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互为探听消息捕风捉影的存在,哨骑与哨骑之间那可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模样。
    双方都是为自家主公打探情报,将敌方的一举一动全部汇报回去,而这其中前后时间的重要性虽然也不小,但最直接也是收效最快的办法,不还是将对方的哨骑干掉,让敌人成为瞎子吗……
    只要将哨骑摘除清理干净,不管是多厉害的敌手,在没有了外界的眼睛后,于对手的信息获悉程度便会达到最低,因而会达到影响整个战局的程度。
    所以别看哨骑平日里不起眼,但却是整个军中个人生存能力最强大的那一批。
    不说他们的个体战斗力有多高,但若是将军中悍卒与哨骑放在同一片广阔场地内较量高下分出生死,那到最后存活下来的必然是哨骑无疑。
    什么下作的手段对哨骑而言都是保命的力气,下药绊索,陷阱之流更是信手拈来之物,平日里可就指着这些看家本事立功呢……
    这次刘备派遣魏延为前锋一部,其率领三千荆州军开路,哨骑自然也是出自荆州军序列。
    那对汉中张卫手下的哨骑而言可就有些难受了,毕竟益州的哨骑跟荆州哨骑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汉中那些哨骑还用着老眼光老手段,结果却是被这些荆州哨探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反正近几日双方哨骑之间的交锋,绝大多数都是刘备这一边获胜,甚至还有几次是全歼了地方哨骑小队,可谓是临战之前大大的提振了己方的士气啊……
    反观张卫那边,几次三番派出去的哨探都是伤痕累累的回来,甚至有时候这人都回不来,探听的消息之类更是相当稀少,所获情报甚微。
    不过张卫对此到是没太在意,毕竟他为守方,一切以稳重为先,不主动出城挑衅的话,基本上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到时候只需要静等刘备一方攻城便是,如此什么情报不都没用了,正面开大不就都一清二楚看的明白,哪还需要现在这般费力……
    然张卫不在意这些,魏延却是很看重手下哨骑带回来的情报,尤其是在他得知阳平关又重新加固乃至扩宽后,那张未老先衰的苦瓜脸又是紧巴了几分。
    本身这先锋大将之任按理说是三将军的囊中之物,可汉中对蜀中的重要性又不是一分二分那么简单,刘备思来想去之后,终是没把自己三弟放在先锋之位,而是命其紧随中军本部而动。
    那这份重担顺理成章的便落到了魏延头上,其中或多或少也有刘备故意培养魏延的意思。
    而相较于张飞的暴脾气略微莽撞的性子,魏延审时度势对战场局势变化的揣测却是很到位,因而刘备对其很是放心。
    但谁人不想立功,谁人不愿作为破城之将替主公踏出入侵汉中的第一步,魏延心里也少不了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按照他的本意,是打算初阵便于张卫交战,进而试探一番看看对面城防的。
    结果却是被阳平关的变化给破坏了原本的打算,加高加固又扩宽,很显然阳平关从难啃的硬骨头变成了铁骨头。
    魏延手头就只有三千荆州甲士,哪怕是在狂妄自大,他也没说敢用这些人就拿下阳平。
    至此试探一事还未展开便已告吹,魏延只能先到城下安营扎寨,静等主公后方大军至此再行商议攻城之事了…………
    汉当兴

第355章 阳平之战(中)
    先锋无有作为,本身也不算什么过错,毕竟攻城之事不是光动嘴皮子就能够办成的,机会稍纵即逝,可若是一丁点机会都不复存在,那让魏延去强攻阳平,岂不是太过为难他了。
    到时候恐怕损兵折将后,其不仅无功反倒有过,故而冒失的进攻最是不可取,倒不如先安营扎寨以稳为主。
    打探情报给后方的主力大军提供最有效的支持,那魏延此番也就不算白做这一次先锋大将了……
    魏延大张旗鼓的在阳平关下安营扎寨,张卫如果再不知道那他可能就是瞎子了。
    只不过相较于魏延通过哨骑对阳平的了解,张卫却是对城下刘备大军一无所知,甚至他连魏延所部到底有多少人都不甚清楚,这种时候数灶怕也是没多大用处,除非能有人俯视观察整个魏延的大营,否则是根本无法探知其内部情况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其实可以实现,那便是张卫这边有胆大心细手脚麻利的人,能够顺利潜入魏延大营之中,还能够在大营重丝毫不被发现的转一圈获得情报,进而全身而退才成。
    只是这等异想天开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就凭张卫手底下那些哨探,又哪里是有资格潜入荆州军大营的,跟遑论此营主将可是魏延魏文长本尊……
    到时候张卫若真的派人行潜入密探之事,怕不是得来多少人送多少人头,跟羊入虎口一样没什么区别。
    说到这,魏延倒还真摆好了阵势期望张卫能有点动静呢,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以他失望而告终……
    张卫如果有那胆子和见识,别说什么白水关了,怕不是这蜀中之地得有一般都得归张鲁所有,哪还轮得到刘备半路截胡。
    所以魏延的期望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张卫自是知晓城外蜀中大军抵达正在扎营,但却是一丝一毫想要出城试探的念头都没有。
    在张卫的眼里,守住阳平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守’!
