙,一闪而过而已。哪里还有什么生与死的概念呢就好像没有这个事物存在过一样。所以说任何事物在道面前,都是无形的。
我们都只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不说在道面前了,就是在人类历史面前,有多少人存在过。但是历史能记下了多少所以说有多少生命虽然存在过,来过这个世界。可是他们却好像根本不存在过一样,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就好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存在一样。可是空气却又是存在的。天地之初,是无,是气那个气就是元气。元气夹杂其中,进入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而后有形,变成有。万物生于无,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有生出万物,生出人。
如今她死了,变化成了尸体,回归于天地之中,回归于道。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我觉得我这是没有通晓天命轮回的表现,所以我也就停止了哭泣。
感谢道从无到有,再到人,再到她,再到我的妻子,再要生命的完结,给予了她一次完整地生命过程。所以我当高歌”
aa2705221
第1017章 对生命的感悟
人死了是不可能复生了,所以哭也是没有用的。
庄子在养生主中也讲了这方面的事,是从“老子死”这件事说起的。在至乐篇中,再用“鼓盆而歌”这个故事来说生死。
人死了亲人哭,庄子和道家都认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分地悲伤,就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刑罚。庄子与道家认为,这是“天之刑罚”,无法避免。
但是作为道家,作为一个看透世事和明白事理的人,一般也就在失去亲人的时候,痛哭一会儿。之后就不再过分地悲伤。因为理智告诉他们,悲伤是没有用的。悲伤和哭泣是不能让死者死而复生,只会给自己带来悲痛的心情,影响将来的生活。
我们还是要面对我们面临的生活。
庄子和道家都不是无情地,不是不让别人哭泣的而是我们要理智地面对。
妻子死了,庄子也痛哭了一会儿。老子死后,前去吊唁的秦失,也一样哭了几声。要是没有感情的话,要是个冷血动物的话,庄子就不会哭的。秦失也一样,不仅不会哭,更不会去吊唁的。
所以说庄子和道家都是有情的,都是性情中人。只是他们更理智一些。
再则从道家学说理论的角度来讲,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一样,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都是要死的。
惠施责备庄子,不应该“鼓盆而歌”,说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他是后来吊唁的,他并不知道庄子哭过。
庄子对于惠施的责备,并不计较。反而借助这个机会,给惠施讲道。
讲道是庄子一生的事业。
在宋剔成时期,由于迫于宋剔成的威压,发了“四个永远”的誓,才没有再公开讲道的。到了宋偃宋康王时期,宋康王继续对庄子进行打击,也让他无法正常讲道。
不能公开讲道,但他一直坚持秘密讲道。只要有机会,他就借机讲道。
在宋剔成和宋康王的打压下,庄子不仅仅是被动地那样,不敢公开讲道。其实他是有办法离开宋国,去周游列国讲道的。他可以把妻子儿女都安排到某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去隐居、隐姓埋名,然后他一样可以去讲道的。
可是他并没有那样做
他觉得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有了真实地生活感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道家学说。
没有经历就没有切身感受,就无法更好地体悟道家学说的精奥。
当年师父杨朱就明确地告诉庄子,说他对于很多方面都无法理解,并不是因为他笨。而是人生体验太少。
没有人生体验,你就无法理解某些很浅显地道理。
庄子告诉惠施,说他哭过。但是他并没有一直哭。因为理智告诉他,就是他哭死了也哭不活卖儿。所以哭是没有用的,只会徒增伤悲,自找刑罚。
然后就解释给惠施听,天地万物都是进化而来的,所有事物都一样,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一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的物种而已。
所以人都是要死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如果一个人害怕死亡,是不是就像一个迷失了路的孩子,不知道回家了呢
在齐物论中,庄子还讲到了方生方死,以及生命的轮回,以及道的进化等等。
在这次对惠施的讲道中,庄子又重复着以前讲过的东东,在齐物论中讲过的东东。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秋毫的末端是秋毫的结束新事物的开始,按照道的变化理论,也许那个新生事物比泰山更大呢所以说泰山比秋毫的末端要小。
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夭折的孩子是他做人的结束但也是他变化成新生事物的开始。按照道的变化理论,也许那个新生事物比彭祖的寿命更长呢彭祖的寿命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夭折的孩子。所以说彭祖不是最长寿的。
按照道的理论来讲,我们都是来源于道。所以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我们都是道的儿女,道的一部分,都是道,不分彼此
这次庄子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站在万物之始、天地之始的高度上来讲的。
庄子说:万物之始,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生与死这个概念的。一个事物或者说是生命的开始,就意味着另外一个事物、或者说是生命的死亡。所以说在道面前,是没有生死这个概念的。生就意味着某个事物的死亡,死亡就意味着某个新生事物的开始。
在道面前,在漫长地进化、变化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只是白驹过隙,一闪而过而已。哪里还有什么生与死的概念呢就好像没有这个事物存在过一样。所以说任何事物在道面前,都是无形的。
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