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刘备此番用意却非一般,犍为郡原本什么地方,那是刘循的底盘,也是对蜀郡成都支持最大的一郡。
    其中不说有多少异心者,刘备觉得放谁过去做太守都有些不放心,倒不如交给李严李正方来办。
    这样一来能够发挥其才干,二来也是他李严表忠心的时候到了,如果能够将新的犍为郡治理完善,那么刘备定然少不了后续的嘉奖封赏。
    可若是连一个犍为郡都管不好,那也不要说刘备不照顾当初的情分,封赏一些财务做个力所能及之内的小官就算了,也就在妄想什么其他的……
    犍为郡,巴郡各有处置,偌大的广汉郡自然也逃不过被拆分的命运,毕竟那么大的底盘只有一个郡守位置未免也太过浪费了一些。
    所以刘备决定将广汉拆成两半,一部分是广汉北部包括白水关葭萌关在内,为新的梓潼郡,治所自是梓潼县,太守之位由表现良好的霍峻兼任。
    梓潼取代原本的广汉作为益州北门户,自然是要有一个擅守之人做太守最合适,霍峻能够在刘璋和张鲁两方夹击之下坚守葭萌不破,这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新的广汉郡,迁移治所到雒城,交由从事张存为太守。
    此人亦是荆州人士,职权为刘备出谋划策,但却一直被庞统法正等人压着,很难有发挥的空间,所以刘备便将其放在郡守之位,命其治理一方也算是没有亏待老人了……
    广汉都挨了刀子,蜀郡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属国所在暂且不动,但蜀郡却是要整改,原本臃肿的体系尽皆去除,蜀郡的整体面积也被大范围的缩减。
    并且另行划出来一个汶山郡,交由陈震为守治所汶山县。
    汶山这地方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西接羌族部落,也就是放到陈震手里刘备觉得放心一些……
    至于最重要的蜀郡太守,则是刘备钦点法正出任,目的是有收拢东州士人之心,但却更加看重于法正的个人能力。
    再加上蜀郡为州府所在,异常的关键敏感,当然是需要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在此的,法正自是最合适不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略(上)
    北部诸郡自是安排妥当各有划分,而南边尚未完全平定下来,所以就算刘备划分了也是无用,还得等大军压境一面搞定蛮夷,一面将那些刘璋旧部招降,这样才能继续考虑分割南部诸郡的问题。
    所以没有被授予太守之位的官员其实也不用气馁,机会还有的是,只要能力够忠心明,又不是那种特别讨人厌的性格,刘备都不会有任何的偏私。
    文武各自加封奖赏,但实际上这也仅仅只是算作一半而已,毕竟益州刘备才真正得了一半,等他彻底掌控益州之后,定然再会有另行的封赏加官,只是不一定有今日这般正式罢了……
    该说的都说了,诸葛亮绢布上那寥寥数百字也念完了,刘备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但却并非全部,该留下的都很自觉的没有挪脚。
    刘禅眼看着人来,眼看着人走,坐在一旁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自己在这的用处是什么。
    难不成又是被老爹拉出来给别人看的?在荆州要确定一下自己少主的身份,在益州还要来这么一下?
    反正刘禅是没搞明白自己到底事来做什么的,或者干脆就是个吉祥物吧……
    至于封赏之类更是完全都没有必要,他是什么身份,老爹唯一的儿子,主公之下少主,将来的继承人。
    这等身份还需要什么加封赏赐啊,那些个封赐出去的,还不是跟从刘禅家里送出去是一样的……
    只是刘禅却下意识的忽略了,其实他在入蜀这一路上所起到的作用亦是非同小可,甚至如果实打实的算起来,比之庞统法正也是差了一线而已。
    这要是刘禅再年长几岁,刘备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头顶上挂几个官职,到时候任其自由发挥也算是一种考验。
    只是现在其年纪还小,需要学习的东西仍然很多,更不是需要放出去历练的时候,天纵之才也不能放任自流不是,到时候好好地一块璞玉雕琢废了,那刘备估计得哭晕在茅房里……
    其实封赏一事,跟刘禅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刘备派人叫他过来无非是不想让自己这宝贝儿子继续犯懒。
    以前刘禅就表现出一种懒惰的状态,不是不用功,也不是不努力,而是能做八分的事就肯定不会做成十分,能出一分的力也定然不会多出半分,正正好好卡死在那个线上。
    也就是在战时表现的超出刘备预料了一些,没想到能有那么活跃,到了平时无事发生,就会变成一种懒懒散散的样子,实在是有些让人担心。
    这要是刘禅知道老爹的想法,可能都会劝刘备不要想着怎么替他更改了,因为这是前世带过来的老毛病,就算改得了一时也改不了一世,习惯已成身体本能了,也就只要美食能够与之抗衡一二……
    当然,不想让刘禅犯懒是一方面,刘备也打算让其见识见识这些文武受封加官的场面,看一看这些人为了功名的进取之心,说不定也能激发一下儿子的朝气。
    毕竟一个近满十岁的孩童,却活的跟一个而立之年的成人一般,着实是有些老成的过分了……
    不过单单只是这两点,刘备也不会特意叫刘禅来此一趟,这种事更多只是顺手而为之,并非特意如此。
    其实召唤刘禅到此,刘备是为了接下来的议事打算,他想让儿子在一旁听一听,增长阅历见识的同时,说不定也能有一些灵光闪现,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建议来呢……
    能够留下来不走的,自然是刘备的心腹之人。
