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现实生活里,谁要是说了真话谁就是对社会不满,对领导不满,没有隐恶扬善等等。
要是把你扣上扰乱社会、蛊惑人心等罪名的话,不说坐牢了,杀你都有可能。
其实我们可以跳过道家与儒家,跳过诸子百家的框框,我们会发现:不管是什么学说、哲学、哪个国家的律法,都不过是为了保障人民或者是某些人的生存的,为了更好地生存的。
既然都是为了生存,所以我们就要跳过道家、儒家、诸子百家的框框,怎么有利于生存,我们就怎么活。我们就做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我们只是一个为活着而活着的人。我们的人生,只是来完成这一次生而为人的生命过程而已。
一个真正信仰儒家学说的人,在任何社会环境下,都不会生活得很好,只会比道家生活得困难。当然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儒家”,绝对生活得很滋润。
道家最起码还知道钻空子,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努力地活着。而真正地儒家那一套,就相当地被动,让人不敢恭维。
说白了,那是约束自己,目的是迎合社会管理,方便社会管理。
当然披着儒家外衣的假儒家例外。
aa2705221
第1048章 庄子对亲情的思考(二)
我为什么会沉溺于亲情之中,不能自拔呢
庄子想来想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社会没有给我们安全感
如果不是在这个乱世中,如果社会很安定,就跟大周前期一样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话
庄子想:应该亲情要淡泊一些。
因为我们的爹娘长辈、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后代,他们都很安全,都不需要我们来照顾,不需要我们来关心,都能很好地生活下去,我们之间就会少了过分地关爱。自然亲情就淡泊了一些。
可生逢乱世,我们既然生养了子女,我们能不关心自己的子女吗我们既然生为人子,哪里能不关心自己的爹娘长辈呢我们大家是同一个爹娘生养下来的兄弟姐妹,我们能不关心他们吗我们的长辈照顾过我们的爹娘,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受苦吗
我们既然答应了配偶组合成家庭,又一起生育了儿女,我们能不顾及配偶而独活吗
我们既然生养了儿女,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女们受苦吗
我们作为长辈,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后代受苦吗
正是因为生逢乱世,所以我们才更加地沉溺于亲情。
因为我们能力有限,不能拯救天下苍天,我们只有这个能力,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自己的亲人。
再则家庭是社会中最自然的一个单位,社会是由无数家庭组合而成的,家庭也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
而家庭,则是社会中除了个人之外最大地组合体。这个组合体,比与陌生人组合而成的团队、团体、组织、国家都可靠。
因为家庭成员是我们最相信的人,他们都我们的亲人。
家庭成员的组成是这样地:一爹娘、兄弟姐妹、爹娘的爹娘。二爹娘、配偶、子女后代。三爹娘的爹娘、爹娘、自己和配偶、自己和配偶生养的子女后代。
爹娘应该是我们最值得信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除了爹娘之外,是没有人比他们更疼爱我们。当然少数爹娘除外。脑袋进水了爹娘除外,过于自私的爹娘除外。
爹娘的爹娘,也就是我们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也一样疼爱我们。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后代。但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子女后代需要他们关爱,所以能够关爱到我们,份量就少了。甚至关照不过来。并不是说他们不关爱我们,而是能力有限。
兄弟姐妹,也是我们最值得信任的人。我们一起长大,分享爹娘长辈们的关爱。后来我们又各自成家生儿育女。我们小时候一起分享爹娘的爱,等到爹娘长辈老迈的时候我们又一起侍奉他们。
如果兄弟姐妹不团结,爹娘构建的家庭就散了。所以我们要与他们团结,把他们当成最信任的人。
配偶不用多说了,配偶是我们最最相信的人之一。如果我们相互不相信,就不要组建这个家庭了,就没有组建家庭的必要。
子女后代自然是我们最相信的人了如果我们不相信他们,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如果他们不相信我们,不是他们过于自私就是我们过于自私。
作为人父人母,既然决定生育儿女了,就决定抚育他们长大,希望他们生活得很好。如果不是这样想的,就不是一个好父母,以后儿女后代对你不好也就很正常了。
子女后代与我们的关系,正如我们与爹娘长辈的关系一样。
如果我们连家人都不信任了,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所以说任何团队中成员、任何团体中的成员、任何组织中的成员、任何国家机构的官员,他们都没有我们的家庭成员可靠、值得信任。
正是因为家庭是社会中最大地组织、团队,所以我们更需要亲情。
正是因为社会上那些组织、团队、团体什么地,不值得我们相信,所以我们才更加地相信家人,更加地注重亲情。
所以我们沉溺于亲情之中。
想完这些庄子终于给自己找到了理由:我为什么沉溺于亲情了
