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没有一个稳定住所的刘禅总不能还离家出走吧。
    而现在他有了出任务为借口,这样算起来还多了几分的胜算,却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的大获全胜竟然是来的这般莫名其妙。
    并且还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所致,这倒是让刘禅在赢了一手之后心下也难免多了几分失落的感觉。
    毕竟这胜败的成分当中掺了点水,自然而然就显得不是那么的纯粹。
    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赢了就是赢了,自己开心不就好!
    理了理有些乱的衣衫,刘禅本本分分的做好,一副良家好少主的样子,就跟他之前上课时一样,静等着老爹刘备开始今日的话题了。
    议题的内容众人已经全都知道了,当然议事之前的小趣事刘禅自然不清楚,不然的话他也肯定会跟老师诸葛亮站在一边的。
    当下刘备找来诸葛亮跟法正,未料算到刘禅回来的如此之快,所以原本还想着是先定下一个大概,现在却真好是直接商量出来个精细的具体了……
    然而就待刘禅刚刚落座,气氛刚刚酝酿到位的时候。
    方才从刘禅进屋一直以来都表现的跟个透明人一眼的法正,却是突然之间开了尊口。
    “南中铜矿事关我益州命脉,此乃重中之重自然不得有失,而马谡年幼资历短浅,当不得老成持重之资!故而在下几位由他继续负责铜矿一事恐非上策,当另选一堪重能士来接手……”
    说完这话,法正又是恢复到了刚才那种眼观鼻鼻观心的状态,就跟刚才说话的不是他一样。
    而在场中,除了刚刚落座的刘禅之外,其余两人不过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在听到法正突然的言语后都多多少少有那么几分惊讶。
    这看起来好像是法正一心为公的无私考虑,但在座的谁都不是傻子,就是刘禅也隐隐听得出来,他法正法孝这看起来是很公正很有一番考虑的话,却是明公暗私的在针对着什么!
    马谡是什么人?
    那是诸葛亮的实习弟子,虽然不得入门但也没差多少。
    并且还是马良的亲弟,荆州马氏五常中的老幺,也是评价仅次于白眉马季常的才干。
    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再跟随诸葛亮做书佐,身为从事但实际上却是兼了不少的职务,哪怕都不是什么很关键性高位,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充足的历练。
    表面上看起来马谡是经验缺少资历短浅,貌似是不足以堪当此等大任才是。
    可当初刘禅选择马谡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因为这算是自己半个师弟的关系,更是因为刘禅很清楚马谡本身的能力远远足够!
    若说在军事指挥方面,马谡可能是真的有点赵括附体的嫌疑。
    但论说在理政办事的能力上,那他马幼常可绝对不是什么光靠着兄长师长来
    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再跟随诸葛亮做书佐,身为从事但实际上却是兼了不少的职务,哪怕都不是什么很关键性高位,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充足的历练。
    表面上看起来马谡是经验缺少资历短浅,貌似是不足以堪当此等大任才是。
    可当初刘禅选择马谡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因为这算是自己半个师弟的关系,更是因为刘禅很清楚马谡本身的能力远远足够!
    若说在军事指挥方面,马谡可能是真的有点赵括附体的嫌疑。
    但论说在理政办事的能力上,那他马幼常可绝对不是什么光靠着兄长师长来
    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再跟随诸葛亮做书佐,身为从事但实际上却是兼了不少的职务,哪怕都不是什么很关键性高位,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充足的历练。
    表面上看起来马谡是经验缺少资历短浅,貌似是不足以堪当此等大任才是。
    可当初刘禅选择马谡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因为这算是自己半个师弟的关系,更是因为刘禅很清楚马谡本身的能力远远足够!
    若说在军事指挥方面,马谡可能是真的有点赵括附体的嫌疑。
    但论说在理政办事的能力上,那他马幼常可绝对不是什么光靠着兄长师长来
    …………

第四百七十二章 摆在刘备面前的选择题
    今日议事之隐秘,李严等人自是不甚知晓,毕竟铜矿涉及之重非比寻常。
    故而法正刚才站出来说了那一番话,基本上断定不可能是背后有人在推手,法正在忠心程度上还是不用怀疑的。
    那排除掉有人想要趁机捞取一些东西的这方面原因,能够让法正说出那番话的理由,可能也就是他本人的出身所致了!
    不管怎么说,法正本身就是益州内东州士人一系,再论派系说地域,他也不可能跟荆州一脉混到一起去。
    而眼下益州的主政局势,虽然看起来是益州士人官员为主体,荆州一系为辅佐的状态。
    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益州人占据的官位大部分都是一些地方官员涉及不重。
    虽然也是掌管一地民生,可始终却很少有人能够走到最中心的这个层面当中来。
    法正自然是其中之一,张松可能算是半个,剩下的人包括黄权跟李严等一概没有进入此列!
