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当兴-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而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应该更快的从悲伤当中走出来,越是不能一味的沉浸在回忆里面。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想必老爷子在天之灵,也不会愿意见到刘禅等人如此悲痛到难以附加的程度吧……
    益州是繁忙的,刘备是劳碌的。
    能够急匆匆亲身感到城郊来,这已经是他对两位神医极大的看重了。
    在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扭转天命的注定结果面前,刘备能做的只是心中缅怀,而后便将华老爷子的后事交给了刘禅。
    这一次,刘禅不仅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反而若非不是老爹先开口的,刘禅这一次也必是会主动要求这般做。
    老爷子人生在世孑然一身,没个一儿半女赡养奉老,仅有的几个徒弟也都被刘禅安排到其他地方负责军中医者的调度去了。
    这种时候,刘禅自是应该肩负起后辈晚生的责任,理所当然之事焉有推辞的道理!
    别说他跟老爷子之间有着往年交情,年龄虽然是爷孙的差距,可是相处的状态却更似于谈得来的好友。
    刘禅总是能够引出一些前世的医学,哪怕这些在前世仅仅只是粗略的东西,就算没学过医的人也能略知一二。
    但领先了一千八百多年的经验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刘禅为华老爷子提供了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灵感跟有用的建议了。
    甚至很多时候,老爷子都动过要收刘禅为徒的想法。
    这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教出来的徒弟,也不是刘禅让两位老先生广开医道用来发展军中医者的那种教法。
    入门之徒亲传子弟,华佗华老爷子是真觉得刘禅有天赋有能力有想法,敢于尝试敢于设想,这绝对是医道上的一个好苗子。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刘禅心里清楚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自然是不敢高攀。
    再加上学医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殊不见两位老先生钻研了大半辈子,也没说穷尽医道所学堪称为举世无双吗。
    名为神医也不过是外人所称道,实际上两位老先生却向来只是称呼他们自己为一乡野游医而已啊……
    以晚辈礼,以弟子礼,以忘年之交好友为礼。
    有此种种,刘禅来亲自主持老爷子的后事,自然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甚至于当仁不让!
    只是在敲定规程上,刘禅却是想给老爷子一个更加体面,或者说更加符合他为天下人做出的贡献!
    寻常丧仪怎么用在华老爷子的身上,医道先行者福泽天下人,这种贡献之大,若说老爷子的后事寒酸了,刘禅都觉得这是在骂人,而且还是当着天下人的面骂他们益州荒野无知不懂礼节!
    故而刘禅已经想好了,老爷子的后事要办,要大办!
    想法敲定的刘禅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跟自家老爹请示,只有得到了老爹的首肯之后,刘禅才可以进行下面的准备。
    然而就今日这段时光,他却是想要留下来静静的再待一会儿,再陪老爷子待这最后的一段时间……
    草庐之中仅剩下刘禅与张机两人,而在这时候,刘禅却也知道了华老爷子临走前的一些表现。
    有些人逝世前是嚎哭大喊大叫,有的人抱憾后悔,也有的人如老爷子这般悄无声息的便离开了人世间。
    但仅刘禅所知,如老爷子这般洒脱坦然的,却只有他一人!
    不为别的,只因是张机对刘禅言道,老爷子在走之前十分平静的坐着,膝上放着那卷他编撰的《青囊经》,而后面容和熙十分平静的道了一声:“无憾……”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是老爷子对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评价!
    外人言道神医如何,世人评说圣手又如何。
    种种评价也不过外人之眼看到的,想到的,说来的。
    却从来都不是老爷子内心深处自己得想法,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老爷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然也完全无法明白老爷子亲口所说这两个字的分量!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能草草
    本来心中悲痛的刘禅,在知道老爷子临了前说的那两个字之后,整个人却莫名的平静了下来。
    外人如何如何于老爷子其实都无甚相干,刘禅悲痛哀伤,为老爷子的死而遗憾。
    可老爷子自己,却是对人生做出了最正确的评价,那便是了无憾事!
    既然连老爷子都没有什么遗憾了,旁的人再怎么凭加情绪又有什么意义,这不就是完全无法理解到老爷子想法了吗。
    心下平静了许多,刘禅更是清楚老爷子说是无憾,但实际上却还有着那么一丝丝的遗憾没有了结。
    这无关老爷子的一生,全在那卷老爷子亲手编撰的医道巨著《青囊经》之上。
    说是老爷子的遗憾,却实际上更像是刘禅为老爷子补上的罢了。
    当下的时代并没有印刷术的存在,因为连印刷术的前提要求,纸张的普及运用都没有达成,自是无从谈起印刷术的发明了。
    可在得知了老爷子临终前的这段表现,在看到那放在木匣当中一卷卷倾注了老爷子毕生心血的医书,刘禅却是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必须要将纸张推行开来,必须要将印刷术发展应用出现,借此来让老爷子这一生的心血能够广为世人所知!
    纵使刘禅一时也难改意医者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可是他既然能够有机会让医道更进一步,让医学更璀璨些,为什么要选择拒绝呢。
    更不用说能够传世的经典也不仅仅是老爷子的心血,张老的《伤寒杂病论》也是一样,四书五经也是一样。
    这些经义典籍自是当有其传世之能,传世之理,自己如果真的能够将这些都流出下去不让其出现断绝,可当为后世传承之用,其功其业难以评估……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刘禅当下虽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是条件却并没有彻底的允许。
    天下未定说这些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现在的益州看起来很是平静,现在的大汉表面上无声无息三方都力求维稳。
    可是刘禅肯定,在不久的将来,三家之间的火线便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难以把控。
    到时候恐怕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有可能成为引发双方乃至三方大战的一代呢导火索!
