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这七十年-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领导的极大关注,如果不抓紧教育,必将影响部队的斗志,于是召开了总结教育大会。

    总结教育大会在佛市一教会礼堂内进行,由校政治部副贾主任主持,范教育长作报告。

    范教育长是名牌大学学生运动会领导人之一,1935年“12﹒9”运动的参加者。“肚里有墨水、嘴上有辩才、理论有见解”。记得军大在洪都开学那天,陈司令员就是这样评价他的。范教育长像个大学教授,文质彬彬,白晳的脸孔,个子不高,喜欢和我们开玩笑,也爱与同学们辩论,对人要求严,但很随和,他不像李主任那样过分严肃。大家想,他今天来做报告,一定很精彩。

    大礼堂屋里屋外坐满了人,到会的有一、二、三大队和在羊城新招的第四大队。

    范教育长的动员报告讲得非常精彩,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讲得既有理论深度,又能直面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论述精辟,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大家的本子都记得满满的,他强调要认真检查自己思想、行动、作风上存在的新问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真正将革命进行到底。他要求会后大家用三天时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解剖,深挖根源,提高认识,增强免疫力。
………………………………

第十九章 享乐主义

    散会后,军校组织大家坐下来,讨论教育长的讲话,联系实际,面对面地指出每个人存在的问题,这一关真不好过哟。

    享乐主义与艰苦奋斗的思想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指导员说:“两军对垒,勇者胜,软骨头、硬骨头只在一瞬间。要放下小资产阶级的虚伪面子,敢于向自己肮脏的灵魂开刀!革命还未成功,还有千千万万的受苦人等待着我们去解放,可有的人却沉溺于享乐,革命意志在鲜花美女中土崩瓦解,堂堂硬汉子成为美女的俘虏,这是多么的危险啊!”

    大家听了都难过地低下了头,是啊,对于我们来说,革命才刚刚开始,现在生活安逸一点,各种享乐思想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要不是军校领导洞察秋毫,击中要害,一个霹雳让我们猛醒,我们这些热血青年都会倒在灯红酒绿、香花美女的“糖衣炮弹”里。

    是投向温柔的享乐主义怀抱,还是抛弃享乐主义,选择艰苦奋斗跟党走,每个革命军人必须做出选择!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外部压力,使有的同志为自己愚蠢的行为而感到无地自容。有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低着头,像泄了气的皮球,无脸见人,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大家都在解剖自己,并组织评议。

    我在总结中写道:“我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地主家庭,虽是学生出身,但读的是封建社会的书,也有些孔孟之道。我有二个哥哥在反动派里做事,有海外关系,我的社会关系正如别人说的是‘双料货’。

    我从旧社会脱胎换骨而来,虽然出身不能选择,但革命的道路可以自己选择。我追随,追求革命,所以我常常告诫自己,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做一个经得起任何考验的革命者。

    我对组织从不隐瞒自己的思想,也不背什么包袱,愿意接受对旧思想的改造,追求一点一滴的进步。我是自愿来参军的,既然参加革命了,就要用先进的思想统帅自己的灵魂,用人民军队的纪律约束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军人,将革命进行到底!驻扎佛市以来,我没有放松对自己的改造,没有去做谈情说爱的事,更没做破坏军民关系的事,而是始终不渝地守住一个革命军人的‘底线’,决不后退,让享乐主义见鬼去吧!”

    我是竹筒倒豆子——见底。大家听了,认为我能联系阶级出身,思想根源挖得深,平常表现比较好,在第一批大队评议中过了关。

    邓小林、罗斯林、张国元等人,他们出身好,根子红,都没有在旧社会官场上混过,思想也单纯,也是第一批过了关,“白面书生”何慧敏“女士”,虽然违反了点纪律,已做处理,不足论道,云云。指导员说:“能通过民主评议这一关,就是向革命走近了一步。”

    这次总结,只有五六个没有通过,主要问题是:行为不检点,破坏军民关系,偷拿群众的水果,损坏军队形象;外出看电影不按时归队;革命意志衰退,不想再革命,想开小差或上门当女婿,甚至生活腐化,发生两性关系;泄露部队机密,被坏人所利用,等等。

    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把双刃剑,既能考验人的意志,也能让人走火入魔,跌入深渊,关键是能不能拒腐蚀永不沾。

    组织上对那几个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并组织大家辩论,明辨是非,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最后通过了评议。但仅有一个同志不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口口声声说“要有个人的自由,不能用一个模式禁固人……”后来校部还派人来做他的思想工作,还是“没门”。最后军大对这个顽固不化的“自由主义”分子做出了“开除学籍,清退回原籍”的处理。

    革命运动就像大浪淘沙,在革命的洪流中,一切污泥浊水必将被历史所淘汰。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校召开了总结大会,校部政治部李副主任(他是北大毕业)作总结。他说:“思想斗争要敢于刺刀见红,要刺得进,要带红出来,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无**主义,享乐主义,只能攻不能守,更不能退。我们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能斗胜的同志是个进步。”

