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这七十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去想想吧。”指导员说。
………………………………

第七章 奋斗方向

    这一夜邓小林陷入了沉思。他出身贫寒,是个孤儿,吃了不少苦,靠姑姑把他养大,供他到洪都心远中学读到高中毕业,为了个人前途,他找到了革命的队伍,参加了大军。在几个月的锻炼中,表现不错,特别能吃苦,干活、出操、行军都是好样的 ,礼拜天还常常到厨房帮忙 。

    今天为“改两个字”犯了愁,改哪两个字好呢?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我和他是上下铺,是好朋友。于是他对我说:

    “喂,老同志(我比他大三岁,他常这样称呼我),帮我想想吧。”我说:“陈司令员不是说了吗,看能不能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尾巴’,就是看谁能不能坚持革命到底,不当狗熊能说明革命到底吗?应该把狗熊必为逃兵。”

    “哦,改得太好了!”邓小林茅塞顿开。

    又过了一天,一张独特的决心书贴在了队部的宣传栏里:

    邓小林的决心书:革命到底,决不当逃兵!。

    晚上集合点完名,指导员对大家说: “邓小林同志那份决心书写得很有水平,别看他只有十一个字,但说到了点子上,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我们有的同志洋洋几千字,有引言、有一、二、三、四条等等,但实质性的东西没有,大都是空话,一条也做不到。邓小林同志的决心书抓住了要害,‘决不当逃兵’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大家的决心书没有抓住核心,都要重写,一要抓住革命到底这个核心,二要联系实际,找到思想、作风、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要抓住不当逃兵、不开小差、展现新军人风采这个核心。”第二天,宣传栏里重新贴上了大家重写的新的决心书。

    八月的盛夏,天气越来越炎热,随便活动一下都出汗。每天理论课的份量越来越重,几乎天天上新课,下午组织讨论,讨论可以坐在树阴下进行,上课就得耐着性子了。大礼堂内人多,大家席地而坐,军大学员总是坐在中间,教导团等坐两边。一节课二个小时,上课没多久,已是大汗淋漓,连屁股都湿透了,笔记本上也沾满了汗渍,一听到“休息十分钟”,大家立马就往风凉处钻。哨声一响,大家又迅速进入礼堂,各就各位,等到第二节课上完,讲师、学员一个个像落汤鸡似的,衣服全湿透了。

    一天,教导团十多个同志在筑一个土台子,台前立了几根竹竿,大家猜,“大概是筑个戏台吧”,但又不像,只有四十平方米,只够开会用。这时有人大声说:“八一建军节到了,开大会用。”

    1949年8月1日,部队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土台上坐满了兄弟部队的领导,台上横幅是:庆祝建军二十二周年大会。左右两边对联对联,红纸白字煞是气派。台后巨大的天蓝色幕布上挂着领袖的画像,台上两边插上了不少彩旗。宽大的操场,坐满了部队,远处的山丘上还架起了高射机枪,预防敌人空袭。

    这时只见陈首长在范教育长的陪同下,带着许多陌生的首长向主席台上走去

    会场上各部队的歌声,高亢嘹亮,此起彼伏,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八点左右,大会在雄壮的《进行曲》中开始,范教育长主持会议,他走到台前大声说:

    “各位首长,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下面,请一号首长讲话!大家欢迎!”

    大家一听:“一号首长”,就知道是陈司令员来了,非常高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学校看望大家,感到特别的荣幸。

    全场掌声雷动,只见陈司令员健步走上主席台,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

    “同志们,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我们人民军队成立的节日,我们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就是要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永往直前,全面、干净、彻底消灭蒋家王朝,解放全国。……”

    他还讲了全国的发展形势、对部队的要求、下一步军队的任务。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思想,加强部队思想建设,将革命进行到底!

    目前,我们人民军已经向南、向西、向西北大进军了,上级命令我们向南、向大西南迂回,截住敌人的退路,把他们全部消灭在大陆境内。你们的任务就是开动每人的两只脚,仿效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坚决消灭反动军队,胜利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他喝了一口茶水,提高了声调大声问道:“大家有没有信心呀?”

    “有!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台下一万多人的大会,变成了誓师大会,口号声直冲天穹。大家手臂高举,真有可上九天揽月之势!

    陈司令的话感动人心,令人振奋,博得了全场长时间的掌声。他雄辩的口才,儒雅的风度,威武的军人气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说他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当过老蒋的警卫员,东征时曾救过老蒋,后来因为政治理想不同,成为我军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我们为有这样的司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和嘹亮的歌声中结束。

    我们马上要开拔了,为了便于长途行军,上级发来了许多绑腿带,每人一副,限五天用空闲时间学会打绑腿,大家一听又兴奋起来。

    我们中队长的绑腿打得漂亮极了,绑腿上有棱有角、有人字形花纹,波浪式上升,如同织在布上的美丽图案。他来到我们中间,伸伸腿得意地说:

    “小伙子们,怎么样?不比姑娘绣的花儿差吧?”一脸的笑容。

    我们看了从心里羡慕他的手艺。大家都虚心向他请教打绑腿的方法。打绑腿确实大有学问,有的同志是“竹竿腿”、有的是“箩筐腿”、有的是“喇叭腿”,所以扎绑腿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

