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各方世家大族中谁没有点私兵,虽说汉中仅仅只是一郡之地家族不算太多,可也不应该只有区区两千私兵才是。
    对此张鲁心下通明如镜又怎会不知这帮人的心思,无非便是风吹两边到的墙头草罢了。
    为了他们各自家族的私利完全可以做到更易主公的程度,除了那些将家底全盘压在张鲁身上的以外,其余人完全不值得他付出信任……
    当然,这种双方的不信任其实也是各自有原因才会产生的问题,并非只是单单那些世家大族一边倒的错误,这里面也少不了张鲁自己的问题。
    然而现在是他的恼怒愤慨,哪还管他人有什么理由,一切当然是以自己为前提来思考的了。
    反正不管怎样,张鲁就认定了这些世家的背叛,甚至心中已是早早打定主意,如果这一次能够撑住蜀军的进攻乃至翻盘,事后他定然饶不了这些所谓的家族中人。
    到时候人为鱼肉我为刀俎,想怎么割刮削肉还不是任由张鲁自己而为之,到时候不把这些人的家底都给榨个一干二净都不算完…………
    只不过眼下当务之急仍是蜀军逼迫日甚,南郑逐渐危机汉中眼看不保,而并非是想着怎样清算叛徒。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张鲁心中沟壑万千又能如何,手头没兵没粮光有钱又有什么用呢。
    难不成这些银钱还能平白无故的变成士卒来帮助张鲁作战不成,那他这汉中保卫战可就不是什么史实大战了,到是称之为神话战争才算是正正恰当……
    主无计,将无法,这时候就得用上军师谋士出马了,毕竟他们这群用脑的人不就是为这种时候而生的吗。
    张鲁当即便是传召自己麾下重谋商议蜀军入侵一事,只不过这重谋的身份却不是那位贪得无厌的杨松,而是在张鲁心中唯一一个可以算得上是幕僚谋主的阎圃……
    这位仁兄别看声名不显,但完全是因为他自己不想要出风头而已,说白了就是心为隐者身是臣属。
    张鲁能够从一众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成功做到汉中之主,又紧接着抢占武都夺取广汉属国乃至巴郡一部,都离不开阎圃为他出谋划策定计方针。
    而也正因为阎圃不慕虚名一心淡然,张鲁才在明面上摆出来一个杨松为用。
    一来是用其作为阎圃的遮掩,二来便是杨松本身也甚得张鲁欢心,最起码他敛财的本事是张鲁也不得不佩服的。
    这些年来阎圃出谋杨松抢钱,张鲁能够日益发展壮大压着蜀中刘璋打了这么些年,却也是少不了他们两人的支持……
    只不过现下正是需要一位真正足智多谋之士来为自己想办法,杨松现在就不在考虑之列,阎圃便是唯一的人选。
    可当阎圃十分平淡的说出自己的建议后,张鲁却是跳脚一般的直接炸毛了,神色无比恼怒面容狰狞的咆哮道:“让吾去向刘备请降?简直是痴人说梦,与其受那等侮辱,某不如直接誓死抵抗还能留得一个硬气的身后名!”
    看着一边咆哮一边喷唾沫的自家主公,阎圃依旧是那种万事不急的平淡样子,只是很轻松的抬起手以作遮挡,等张鲁发泄的差不多了这才继续说道:“既然主公不愿南下蜀中为臣,不愿做那刘备的幕上宾客,那么眼下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还有一路?还不速速说来!”
    张鲁喘着粗气刚刚才好一通发泄,却又听到阎圃这番话,登时没心思在计较他之前说要向刘备投降的问题,而是一门心思都放在了那所谓‘另一条路’的上面。
    “南下主公不愿,东西两侧无路,故而之后北上一条可走,圃是以请主公臣服魏公,自愿献出汉中之地做跻身之阶!”
    语气平淡可字字如雷,张鲁原本还颇为期待的神色瞬间便冷了下来,感情他问了半天想要找出一个能够解决刘备的办法,结果阎圃给他的两个选择全部都是作他人帐下走狗……
    然而都到了这般田地,阎圃的谏言已是最后的办法,若是张鲁还想要留得性命,那么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选择。
    一面是坚持自己不为所动,拼了老命用南郑城赌汉中未来的归属,哪怕这事成功的概率只有不到万分之一的程度。
    而另外一个种,便是张鲁彻底低头甘心臣服,不管是向哪一方,总归自己这身家性命应当是丝毫无忧的……
    然而张鲁心中却是犹豫的不行,一面自己是怕死想活着,一面还不愿意对汉中放手。
    如此纠结之下,导致张鲁神色变幻眉头紧锁,却是始终不曾有个真正的决定。
    而阎圃自从说完自己该说的话后,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好似一个木头人一般。
    作为一个谋臣他已经尽职尽责了,而在做选择题这方面,却只能是张鲁自己来抉择了…………
    汉当兴

第378章 抉择和现实
    成年人做选择题,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全都要,而是现实只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并没有贪心的可能。
    张鲁贪心想要汉中保住又留得性命,甚至自己还要继续做汉中之主,这等贪到不能再贪的想法其实很天真,或许也只能存在于他的幻想之中了。
    现实虽然残酷,但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活在幻想之中的人一辈子只能虚浮的生存,而只有一步一步走下去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才能真正的从选择中走脱出来……
    张鲁此时就有一种感觉,一种对自己实力对眼前现状无力的那种感觉。
    为什么他就不能是曹操那般占据半壁天下位列公卿,为什么他就不能换位到刘备一方,此时此刻攻城略地无人可挡的是他汉中进逼蜀中的大军呢。
    然而抱怨是没用的,再怎么心生怨愤也改变不了现状,阎圃的两个建议已经是张鲁先下唯一的选择了,除非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可以放弃一切……
    一面是正在步步紧逼距离南郑不远的蜀军刘备,一面则是魏公曹操,张鲁的选择只有他们二人,看起来很少,但实际上这天下世间貌似也就只剩下不多有实力的诸侯了。
