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这七十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某师侦察参谋说:敌人还在向海边蚁集,他们没有发现大军已把他们包围了。这是一股流窜残匪,属于沈发藻的部队,想在此等候舰船去岛省,领导要求我们战斗打响后,动作要快、猛、狠,绝不让一人逃跑。这时我们按照前线部队的要求,乘着天色朦胧隐蔽向前,进入各中队指定作战位置。

    这是一个三面地势高,一面向海的港湾,港湾里停泊着几艘渔船和汽艇,海岸远处稀疏生长着一些椰树和榕树,正好便于我们隐蔽,海边已隐隐约约看到敌人在活动。我们以逸待劳不知等了多久,突然接到命令:“立即行动!”

    大家一跃而起,我们从东扑向海边之敌,其它兄弟部队从北、从西打击敌人。这时喊声大作,枪声骤起。我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端着那支三八枪跟着班长直往前冲,见敌人就射击。敌人做梦也没想到这里会突然出现大军,吓得如丧家之犬,到处乱窜,有的拼命向海边跑去,有的拼命往汽艇和渔船上爬,敌人跑到哪里,我们的子弹和手**就打到哪里,不少敌人应声倒下。已经先上船的敌人也顾不得他们的难兄难弟了,启锚想逃走。

    王营长大声喊:“打船、打船、把船打沉!”他的声音清脆有力。大家立即把火器对着木船和汽艇射击,手**的威力最大,只见一颗颗手**落入船舱,把敌人的船炸坏了,还有几艘帆船想跑,机枪就专跟着它不放,于是又打沉了好几艘,但还是有一两艘侥幸逃走了。岸上的其他敌人见无船可乘,且战且退,向西溃败,于是大家向西追击敌人。这时只见西边火光冲天,枪声激烈,西边的大军把敌人的退路堵住了。

    我们边追边喊:“放下武器,缴枪不杀!”“放下武器,优待俘虏!”

    敌人仍狂奔不已,少数顽固分子,还在向我们开枪,我们也杀红了眼,步枪、机枪、手**一起向敌人倾泄而去,在我方强大的政治和军事的攻势下,敌人开始动摇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中里喊着“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我们立即缴了他们的武器,让他们到一边去站队集合,很快残匪都投降缴械,经过清理,歼敌600多人,我们取得了歼灭残匪的彻底胜利。

    战场清理结束后,我忽然发现右手小臂有点疼痛,一看吓了一跳,不知什么时候手臂被弹片或是子弹,连衣袖带皮划了一个口子,还在慢慢流着血。

    大家急忙找来卫生员,帮我包扎好,止住了血。至今手臂上还留下一个伤疤作纪念。完成任务后,我们这些前来支援的部队,随即坐上缴获来的外国十轮卡车,连夜往佛市赶,经过一天多的颠簸,回到住地,受到校领导的欢迎。几天后,召开了表彰大会,对这次参加战斗的同志进行了表彰,我被评为“二等好”,大家都纷纷向我祝贺,我心里乐滋滋的。
………………………………

第二十一章 再见穗城

    部队已收拾整齐,准备向大西南进军。离开叠窖前,为加强军民关系,也为了感谢当地**、老乡的关怀,校部决定以连为单位邀请当地的乡民代表来聚餐,于是大家去帮厨,分配我和小邓等人去借菜盆。

    由于语言不全通,只能用手势比划。大家借来了许多脸盆,其中一只木制的盆子上了红漆,还绘了图案花纹,蛮漂亮的,像陶瓷脸盆一般大小,擦洗干净后送到伙房盛菜。

    每桌四脸盆菜,几斤酒(酒限量,平时不准喝酒,今天破例,但不能喝醉),菜肴丰盛,大家特别开心,吃吃喝喝,说说笑笑,饶有趣味。

    我们这一桌的学员,吃着吃着,感觉菜里面好像有点怪味,认真嗅嗅,好像又没臭味,不管它,还是一个劲地吃。吃来吃去总感觉得从什么地方泛起一股尿臊味。有人说,听说啤酒也有股尿臊味,就当放了啤酒吧。

    会餐结束后,炊事班长发现一只木盆与众不同,盆外有花纹,盆底是蓝色的。他知道蓝色的盆是当地老年人用来装小便的,怎么借来装菜呢,所以非常生气。

    一问,这只盆正是我们班借来的。现在好了,尿盆装了菜,菜也下了肚,要吐都来不及了。结果挨了大家一顿冷嘲热讽,搞得我们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气得我和小邓一个劲骂那老太婆缺德。也怪语言不通,老大娘没听明白,阴差阳错弄成个大笑话——“尿盆装菜会大餐,营养丰富,吃得痛快啰!”好在客人们都在连部聚餐,要不然影响真是极坏。

    在房东家住了一个多月,朝夕相处,老大娘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我们,真有点舍不得他们。有一天晚上下起了雨,天气变凉,老大娘悄悄把她自己的毛毯之类,轻轻盖在大伙身上,天亮了我们才知道,大家都很感激她。

    在她的院子里有一口小井,深不足三尺,用一只大陶瓷缸倒扣着,潮水上涨时,就是满满一井清水,但一退潮水就不多了,六小时涨一次。因为人多水不够用,细心的大娘在涨潮时,就把井水打到一只大缸里供我们洗脸漱口之用,她真是一位慈祥的老妈妈。平时总是端一些水果请我们吃,但我们从来不随便吃她的东西。

    如今我们要走了,没法表达我们对她的感激之情。征得领导同意,我们同她的孙子一起照了一张像,并放大了一张送给老人留做纪念。六十多年过去了老大娘也许作了古,不知那张凝聚着军民情深的照片是否还在?