是因为生逢乱世,命不保夕我们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关照,我们还佩为人父人母长辈吗我们还佩做人妻人夫吗我们还佩做人子吗
关于疼爱、关于亲情的程度,达到什么样才不是沉溺呢
庄子觉得:既然决定生养子女了,就要保证子女在成年前的安全。一样地道理,属于你的后代你就要尽能力保证他们成年。不然你就不要轻易生养儿女。
至于孙子辈,不是你操心的事。因为他们有爹娘。他们的爹娘既然决定生养了,就应该负责。
当然不是那种冷酷无情不闻不问。而是能帮则帮。假如子女他们遇上了困难,你还能看着孙子辈们受苦孙子辈虽然不是你的子女,可毕竟是你的后代啊是不是
其二作为人父人母,不要以为生养了儿女就等着收利息。如果是这种想法,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在给子女后代添麻烦、增加负担。所以作为人父人母,尽量自己照顾自己,不要儿女后代为你操心、担心。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既然可以不要担心爹娘长辈的赡养问题,又减轻了子女后代对我们的顾虑。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都自强自立了,都没有依赖了,我们只剩下亲情和爱心了,我们的生活还有忧虑吗
因为世人在乱世中被生存问题困扰着,在太平盛世中被各种欲望困扰着。所以都生活得并不快乐。
所以作为爹娘长辈,生活得并不快乐。在乱世中,他们永远为自己和子女后代的生存问题困扰着,生活得并不快乐。在太平盛世中,他们为子女后代们的各种欲望所困扰着,为了满足各种欲望,他们生活得并不快乐。
而我庄周一样不快乐因为我也有欲望我沉溺于亲情之中,不能自拔。我有一个欲望,就是要找到那两个儿子。
看着东方的红日,庄子泪流满面。
aa2705221
第1049章 断发文身的国家
想明白了亲情,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沉溺于亲情之中,庄子觉得轻松了许多。
儿子他还是要找的。
要是连儿子都不找,不满足一下心愿,他庄周就不是人
可是找儿子这个想法,就是个欲望
因为有了这个欲望,强烈地欲望,他才这样执着地来楚国找儿子杨延的。以后他还要去北方的赵国和燕国,找他的另外一个儿子。
欲望是个害人精
可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害人精,也并不是要我们没有欲望。
如果连儿子都不去找,这个欲望都没有,那他还是人吗那他还是庄周庄子吗那他还是道家吗那他还是道家学说传承人吗
始祖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欲、绝欲什么的,并不是要我们杜绝一切欲念。而是指出欲、欲望的危害性。所谓的无知无欲,其实是指:它们是祸乱的根本。如果真的无知无欲的话,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那样可能吗作为人,能没有欲吗
已经进化成为人,就不可能没有欲望了。
作为先秦智者,作为当时公认的智者和后世也一致公认的智者,老子是不可能教导我们无知无欲的,只是告诉我们人间世事祸乱的根本是知和欲,要我们放弃那些对生存不利的知和欲。
可是由于诸子百家学说之间的文化争斗,其他学说门派的人故意将老子的学说思想庸俗化,故意曲解,才造成世人的误解。
经过这次楚国之行,庄子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对始祖老子的道经与德经作一下解释了。在这一路之上,他接触了不少人,而大多数人对始祖的经文有着误解。
可以想象这些年楚国人在思想上面,也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可能是楚威王时期让楚国强盛起来的原因,来楚国隐居的人很多。自然这些来隐居的人,把他们各自的学说思想带了过来。
还有在楚威王时期,邀请来了不少天下大才,为楚国做事。他庄子也一样,曾经受到楚威王的邀请。这些大才不仅为楚国做事,也把自己的学说思想带到了楚国。
现在的楚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文化思想也很混乱。
所以有人在楚国故意曲解道家学说,让世人误解道家学说。
庄子决定:等这次从楚国回去,要加紧时间写一些文字解释一下始祖写的道经与德经。这件事非常重要,刻不容缓。
想明白亲情与欲望后,庄子决定了,找儿子要继续找,但不是一定要找到。找到找不到是另外一回事,不要沉溺于其中,心意到了就行。然后回宋国,解读始祖的学说思想。再然后去赵国和燕国找儿子慎根。也一样能找到更好,找不到就回来,不要沉溺于其中,心意到了就行。
离开陵阳山地界,进入原吴国地界,再往东进入越国。
越国人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断发文身,身材各异。有人高大消瘦,有人矮小精瘦。只有少数人比较正常,中午身材。整体说来,瘦是越国人的明显特征。
对于庄子来说,越国是一个很热的国家。可以想象,越国人不穿多少衣服,还文身的原因了。文身,是他们的装饰,是作为衣服来穿的。天气热,所以都不束长发,更不喜欢戴帽子。不戴帽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越国距离大海很近,海风很大,无法戴帽子。
不日,庄子来到海边,想到大海上面去寻找天涯无名和杨延。
听杨湖说,大海大到无边,在大海的上面有无数岛屿,天涯无名和杨延很可能到海岛上隐居去了。
自从进入吴越地带,庄子就感觉到了,天涯无名是不可能带着家人和杨延在这里隐居的。
因为吴国与越国交界的地方,大多有着越国的风味。而真正地吴国原国土上的人,与越国完全不同。再则原吴国国土上并不适合道家隐居。
而越国这边,与大周其他诸侯国的风俗不同,也是不适合隐居的。越国的风俗,与南蛮各地差不多。只是越国比较先进一些,比较接近文明一些。
所以查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