    如诸葛庞统,如法正张松,亦如赵黄张魏等武臣,亦有李严,吴懿这般新晋之人。
    当然,李严吴懿靠的是明辨主君,又是益州内的老人,虽然是东州一脉,却也要比外来人强出许多,所以留下他们俩亦是无有不妥……
    益州现在虽然于刘备掌控之下,但却是百废待兴正需拨乱反正之时。
    自从双刘决裂之后,刘备南下进逼成都,以至于刘璋的威信在益州境内是一跌再跌。
    除了被刘备攻下的地区以外,其他郡县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动乱。
    当然,南部诸郡中永昌,牂牁等地是本身蛮夷就很多,乱不乱跟刘备打不打益州其实并无太大的关系,唯有越嶲郡夷王高胜算的上是趁势而动。
    眼下虽然刘璋开城投降,刘备占据成都,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备还算不上是真正的益州之主。
    永昌,牂牁,益州,越嶲四郡,皆有叛乱匪患,若是不除则民不安生,民不安生则郡县不附,此乃常理。
    更何况,汉中一地益州门户,北出雍凉之所在,一直被张鲁掌控在手中,始终无非归治于益州之下,这亦是一处未来的隐患……
    不要以为白水关,葭萌关两处优势,便以为张鲁是一个毫无能力无甚作为之人。
    刘季玉本人毫无进取之心是其一,益州内部派系纷争无法集中全力是其二,张鲁个人另有独到之处,掌握民心懂得治理麾下百姓是其三。
    由此三点,汉中才会一直成为益州的心头之患,才会成为刘璋时时头疼的对象,才会有半壁巴郡被张鲁所占以致益州守军有失土之责……
    但就算是如此,汉中此时仍不是最佳的攻取时机,毕竟益州新下尚未维稳,南部诸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若是冒然北上进军恐有后患。
    再加上此番半年之久的征伐,刘备麾下最精锐的荆州军此时早已人困马乏,若是未经休整再起战事,恐士卒军心涣散士气不稳,到那临阵对敌时十成战力发挥出七成便已是侥幸了……
    所以现在这段时间,正是最佳的修生养息重整益州,等待时机一到汉中之地自然是唾手可得!
    只不过刘禅如此想法,但旁人却未必也和他一般无二,毕竟功名利禄少有人不想取之。
    刘备与张鲁之间早晚会有一战,这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却只是不知究竟何时而起。
    若战端一开,武将文谋定然个个摩拳擦掌等待着建功立业,因为这才是大丈夫应有之心。
    今日刘备殿中之议,召集众位心腹之人商量,便是为荆州,为益州的下一步做打算。
    不虑远不为谋,只看眼下那是万万成不了大事的。
    走一步看一步是为庸者,走一步看三步是为常者,走一步看十步为智者,若有看百步者,恐为妖孽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略(中)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刘备也就没必要客套什么的,直奔主题道:“诸位,眼下我军已领益州,然南部诸郡尚未平定,各方郡守仍为表现臣服,以战或以和,诸位觉得备应怎样选择?”
    这殿中议事,讨论的话题主要就那么几个,首要的自然就是关于益州南部诸郡的处置了。
    主公之言如得众人之耳,此问题虽然紧急,但却也并非难事,毕竟益州南部诸郡的蛮夷问题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至于各郡太守,自然是需要妥善的处理,否则很容易便会引起动荡,到时分割决裂益州内部紊乱,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向认为拳头低下出真理的张飞第一个站起来道:“大哥勿忧!吾自提五千兵马,竟取越嶲,牂牁等郡,那等土鸡瓦狗之辈不堪一击,又怎会是我荆州军的对手!”
    “三将军所言差异,吾等方下成都,益州刘璋臣服也不过日余,越嶲等郡守恐怕连消息都未曾知晓,又何谈其心有反意定会与主公作对。
    故亮以为,当传颂檄文于诸郡之中,遣使代主公招抚各郡太守,尽可能的减少战事,益州此时已经残破不堪,主公新领州牧当修生养民为先!”
    眼见张飞瞪着大灯泡就要开嗓,诸葛亮可不想自己耳朵遭罪,也顾不上摇扇子了,赶忙借着说道:“此为以文和之道,但事有变化,亮也难料所有郡守都是识时务者,亦应当留有准备以防被万一。所以三将军所言亦是需要,当遣将一员率兵一部,无需太多但却要精锐之师,衔于使者之后以观成效!
    若郡守臣服,则大军过境安然无事;但若郡守犹豫,则更需要军事震慑;但若郡守负隅顽抗另有异心,那就需要大军开拔强攻夺地了!”
    诸葛亮之言条理清晰囊括全面,非纯粹的劝降之法,而是文武并用之道。
    如此行事方方面面考虑完善,错漏疏忽已经降到了最低,而且还安抚了一下暴躁的张飞,端的是可行之法……
    “军师所言不错,备亦觉得此法可行,出使之人备亦有考虑,但是这统兵之人交于谁手,却是有些犹豫了……”
    刘备拂须轻言,只是说话的时候却不自觉的看了眼身边的宝贝儿子……
    一听有机会上阵,张飞哪还能忍得住,当即出声道:“大哥!这件事交给三弟我去办,定然不会让那些个心怀鬼胎之辈有丝毫可乘之机,谁人不服当是要闻一闻吾手中蛇矛锋利否!”
    “主公!末将愿担此重任,为主公鞍前马后排忧解难!”
    然而不仅仅是张飞异动,贪功的魏延亦是如此,两人几乎是同时起身开口。
    “我说魏延你小子,不要事事都要争抢,你已经是牙门将军了,还在乎这点小功劳?”
    “三将军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这区区牙门将军怎能与三将军你的巴西太守相提并论,跟何况吾等新晋之人当是要更加为主公竭力效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