    大部分同志怕绑腿没扎紧,绑腿松了影响行军,于是都扎得紧紧的,结果没走多少路,血不流通,两腿抽筋,不能行走。“喇叭腿”的同志也不好扎绑腿,上粗下细,一层层缠好后,没走多远,绑腿一溜儿全部滑到了踝骨上,像接了骨折的“残腿”。我们班上有个男生叫何慧敏,每次绑腿扎得不合格,他总是自言自地说:“该死、真该死。”

    一天,邓小林苦练出“成果”,他来到中队长面前把腿一伸,“老革命,瞧瞧,这绑腿扎得怎样,不离谱吧?”小邓神气地高高昂起头。

    中队长上下看了看,用手指头这里抠抠,那里捋捋,刹时邓小林的绑腿布象散了架似的,一下全松了下来。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鬼,你想在鲁班面前耍大斧,还嫩了点,中看不中用。”

    围观的同学再次哈哈大笑起来。邓小林收拾起散乱的绑腿,不好意思地走开了。中队长眯着眼看着小邓那付狼狈的样子,也笑了。

    他转过身严肃地对大家说:“这玩艺儿可不是弄着玩的,行军打仗绝不能搞花架子!每一个人都要过我这一关!”

    于是他抓紧时间,一点一滴,不厌其烦地教大家扎绑腿的方法和秘诀。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人人过了关,赶上了“老革命”。
………………………………

第八章 依依惜别

    一九四九年八月三日,校部突然通知各中队:“八月十五日军大开拔,十五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各中队动员大家把一切原有衣物、箱子、用具等东西整理好,家在洪都附近的,十四日送回家,当日返校,家在外地的,统一交校部邮寄到各家。大家心想,马上要行军远征了,心里真有些紧张,立即忙碌起来。

    我把旧衣物、书籍等不要的东西,装在读高中时用的旧皮箱里,向中队长请了假,径直往洪都的表姐夫家。表姐夫四月份左右已回万县老家了,只留下一个守门人,我把东西交给他,请他方便时帮我带回老家。

    我就要离开培养我成长的洪都了,但心里时时惦记着表侄妹许慧英。表姐夫叫许飘萍,万县人,他在洪都市做生意,只生了一个独生女儿,名叫许慧英,小名菊舫,菊舫在家是千金小姐。就读于洪都女子中学,1949年读初中三年级,比我低两级,年龄少我三岁。婷婷玉立,个子像她父亲那样高大,脸儿却像母亲那样靓丽,他叫我表叔。洪都解放前夕,她家租了一只大帆船,准备装运所有的家什,船就靠在洪都市抚州河口。表姐夫因生意交接很忙,就叫我陪菊舫和一个抱养的小弟弟蔚苏一起在船上看守东西。

    入夜,抚河渔火点点,皎洁的月光撒落在静静的河面上,如同飘落的片片白银,银光闪闪。

    从1947年春到洪都读书开始,我和他们相识数年,每到礼拜天,表姐总是要我与张学宣去她家玩(张学宣是表姐的亲表侄),时间长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无拘无束,无话不说,天南海北、理想前途乱侃。礼拜天他家成了我们的乐园。

    不知从何时起,许慧英渐渐喜欢上我,她长这么大很少接触异性,在女子中学全是青一色的“尼姑”。有一年的阳春三月,她约我去桃花村游玩,粉红的桃花、亮丽的少女、帅气的小伙子,多么惬意浪漫。我们有说有笑,陶醉在大自然的画卷里,可谓人在画中游,画中有人走。有时我们荡舟东湖、慢步公园,抚州河两岸的街头、商场闪动着我们的身影。记得她第一次请我去看电影,我问她是什么片子,她含笑不语,到电影院一看,电影的名字是《千里送京娘》。也许上帝早有安排,注定我们要分手。

    一天,她难过地对我说:“表叔,我要走了,何时能相见?……。”话还没说完,就呜呜地哭了。我安慰她说:“别难过,你还是留下跟我一起从军吧。”

    可是她不说话,只是呜呜地哭。

    不久,张学宣迫于父命回文山老家去了,只有我在这里帮表姐夫照看着船只。这段时间,我常带菊舫姐弟两坐在河堤上聊天、散步,观看江边的夜景,有时也去看看电影。船上有二个船老大,也是万县人,他们往返于万县至洪都之间,将上游的木材等货物运到洪都,再从洪都运商品到万县等地。他与表姐夫相熟,所以我们也在船上吃住,待我们也好。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军就要打过长江了,洪都对于有钱人来说已是风声鹤唳,他们携带着财富纷纷逃散。

    他们临行前几天,我再挽留菊舫,她死骡子一个——不搭腔。她心里也许有许多苦楚,毕竟她还未成人自立啊,那时我真幼稚。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我再次劝她留下,她仍沉默不语,我有点火了,熊了她几句,她哭得更伤心了,这是我第一次见这千金小姐如此恸哭。她一哭我的气就消了一半,觉得怪可怜的,不好再说她。

    船老大以为我们吵架,也不便多问。我耐着性子劝她留下,等待洪都解放。她还是不敢下这个决心,我生气就要走,她突然双手死死拖住我,小弟弟晶晶(学名蔚苏)也拉着我的手说:“表叔,不要走嘛,陪陪我姐姐吧,你看她哭得多可怜。”我又软了下来。

    这个烦人的夜晚,我们三人坐在船头,对着月光、水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