    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还不动,一切都要以阳平关为基准行事,只需要安安稳稳的守住阳平关,保证关城不是,那在张卫看来便是万事大吉……
    这种龟缩式的行为跟当初固守雒城的刘循有些相似,但就本质上而言,张卫与刘循之间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刘循那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仅加强了雒城的防御,更是紧盯城外刘备大军的动静,以不变应万变。
    而张卫呢,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固守而已,简单的解释一下,便是顽固的困守,就是如此……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反正在张卫眼里,只要刘备越不过阳平关墙,那他就是完成了任务,乃至大大的功劳已经到手,只等回去接受兄长的封赏了。
    什么趁敌不备以偷袭之,什么入夜过半喧嚣破营之类,更是不在张卫的思考范围之内……
    所以说嘛,张卫的守城跟刘循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者之间唯一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都在各自坚守的城中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而两者却也一样有着巨大的区别差异,那便是刘循固守雒城还有等待支援的机会,虽然到他城破败亡之时援兵仍然未到,而且还出了不少的岔子,但最起码他们还是有不少后援的。
    可张卫这里呢,阳平关中一万军士已经是张鲁最后的家底了,汉中境内想要再掏出来一万大军,怕不是挖心掏肺的难度,想要在兵力上给予张卫支援,怕不是最快也得到明年去啊……
    一个有援兵都没守住,一个基本是得不到支援,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了,更何况这两次攻城的刘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前次雒城只是携势而动,今次进攻阳平,却是早有准备乃至预谋之事,不论是兵卒数量还是将士士气方面,都跟前次雒城之战大相径庭……
    一面是做好了准备等待刘备大军发起进攻的张卫,另一面则是稳坐营中期待阳平那边有人上钩的魏延。
    双方就这样一点点的僵持住了,直到三日后,刘备率领的中军本部可算是通过了山路赶到阳平关下。
    而张卫也才清楚的知晓刘备本部大军方才抵达,之前城下营中怕不是只有少量敌军而已。
    若换了旁人,此时可能已经后悔不跌,恨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率兵出城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还有可能初战告捷为己方赢来巨大的士气。
    可在张卫这里,刘备大军的出现,让他产生更多的却是一种侥幸心理,而非是什么后悔莫及……
    张卫自觉英明神武慧眼辨析,没有上了敌人的全套没有冒然出关接战,殊不见之前城下营中那等戒备森严的样子,很明显就不是一伙好惹的。
    出城一战胜了到也罢,可若是败了那可怎么办,士气暴跌军卒再无战心,那等到眼下刘备真正的大军出现时,又拿什么来抵抗人家呢……
    不得不说,张卫的脑回路有的时候确实是离谱到不行,但有句话也说的好。
    错有错着,张卫没有冒失的行动,却也是让他逃过一劫……
    虽然不似他想象中的那样,但魏延早早补好的陷阱也足够让他喝上一壶了。
    而张卫选择了龟壳神功闭门不出,这直接让魏延的布置白费,硬生生让他躲过了这次危机。
    只是事情的真相注定是没有解答的机会了,刘备大军既至,哪还有什么好说的,阳平大战蓄势日久,就只等真正爆发的那一刻了……
    面对被武装成刺猬一般的阳平关,魏延下不去嘴,刘备其实也不太舒服。
    刺猬这二字可是地地道道的形容词,张卫确实是在阳平关城上布满了粗壮的尖刺标枪,其作用自是防备敌军登城作战了。
    而要向攻城,除城门一路外,登城可是仅剩的选择,其他什么水路山路的,眼下根本就行不通的。
    张卫虽然能力不咋地,本事也不大,但最基础的东西可还都没忘记。
    水路不同,山路更是没有,甚至他连城门也给堵死了,这一点倒是跟刘循有些相似,但毕竟是古往今来守城之将必行一事,张卫能够做到这种地步也是正常……
    只是眼看着面前毫无破绽的阳平关,刘备却是有些头疼,他可不想这对汉中的初战,便使己方蒙受巨大的损失。
    可阳平关不下又不行,那这攻城一事可就得好生琢磨琢磨了,最起码不能莽撞冒失的展开攻势。
    虽然张卫是个白痴,但城中一万汉中军也不是假的,要知道据高而守依险而立,城池攻防双方,最占便宜的永远是守军。
    而最吃亏的,则一直都是自下往上的攻击一侧…………
    汉当兴

第356章 阳平之战(下)
    强攻不智,可若不攻又不行,最起码初战试探是必要的,否则大军兵临城下却是什么事情都不做,那未免也太过虎头蛇尾了一些……
    心念至此,刘备便决定翌日展开对阳平关的攻势,不求初战告捷,只为试探虚实。
    若有成效自是好事,乃至能一举攻克阳平更是大喜,只不过攻不下也无伤大雅而已,毕竟阳平关好歹也是汉中门户,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山野村落,一碰就破的那种。
    心中早有准备的刘备,自然是不担心在阳平关失利一二,眼下唯一能够让他忧虑的,只有久攻不克这四个字……
    古往今来攻城之战,最忌讳的莫过于此,长久以往的攻城之战,不仅仅是对士气的考验,更是对后勤补给粮草运输的巨大压力。
    而眼下蜀中过金牛道往汉中而来,最麻烦的可不正是粮草方面的运送吗。
    大军过境不容易,运粮出蜀亦是不轻松,过白水到阳平,这一路上山道栈道不计其数,能够顺利的抵达前线大营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如果万一再碰上个天灾险阻之类,哪怕只是天降大雨,恐怕也会对运粮一事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而攻打阳平,些许挫折根本不在话下,最麻烦的便是久攻不克粮草供应不上,导致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前功尽弃。
    就算刘备在汉中早有准备,孙乾前次进入汉中到褒中与马超会面,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