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实际上不论是刘禅还是老爹刘备等人,乃至于孙权鲁肃他们,这些人心里都是跟明镜似的。
    眼下迫于局势是有两家联合,但若是三足之鼎的平衡被打破,那么说不准最先交手护卫敌对的,反而是原本唇齿相依的盟友,而并非是更加独立且强大的中原曹魏……
    谁都想扩充自己的实力,谁也都不愿意在原本的既得利益上分出一杯羹去送给自己潜在的敌人。
    是以要是让刘禅这边先动手,那十有八九就会给孙权那趁机捡了便宜。
    毕竟若是都动静闹的大了,难免不会极大吸引曹魏的注意力,到时候合肥这座坚城还能不能再次挡住锲而不舍的孙权,可就是有些说不准的事情了……
    与之相反,若孙权先动手,都不用旁人提醒,刘禅也必然会打着渔翁得利的想法先看戏再说。
    要知道与其拿头去壳石头,倒不如把石头变成豆腐更加轻松一些。
    能够在付出极小代价的同时收获巨大的利益,那才是一个诸侯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是以就这般来算,当年的袁公路显然就是落了下乘,却也不知道其究竟是被那块石头一时迷住了心窍,放弃了巨大的优势和前景选择走向了死路。
    还是因为其人本就脑子有些问题,否则怎会在汉室犹在,天下诸侯未有明言逆汉之时,公然的掀起造反大旗强行称帝呢……
    这等前车之鉴不用多说,刘禅也绝对不可能走上这样的老路。
    当初在汉中劝阻老爹,不也正是怕袁公路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吗……
    要知道当年手握豫州身价底蕴不可不丰厚的袁术都顶不住天下人的群起而攻,那自家老爹这点家底怕也是撑不了多久的。
    虽然说两次的事情具体情况并不相同,但大致的本意却是差别不大。
    那时汉帝余威犹在,是要比今时强出许多。
    但袁术其人身份却也没法和老爹刘备相提并论啊……
    四世三公之家再怎么耀眼,却也终归不是皇族宗姓,单单只是这一点便使得两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有着不小的差别。
    若非如此,当初刘禅也不会拿出高皇帝说的话来劝诫自家老爹意欲晋位蜀公的念头了……
    话说正题言归正传,其他两家的内部情报是很重要,但眼下当务之急却还是要发展益州的内政,而荆州却也不能落下。
    只有全面发展共同进步,让百姓富强让民生安泰,吃得饱穿的暖,军卒训练的强健果敢,才是真正的进步,才是真正立足于天下的硬实力。
    否则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手段,说白了都是有些扯淡的意思……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然而手中若无兵可用,若无强势之力用以震慑外敌,何人还会与你谈什么外交,哪有余力施行谋略一道啊。
    战争战争,各方各面都有涉及,但其根本所在,却依旧是少不了强军勇将的大力支持!
    而兵卒部曲方面,却又少不了钱粮底蕴的支持,如此方才能够让自己安稳不到的站在乱世舞台之上,进而有机会坐到那最高的位子上面……
    故而,刘禅正是打算先找老爹商量商量这件事,最起码也是得先要制定好一个规范和计划才行。
    否则只有一腔热血和意气用事,那才是真正的有力用错了地方,甚至可能还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万事皆得有一个条理清晰的流程,否则尽是一拍脑子就蛮干的货色,那是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达成目标啊……
    而且这等大事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够独立完成的。
    计划规程,条例规范之类,刘禅自己搞一搞还有可能,毕竟只是稍微动动脑子,套用一下后世的东西罢了,并不需要他付出多少。
    只是大方向的问题他虽然可以搞定,但是小细节等方方面面的微观却还要众人拾柴才成。
    这年头比刘禅厉害的存在可是多不胜数,而计划完全出自一人之手,却难免会有些疏漏的地方。
    刘禅又不是完美无缺不会出错的存在,自然有他想不到照顾不周的地方。
    而且如何将后世之理论活学活用的套在这东汉末年,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若此间没有诸葛,法正等等一些人的帮助援手,真要让刘禅一个人来搞定这一切的话,恐怕没有个十年八年怕是完不成了……
    然而这乱世天下时间最是金贵,上哪里去给他找出那十年八年的空闲来。
    更不用说后续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了……
    刘禅自己估算着能有三五年的发展区间已经算是很多很多的了,毕竟他能控制的事情实在是不多,整个地球自然也不是在围绕着刘禅转圈圈。
    今天或许还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大好天气,却谁又能够保证明日依旧如此呢。
    纵使是钻研天象熟知气候变迁的个中大家,也不敢百分之一百的肯定自己掌握了老天爷的脾气。
    而世间又何止万物之数,自是无奇不有,无有不能,任何时候发生任何的事情,其实都可以算作是在情理之中…………
    汉当兴

第468章 要想富,先修路
    一人之力难及,众人协力方成。
    刘禅自己可搞不定所有的事情,自然得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才成。
    老爹手底下这么多的大才,内政大佬如诸葛孔明,法孝直,伊机伯,蒋公琰等等等等,简直是多不胜数啊。
    要知道老爹麾下可不仅仅是只有一方之才,这可是汇集了三辅之地荆楚俊杰,还有蜀中英豪北地良才等等各方的人才于一堂!
