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当兴-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正如军师所想!禅认为成都以东龙泉山脉可过!选一堪用上将做统帅,于营中荆州精锐挑选千余悍勇猛士,令其为一支偏师东进山岭密林处,寻一条偏僻之路出来绕至成都近前,定可以偏师出奇效!”
刘禅说完,还特意看了一眼自家老爹,心里头很是不解。
为什么方才老爹要表现出那般样子,自己这个计划不是他第一个知道的吗?怎么还会表现出一副不知情,还说出那话来?
然而此时显然不是解惑的时候,刘禅觉得还是等敲定了这事之后,才去问问自家老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较好……
“嘶!!!”
跟刘备初闻此计时情况一模一样,诸葛亮倒抽一口凉气,法正张松亦是不落人后,却独独庞统好似放松了一般,竟然还微笑着摇了摇头,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在预料之中似的……
诸葛亮略带一丝丝复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刘禅。
西进绕袭之法他想过,可东进龙泉却从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中,因为他想的是龙泉山脉险峻难行,大军根本没有办法通行的,却没有考虑过少部分人的奇兵。
可是!在他看来,少主此计还是不可行也,偏师千余人,可成都守军数万,靠这些人又能做什么呢?
…………
第一百零一章 虚张
略一思考,诸葛亮便想到了个中关节要害,但是他没有直接点明说出,而是决定等一会儿。
很明显少主刘禅今天是有备而来的,之前几次的转折变化很是让人应接不暇,难保这一次不会出现啊。
说不准就是刘禅特意留下了这个坑,等着他诸葛亮自作聪明的跳下去,然后被少主一番解释打脸呢。
做人得长记性,诸葛亮也是一样,他自认为不会在同一个错误上犯两次,更不会在一个坑里摔第二回……
果不其然,就在诸葛亮嘴巴刹住没有开腔的这个功夫,刘禅直接接着自己方才的话头继续说道:
“父亲!诸位先生!禅来料想你们心中定会有千百疑惑,更会质疑我这办法的可行性,但且静下心来听我一一道来!”
刘禅清了清嗓子,知道接下来便是今日议事最关键的时候,自然不能有马虎的地方。
虽然前面的铺垫已经足够多了,这里就算有些小小的差池也是无伤大雅,但能做到尽可能的完美又为什么要弄出瑕疵来呢。
哪怕刘禅不是一个吹毛求疵只求完美的人,也不想在自己大方表现的时候有什么失利之处……
“眼下我军被雒城阻挡于成都之外,见成功在即却不可得,这是何等的无奈,也同样是令人焦急。但雒城如果真的那般好下,也就不会成为刘璋重点布防之所在,也就不会阻挡我军这么长的时间了。”
“而不破雒城,成都又不得进,蜀郡便不能平,益州就不能得,这一连串的反应归根结底,还是要说在雒城的头上。所以雒城看似难下却又不得不下,如此无奈之举其实才是困扰我军真正的难题,也是父亲近些日子头疼不已的原因!”
听到这里,刘备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确实是如刘禅所言,他不正是因为雒城不得不下而感到头疼吗,要是能够有机会放过雒城直逼成都,那他的头还疼个屁啊……
但问题是,诸葛庞统等人四人都没有商量出来的办法,刘禅一个人想的就真有用处吗,走龙泉山脉可行性有那么高吗?
刘备不太清楚其中的因素,但却知道自己儿子的话明显没有说完,所以便静下心来继续认真的听着……
“然而在禅看来,雒城之阻碍不过一时,为长远计还是成都作为重要!四位先生向西进之法不可行,所以禅才会想出东走龙泉山涧林地之策!偏师之用,人不在多只在精,意不在城而在人心乎……”
“嗯?”
诸葛亮下意识的出声,脸上比之方才多出了几分惊疑之所,好似又从刘禅这几句话中听出些什么来。
只不过一向行事稳重的诸葛亮却很难理解刘禅的意思,以小博大兵行险招并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但却正好于庞统相匹配,所以在诸葛亮尚且只有一丝丝明悟之时,庞统却猛地两眼发光又从座位上蹿了起来,带着惊喜之意看着刘禅,那感觉好像是头一次认识到这个少主一样。
对于凤雏的莫名其妙动作,张松法正两人早已习以为常了,反正不管人家怎么做,主公都没说话呢,他们俩自然不会吭声,还是专心致志看着少主的表演比较好,同时他们二人也是想听一听,少主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不破雒城便下益州……
众人众态皆在刘禅眼中,庞统诸葛之智慧略有猜测亦是正常,因为刘禅觉得自己这个办法不说是最好,但也足以称得上是在及格线以上,优等水平之下的中间稳稳当当。
如果不是要考虑那么多的话,直接按照诸葛亮原本的意思,可能雒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鬼蜮,哪还有这么多的麻烦事。
可生而为人,身不由己的事情多了去,总不可能每次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更不用说没有个人的底线也是不同,曹操能做的刘备不一定做得到,孙权能做的,曹操却未必可以实施,道理就是这么的简单……
“偏师为奇,故而人数不可过多,千人足矣!令需悍勇机敏之上将领队,穿越山脉险路,抵达成都之下!不过禅可不是想要靠着这些人去攻打成都,如此异想天开的事情自然不会考虑的。”
“可成都不打也不代表这千人便是毫无作用!此一支偏师,人皆带旗三面,等到了成都下竖旗声张,是为虚势,目的自然是用来恐吓成都,或者说惊讶刘璋更为恰当一些……”
其实刘禅说到这里,在座众人也就理解的差不多了。
排除已经猜出来的庞统外,其余四人哪个不是当世顶尖的人才,就算是刘备智力比不上那三个,可他也是常年领兵征战的统帅,而且是一个相当合格的指挥。
