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戟平三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古京官处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只要牵扯到高官贵胄都是装聋作哑,可是曹操却不这样做,他一上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言“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可这也得罪了宦官这一京师最大的势力之一,要是换做普通官吏,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弄死,好在曹操父亲曹嵩曾任三公之一的太尉。在朝堂中很有影响。
  宦官不敢暗害曹操,只得曹操远调,可惜后来还是难免被免了职,闲赋在洛阳也无事可做,只得回乡。
  “什么福不福的,如今宦官当道,朝政腐朽,两次党锢之祸朝廷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朝廷了,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如今还有几人去年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又被宦官害死,这朝堂之上还有品德高尚的士人么?再这么下去大汉可怎么办?”曹操一拳头砸在矮几上,心中的愤怒不用言表。
  自桓帝起,朝堂被宦官和外戚轮流掌权,宦官行事不遵循律法,任人唯亲,卖官鬻爵,败坏朝政,为祸百姓,兼并土地,谋财害命。
  外戚一党虽然也有劣迹,但比起宦官来说要好很多,朝堂上清正的士人和外戚连成一党对抗宦官,他们品德高尚,时称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外号。
  三君指窦武、刘淑、陈蕃三人,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学习的榜样;
  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八人,为“人之英”,即人中英杰;
  八顾指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八人,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为他人榜样的。
  八及指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为“能导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导其他人学习三君等榜样的。
  八厨指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为“能以财救人者”,即不惜家财,救助有难者的。
  当时人称这些人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惧被他们指责贬损,害怕被世人认为德行有失,都登门拜访他们。
  两次党锢之祸就是党人和宦官爆发的两次正面冲突,可惜宦官毕竟是近臣,每日都待在皇帝身边,皇帝又昏庸只听宦官的一面之词,两次都是以党人的失败告终,党人也为此死伤惨重。
  最近的一次,去年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发动辛亥政变,试图一举消灭宦党,可惜事情泄露,功败垂成,双双遇害。
  “诶,孟德呀,这事我也和张邈、何颙、许攸讨论过多次,也为大将军和太傅惋惜,如果他们能成功,就能肃清朝野,可惜功败垂成,可叹可叹!”袁绍一脸惋惜的摇着头,一口有喝干了酒樽里的酒。
  “几个月前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要求解除禁锢,陛下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收捕并处死曹鸾。接着又下诏书,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牵连五族。何颙他们已经开始保护被迫害的党人了,陈蕃、李膺都在帮助党人避难。我今日来找孟德就是想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团体,和洛阳剩余的党人一同反抗宦官,还朝野一个清明,孟德,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宦官们真的要一手遮天了。”袁绍坐正身子对着曹操作揖道,这才是他今天来的目的。
  曹操连忙回礼,“本初兄,铲除宦党本就是我辈应做之事,但有差遣兄长一声,曹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有孟德相助大事可成,大事可成啊。”得到了曹操的帮助,袁绍感激的说。
  “来,孟德,为还天下一个清明的朝政干一杯。”
  “干。”曹操也举起了手中的酒樽。


第五十七章 曹孟德的战略目光
  又喝了几杯。
  “本初兄,过几日大朝会我会亲自上书奏明陛下,为大将军、太傅鸣冤。”曹操放下酒樽一脸决然的说。
  “孟德真乃大丈夫也,可此时上奏恐怕不是时机,曹太守之事你已知晓,何必再做无谓的牺牲”袁绍摇着头劝解曹操,这时候去上书根本不会有作用,反而会惹怒皇帝,被宦党忌惮,招致杀身之祸。
  “本初兄不必多言,我心意已决,绝不能让清正之人遭受冤屈,不让奸佞小人继续为非作歹。”
  说完又是喝了一大杯酒,重重的把酒樽砸在矮几之上,青铜酒樽的三足直接穿透了矮几,曹操满脸愤慨。
  见到这一切,袁绍叹息着摇了摇头,他知道劝不了曹操,只能期望曹操不会赴曹鸾的后尘。
  “本初兄不必担心,我敢上书自然是有一定把握的,陛下不会怪罪于我,宦党更是不敢加害于我。”曹操看出了袁绍的担心,笑着抚着胡须说。