    而这些人当中,擅于文事精通内政者,更是数不胜数多不计数。
    毕竟这年头单纯的谋臣还真是不多,文臣者自是包含内政一道,否则单单只会什么出谋划策,那未免也太过偏科了一些。
    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却除非是能够成为当世最顶尖的那一批,否则到最后始终是泯于众人的结果……
    故而刘禅打算找些帮手,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轻松至极的事情。
    只不过有一点却是要注意,便是万事开头难,强民富兵署理内政,当以何为起点,却是尤为关键的一步!
    启下之用自是无需多言,串联前后更是重中之重。
    是以刘禅选择从什么开始,又是怎么一个实施办法,却都需要仔细的考虑思量才成。
    不能贸贸然的看准了一个方面,就大张旗鼓一股脑的扑了进去。
    若成了倒也罢了,但若是不成呢?
    那前期所投入的一切岂不都是化作泡影打了水漂!
    浪费的时间是已然找不回了,消耗的人力物力又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就凭刘备现在的这点家底,说实话还真架不住刘禅大张旗鼓的折腾几次呢……
    是以这首要的开端,却是在此时显得异常重要,由不得刘禅不谨慎选择。
    而他左思右想考虑再三,终于是找到了一个风险系数基本为零,收获成果又相当显著,甚至还延绵后续数十乃至数百载的程度!
    有这等好处的事情,便是刘禅选择了好久好久才确定下来的,修路!
    没错!
    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的修路!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条条大路通罗马。
    虽然这跟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些南辕北辙,但从字面的角度来理解,却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天下之大骑马行舟水陆两着,没有个通变快捷的道路,就是有条件怕也做不到游历天下的程度。
    归根结底不还是因为连通各处城镇,乃至州与州之间的道路太过简陋甚至是困难重重吗。
    中原地势平坦道路自然万千,可落到益州荆楚乃至江东交州等地呢,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不往远了说,单单就是眼前的通往汉中的道路而言,真正能够允许大部队行进的也便只有金牛道一条路可行。
    这要是在碰上个什么连绵大雨山体滑坡的,金牛道再被阻断了。
    那蜀中跟汉中之间的联系便会更加的微弱,不说彻底断了来往,却也只剩下一个小道可行,甚至行路之难也没好过被阻隔的金牛道呢……
    若正巧在此时曹军大举进攻汉中怎么办,魏延一时无法抵挡需要强有力的支援怎么办?
    那时蜀中的大军无法有效的给予汉中支援,荆州通过上庸这条路也基本不可行,那汉中最后的结果自是可想而知的!
    这汉中真要是被曹军给夺了去,那就等于益州走向了灭亡的倒计时啊。
    任凭刘禅再怎么折腾,没有足够的支持,底蕴无法变现乃至发展不起来,到最后还不是得老老实实的去迎合别人的笑脸吗……
    而这!只不过是道路不便所涉及到的问题之一,其余各种缺陷亦是数不胜数。
    因而便凸显出了道路通顺便捷的方便之处,这才是刘禅所想要真正表达的方面……
    也是承启下文的关键所在,毕竟就说益州的这道路条件,没有真正修筑完毕之前,刘禅想出一万个法子来怕也是白扯。
    政令不达命令不通难道不是问题吗。
    成都有什么政令举措传递下去,要是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传遍整个益州内部所有的郡所县镇,那岂不是足足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若能将这一部分节省下来,长此以往积累结算,恐怕是一笔不小的可观数目。
    直接了当的换算一下价值,怕不是比一支骁勇善战的万人大军也不差什么了。
    甚至要论说长远的影响力,道路的价值却必然要远远超过军队部曲的……
    毕竟一条路的根基如果修建完成,以后只需要多家保养维护即可,其寿命绵长甚至可达千百年之久。
    然而再怎么强悍,骁勇善战的军队又当如何。
    就算是这些人一个都没有战死在沙场之上,可又能真正的活过几个十年。
    五个?六个?还是七个?
    这年头百岁之龄基本上就等于是人瑞显象,哪怕是皇帝见了都得毕恭毕敬的礼待着。
    汉家立足之本乃孝,百岁之龄高寿老叟,当是人人为其尽孝才是……
    然而这等事情终究是极少数极少数的存在,哪有踩在脚下结结实实的这条路来的适用和保值。
    等到道路连通各处县镇乡村,大家的沟通自然是便利灵巧了许多。
    而因此所产生的附加作用,却又是连带了刘禅所想看到的经济发展。
    毕竟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得可是一点都没错!
    只有道路通顺,减少了在路上浪费的时间,一方经济才能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否则自困于一地,闷头自顾自的耍,那怕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可言……
    或许桃花源者不过如此,自产自销不在乎其他的问题。
    但刘禅可没想过闭起门来将益州作为消极避世的桃花源乡。
    反而他更像是现在益州开展自己的计划,进而部署到荆州地界,乃至一点一点慢慢辐射到后续所占领的地方……
    当然,这个长远的计划现在说起来还有些夸张,毕竟没真正到手之前,说不切实际的问题都是扯淡。
    但目光不就是的放的长远一些才行吗,否则只顾着自己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恐怕将来的路也修不远的……
    要知道刘禅可不是想要复制秦时弛道那么简单,交通道路的问题,可不仅仅只局限于陆上。
    水舟行船却也一样至关重要!
    长江黄河流域自是不用多说,但这横向水路是便捷了,那再加上一个纵向岂不更加便利!
    先定下这个小目标,等到天下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