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当兴-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请看!这便是绵竹关守将李严李正方亲笔书写的密信,其上所言可尽解主公之疑惑!”
吴懿笑着从怀中拿出密信,恭敬的递给了过去。
刘备带着些许疑惑和期待,飞快的拆开密信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起来……
“真是如此?李严竟打算率部献关而降?”
刘备喃喃自语道,手中的密信在这一刻好似那么的不真实,他不敢相信让自己头疼了好久的绵竹关会是以这样的形势结束。
“嗯……士元,孝直,汝等难道尽皆判断此信所言千真万确不能有假?不会是那李正方坑骗我等之计谋?”
本着怀疑的态度,刘备觉得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所以还是不敢彻底的相信。
毕竟吴懿是降将,李严又未曾谋面,虽然和法正都属于东州派系,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仍然很大。
这夺取益州之事重大无比,事关刘备的前途发展,由不得他多张几个心眼多做一些考虑……
主公有此疑问,自然也是在庞统法正等人的预料当中。
不过还没等他二人开口解释呢,在一旁看了半天的刘禅却先一步插话道“父亲!依儿之见,这信上所言之事七成为真三成为假,可信但却不可尽信!“
刘禅这一插嘴,庞统等人到嘴边的话自然就说不出来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别看少主平时一不掺和二不干预的,可若是真的有兴趣说了些什么,那绝对会成为主公刘备第一个考虑的因素。
而且再说了,少主刘禅的这番话,跟他们的本意也相差仿佛,庞统等人如果再说一遍,岂不是画蛇添足白白做无用之功吗。
此时庞统也只能无奈的苦笑,谁让是他手欠非要拉着刘禅过来,人家少主刚才明明都想要避开的。
这还不是庞统自己心里那点小九九又瞎盘算了,之前被刘禅压了两场,这回好不容易有机会在刘禅面前显摆一下,庞统一时没忍住,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少主一开口,到了主公耳朵里就成了至理名言,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少主虽为童言,却是无错,直接让他们几个文臣谋士当场下岗,张着嘴也说不出话来…………
第七十章 人前少主(为‘习惯你叫我爷’书友的万赏加更!)
刘备皱着眉头有些不太明白刘禅说的话,故而出言问道:“哦?何为可信却不可尽信,禅儿此话作何解?”
“回父亲的话!此密信名为绵竹关李严李正方所书,发于吴懿将军处,呈秉于父亲面前,这一连串的过程下来,如果哪一环有失的话,恐怕最终要倒霉的只会是绵竹关内的李严等人,不过这却是站在此信为真的前提下考虑。”
“而假如说此信为假,那么如此顺利的送到我军当中,定是少不了某些人的暗中操作,所为目的无非是引诱父亲上当,而后对方按计部署或埋伏或偷袭我军……”
刘禅解释到这里不由得看了眼吴懿,虽然自己脑子里明知道此番投诚为真实可靠的,但这一分析起来就免不了多说一些两面性的问题,所以说到底在他将这封信视作伪造时,便有了几分怀疑吴懿的意思……
只不过作为降将,吴懿此时低着头表现的十分低微,根本不打算站出来于刘禅争辩什么,因为他也清楚,自己不论说的再多也抵不过刘禅少主的身份。
所以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只能靠旁人的努力了,如法正这个原本的东州士人……
不够很显然,刘禅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简单的略过没有着重点出,因为他还没有正面回应老爹的问话,事情还尚不能彻底盖棺定论。
“但是!这两点缘由所出皆为猜测,若真正结合实际来看,儿以为此信可信度足有七成之多,自是可以一试!”
话说到之里自然是没完,刘禅脚下微微上前一步,似独领风骚一般开口道来:“因吴懿将军先前之投效,结合法正法孝直先生种种关乎东州士人一脉的表述,再有张松先生的叙说,故儿才将此信可信程度提到了七成之高!”
“历来不受重视的东州士人,在刘季玉的手下已然混不出个名堂也没有机会让他们混出头,所以才会有孝直先生的弃暗投明,才会有吴懿将军的主动投效,才会有这封李正方的暗中迷信。”
“亦是因此,儿相信此时此刻,原本应当为刘璋手下一大臂助的东州士人,已经全盘选择了父亲作为新任之主,也是极力支持父亲主政益州的!”
话说到这,吴懿的腰板都跟着挺直了许多,心想少主果然还是慧眼明具,说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原本吴懿都打算将自己因何而投效全盘托出了,可如此做法却是显得有些太过刻意,再加上此时正值敏感,他若跳出来则未免有些太过刻意,于情于理都是不对,且于大事不合……
不过刘禅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毕竟七成比之十成可还差了足足三成之数。
“父亲!纵上儿之所述,虽然可断李严李正方之真假投效,却一样需要有所防范。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思胜思优思好,却不思败思劣思坏,是为上位者之大忌!”