    这也并非是刘备有意排挤,试问益州跟荆州士人中两方谁更先效忠效力,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的事情吗。
    就算是李严等人一样是有着不俗的才干,就算是在能人志士辈多的荆州也能够排的上号。
    可论资排辈他们始终是差了点什么,再加之缺少了一些功绩履历,那自然而然就显得这些益州士人在刘备帐下缺少足够的分量。
    至于为什么原本在益州内都得你死我活的东州一脉跟益州本土一脉会联合起来。
    这原因怕是再简单不过,还不是跟荆州这个最大的外来户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关起门来益州内部斗来斗去的也就算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黄权那些原本属于益州本土士人一系的官员在怎么不承认,也不得不肯定李严他们是跟随前代益州牧刘焉到的益州。
    在经历了两代州牧之后,这些人虽然身上还有这东州一系的标签,但是在外人眼里他们跟益州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内斗是内斗,可一旦出现了共同的对手之后,所谓的益州跟东州这种斗争关系,那就自然显得微不足道了……
    下意识的联合了起来,这其中也就没有什么东州益州的地域之分,统一都是按照他们各自出身来算,便尽皆是益州士人一脉。
    而法正,恰恰也是此中人士,这是他身上的标签还是撕也撕不掉的那一种!
    当然,法正本人实际上也并没有打算撕掉这个标签的意思。
    投身于官场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天然的标签伴随着。
    或是师生从属,或是乡泽故地,种种此类不一而足,这是根本就无法避免的事情。
    生而为人总归会有些牵挂,纵使是孤寡之人也难免经历多了后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一些羁绊。
    那就更不用说想要撕掉什么标签的事情了,因为就算是想撕掉怕也没那么简单。
    投身其中而后想要退出,自己心里或许没什么感觉,可是在外人眼中又会作何感想?
    个中牵扯关系可不是简简单单说一句我退出就能够了结清楚的!
    再加之就算是本身属于益州一系又能怎样,背后有人可以依靠也不是什么坏事。
    法正本人也并没有想过依次加入到什么政党之争中,因为那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争来争去争的是什么,无非便是更多的话语权罢了。
    可这话语权的根本由来,不还是源自于他们效忠的主公吗!
    与其费尽心思的将精力浪费在跟自己人的内斗上面,那为什么不想办法直接去讨好主公,走上这一条捷径呢。
    法正本身虽然睚眦必报,可是他却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派系斗争观念。
    益州前主刘璋时,他就独立于东州一脉之外,跟张松孟达两人互为友,这也使得他们三个成为了当时益州内少有的另类。
    而现在,东州跟益州的竞争变成了益州跟荆州之间的较量。
    可法正却是依旧没有想要彻底参与进去的意思,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单纯的没有必要!
    个人的能力便是法正的底气,他看不起刘璋不愿展露得不到重视实属正常。
    在另择新主后,法正可就算是真正的焕发了第二春!
    得新主刘备之新任,献策几次之后便是地位飞升,渐渐的竟是可以跟卧龙诸葛凤雏庞统比肩。
    有如此的信任,那法正自然没有必要去费力不讨好折腾来折腾去了。
    可他偏偏还是说了方才那一番话,这其中自仍然是有他出身使然,但却也仅仅是尽到了一丝本分而已。
    不咸不淡的话也没有表达出什么强烈的坚持意见,至于主公听与不听采纳不采纳,实际上法正心里也并不是很在意。
    若是主公刘备听了他的建议,那于益州一系的众人自然是好的,法正也算是帮了他们一手。
    可若是不听,那益州一系没什么损失,法正也更不会强行的去达到什么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事成与不成的,他都不管。
    话说出了口,这就是已经是表达了一个足够明确的意思,也没有愧对自己身上的标签和背后的那些益州士人们。
    如此,对于法正而言便已经是足够的了……
    法正心中所想,在座的其余三人实际上也都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自然是基于刘备等人对法正的了解,再加之他刚才那突然起身开口也的确不太符合法正平日的风格。
    所以这其中的意思也不是很难猜,甚至说是猜测但实际上也差不多就是个肯定的答案了。
    故而如此确定之后,刘禅便是对此不甚在意了,反而更想看看自家老爹到底是个怎样的选择。
    一面是老牌的荆州一脉,在这几年中可以说是老爹手下最合用的中流砥柱。
    不论是在治理荆州还是当初入蜀乃至事后的治蜀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另一面,则是新加入的益州一脉,本身潜力不俗但是却苦于内斗。
    现在有了外来竞争者出现,益州一脉自然而然的团结了起来,也完全可堪大用!
    所以这事在刘禅看来就完全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放在自己这里都不好选择呢,换成老爹也是没差。
    只不过刘禅却还知道,在这两个选择之外,自家老爹应该还是会有第三个选择。
    这也是当下益州内存在的第三方立场,便是那些从涿郡一直开始跟随老爹南征北战四处奔走的众人。
    二叔三叔四叔尽皆是此列,孙乾简雍糜竺三位老兄也在其中,更不用说还有其他一些人没有计算在内。
    而这些人,却恰恰是此时老爹刘备之下内手握权力相对来说最大的那一批。
    尤其是在乱世中最为重要的军权方面!
    …………

第四百七十三章 这都能到我头上
    刘禅觉得老爹刘备会陷入到选择困难症之中,然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选择题对于刘备这种摸爬滚打多年才成长起来的诸侯来说,简直是不要太轻松!
    所谓的三方势力,刘备最先排除掉的就是自己的那些老伙计们,也便是刘禅口中自己几位叔父的一系人。
    这一部分老班底虽然个实话实在是太少了,少到这些人扔进益州跟荆州两个派系任何一个里面,都可能溅不起来什么水花。
    当然了,这仅仅是在数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