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什么叫自然死呢
根据道家的理论来讲,不是人为因素的死亡,都是自然死。
比如说,终老死亡。一个人活到老了,老死了,这是最自然的死亡。当然人的寿命也不是一致的,不可能都活到一定地年数。有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有的人只活到三四十岁。甚至有的人夭折。
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是彭祖,彭祖活了八百多岁。当然那是传说,不是我们亲眼所见。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也不可能。
对于夭折的人来说,只能说遗憾了,他们没有能够体验到一次做人的完整人生。甚至他们连意识、感觉都没有。
而作为正常地人生,从出生到老死,至少有几十年吧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过许多事。真的有人说人生短暂。其实人生并不短暂。也不无聊,而且内容丰富。
我们从出生到终老死亡,一般要经历这么许多事的。我们有在母亲腹中最幸福、安祥的生活;我们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有自由奔放的青少年,我们有我们的青春激情岁月。我们有我们追求异性寻求人生伴侣的美好时光,我们成为人父人母。我们作为人子,孝敬父母;我们作为人父人母,接受子女的赡养。我们的人生,还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比如说我们的个人兴趣爱好,等等。
如果我们都认真地过了,并不简单。真的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草率人生了,对我们的人生并没有这种感觉,并没有体验到属于人的生活、生命经历的过程。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影子人生。依附于别人,别人怎么生活他们就怎么生活,就跟别人的影子一样。他们以为这就是人生,其实他们就是影子人生,没有自己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体验不到人生的快乐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活到终老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与我们的父母长辈、身边周围的人,都选择了错误地人生观。因此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快乐和自由。甚至我们因此半途而废了我们的人生。
当我们把人生定位在“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只是来体验一次人生、只是来完成一次任务的时候,我们的人生观,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不是豁然开朗了呢
我们会不会因此而放弃了许多多余地追求了呢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多余的东东而放弃了享受人生。或者说是没有时间去享受人生、去体悟人生的意义。
你也不要听别人在你面前鼓吹什么子孙后代的事,你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过好,生存都存在问题。或者说你都没有明白什么是人生,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你还操什么子孙后代甚至是万万年之后的事,你你你你这不是瞎操心
未来再美好,你享受不了。未来美好与否,是子孙后代们面对的事。子孙后代们不是傻子,不需要你操心的。你还是操心一下你面临的事,你必须解决的事。
所以说你说未来再美好,你都是在忽悠别人。
我们所面对的,是我们的生活。在不影响别人生存的前提下,我们想怎么享受生活就怎么享受生活。
你不要听别人向你鼓吹什么“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生活品味都是忽悠人的东东。能够保证每天的营养,让自己健康活下去,这就是生活质量,或者说是生活档次、生活品味。每天开心、自由、有安全感,这就是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生活品味。
你开心吗你自由吗你有安全感吗
如果你除了钱和自我满足的虚荣外,活得并不开心,没有自由,也没有安全感,你就别在我面前说什么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生活品味。
在人类没有解决老弱病残者的生活问题和贫困问题之前,我们都不要被别人说的生活质量,或者说是生活档次、生活品味给忽悠了。那些老弱病残者和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他们一样梦想着美好的生活,或者说是生活档次、生活品味。当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时候,他们就要开始反抗了。
正如有歌唱的那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有人可能因此又要给道家扣上一顶“仇富”的帽子说道家不追求多余的东东,还不许别人去追求。
其实道家只是看到了生活的本质
追求多余的东东,创造更大地价值、利润,如果是用来帮助别人的,那么无可非议。
如果你追求多余的东东、创造更大地价值只是显得你的本事大,只是囤积居奇。你的追求有什么意思呢你只是自己认为有意思罢了可在你有意思的追求背后,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别。贫富差别大了,生存游戏的规则就要改写了。生存游戏规则的改写,就是社会动乱的开始。
生存游戏规则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而已都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
你说你的一生都在瞎折腾什么
你说你为子孙后代,你的子孙后代是傻子吗如果是傻子,你给他们留下再多地财富,他们也守不住。我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我们的老祖先,他们谁不是这样在努力地积攒钱财,希望自己的后代过得好一些。可结果我们每一代人都要去自己努力。