    他强调,“希望大家对付资产阶级的一切腐化思想,要勇敢地去斗争。”他缓了口气说:“军大是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茶馆。做一个合格的革命干部不容易啊!除了接受党的教育外,还要靠个人努力。我们很快就要向大西南进军了,解放全国就在今朝!希望同志们努力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大会结束。

    会后一至三大队与四大队联欢。会上开展了“挑战应战”、“结对子”等比赛,联欢的口号是:“全队人员满额,志气昂扬,春城相见。”热闹了一晚上,大家乘着欢乐的余兴,沐浴着月光的呵护,回到了驻地。

    新成立的第四大队是从穗城招来的学员,有来自民族大学、南边大学、穗城大学的学员,还有的来自其它大学的青年,他们的到来为军大四分校增添了新的力量。

    不久,上级传达了进军命令:解放大西南,肃清残匪,建设新的大西南,保卫边疆,巩固边疆。

    军令一到,军大上上下下立即做好行军前的准备:缝制棉衣、准备给养、轻装物品、清点实物……一切都像无声的命令,暗示着部队就要开拔。

    大家学生出身,谁也没做过衣服,这会要自己动手做棉衣棉裤,虽然有老师上大课传授,但必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经过十多天的学习、制做,好不容易把棉衣棉裤拼凑好了,后来晚上行军训练,衣裤里的棉花到处乱跑,裤腿、衣袖里都是棉花,打上绑腿更像个气泡裤,被女中队讥笑为“臃肿兵”。

    后来大队又请来师傅,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培训,重新学习制做棉衣的方法、程序和诀窍,再分小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习。大家缝了又拆,拆了又缝,经过半个多月的缝制,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一天,吃完晚饭不久,麻子班长来到我身边,对着我耳根低声说:“现在跟我去开会。”他转身又去找了几位同志。我看他神情严肃而神秘,知道有事,不便多问,只好跟着走。
………………………………

第二十章 阳县歼敌

    我们来到一块空旷的场地上,只见黑压压地坐着许多学员,会场十分肃静,仿佛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我紧挨着班长坐下。校部李主任和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首长坐在主席台前,人到齐后开会。那位高大魁梧的首长非常严肃地说:

    “接上级命令,为阻止残敌从海上逃跑,决定抽调一些同志协助兄弟部队追击、兜捕残敌,行动由王营长带队,一律轻装,只带武器、弹药,今晚出发……”会场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接着李主任强调:“这是一次特殊的任务,注意保密,不能对其他任何同志讲。挑选大家来,是一个考验,要一切行动听指挥,要发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英勇杀敌,为军大争光!”

    会议一结束,大家统一到校部领取武器、弹药:每人一支步枪、四个手**、几排子弹。大约晚上八点多钟我们从佛城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是江市某乡,从佛城到江市大约有300多华里,要走几天的路,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啊!

    我们开动每人的两只脚,先向南疾行军,后折向西,沿着海边的公路一路小跑。此时,远处海涛阵阵,海风习习,惨淡的月光,透过椰林斑驳地撒落在我们的身上。但我们无心去欣赏这美好的夜色,一个跟着一个,足下生风,走了一夜,天快亮时到达一个小镇,匆匆吃了点早餐,水壶灌足了水,又立即向西进发。

    因为情况紧急,马不停蹄,又赶了一天的路,月儿升起时到了恩县地界,休息半小时吃干粮,又接着赶路。这时脚板、小腿都有些麻木了,全身都感到疼痛,非常疲倦。恩县到江市还有一百多里路呢,大家都相互鼓励:决不能掉队,坚持坚持,再坚持!忽然前面传来命令:在恩县休息过夜。部队放慢脚步,找到恩平的支前处安顿下来,吃了晚饭,烧水泡泡脚,倒头便睡。

    原来残敌正在陆续向江县某地集结,等待敌军军舰来接他们。为了不打草惊蛇,全歼残敌,上级命令暂缓追击,所以在恩平县过夜。谁知“好梦”不长,后半夜突然命令:“立即出发。”一定是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家两眼惺惺,朦朦胧胧就上了路。

    还有一百多华里,为了隐蔽前进,规定不许说话,不许吸烟,不许发出金属撞击声。部队像一条黑色的蛟龙,穿行在茫茫夜色中,只能听到嚓嚓嚓的脚步声。天快亮时到了一个叫合山的地方停下来休息,立即派出警戒,封锁道路。大家吃了些炒干米,用水囫囵吞下,撑饱肚子。

    从合山启程,突然折向南,择小路直插某海边。从上午开始,大约走了四、五个小时来到大海边,终于看到大海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蔚蓝色的大海,无边无垠,天水相连,可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祖国的大海太美了。

    入夜,各中队暂时隐蔽待命。自从参军一来,大家从来没有打过仗,马上就要真刀真枪地战斗了,大大家心里都有几分紧张,必竟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啊。眼望着远方汹涌的大海,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打仗是要流血牺牲的,这是一次严峻的生死考验啊!我突然想起了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了民族的解放,只有置个人生死与不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据某师侦察参谋说:敌人还在向海边蚁集,他们没有发现大军已把他们包围了。这是一股流窜残匪,属于沈发藻的部队,想在此等候舰船去岛省,领导要求我们战斗打响后,动作要快、猛、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