  “哦,孟德有何见解?都言孟德乃是治世之能臣,快说于为兄听听。”袁绍见曹操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急忙问道。
  “如今天下不太平,边疆胡人屡屡犯境,朝廷虽然多次镇压,但收效甚微,每年胡人还是越境劫掠,不久前,幽州上谷郡、渔阳郡鲜卑人越境,幽州刺史告急书本初兄也应该知道吧。”
  “这个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当时不是从并州的云中郡、定襄郡调派兵马前去征伐鲜卑了么?捷报上也写明了,官军所至胡人望风而逃,百姓无不夹道相迎。”袁绍现在虽然没有官职,但一直居住在洛阳,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洛阳,对朝廷的事一清二楚。
  “本初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谷郡、渔阳郡的危机是解了,可是云中、定襄两郡却遭了灾。”
  曹操摇了摇头,把酒樽从桌子上拔了出来,一旁的侍女连忙给再倒上酒,家主发怒可是很可怕的,不少家奴侍婢都是在家主发怒时不小心惹了祸被杖毙的。
  “这事我也有听说,但奏章上说不算严重,只有几个村落被洗劫,犯境鲜卑人很快就被击退了。”袁绍不解的看着曹操,这些事他都是知道的,朝廷上也是人尽皆知,不算什么大事,这百年来胡人哪年不寇边,哪年不毁坏些村庄
  “几个村庄本初兄认为真是这样吗?”曹操握着手里的酒樽说。
  “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袁绍大惊,难道朝堂收到的奏章都是假的?并州那些人敢隐瞒不报
  “本初兄难道不知道现在并州官员的情况吗?这几年宦党不停地派亲信到各洲郡上任,中原几个大州他们插不进手,并州这混乱的地方就成了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这几年我虽然不在洛阳,但也清楚,并州北部几个郡都已经被宦党掌控了。”曹操轻哼一声说,对于宦党的痛恨他是发自心底的,宦党这些人只知道搜刮钱财,国家大事一点忙都帮不上,现在竟然连军情都干瞒报了。
  “宦党现在还敢瞒报军情”袁绍一拳砸在矮几上,也是一脸怒火。
  “这也是我从一些北地来的商客口里听说的,据他们说,云中、定襄两郡原本驻防的北军一调走了,鲜卑人马上犯境,两地守军拼死抵御外敌,最终没有北军的存在,那两地军队死伤惨重,鲜卑人最终还是越过了长城进行劫掠。”
  “这次鲜卑犯境明显是蓄谋已久的,规模比上几次都要大,上谷、渔阳一遇到调去的北军阻击就立刻撤退,云中、定襄方向就受到袭击,你认为这只是巧合吗?”曹操叹了口气,朝堂上的众人还被蒙蔽着。
  “孟德的意思的,鲜卑人知道上谷、渔阳的北军是从并州调过去的这怎么可能,这些都是军事机密,外族人怎么可能知道。”袁绍不敢相信的说,难道内部出了叛徒?
  “并州北部本就多胡人,南匈奴、羌、鲜卑人都有,大规模的兵力调动怎么可能瞒得住?而一旦那里的军队调动,肯定就是去救援幽州,上谷、渔阳那都是大郡,人口众多,每年缴纳的赋税更是远超云中、定襄。”曹操说着说着嘴有些干了,喝了口酒看着袁绍。
  可惜袁绍一点反应都没有,皱着眉头思考了曹操的话,这些事情似乎并没什么关系啊,上谷、渔阳富裕他也知道,那鲜卑人更应该攻击这里呀,怎么会转头袭击贫穷的云中、定襄两郡,他们也不可能打破雁门关,只是云中、定襄两郡劫掠根本得不到什么。
  曹操看出了袁绍的不解,叹了口气,本来以为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能成为自己的知音,这才把这事说出来,没想到只是虚有其表,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上谷、渔阳那有那么好打破,这些年幽州兵力也不弱,那里的长城更是年年修葺,就是因为一旦被鲜卑人攻陷,整个河北之地就无险可守,鲜卑人的骑兵就可以肆意南下劫掠,幽州、青州、冀州、茺州都不再安全,这天下就算真的完了,重兵防守之下鲜卑人怎能可能打得下上谷、渔阳。”
  虽然看出了袁绍的短见和无能,曹操还是没有隐瞒的意思,话已经说出来了就一次说完,袁绍没有见识不证明他手下没有智谋之士,到时候落人话柄就得不偿失了,自己刚来洛阳,父亲虽然有些朋友在洛阳,但毕竟已经远离官场多年,影响力有限,自己现在根基尚浅,还需要和袁绍这样的名门望族拉上关系。
  见袁绍没有说话曹操摇了摇头,看来袁绍比他想得还要无能。
  “鲜卑人的目的一直都是云中和定襄,攻打上谷和渔阳只是声东击西,为了把云中、定襄的北军调走,他们好攻陷河套之地,阴山脚下,河套肥美的草场胡人早就窥视已久,这次只是在云中和定襄劫掠,朝廷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过不了多久胡人就会试图占领河套地区,朔方、五原,定襄、云中都会被胡人占据。”
  袁绍这才反应过来,恍然大悟拍手笑道,“原来如此,胡人的目的竟然是河套之地,孟德能想到这么多果然是有大才。”
  袁绍满意的看着曹操,眼前这人确实是个人才,不愧有才名在外,现在他初到京师,根基未稳,只要自己略施恩惠肯定能把这人收归己用。


第五十八章 得意的袁本初
  “本初兄过誉了,哪里称得上什么大才,只是知道一些,在这发发牢骚罢了。”曹操连忙摆手说道,自己简直是对牛弹琴。
  “能知人所不知这不就是大才么,孟德不必谦虚,只是你说胡人想占据河套,这可如何是好。”袁绍一脸忧虑,河套虽然人口稀少,可一直都是汉朝的领土。
  “如今怕是无力去防御河套地区,南方还有蛮族盗贼四起,朝廷每年都要派兵平乱,根本无力再防御河套地区。”曹操也是无奈的摇着头,要是他能带一支军队去北方,他有信心守住北地,可惜他只有一个职。
  “自光武帝内迁南匈奴,胡人就一直盘踞在河套附近,不过这也无所谓,即使河套被胡人占据,他们也不可能进犯中原,河西、雁门均是险要之地,关中之地又有群山阻挡,胡人的骑兵根本进不来,最终也只能继续盘踞在河套地区。”曹操解答了袁绍的疑问,这时候正是像袁绍示好的最佳时机,袁绍屈尊前来拜访自己,已经是抛出来橄榄枝,自己当然要接着。
  “果然独有见解。”袁绍抚掌大笑说,曹操只是三言两语解答了他心中的疑惑,并且还讲西北的局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