    1949年10月14日华南最大的城市穗城解放,随后西南许多省相继解放,12月9日南诏省主席卢将军起义成功,南诏省全境和平解放,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全国很快就要解放了。

    我们的大部队,早就到达了南诏省,可是我们军政大学还在广省佛城享福,大家都希望快点出发,赶上解放全国的步伐。

    1949年12月23日,军大终于启程出发了。我们由佛市乘火车返回穗城市,再乘船顺西江而上,向桂省进发。

    到了穗城,全校步行至西濠口码头待命上船。就要离开穗城了,“何日君再来?”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想进城看看。也许是离上船的时间还早,也许是西濠口码头离市中心很近,也许是校领导体恤“民情”吧,校部突然宣布让我们到穗城市最繁华的市中心去看看,时间二小时,大家高兴得高呼万岁。

    我们以排为单位,一路走一路看,来到中山医院附近,就能看到穗城市最高的十三层大厦——爱群大厦。我们来到楼下,抬头一望,哇!太高了,望不到顶。大家乘电梯坐到第九层就不通了,只好站在九层走廊上,欣赏全市风光。这已经很不错了,极目远眺,美丽的穗城市尽收眼底:

    一幢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伸向天边。妩媚的大江波光粼粼,像一条绿色的彩带缠绕着穗城城,给穗城市增添了几分灵秀。大家赞口不绝,穗城市真是太美了。酒楼的服务员备了一些茶水招待我们,我们婉言谢绝,大家依依不舍离开了大楼,顺便看了看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和商场酒楼,窥一斑而知全豹,算是满足了我们的一个心愿,于是返回原地待命。

    正要吃饭,船已到,各人带了一口缸饭,就按序列上船,此时天还明亮。我们乘坐的是一艘租来的商船,叫“永升号”,船有三层,船顶用电弧灯装饰,船内宽敞,能容两个连住。启航时大家都站在甲板上远眺那高高的“雄群大厦”和江边风光,想像着我们美好的未来。

    这时宣传干事让我们站在船尾以穗城的标志性建筑——雄群大厦为背景照了一张合影,我有幸保存了一张,今日已成为珍贵纪念物了。

    傍晚的余辉染红了大江两岸,“永升号”游船破浪前行。只见沿岸树木、竹林郁郁葱葱,芭蕉连片,椰树婆娑,炊烟袅袅,好一派生机盎然的南国景象,大家都发出:“江南太美丽了!”的赞叹。

    我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船直下大江口,经虎城、番城、顺城等地,逆大江向桂省进发。

    船速较快,在肇城地区,夜里突然遭到岸上匪徒的袭击,把霓虹灯打烂了。出发前我们在船顶已安排了岗哨,配备了二挺机枪,三人一挺,这时我们的机枪立即向着对岸还击,舱内一片漆黑,我们都扒下不动,船仍在西进。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又遭匪徒袭击,我们二挺歪把子机枪猛烈向敌方扫射,压制了敌人的火力。船也加快了速度,很快冲破了匪徒的伏击区,人与船均安然无恙。

    经过三天两夜的航行,于1949年12月26日到达桂省门户——梧市。大队人马下了船,进驻梧市。女生中队和一些伤病员继续乘船西进到贵县。

    梧市旧名苍梧,传闻虞舜崩于此。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上多竹子,有一种竹子斑斑点点,传说是舜的两个妃子的眼泪痕迹。文献记载:“至今斑竹痕,乃是皇英泪。”“皇英”就是娥皇、女英,据说是唐尧的女儿。

    梧市位于两条大江的汇合处,江面不宽,水色碧绿,水深且缓。城市沿江而建,地势平坦,北高南抵,市区范围不大,沿江店面极多,大多三层楼房,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水路、公路交通发达,尤其是水路,沿江而上可达宁市,顺江而下可达穗城。1949年11月梧市解放,市面上新的人民币还不能流通,还得用铜壳子交易,我们用新币很难买到东西。

    在梧市住了几天。1950年1月1日我们在梧市庆祝解放后的第一个新年。
………………………………

第二十二章 风雨前站

    由于刚解放,社会秩序还不太稳定,到处还有潜伏下来的敌特分子和藏在山里的残匪,为防意外,不许外出,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地学习、讨论、休息,恢复体力,为下一步“长征”积蓄力量。

    进入桂省后,虽然是是冬季,但南国仅有点凉意,大部队已远去,军大也紧随其后。

    在梧市我们中队又成立了“打前站”小分队,我也沾了光。每人发一支三八式步枪,几排子弹和几个手榴*,小分队的人数和武器装备比在豫章省时大大加强了,中队长交代了路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置办法。小分队于1950年元月2日从梧市出发。

    军大男中队步行,女中队继续乘船向贵县进发。桂省境内还有许多的土匪没有肃清,随时都会遭到土匪的袭击,为安全起见,后续部队成立了专门的收容队,负责收留因病掉队的人员,部队再三强调不许掉队,一旦掉队就有被杀害的危险。

    我们“打前站”小分队先抵达龙墟,号好房子,准备好吃的,只等大部队来。大军云集桂省,有各野战军的部队和边纵队的部队,找住的地方住都有点困难,我们首先要让其它的作战部队有宿营的地方,但只要我们一说是军大的,有的部队就提前开拔,主动腾出地方来。兄弟部队之间主动谦让,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的作风,真让我们感动,只有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有这样的高风亮节。

    1月5日抵达溪县的狮洞,由于居民太少,只好让一部分人露宿田野,我们用银元筹集了一些粮食。

    1月6日抵乌骆、南度一带,露宿田野,是夜遇雨,无法入睡。1月7日、8日、9日抵达南县、杨县、容县。部队在容县休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