所以说为子孙后代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地,都是在搅乱社会。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在为子孙后代,而是在为自己的那一世虚荣。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满足,自以为是。
其实我们活着,都是在为自己活着。说是为子孙后代,为周边人,为天下苍生,大多都是忽悠人的。明明你的做法是错误的,你怎么是在为别人呢
当我们工作累了,我们就想歇歇了;当我们的心累了,我们就要重新思考人生了。
第18章 道家的生死观 四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生死”、生死论,其实也是在讲道。
什么是道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段来理解。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讲道的转化,从这个物转化成那个物,从那个物再转化为另外一个物。其实就是在讲道。
其实是在讲宇宙世界的来源。
其实是在讲人类的来源
其实是在讲世间万物的来源。
学习道家哲学,如果没有理解什么是道,那么你就无法理解道家。你的一切解读,都是云里雾里。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一段也是讲道的。
这一段的意思是: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秋毫的末端是秋毫的结束新事物的开始,按照道的变化理论,也许那个新生事物比泰山更大呢所以说泰山比秋毫的末端要小。
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夭折的孩子是他做人的结束但也是他变化成新生事物的开始。按照道的变化理论,也许那个新生事物比彭祖的寿命更长呢彭祖的寿命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夭折的孩子。所以说彭祖不是最长寿的。
按照道的理论来讲,我们都是来源于道。所以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我们都是道的儿女,道的一部分,都是道,不分彼此
从以上这一段来看,庄子的齐物论、齐生死论,是在告诉我们:要跳出站在人的角度、高度上看待人生,要站在道的角度、高度来看待人生、看待生死。
如果单纯地站在人的角度、高度上看待人生、生死,我们就会固执、执着于人的层次、高度。我们就会贪生怕死,我就会迷恋生而害怕死。
如果我们单纯地站在人的角度、高度上看待人生,我们不是只顾自己就是只顾自己的家人、亲人以及子孙后代,而忽悠他人。
我们如果只顾自己、自己的家人、亲人、家族以及子孙后代,就必须影响到他人的生存。影响到他人的生存他人必然会起来反抗,他人站出来反抗必然造成社会的混乱。
如果我们跳出人的圈子,站在天地一体或者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我们会不会看破人生呢
不要跟道家说儒家或者墨家,也不要说这个主义和那个主义,以及这个国家的律法和那个国家的律法更适应人类。道家认为你没有跳出人的圈子,没有站在更高地高度和境界来看待人生、人类,你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都是庸医。
在人生哲学、人类哲学没有解决人类的来源、人为什么而活、活着是为了什么之前,一切思想、主义、宗教等等都只是人类走向正常、健康生活的路上,人类对这方面的思考、尝试,都只是生存的一种方法而已。
说得更直白一些,都不过是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生存下去,生存得更好的方法而已都只是一种尝试而已
我们只有跳出人的圈子,站在更多地角度上来反思人生、看待人生,我们可能才有顿悟。
如果我们认为人生只是为了活着,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还会执迷于追求那些对生存没有意思的事和执念吗
说完生,庄子开始讲死。
在齐物论里,庄子告诉人们,不要害怕死亡,认为死亡是一种归宿。害怕死亡的人是不是像迷失方向的孩子,不知道回家的路了呢都不知道回家了呢
在齐物论里,有这么一段话是写这个的: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我怎么知道人们都贪恋地活着,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没有困惑和苦恼了呢我又怎么知道人们都害怕死亡,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像走失的孩子不知道家在何处,不知道回家了呢
活着难道我们就没有困苦了吗死亡难道我们可以逃避吗
对于死亡的害怕,庄子在齐物论还有这么一段精彩地劝解: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丽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因为长得漂亮,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她,没有杀她。她当时哭得泪水浸透了衣襟,以为自己完蛋了;等到她进入晋国王宫,被宠为夫人跟晋侯同睡一床,吃着美味菜肴时,后悔当初那么伤心地哭泣,差点错过了好日子。
所以我们又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他们会不会后悔当初是那么地贪生呢我们又怎么知道死后的生活是不是就不如活着的时候呢就好比丽姬那样以为完蛋了,却享受着荣华、奢侈。
对于道家来讲,死亡并不可怕,作为人是死了,可作为道,我们的死后的尸体还不知道将变化成什么也许变化为大椿也许变化为蝴蝶呢也许变化为天长地久呢
关于庄周梦蝶这个典故。
在庄子的齐物论最后一段里,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对庄周梦蝶,早已被人解释得云里雾里了。而真正正解的文章,没有多少。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