    时间,留给刘禅,留给益州的确实是不多了。
    如果不能够抓紧一切好生的把控,待到大汉最后的一点希望火苗都被扑灭了,那刘禅心中任由万千想法恐怕也只会成为空谈。
    跻身活命虽然是生存之道,可要说让一个阶下囚去进行这些异想天开的事情,那更加是痴人说梦……
    一夜无话,刘禅从沉重的心情转变为了平静。
    因为他知道了老爷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自然也就了然明白了。
    只不过明白归明白,老爷子无憾一生却并不代表刘禅对待他的后事上也是随随便便就能了事。
    在一大早上,刘禅就马不停蹄的找到了老爹刘备,直接开门见山:“父亲,华佗华老一生为医道奉献,于我益州于天下,于整个大汉而言,都是有功之人,其丧礼自是不能随便了事而过!”
    “的确,我儿所言甚事。”
    刘备对此点头首肯,华佗之重要的确受的刘禅这般评说,甚至若没有华佗跟张机两位,他刘备现在可能都会失去一位十分依仗的谋主。
    法正法孝直说不定都已经不再任时间了,蜀中荆州这么多臣属中又有多少是因为两位老先生而得以活命的。
    不说其他刘备不知道的事情,就单单只是这些方面,便足够说明一切,扫平任何障碍的了……
    然而仅仅只是要求自家老爹点头的话,这对于刘禅而言未免也太过于简单了些。
    他要求的自然不可能只有这么多,只是在老爹刘备的首肯是他这一串准备的必要开头罢了。
    “这么说父亲您是准许我自行处理华老爷子的后事,一应要求都全然满足了?”
    “却是如此,这件事由我儿去办为父自然放心。”
    刘备虽然有点纳闷刘禅为什么还要问一遍这个问题,要知道他昨天实际上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复,华佗的后事全权交由刘禅来处理这是必然的,完全没必要今天再重复一次才对。
    因为刘禅这一问,刘备反而是心中隐隐升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他觉着自己这个不安分的儿子貌似又要搞出来什么天大的事情。
    可刘禅显然知道自家老爹的性格,根本就没给刘备继续考虑的机会。
    在已经得到了最明确的亲口答复之后,刘禅匆匆忙忙便告退离去,留下刘备一个人在殿中微微皱着眉,显然还思考这件事情当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刘禅都走了,刘备再怎么思考下去也是少了一点灵光,始终抓不到重要的点上。
    那他再继续浪费时间还有什么异议,要知道益州现在可远远没有表面上这么的清闲啊。
    冬日时节粮储问题,值百大钱的后续处理,南中铜矿的开采运送,此类种种数之不尽。
    需要刘备亲自敲定的事情多了去了,需要他斟酌考虑的问题更是不少,又怎么可能会因为刘禅的一些奇怪表现就在这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呢。
    一想到南中那边传回来消息,吴家已经开始着手暗中部署起来,刘备在这莫须有的感觉上面便是一点心思都没了。
    华佗的离世虽然让人遗憾,也是巨大的损失,但这相对于刘备而言,却又仅仅只是众多政事当中的一件而已。
    更不用说他还把这件事交给了刘禅去处理,完全用不到他来考虑了。
    一个人有着无比巨大价值得人死亡,虽然是整个大汉的损失。
    但是大汉却又不是围绕着华佗一个人在转,这世间没说离不开谁。
    山河日月常在,绝不可能因为某个人就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纵使这个人是当今天子也无任何的例外!
    然而刘备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个问题,却是完全忘记考虑到刘禅跟华佗之间感情深厚的这个关键点。
    故而他自然也是想不到刘禅到底会折腾出来怎样的大动静!
    …………

第五百一十二章 钻空子
    为老爷子做最后一件事,刘禅自然不可能小打小闹的就这样算了。
    在请示过老爹之后,刘禅心里已经彻底打定了主意,哪怕他接下来要做的这件事已经是有些出格了,但于情于理,刘禅都不觉得自己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乎,一卷刘禅亲笔撰写的外交书,就这样经过蜀中官方的信道往中原送去了,送抵的目标正是许昌城大汉天子处。
    刘禅说到底只不过是少主,这等涉及到两方之间的来往书信,本来就不是他能够随便参与决定的。
    可既然已经是从老爹嘴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刘禅也就借着这其中的漏洞行事,目的自然是要为老爷子争取他应有的待遇。
    至于自己这般做到底是对是错,是否合乎规矩。
    若真不算什么事的话,刘禅又何至于非要再问一遍老爹刘备呢,又何至于非要钻老爹话中的空子呢
    刘禅作为少主,很多时候代表的正是主公刘备,这一点是蜀中人尽皆知的事实。
    所以,在刘禅命人将这封信以传递天子为名发往许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阻拦,反而还十分顺理成章的着人遣送。
    不为别的,就只是刘禅的出现便隐晦代表了益州之主刘备的意思,更不用说刘禅还有意无意的暗示了自己就是代老爹来传信的。
    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