    心理斗争思想抉择,看起来张鲁是很别扭很惆怅,但实际上在阎圃看来,自家这位主公真正能够做出的选择也只剩下一个方向了,毕竟他刚才那般激烈的反应不似作伪……
    确实,阎圃先点刘备后提曹操,试探之意肯定是有的,但却也是他按照最直接的既得利益来区分的前后顺序,因为在他的判断中,最适合主公张鲁投靠的正是蜀中刘备无疑。
    原因其实很简单,距离近偏差小,没有什么意外也不会出现波澜,更关键是的刘备名声很好,仁义之主并非说说而已,能够贯彻一生未有丝毫的改变,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一切了吗……
    可阎圃的建议终归只是建议而已,他的选择和看法并不能代表张鲁的决定,也并没有涉及到张鲁的个人情感,完完全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实际上张鲁本身对姓刘都没有什么好感,从当初的刘焉开始到后来的刘璋,再到眼前的刘备,统统都是张鲁所厌恶的。
    这些厌恶并非没来由之故,毕竟张鲁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怪癖,只因为从刘焉开始便在他这边留下了十足的坏印象。
    再加上刘璋为了平定蜀中两方派系的互相倾轧特意造出来一个外部敌人,致使张鲁跟蜀中的关系达到了冰点之下乃至完全翻脸的程度。
    毕竟刘璋那一手杀人全家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些,那时候虽然刘焉身死张鲁略微有些异心,可这不还是没有膨胀到无视宗主的程度吗。
    然而谁曾想刘璋会下手那么狠辣,一点情面都没有留,直接是迫使张鲁跟他刀兵相见以至于不死不休的程度。
    虽说他是为了稳定蜀中派系的问题,可随之他这般决定后,更大的问题却也是不请自来。
    蜀中打不过汉中,乃至需要闭关自守白白拱手想让一部分领土才能保证大局不失,这倒是完全出乎刘璋的预料,乃至蜀中各方人等都没有想到……
    也正是在此之后,张鲁个蜀中的仇怨是越积越深,后来也不仅仅是因为仇怨的问题了,势力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张鲁做出改变。
    而蜀中作为一个安稳的大后方,能够被卧龙看重的地方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张鲁近水楼台也是眼馋的很。
    一二来去之下,私人加上公事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导致了现在蜀中并汉中之间的仇怨甚深。
    所以说刘备与其说是主动进犯汉中引得张鲁怒视,倒不如说是益州之前的两位州牧太能搞事了,导致他无缘无故的背了一口大锅。
    当然了,所谓蜀中与汉中的仇怨也仅仅只限于双方主事人的身上,跟下层的士卒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士卒想的更多是夺取战功晋身高位,百姓们那就更朴实了,唯有活着儿字而已。
    连生存都做不到,哪还有什么心思去考虑其他的问题,更不用说汉中从来都是益州神圣而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两方百姓互有亲缘连理亦是正常不过,哪会是刘璋跟张鲁这点仇怨能够影响到的……
    心意已定自是无需再虑,刘备自认倒霉,张鲁是打定了注意不会选择姓刘的投靠。
    那反之,两个选择已取其一,剩下的便是中原霸主当今天下第一等强势的魏公曹操孟德阁下了……
    “公则……这是兄长最后拜托你做的一件事,若是此次再有什么差池,你也就不用回来见为兄,因为那时候为兄应该是跟南郑一起殒难了……”
    张鲁拍了拍张卫的肩膀,将那封他亲笔所写的降书塞到了张卫的怀里,使劲的按了按好像生怕它丢了似的。
    这封代表着张鲁彻底将汉中献给魏公曹操的书信,也代表了张鲁最后保住汉中的希望。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当是要不留余地,否则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终究难成大事……
    张卫咽了口唾沫,眼神坚定身板直挺,右手用力的敲了敲胸膛,心中更是坚定决意:“兄长放心,弟前次失利大错铸成,今次定然不负兄之所托,必将此信带出汉中!”
    言罢,张卫向着张鲁恭行一礼便转身大步离去,是一刻都不曾耽搁,实是现在汉中已经没有什么事件让他浪费了……
    刘备的大军眼看着便要抵达南郑,张鲁虽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但想要跟曹军沟通联系上却也需要时间。
    而在张卫出发往凉州去寻夏侯渊的这段上,张鲁却是要靠着手中五千不到的士卒来保住南郑不失……
    如此是何等的艰巨,张鲁又该面临怎样的难处,这些张卫都没有机会见到,他唯一能够为自己兄长所做的事情,便是尽自己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将手上的书信交至凉州军督夏侯渊和司隶校尉钟繇之手。
    此二人奉曹操之名统管关中凉州军政,也是能够解救汉中大火的近水,张鲁可没想过直接向魏公献降,毕竟邺城距离汉中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来不及。
    到时候就算曹操应允受降,怕不是张鲁也坚持不到曹军来援便使得南郑告破。
    故而与其浪费时日,到不日就近求援,想必有着足够决断能力的夏侯渊和钟繇二人定能够看清形势,明辨是非曲直,能够懂得扼制刘备的发展进而选择夺取汉中。
    如此才是张鲁所希望看到,也是他期待夏侯二人能够做出的正确决定…………
    汉当兴

第379章 攘外还须先安内
    大敌当前人心惶惶,值此时候方能看出人心险恶忠诚背叛,尤其是眼下这南郑城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