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连带着以后此类事情都需要摒弃之,因为先后反复的行为比之一次错到底更加的令人不齿……
    “咳咳……”
    眼见老爹被自己杀的有些丢盔起家,刘禅知道这招已经得见成效,也时候该让老爹竖起白旗缴械投降了……
    “曹操为汉贼,天下人尽皆知,但若要论封侯的资格,儿却觉得曹贼绝对当得!
    但魏公之位,实乃僭越之举,自成一国更是堪比为王,此等违逆白马盟誓太祖言训之举,父亲若是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却也还能以有心无力解释一番。
    可若父亲选择同流合污与曹贼同行一举,那恐遭天下人所不齿!
    纵使父亲为刘姓者,可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无皇命而擅自称王者,算上曹贼也不过三例,父亲莫不是要做那第四例不成?”
    “这……”
    刘备吞吞吐吐的蹦出来一个字,却已经是到了极限。
    此时的他陷入了极端的犹豫当中,一面是自己加封蜀公,一面则是天下人的看法和刘姓宗族的忌讳。
    两相取舍,其实已经很明了很清晰了,刘禅都说到这个份上,若是刘备再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他也不会有能力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只不过想的明白和有没有勇气说出口,却是两码事。
    纠结和犹豫始终徘徊着,年过半百的现实更是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刘备的身上。
    种种一些原因所致,才是让刘备有心更上一步的关键,却也是如今他放不下的因由。
    所以啊,这种时候该是为父排忧解难,自然就需要他这个当儿子的出马了,前前后后说了那么多的话,老爹都听进了心里,再多听几句也是无妨的…………
    汉当兴

第441章 成了
    胜券在握一脸放松的刘禅摸着自己的下巴,语气略带轻松的说着:“父亲,儿已经说得如此明白,想必父亲也一定能够分辨清楚此事的利弊。
    并且父亲应该是已经派人传信去成都与荆州了吧,儿敢保证,孔明与士元两位先生尽皆是与儿一般想法,都不会赞成父亲自封蜀公一事的……”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刘备登时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刘禅已经说得如此明白和清楚,刘备自己又不傻,动脑子想一想,这种事情的好坏结果自然还是能想透彻的。
    之所以他能被法正说服心动,无非便是此间南郑城里没有卧龙跟凤雏压阵罢了。
    再加上刘备自觉年纪太大,时日无多,如果再不有所行动的话,恐怕是到死都会抱憾终身……
    然而幸好刘禅眼尖,也幸好他还能劝得动自家老爹,否则真要是让老爹晋位为蜀公,恐怕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手下一部分秉承礼制心系汉庭的文武必然离心,这等灾难性的事情已经发生,好不容易发展壮大到如今程度的势力,必定会出现巨大的折损。
    纵使没有达到分崩离析的程度,却也逃不过伤筋动骨这一着……
    所幸,刘禅的脑子转的还比较快,说话也蛮利索,解决了这一次的危机。
    若不然真等到木已成舟一切都无法挽回了,那才是损失最大的时候……
    眼见老爹神色变幻沉默不语,刘禅很清楚,他的话已经起到了作用,老爹心里十之八九便是对蜀公二字有了忌讳。
    念及此处,刘禅微微一笑,将那份法正联名众人撰写的文书拿了起来,放在了油灯之上。
    看着这绢布慢慢燃烧起来,老爹却是一言不发没有任何阻拦的意思,刘禅脸上的笑容又是扩大的几分……
    “父亲,既然无事,那么儿这便告退了……”
    “唔?啊!禅儿且下去休息吧……”
    刘备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勉强露出一丝微笑着说道。
    看到这一幕,刘禅很清楚老爹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的,但他可不会在这个时候多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若是弄巧成拙了,那岂不是大大的过错。
    是以刘禅恭敬一礼放松心态,转身大步离开,一点都没有犹豫的意思。
    他很清楚,这种时候老爹刘备的心里比较乱。
    虽然已经基本接受了他的观点,但仍然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用来自我思考明晰其中内情,分辨利弊关系再进行最后的自我确定。
    这种时候刘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完完全全的交给老爹一个人去想清楚就好了。
    当然,也不能让别人打扰到老爹刘备,毕竟他也不敢保证法正的嘴炮能力到底有多强。
    这万一让法正又是巧舌如簧的一番诡辩,把老爹又给说动心了,那之前刘禅所有的努力岂不都是前功尽弃。
    故而在走出大殿之后,刘禅特意动用了一下自己身为少主的权力。
    告诉下人不准在这个时间打扰到老爹,更命令护卫严加看守,任何都不准放进来。
    想必有这一晚上的思考时间,待明日金乌东升之时,老爹那边应该就会想明白一切问题了……
    在法正等人不知情的时候,在诸葛亮跟庞统奋笔疾书劝谏主公勿要急躁的时候,刘禅已经悄咪咪的将这档子大事给了解了。
    却也不知道在众人知晓此事内情的时候,会对刘禅有怎样的看法。
    但不论怎样,刘禅少主的位子依旧是稳稳当当,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的了。
    这一点从刘备将刘封派往江关镇守,并且让孟达驻防秭归便可见一斑。
    要知道作为法正之友蜀中三谍的孟达,其功劳虽然不及他的两位好友那般大,但也不应该只负责一地镇守的职责。
    是以将他放在秭归因为什么,明眼人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包括刘封自己都心里门清,但他却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毕竟自从刘禅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里准备。
    像如今这般被冷落流放都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刘封自然不敢奢望其他,更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想法。
    为父尽忠,这是刘封到目前为止唯一学会也是学以致用的事情……
    刘封被间接的冷落下放,这件事刘禅其实也知道。
    本来他还觉着老爹有些浪费人才了,毕竟依着历史上这位义兄的品行人格来看,绝对是那种靠得住的才是。
    救不救二叔的那档子事暂且不论,老爹下令召他回去问责,这明摆着是十死无生的局,他也没有半点的犹豫,如此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刘禅想怎样就能怎样的,他虽然得宠,也是刘备心中的宝贝儿子。
    但恰恰正是因此,刘备才在刘封的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容忍,哪怕言及此事的是刘禅本人,也是绝对不行!