“故儿以为,信可有不信亦可有,一面选择相信李正方之言,一面却要暗中防备其心,不为其他只求万事稳当不出差漏,如此父亲之谋蜀大计方可妥善而成,也正是因为此计关系甚大,才会需要这番多心之举,是以有三成不信……”
刘禅躬身示意,脚下却是不慢,丝毫没给自己老爹搭话的机会,飞速转身一溜烟的小跑出了帅帐,头也不回好像完全不在意后面会发生什么一样。
殊不知,此时刘禅却是心急火燎不为别的,他心爱的小毛驴可是在那半湿半干待了好久,若是因此着凉染病了可是大不妙,这年头人得个风寒都得考虑要不要办丧事,更何况是一头小毛驴了……
刘禅是跑了,可帅帐里的事却没完。
十成七三分,刘禅将他所想所虑之言尽皆道来,让帐中众人听了个清清楚楚。
其中,尤以庞统,法正,张松三人心中感慨最深。
因为他们三个在来此之前,却是先行细细商讨过此事真假与否,而且还要考虑到法正张松和李严有过接触的前提,这才敢肯定此信的真假程度。
然而少主刘禅未见李严之面,未闻李严之声,却从旁的线索因果之中有此判断,甚至考虑周详正反两面都有涉及,不失其智尽显其才,竟是一瞬间将他们三位智者都比了下去……
而三人中,法正张松倒也罢了,他们二人还未曾与刘禅有过正面的交锋,甚至张松还要感激刘禅的救命之恩。
毕竟时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庞统那日的谏言张松自然听过风闻,心中虽然知其为公,但又怎么可能毫无怨言,只因蜀中未定一切都要先以主公之利益为先,这才没有与庞统计较的意思。
不过这要是换了法正,那说不定早早就开始盘算着怎样将算计过自己的人给坑死了……
然而此时此刻,庞统却是先被刘禅给打击到了。
前有两次今朝第三,庞统有时候怀疑这位少主是不是天生就跟自己反冲,不然怎么回回都搞得自己哑口无言?
可庞统却没有想过,今天要不是他自己想要在刘禅面前露一手挽回前两次丢掉的面子,又怎么会出现刘禅一言将密信之事梳理清晰条陈明切呢……
宝贝儿子一溜烟的跑了,刘备与方才愣神之际没有拦住,却也于正事无妨。
刘禅都说的这么清楚了,他这个做老子的再看不透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夺蜀一事事关重大,绵竹之险要更为刘备心头大患。
如今事有七成胜算,三成败虑,这在刘备看来已经足够去做了,甚至七成之下五成之上,便是刘备的底线所在。
而且宝贝儿子刘禅话里的意思不用很清楚了,明摆着是选择相信吴懿,选择相信绵竹关内的李正方。
那所谓三成,是为人主必要思量,是为上者应有之考虑,说出来的是刘禅,听进去的却是刘备啊……
“士元……这件事便交由你去安排吧……”
刘备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颇有些意兴阑珊的意思,嘱咐了庞统一声,便摆摆手让众人退下。
待帐中只剩下其自己时,刘备长长的出了口气,将密信拿起来放下去,心中想法万千,却更多是因为自己那个宝贝儿子刘阿斗。
人前少主人后顽童,虽为稚童之龄,却每每有惊人之语,小小年纪已是想的如此通达考虑如此缜密,刘备有的时候真觉得自己老了啊。
尤其是看到下颌短须中若隐若现的银色,更加让他心里头有些小小的悲伤。
说起来有点丢人,活了大半辈子却在自己儿子面前保不住老父亲的威严,可刘备那微微翘起的嘴角却是其内心难掩的喜悦和自得…………
第七十一章 绵竹关内
绵竹关虽然称呼是关城,但实际上却和一般县城无甚差别,只不过是为了表现出为蜀郡门户,才会这般叫法。
在吴懿投降之后,张任率领着残部并绵竹守军龟缩在城中,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打定了主意要死守绵竹不给刘备任何的机会。
只不过光凭着手头的这点兵力,张任那被接连打击的内心还真有些发憷,总觉得没有援兵心里面就不踏实,手头兵力如果不在刘备四五倍以上都会觉得胜算不大……
这纯粹是被刘备给打出来的心理阴影,甚至连刘备这个当事人都不清楚张任的状况,只能说一切都过于巧合了吧。
但是,不管张任怎么提防担心刘备麾下的荆州军,却还有一点要比刘备更加让张任主意,那便是东州一脉忠诚度的问题……
吴懿的莫名反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更是打了张任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准备好的所有战略都要弃之不顾重新部署,而且还因此彻底压缩了益州军在绵竹到涪县之间的控制力,让张任不得已只能龟缩到绵竹城中。
而现在,自家主公竟然派东州士人的首脑李严来协助自己防守绵竹关,这在张任看来跟开玩笑没什么区别……
虽然李严带来了成都的中央精锐部曲,足足有两万之众,再加上张任手底下的万余人,已是比刘备的荆州军多出两倍有余。
可这些都要考虑一个前提,那就是李严为东州士人一脉,手头掌握的兵力也比张任要多,如果他心中也有鬼的话,那恐怕这蜀郡门户也是一座毫不设防的空城啊……
但张任的怀疑只是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少都是因为吴懿所带来的影响,按理说应当是不能强加于李严等人的身上,可此时此刻这种关键时候,张任也不能完全的控制自己不去想这方面的事情,不论他怎么安慰自己,心里头已经是将东州一脉给提防了起来。
张任的不信任,李严为官多年老奸巨猾,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种明显的敌意。
甚至他也猜得出来是因何而起,却从没有表现出半分的不满,或是要跟张任翻脸的意思。
他们东州士人既然已经有了选择,那么一切当是以大局为重不能胡乱行动。
若是因为一时之快而丧失了全局的利益,那才叫一个得不偿失呢……
所以在李严看来,你张任想要怎么提防就怎样,东州一脉根本就不做丝毫异动,只是按部就班的行事。
时机未到之前,李严可不会傻到先动手给人口实露出马脚,那样未免太过愚蠢了些。
只等一切准备就绪,里外呼应之下,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