刘禅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他还不能明白其中深意,那他也就别想着什么兴复汉室北灭曹贼了。
还是早早回家做草鞋安安分分的去吧,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大汉首屈一指的草鞋品牌呢……
刘禅之计初听错漏百出,但实际上这些错漏都要有一个前提依据,就是刘禅真的将目标放在了成都之上。
怎么说也是益州州治所,刘璋再昏庸也不会放弃这里的防御,哪是靠着骁将一员士卒千人就能够拿下的……
可若是目标在雒城上呢?那效果可就是不一样了啊,甚至于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扭转变化。
表面针对成都为假象,实际却是在以此为诱饵钓雒城里面的那个老乌龟,如此行事端的是赌运气。
可战场上,每一次拼杀每一次征伐,何尝不是在拿着自己的性命做赌注呢……
没有谁会自大的认为,经历了千百场战事后仍然是身无尺寸之伤,行事无半点错漏不该之处的。
所以赌运气亦是战场上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有的时候,运气好的人就真的是那么不讲道理的说……
刘禅虽然话没说完,可当他一看帐内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时,便已经知道自己不用再继续说下去了,因为再说也只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
这种时候啊,个人内心自我的遐想才是他最有利的臂助,聪明人就喜欢做聪明事,猜不透看不透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脑补,甚至说不定都已经开始想着怎样准备筹划了…………
第一百零二章 当使何人
刘禅的想法不在精妙只在奇谋,出乎意料未在想象之中是为奇,任凭所有人都猜不到,那才叫真正的出奇制胜。
你刘璋不是认为雒城坚如顽石牢不可破吗,那就让一支敌军出现在你成都近前大张旗鼓。
如果这样,你刘季玉还能够安安稳稳的睡觉吃饭不慌不忙,那就是真的厉害了,刘禅此计划自然就是已失败告终,甚至那翻山越岭穿过去的偏师还会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但刘璋真的会那般淡定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连如果这种假设都不可能存在!
雒城坚守壁垒,自然是少于成都有消息联络,刘璋想要知晓雒城的情况,也只有自己派出哨骑去冒险入雒城。
但荆州军的封锁是跟你在开玩笑吗,十人去一人回都算是侥幸,怎么还可能奢求更多……
而当偏师抵达成都城下时,刘璋定然会想办法探明到底发生了什么,那时这一千人的首要任务就来了,便是尽其所能的截杀所有从雒城方向来的探马,一个都不能放过!
之前的虚张声势,是为了让刘璋龟缩的城中不敢妄动,那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哨骑出城一说。
因为有敌军至城下,自然就代表着雒城已失,再派探马出城岂不是白费功夫。
而雒城方向,当长时间没有成都来人之后,刘循心中定会生疑,想着成都是否有失。
再加上那时城外荆州军做不紧不慢的样子,也不再有之前着急攻城的迫切感,进一步加深刘循心中的疑惑和不安。
而想要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就得要搞清楚成都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偏师一行人才需要盯紧了这边的哨骑来杀!
只要拦住了刘循的探马,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心生惶惶难以平静,那时再有流言传出,声明荆州军已经找到了捷径绕到成都下,此时正在猛烈的攻城当中。
如此几个方面结合下来,刘禅就不信他刘循不会有动作,要知道成都可是益州根本,雒城可以丢成都不能失,这是底线问题。
而当一个龟缩在壳里面的老乌龟探头之后,那就别想着再有任何的机会缩回去了……
一番计划下来,说简单点,刘禅就是打算在雒城跟成都之间设下一个关卡,一个阻碍两地正常信息交流的挡板。
一面接收不到雒城的现状,一面不清楚成都的安危,如此互相不知情,才可以让原本的缜密防御露出破绽……
当然,世间没有真正百分百的完美一说,刘禅也不敢保证偏师就能够将所有雒城探子给拦截住。
因为哪怕是有张松的详图,可谁又能保证这里面少没少一两条隐秘的通路,或者偏师的一时疏忽大意。
但这些不要紧,纵使是让刘璋知晓了雒城安然无恙,他也一样是需要遣人回去通明情况。
这便是一次挽救的机会,只需要单方面的让雒城处在无人联系的孤零零境地,那么刘禅的计划也可以说是成功了……
至于刘璋在得知雒城方无事时,会不会派兵出城去试探城外的敌军,这也是想都不用想,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情。
雒城被围刘璋都不曾从成都派出来一兵一卒,眼下城外突然多出来一股敌军,天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万一是荆州军的诱饵怎么办,万一真的有荆州军饶了过来埋伏在四周怎么办,老老实实的守好成都才是最重要的,反正不是已经派人去给雒城传信了吗,这在刘璋看来便是已经足够……
这年头啊,就是没有个什么飞鸽传书之类的,不然刘禅这计划还真是行不通,毕竟他可没有办法拦住天上飞来飞去的信使。
可不也正是因为无此传信之法,故而刘禅才会放心大胆的用这个办法的吗……
此番计谋,尤以偏师任务最重人选自然是慎之又慎,招降过来的益州军自能是不能用,不光战力不行,忠诚度也不能得到百分之一百的肯定。
那自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