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庄子的故事-第6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说你庄子、你们道家是在宣扬消极思想

    所以要封杀你

    庄子说:你们就是要封杀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就是要给我扣帽子。我说人是要死的,你说你们有儿子有孙子,儿孙可以延续你们的梦想。我说人类与其他物种一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你说我蛊惑人心,传播消极思想。

    你们就是不让我说话,你们就认准了,你们的儒家学说、墨家学说、诸子百家学说是对的,而道家是错的就这么回事

    现在能不能容我说两句

    你们为什么那么害怕死亡呢害怕人类的最后结果,不敢面对呢是真的吗不敢面对吗

    我们先不说这个我只想问:我们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都没有解决,我们自身的生存都没有保障,我们操那个什么心还儿子孙子呢还子孙万代呢

    还是先面对现实生活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生存问题吧

    这才是庄子、道家提出“齐生死”的原因和目的,让我们站在道的高度上来面对现实,而不是面对梦想和未来

    梦想是需要的,未来是属于下一代的。而我们还是解决一下自己面临的问题,解决一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吧面对生存吧

    在庄子时期,在老子时期,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生存永远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如何更好、更理智、健康地生活,才是重要地、现实地,而不是梦想的未来美好世界。因为未来的美好世界,不是属于我们,未来美好世界是属于子孙后代的。

    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面对我们的人生吧面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吧这个现实生活是属于我们的

    真是自身的生存问题都没有保障,还操心起子孙后代的事了也太伟大了吧世人

    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都是影子一样地人生,别人怎么活我们就怎么活,那才是我们的悲哀

第16章 道家的生死观 二

    庄子、道家讲生死、齐生死,并不是在宣扬消极思想,而是在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忽悠别人活在梦想世界里。未来再美好,那是子孙们面对的生活和享受的生活,而我们面对的、享受的是现实生活。

    庄子、道家是重生的,特别是庄子、杨朱等道家,最注重地是现实生活。活着,才是属于我们的。死后的荣誉,我们却享受不了。因为死了,无法感受。

    人死了,金钱、荣誉、权力、美女、子孙后代,等等等等,我们都感受不到了。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可以感受、享受到一切。

    所以说活着才是我们的追求

    你拥有金钱、荣誉、权力、美女、子孙后代,等等等等,可你只能拥有一时,你不能长久地拥有,你也无法长久地拥有。

    历史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组织,无法长期永远地拥有某一项。

    皇家的江山、皇氏家族,牛比了吧可是也就几百年,就结束了。

    也有人可能变态地认为:皇家的江山是几百年就结束了,可皇家的子孙遍布天下。

    可他们想过没有那也许只是姓氏,他们姓皇。可他们的血脉传承,早已与不是皇家的人融合了。

    任何家族,再牛比的家族,他们的儿子要娶媳妇,他们的女儿要选女婿。而媳妇和女婿都是其他姓氏、其他血脉。子子孙孙下来,还有多少是当初的血脉

    子孙们的血脉早已融合了,天下早已是一家了。你说你的认真是不是徒劳

    再说我们的先祖,也许我们几千上万年前的先祖与你们几千上万年前的先祖,还是兄弟姐妹呢

    所以你的一切追求,曾经地一切不择手段,都是徒劳,都是在折腾。都是在窝里斗,都不在家里人斗家里人,手足相残。

    甚至说严重点:你是在搅乱社会和谐、制造社会的动乱。

    有些东东你拥有了,就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别人的生存或者是压迫了别人的生存空间。你影响了别人的生存或者是压迫了别人的生存空间,必须会引别人的反抗。别人为了生存,必然要改变那些影响了他生存、生存空间的游戏规则。

    说直接点,那就是要改朝换代。

    别人的反抗,反过来影响了你的生存。或者你因此而失去了过去的一切。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曾经的折腾、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因此你死了。

    如果你因此死了,你所拥有的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因为活着我们才能拥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

    所以说活着才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梦想中。未来再美好,那不是我们享受的,那是儿孙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活在立竿见影的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可以立竿见影,我们就去做。

    早上栽树,下午在树下面乘凉,这事我们可以去做。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担粮,这事我们可以去做。兴修水利,扩展农田,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我们可以去做。大家团结起来,防止意外、防止野兽、防止坏人入侵,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我们可以去做。

    某些国家在展武力,可以预见对我们的生存构成威胁,这是可以预见的潜在危险。所以我们也要展武力。不要以为你跟别人套近乎就可以避免战争。更不要以“军备竞争”来阻止展武力。为了避免军备竞争,可以秘密展武力啊是不是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

