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惠文王怯怯地说道:“恐怖如斯”
庄子扫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公子成,见公子成朝他点头。他明白公子成的意思,转而面向赵惠文王。笑道:“我还有三把剑,没有使出来。”
赵惠文王赶紧问:“想听你说说你的那三把剑,到底怎样”
庄子说:“我有一把天子之剑,一把诸侯之剑,一把百姓之剑。”
赵惠文王问:“天子之剑怎么样”
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溪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
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
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
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
这种剑,向前直刺,无人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能割裂浮云;向下,能斩断地纪。
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
赵文王听了茫然若失,半天之后问道:“那诸侯之剑怎么样”
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
这种剑,向前直刺,无人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
对上,效法于天,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顺应四时序列;居中,顺和民意,安定四方。
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
赵惠文王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又问:“那百姓之剑又如何呢”
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是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街头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
如今大王拥有君王之位,当用天子之剑为子民谋福祉,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多关心天下子民的生活吧”
赵惠文王听了庄子的话后,顿时醒悟。
于是上前牵着庄子的手,来到殿上。吩咐厨师准备食物,以贵宾礼款待。
小监们端来食物,赵惠文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没有坐下。
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
赵惠文王这才坐下来,以最高地礼仪款待庄子。
庄子见赵惠文王这个小屁孩子还是比较明白事理的,还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劝谏,也就顺势开导了起来。
事后赵惠文王三月没有出宫门,不再关心剑术。
剑士们见赵王不再搭理他们,又见自己的剑术永远也无法达到庄子的那个水平,一个个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在位期间发生过这些重大事件:联合燕秦,讨伐齐国,沙丘平乱,阏与破秦,渑池会秦,和解廉颇。
有著名的典故:完璧归赵。
庄子收了重金,离开赵国回到宋国,把重金分给儿女后代们后又去了燕国。
两年后,八十岁的庄子回到宋国。一直没有找到儿子慎根,他决定回来羽化飞升。
在当时的社会,少有八十的大活人了,所以他决定羽化飞升。再不飞升的话,就变成老怪物了。
墨家分坛那边的嫂夫人和张山两人,都在弟子的见证下,羽化飞升了。此时的墨家分坛那边,已经由张山的弟子代管。
嫂夫人与张山的弟子,在墨家分坛这边修炼,也是后来道教的起源。道家由最初的“散修”隐居生活,到现在的集体、集中修炼,已经具备了形成宗教的基础。
回到墨家分坛的庄子,查看了一下由嫂夫人与张山整理、刻录的书简,他觉得并不满意。所以决定羽化飞升的他,放弃了立即羽化飞升的想法。
他想把由嫂夫人修改,张山刻录的书简重新修改一遍,传给后代弟子们。
庄子的回归,并没有引发弟子们的惊喜。因为自从他从小镇上搬到墨家分坛这边来后,他的一个分身经常出现在这边。
这个分身,不是他有意幻化出来的。而是他的影响力影响了弟子们,是由弟子们从内心出发,幻化出来的一个分身。他的回归,正好是两个分身合而为一。所以弟子们见到他,并不觉得奇怪。
庄子主要是对嫂夫人、张山两人对始祖老子的道经与德经上面的理解,不是很满意。所以他决定重新刻录道经与德经的书简。
因为嫂夫人与张山两人的解读,偏向于“黄老派”了,受传统思想影响严重,并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来编写。
aa2705221
第1059章 老子的道
道经第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是讲“道”值得一说。非常道,是讲“道”不同于一般的道,不是道路的道。还有是讲“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道是在不停地变化的。
名可名,是讲“名”,是讲“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名可名,是讲“道”这个名字值得一说。道因为是在不断地变化中,所以它的名字经常会改变。其实无论道变化成什么东东,它始终是道。
任何物都是由最初的某个物质变化而来的,那个最初的某个物质,就是道。由最初的某个物质道,变化成现在的这个物质后,它仍然是道。
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进化的,万物都是道,都是由最初的某个物质变化而来的。
这个世界包括宇宙星空,都是由最初的某个物质变化而来的。
道说白了,它就是进化、变化。万物都是由最初的某个物质进化、变化而来的。
所以道的名字永远是不同的。今天它是猴子,它的名字叫“猴子”。其实猴子也是道。若干年后说不定它就进化、变化成猿人了。因此它的名字又叫“猿人”。其实猿人也是道。再若干年后说不定它就进化、变化成人类了。因此它的名字又叫“人”了。其实人类也是道。再后来人类又进化成更高智商的物种。或者智商退化,变化、进化成低能生物了。
而最初的猴子又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所以说我们无法考证猴子的来源。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考证道的来源。
猴子是道,万物都是道。所以道的名字很多,道的名字是在不断地变化中。
总之万物都是道。所以道有无数的名字。
这就是名可名,意思是说:道的名字值得一说。
非常名,是讲道的这个名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非永恒不变的。随着道的变化,它的名字永远在变。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与“有”是讲道的变化,理解了“无”与“有”,就理解了什么是道,以及道的变化原理。
老子认为,在天地之始的时候是没有天地万物和宇宙星空的。当然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只是没有天地万物和宇宙星空而已。无是指这个意思的,而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在没有天地万物和宇宙星空之前,是有其他物质存在的。这个其他物质,它就是道。
这个其他物质,它就是最初的某个物质,就是道。天地万物和宇宙星空,都是由它变化、进化而来的。
这个最初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
所以我们把它命名为“道”。
道万物的起源。道万物的本源
因为有了道的存在,就变成了“有”。
因此就有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指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是没有天地万物和宇宙星空的,这就是“无”。
为什么说无是天地之始呢
因为在无之前,还有道,还有最初的某个物质。有了这个最初的某个物质,由它慢慢地变化、进化,就慢慢地有了天地万物和宇宙星空。
所以说无是天地之始。
自从有了天地万物、宇宙星空后,这个世界就变成“有”了。有了天地万物、宇宙星空,就有了人类和天地间的一切。
人类和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无中生有变化、进化出来的。
所以就有了“有,名万物之母”的说法。所以说“有”是万物之母。
无与有是相对于某一事物而言的。当某一事物存在的时候,它就是“有”。当某一事物不存在的时候,它就是“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与“有”的关系,无与有是相互的关系。
有是从无中变化、进化出来的。本来没有这个事物,是无。结果因为某个物质的变化、进化,就变化成现在的这个事物了,就变成了有。
比如说:本来是没有车子的,没有车子就是无。但我们用三十辐插入毂中,经过一番加工后,就变成了车子。有了车子就变成“有”了。
本来是没有器皿的,我们用陶土揉合做成了器皿,器皿本来是没有的,是经过加工后就有了器皿。
本来是没有房子的,是无。我们可以建一所房子,安装上窗户,里面就可以住人、放东西,就有了室之用。房子本来是没有,是经过了加工后才有了房子。
有生于无,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摘自老子的道经第十一篇。
老子道经第十一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第十一篇里,老子说的是人类如何利用“无”与“有”,无与有的相互关系。
其实这也是在讲道的变化,事物的变化、进化的关系。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我们要从“无”、从无中生有这个角度去观察事物变化的奥妙。我们要从“有”这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看看这个事物到底能变化、进化出什么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是指无与有,无与有同时出现,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无中生有,有来源于无。无一样又来源于有,因为本来是无,而是通过有变化而来的新生事物。所以无来源于有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而已。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无与有的关系,讲无与有的相互关系,讲两者之间的关系很玄妙。而且不是一般的玄妙。但是如果我们以“无与有”相互关系这个理论去研究事物,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多地玄妙,开启智慧之门。
我们就会发现,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