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当兴-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总是给儿子出难题,其目的不还是想要历练他吗,并没有非要强行为难的想法,如果真是只为了刁难而出题,那就是纯粹的恶意而没有一点点教育意义了。
显然刘备虽然是第一次做父亲,但是这一点他却是无师自通。
而且既然刘禅已经完美的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那自然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奖励跟待遇。
哪怕仅仅只是一小段时间的休息,这在刘备看来也是足够足够的了!
当然,对此刘禅自然是不清楚的,他还以为今天在大殿里自己的戏份应该是杀青了呢,却未曾想过自家老爹的小算盘是一直都没有停下,而且貌似针对的目标还是在自己身上啊……
讲不合时宜的问题抛在脑后,一时的失言很快就被掩盖了下去。
诸葛亮的及时提醒再加上法正的反应迅速,终于是将殿内的话题又重新带回到了南中铜矿的问题上。
而此时此刻,先不管铜矿的具体真实性,就是照着真正有铜为矿来考虑,诸葛亮却是已经发现这件事并非是想象中那么的简单,而且所谓的好处也不是那么轻轻松松就能够拿到的了……
首先一点,若是铜矿一事真的那么轻松简单,那主公因何如此私密的传唤他们二人,又因何一定要将还在养病当中的法正给叫过来。
而其次,诸葛亮很容易就能够联想到铜矿被发现之后会引发什么样的情况。
要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些个世家门阀谁人不是见到肥肉就敢上来咬一口分一杯羹的。
纵使是涉及到官铜的问题,但只要是能够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家族,只要是付出与收获完全成正比,那这些人的担子就会比天还大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纵使是不太敢在明面上搞事情闹风波,但暗地里的一些阴损手段鬼魅伎俩,也始终是让人有些防不胜防啊……
诸葛亮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些,而与之相对的法正自然也没慢到哪里去。
两人一个主政一个主谋,但是在智商这个共同的能力上面却是相差并不太多,哪怕是诸葛亮更胜一筹也没说将法正甩到看不见影子的情况。
反而在这些有关于算计的事情上面,应该还是法正最先想到问题的关键做出反应才对。
而他今次小小的落了下风,却还是因为身体的情况拖累了他,也有刚才自己一时多嘴追问而心有戚戚的原因。
不过刚才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自然是没必要在一直抓着不放。
主公都没有后续的表示,俨然一副就此揭过的样子,他如果还一直较真下去,那是不是也有些太不识抬举了点……
只是考虑到铜矿,这一很有可能涉及到益州根本的问题上,由不得法正不小心谨慎的对待啊。
尤其这还是他复出以来所参与的头一桩事情,法正自然是想要做的更好,不让主公失望也对的起主公的看重。
这段时间两位神医前前后后的照料,因为什么法正自然是心里跟明镜一样。
要说情分,他法孝直跟两位神医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交情可言。
人家华佗华老先生是中原人士沛国谯县人,张机张仲景先生则是荆楚人士,跟他这个益州生益州长的川中人八竿子都打不着。
可两位神医对于他身体的病情却是相当的上心,多番照顾经常会诊,虽然是有些折腾了一点,但法正是很清楚这么做是为了谁,自然是打心底里的感激。
而这感激的对象包括两位神医,自然更是包括两位神医背后的自家主公刘备啊!
…………
汉当兴
第706章 保密之难
法正考虑的很多,想的很多,自然是更加想要在铜矿这件事情上为主公分忧建功。
为自己,更是为主公,虽然睚眦必报是本性,但相反知恩而图亦是法正的做人习惯,更不用说这恩所来源还是自家主公了……
“孔明,孝直,你二人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大可畅所欲言,一切先要以保密为主其次则是对于铜矿如何开发再行论述!”
眼见着场面有些安静,刘备不由的起了个话头。
当然,关键点的保密自然是少不了的,只不过刘备这话里面却是直接给铜矿这件事定了性,意思是就照着铜矿百分之一百存在来讨论,并没有其他什么特殊的情况。
这自然是为父对儿子的信任,也是刘禅一己之力换来老爹的信任,若非如此刘备自然是不可能如此草率就轻下结论!
自家主公的话落到耳中,诸葛法正二人心里的第一反应是主公又开始护短了,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但眼神中尽皆是按捺不发的示意。
这件事刚才已经是惹了一点祸,若他们俩还要揪着这件事不放手的话,今天恐怕很难有个直接的定论。
与其如此的浪费时间,倒还不如先就这般认下,然后在慢慢的想办法。
或是迂回,或是暗中行事,总归是要就铜矿的问题弄个清楚明白才行!
不是他们二人对刘禅有什么不信任,更不可能是对刘禅有什么排挤和偏见。
恰恰正因为法正跟诸葛亮的忠心和无比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才会就铜矿的问题上小心谨慎到一丝不苟的程度。
这件事如此之大,若是换了什么寻常琐碎的事情,他们俩怎么可能有这个闲工夫一直盯着不放呢。
说一千道一万,在两位智者的眼里,一言而定的事情终归还是差了一些分量,真正能够让他们两人心服口服,还是需要货真价实摆在眼前真真切切的证据才行……
暂且按下铜矿真假的问题不表,诸葛法正二人现在很明确的摆出一副相信此事,并且是就主公所问而深入思考的样子。
事实上他们两人也的确是这般做的,并且很快诸葛亮就是开口说道:“主公所言保密一事,所为自然是城中这些世家门阀,只是寻铜觅矿可不是什么小事,就算是安排人手隐秘行事恐怕也很难彻底的保证其隐秘性的!”
