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关东警事之谍王-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什么,三道梁手表,被你们找到了?”

    官瑞玑不明所以,有点发傻的点点头。

    陈兴亚一把攥住官瑞玑的胳膊,用力之大,连官瑞玑这老行伍都有些吃受不住,但奉军宪兵司令顾不得这些,急切的追问:

    “你能确定,是中村小鬼子那块?”

    官瑞玑更迷糊了,这有啥不能确定的啊,东西就过了李德保一个人的手,而且,当铺的当票上,把那块精工三道梁的特征写的明明白白,连表盘背后的序号都写的清清楚楚,怎么可能出错?

    听完官瑞玑的解说,陈兴亚哈哈大笑,让屋里所有人,包括马明远在内,一时都摸不到头脑。

    随即,陈兴亚笑声戛然而止,脸上满是阴霾:

    “那小鬼子手里的三道梁,是哪来的?”

    原来,就在陈兴亚赶来佘公府的这两天时间里,日本人的攻势已经发动起来,首先出动的就是舆论!

    在东北,有不少日本人开办的报纸,比如《盛京时报》、《朝鲜日报》、《泰东日报》等等。

    就在这两天功夫,这些日资报纸开始大篇幅报道“中村事件”。

    有的说:

    闻中村震太郎入蒙地携带的烟土和海XX等毐品,为兴安区土匪所杀。

    还有的说:

    第三团官兵为抢劫烟土和海XX而害人越货,必须把关玉衡枪决抵偿,并着该区赔偿一切损失。

    更有离奇的,说:

    中村震太郎因为身上携带的毐品,不仅被第三团劫持,更遭到残酷虐杀,割鼻剜眼、切去五肢等等。

    这些报道连篇累牍,而且还在追踪报道,不仅在日本侨民中间掀起滔天风浪,甚至连一些西方国家的在华媒体也注意到,开始有意识的转载这些报道。

    根据容臻的电文,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开始在奉天、哈尔滨等地的西方外交官中间引起关注,已经有英美等国的外交人员,私下里打电话询问这件事。

    而所有这些日本人报道里,最关键的一件证据,据说是日本人拿到了,中村震太郎的精工牌三道梁手表!

    此时的陈兴亚就是满腹狐疑,日本人手里的三道梁是哪来的?还是说……

    奉军宪兵司令冷厉的目光,扫视过屋内每个人,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和眼神:

    还是说,这帮家伙抱团撒谎?

    听完陈兴亚的介绍,屋内众人面面相觑,舆论战,宣传战,战争之前舆论先行,这些弯弯绕,别说是他们这些奉军的军官、警官了,怕是这年头金陵城内当政的,那些个政客、将军们,也没几个能了解吧。

    日本人玩出这么一手来,他们这些只会带兵打仗,顶多抓个人破个案的家伙,能有啥好办法。

    看到这些人发傻,陈兴亚也是无奈,明明知道日本人用心不良,偏偏没任何法子可想,问眼前这群人也是问道于盲。他重重叹口气:

    “为今之计,与其想小鬼子这些花花肠子,不如干点正事,你们……”

    他指着所有人,语气阴沉道:

    “你们所有人,我姑且信了你们的话,销毁的三道梁手表,就是中村小鬼子那块。但是,你们现在,得给我想法子,证明小鬼子手里的三道梁是假的!”

    官瑞玑等人一咧嘴,我得爹诶,这不扯淡么,三道梁就是三道梁,那是人家小鬼子工厂造的,随便拿一块出来凑数就够了,就算说破大天去,那也是块手表,实打实的手表,到哪证明一块手表是假手表啊?

    别说是官瑞玑、董坤、冷建章等人,连马明远也觉得头疼,这简直就堪比他过来前时空里,那个行政机关著名问题:

    你如何证明你爹就是你爹?

    这尼玛,简直是艹蛋任务啊。

    马明远正暗自腹诽时候,忽然感觉屋内气氛不对,抬头一看,发觉官瑞玑、董坤、陆建勋、冷建章几人,齐齐将目光投在他身上!