    人无打虎意,虎有食人心,不得不防。

    如果用我的生命可以换来儿孙的幸福、身边人的幸福、大家的幸福,那么我可以去死

    所以说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活在梦想世界里。

    说到活在现实世界里,就有人脑子转不过弯来,认为是得过且过,只顾自己。显然这也不是道家和庄子所赞同的,道家与庄子、杨朱都不是叫人得过且过的。

    其实得过且过并不是明智地选择。如果我们得过且过了,在接受了真正道家思想的人面前,你很快就会被孤立起来了。尽管你是别人的儿女、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等,当你得过且过的时候,按照道家生存学理论,你不顾别人别人一样不顾你。哪怕你是别人的父母、儿女或者是兄弟姐妹。

    尽管儒家认为不应该,可在现实面前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包容你不顾别人,接受儒家学说思想的人一样不顾你。但是儒家为了迎合社会舆论的影响,表面上并不会这样。明明不孝敬长辈,表面上还要装出孝敬的样子。明明做父母的有偏心,却偏偏找一个说辞来掩饰偏心。明明不愿意跟别人友好,表面上却还装出很友善地样子

    而道家就不同,道家直截了当,而不做作。你不顾别人、不与人合作,我就孤立你。我没有必要包容你,我也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做什么表面文章。

    何必呢为何要掩饰呢为何不敢面对呢为何要粉饰太平呢为何要构建一个充满谎言的社会呢

    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就提到了“贪生怕死”。

    贪生与怕死是连在一起的,贪生的人绝对怕死。

    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并没有提到人们为什么贪生,只是讲了要正确面对死亡,正确理解死亡。

    贪生怕死的话题牵扯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不先说清楚这三观,都无法改变人们贪生怕死的观念。

    要想改变世人的传统观念,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你可以改变某些人的观念,可你无法改变所有世人的观念。改变所有世人的观念,必须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而最快地途径,那就是通过国家权力来推广。可道家认为:欲则不达。

    因为人们传统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多少代人而形成了。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天下

    世世代代根深蒂固都是这么认为的,你想改变,可想而知。所以说,欲则不达。只有人们自觉地觉醒,才是最好地改变。当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一定地时候,当各种学说理论都试验过了,能够幸存下来的,才是人类最终地选择。

    所以以国家权力强行推广自己的学说思想,也不是长久的办法,也只是急功近利,强迫别人接受而已。

    在道家面前,在真正地道家面前,无论你使用什么学说思想,什么律法,他们都能够在夹缝中寻找到生存的方法。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给人民一条生路的。没有人民,没有人民的赋税,统治者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只要给人民一条生路,道家都有生存下去的法子。

    剥削者也一样,手下没有人,手下没有奉献者,他们剥削鬼啊

    行了只要你还给别人一条生路,道家就有生存下去的法子。

    人生,不过是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能够让自己活到终老,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足也

    多余的东东,别人去追求的东东并不是我要的,统统地给我滚一边去。

    有利于我生存,我就追求。不利于我生存,我就躲避,如此而已

    道家追求生但并不是贪生,道家重生与世人的贪生是不同的。贪生是一种无知、盲目。

    道家重生,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完成这一次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生命过程。

第17章 道家的生死观 三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生死”,还告诉我们:生命是永恒地那是要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上来看待生死。

    如果单纯地站在人的角度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世上难找百岁人,人生最多也就活个百十岁。

    如果站在道的角度上,生命是永恒的。人与万物的生命一样,都是永恒的。

    因为人与万物死去,作为人或者是作为物,这个生命是结束了,可它却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形式、物质。

    比如说人作为人虽然是死了,可人死后并不是彻底地消失了,而依然有尸体的存在。尸体腐烂后又会变成另外一种物质,无穷无尽,永远存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物质而已。

    如果我们有这种人生境界的话我们的人生还会有困惑吗

    当然这个境界太高大上了,世俗中的芸芸众生是无法理解,更别说达到这个高度了。那好我们并不要求你一定要达到这个认知的高度、达到这个高大上的境界。

    那么我们就说人吧

    作为人,生命是有限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这一次“生而为人”的机会,珍惜这一次生命的过程。

    我们生而为人只有一次机会,我们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可以重来的,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重生一次的机会。

    还有我们也一样无法阻止生命的到来。

    我们想重新来一次人生也不行,我们不想来做人也不行,这些都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改变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这一次难得的人生。

    既然生而为人了,那我们就要好好活着,珍惜这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从自然生到自然死,是我们的一次完整的生命过程。自然生就不用说了,生命的到来我们无法阻止。自然死就有了一个界定了,什么叫自然死呢

    根据道家的理论来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