    无可奈何之下,刘禅也没有强行要求的意思,毕竟他总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跟自家老爹翻脸吧。
    更何况刘禅虽然可惜刘封,但也没说到那种少了刘封什么事都办不成了的地步。
    一时改变不了局面就算了,大不了等以后慢慢再说便是……
    毕竟刘封事小,天下事大。
    刘禅才刚刚打消了老爹晋位蜀公的想法,可不想要在这个时候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至于刘禅怎么老爹刘备没了那份心思,这其实很简单,并且一点也不难分辨。
    自是从那日父子两人之间对话辩论之后,刘备便再也没有半点提及蜀公的时候。
    就算是召集众人议事,也从来没有言及此二字。
    就好像法正就没有联合众人一起进言这档子事似的,就好像那份联名的文书从来不存在一样……
    心下大大安定下来的刘禅知道,自己这回可算是没有白费功夫,终于是将老爹的心意扭转了过来。
    错误的选项已经被剔除,那么一切都将会按照正确的轨迹去进行。
    而首先,就是在看戏的同时,将自家新打下来的地盘治理好。
    内政民生什么的搞起来,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发展军事力量,毕竟拳头越大才能在乱世之中越发的站稳跟脚…………
    汉当兴

第442章 渐进之余看场戏
    嘴炮无敌的时代可不是现在,虽然刘禅一手键盘操作无敌,可在这年头却是空有屠龙技无有用武地。
    要想真正的让人心服口服,还得看自己能够掌握多大的力量,而军事实力便是最直接的写照……
    当然,乌合之众就算百万也是一群垃圾,唯有真正的精兵强将才是硬道理。
    当初官渡一战,曹操跟袁绍这从小玩到大的哥俩决一胜负,划下道来奠定中原之主时,曹操明摆着是各方各面都处在劣势。
    可为什么他能够在袁绍的猛攻下坚持那么久的时间,而后为自己搏得了一线机会,在乌巢开了个篝火晚会将袁绍给烧成了撒币。
    还不是因为曹操实行的是精兵之法,手中战卒比之袁绍部曲可以达到以一挡二乃至更多。
    双方将领谋臣又相差一些,更有曹操本人用兵入神之助,这才使得官渡成为了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事……
    当然,后来赤壁那血淋淋的教训也告诉了曹操,什么降兵败卒收拢起来都不靠谱。
    顺风仗打打也就算了,逆风的时候那跑的叫一个快……
    是以一味的征兵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或许从表面上看起来人数多一些气势倍儿足。
    可实际上的战斗能力却是极大的下滑,甚至连本身百战的军卒都被拖了后腿。
    这种时候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也不会出现大于二的情况,反而十有八九是一加一还小于一呢……
    深明此道的刘禅觉得自家也不应该走那种错误的老路,远了不提就近来说,张鲁在汉中大肆征兵不就是最明显最直接的例子吗。
    要向真正的在乱世之中能够打下一片天地,还得有一支敢战能战的骁勇之师才行。
    甚至在刘禅看来,眼下的蜀军都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连荆州军都无法完全做到,还是需要多加的调练操演才行。
    不说要达到老爹亲卫白毦兵的那种变态程度,但怎么说也得是有其六七成的本事吧。
    若不然就靠着益州跟荆州的这点根基人口,拿什么去跟人家曹操拼啊……
    不是刘禅要求太多,也不是他有什么强迫症之类的毛病。
    实在是现实如此家底就这么些,若不想办法紧凑着用,难不成还要跟曹操打什么消耗战?
    到时候你来我往的是好不热闹,可问题在于咱没有那么多的家底可以去浪费啊……
    曹操家大业大的,留给曹丕的自然也是不少,要是还按照原本历史上诸葛亮那种搞法,几次连番的进攻,到最后先被耗死的只能是蜀中,而非是曹魏。
    当然了,诸葛丞相的做法也是迫不得已,这一点刘禅心里清楚,毕竟若是不大,真要是一门心思跟曹丕互相发展,那大汉说不定灭亡的更早。
    毕竟究其根本来讲,丢了荆州是问题之一,夷陵大败便是问题之二,蜀中二代精锐基本上死伤殆尽就是问题之三。
    这三大难题加身,诸葛亮还能够几次三番的搞出不小动静来,甚至都有机会打进关中去,这不得不说丞相还是牛批啊……
    然而现在有刘禅在,那些原本的事情能避免自然是要避免的,否则要刘禅过来干什么呢。
    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还不去阻止,难不成是在坐吃等死吗?
    要知道如果没有那些糟心的事情发生,隆重对策可成,大汉何以至于落到那般结局。
    刘禅也就更加不用做什么蜀汉后主,跟在司马昭的屁股后面高喊乐不思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