诸葛亮直接点出了自家主公担心的地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秘行事的不看好态度。
事实就是如此,哪怕他是诸葛卧龙在此时也确实是有些捉襟见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要知道寻铜觅矿非小事耳!
着专业之人进山勘察寻觅,更别说还是在南中那一片蛮夷横行的地方,更是需要有人时刻跟随着保护才是。
着借口以用之掩盖,其效果可能仅仅只存在于一时,却并非是长远之计。
若想要一直保持勘测队伍的隐秘性,这可不是什么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不着调的借口就能够了事的啊……
诸葛亮考虑的很清楚,自然也想到了各个方面的问题。
恰恰也正是因为他看的明白想的清楚,所以才更加知道这件事情若是想要掩人耳目一点一丝都不被人所察觉发现,尤其是掩盖的对象还是那些耳目众多人脉涉猎广泛的世家门阀,这难度简直是飞流直上啊!
只不过诸葛亮虽然考虑的清楚明白,但是给出来的这个回答却恰恰不是刘备想要听到的。
若这件事没什么难度,那他还着急诸葛法正两人过来做什么了。
找来两个自己最信任手底下能力最强的文谋,就铜矿一事进行谋划处置,其目的不就是想要达到自己最理想的效果吗。
倘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可能还会起到什么反效果的话,那刘备到还不如直接将铜矿的事情开诚布公了呢。
这样直接了当一点,也能省却了不少的麻烦事……
眼见主公一言不发眉头微动,诸葛亮自是清楚自己刚才说的话基本上等于白费。
但纵使是白费他也得说,这是为人臣者的用处,点明关键尤其是他话里可不仅仅只是单纯就保密一件事而论述。
虽然不能明着对铜矿真假一事表达怀疑,但诸葛亮却是借着寻铜觅矿的艰难,耗费时日长久来隐隐暗喻。
刘备此时还未听出来,但他迟早会有所发现,只不过这种臣子相当隐晦的暗示已经很给他这个当主公的面子了,若刘备依旧是一副不依不饶无理取闹的样子,那他怎么可能会让诸葛卧龙,法孝直等人心悦诚服的辅佐呢。
只不过眼下还不是深究其中蕴意的时候,刘备现在想要听到满意的答复,而不是一些自己已经知晓的难度。
纵使是有些方面自己也依旧没有考虑到,但说得再多问题还是那一个,怎么能够保证这件事情的隐秘性而已!
而此时一直在观察着殿中情形的刘禅,却是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貌似给老师和法正,还有自己老爹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难题……
虽然铜矿这件事情他是想起来了,可刘禅却是下意识的忽略了铜矿所牵扯的那些问题。
要知道开铜立矿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够搞定的。
其中牵扯的方方面面,需要动用的人手需要处理的事情,需要保证的东西等等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刘禅完全没有注意到的点,也是他想到铜矿之后就根本没有考虑过的方面。
而现在这些问题被自家老爹摊开来,交由两位智者来商讨定计,目的自然是打算将铜矿一事处理到一个非常完美的程度。
实际上刘备于此也多少又让刘禅学习的想法,留下他观摩,方才把他退出去解说,都是有着这方面的意思。
而这些刘禅却是刚刚才有所反应,也是刚刚才明白自己老爹的用意其深所因为何。
故而此时此刻,刘禅的大脑也正在飞快的运转,想要做些事情来为老爹分忧。
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虽然他以往做事基本上是管杀不管埋,很少能够做到面面俱到的程度,但这一次却是跟往常大不相同。
…………
汉当兴
第707章 凡事皆有可用之处
“益州之世家门阀,纵使是比之荆楚中原等地有所不及,却也并非是可以随意欺凌的存在,这一点相比少主是深有体会。”
诸葛亮说着却是带着刘禅一句。
而对此也正如诸葛亮所说一般,眼下在座众人当中,貌似还真就是刘禅对益州内这些世家的了解情况最深入了一些。
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对此刘禅自己也并无什么反对的意见。
谁让他前前后后搞定了两个益州数一数二的世家呢,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容不得他有什么反驳的余地。
再者说了,这种事情刘禅也完全没必要掩饰什么,更不用说他会因为这点事情就遭到了益州其他世家门阀的集体排斥。
要知道这些世家虽然在有的时候是很团结,但大部分时间他们的利益都是相互冲突的,所谓姻亲之家都有可能因为某些事情而反目成仇,那就更别说在寻常时候都小矛盾不断的了。
而且论说战绩,刘禅比之他的前辈刘焉,着实还是差了那么一丁丁点的。
纵使是之前的李家,那也不过是在刘焉清理过一批益州世家之后站出来的一把手而已,真要论说底蕴上面,益州内比之李家强大的也是有不少呢,只不过相较于李家的风光高显,其他时间明显是要差了一点点,不声不响没做到那么的张扬而已。
再说后来的建宁郡雍家豪门,虽然什邡雍家这个名头在老一辈人的眼中很厉害,而且雍家也的的确确是南中一霸地头蛇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那种。
可说到底益州内本土地域的鄙视链,如果说广汉郡人独树一帜,蜀郡中人后期新秀,这些只能算是益北内部的纠葛问题。
那算上南中之后,益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