    就连陈兴亚,也是用玩味的视线投过来。

    马明远立马感觉事情不妙:

    “喂,几位老哥哥,你们这么看着我看嘛?”

    董坤笑嘻嘻凑过来,搂着他的肩膀,贱笑道:

    “马老弟,这屋里,有一个算一个,都TMD大老粗……喂,你甭看陈长官,他老人家也就上过东北讲武堂……咱们跟你比不了,你有文化,还去过东洋小鬼子那转过,而且,论破案……”

    董坤说话竖起大拇指来:

    “论破案,你就是这个!陈长官这个麻烦,还得是马老弟你来解决啊!”

    话刚说完,不等马明远推脱,官瑞玑、陆建勋、冷建章等人一齐点头,不断夸奖马明远,直言此事非马明远不可,那话中意思,除了马明远,全东北都没人能解决这麻烦。

    马明远听得头大,连连摆手,笑话,眼前还坐着一个奉军宪兵司令呢,这帮家伙,就这样吹捧自己,这哪是吹捧,分明就是捧杀啊!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可是,就在马明远想推脱掉这种破事时候,陈兴亚冷着声开口了:

    “马明远,我想起来了,你TMD是汪老哥的亲外甥,我说呢,老汪敢明目张胆塞人进来。你小子给我听着,只要你有法子解决这档子事,老子替你和你舅舅,在副司令面前请功!”

    唰!

    屋内瞬间安静,落针可闻得安静,所有人都盯着马明远,眼中透着热切:

    在副司令面前请功,那可是露大脸了,放在古代,那就是直达天听啊,日后还不是官运亨通?

    马明远心中苦笑,这帮老官迷,当姓陈的许诺那么简单啊……

    只是,在接手中村事件之初,他就努力回忆过来前的时空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努力构思处理方法,此时陈兴亚既然提出来,正是他的好机会!

    马明远沉吟了一会,在脑中将自己的思路再次捋一遍,才缓缓抬头,望着大马金刀坐在那里的陈兴亚,缓缓道:

    “陈司令,如果说,我有办法,彻底解决中村事件,你愿意听我的么?”

    (本章完)


………………………………

第二百一十章 把蛋糕做大!

    辽省,奉天。

    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办公室内。

    “参谋长,我觉得,日本人还远没有死心!”

    随着马明远的话,容臻低头去看,发现竟然是几份日文报纸,最上面的一份,是日本的《朝日新闻》,头版大幅标题写着:

    《帝国勇士愿为国捐躯,遗憾未战死疆场》。

    这是一篇对中村震太郎的岳父、预备役少将羽入三郎的采访,配图是羽入三郎抱着一个孩子的照片,孩子据说就是中村震太郎的儿子。

    文章中,羽入三郎谈道:

    为国捐躯是军人的生平夙愿,遗憾的是并非战死疆场,尤其是想到被中国兵折磨杀死,想到当时瞬间所受的痛苦……一见到对那些事一点儿也不知道的这个孩子,一边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一边扳着手指计算日子盼望着的样子,就感到十分可怜。末了羽入三郎还不忘对媒体呼吁,希望能给中村“报仇”。

    这样一篇煽情文章和配图,在日本国内可以掀起多大的声浪,在见识过马明远的“舆论战”后,容臻立刻就有了判断。

    草草浏览过文章,容臻的脸色立刻严肃起来。

    下面几份报纸都是与“中村事件”有关的报道,一律站在中村是被残害而死的角度进行鼓动。

    最后,压在最下面的,竟不是报纸,而是一张日文传单。

    传单图文并茂,标题是《醒来吧!同胞!重视我们的国防!》,图上却赫然画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图,地图上还公然画了一面日本国旗,旗上写道:“啊!我国的特殊权益!

    看到这份传单,容臻脸色铁青,抬头看向马明远。

    马明远会意,沉声道:

    “这是驻扎在日本滋贺县八日市的陆军航空兵,利用飞机在福井、金泽、富山、松本等城市的上空投放传单。”

    咚!

    容臻一拳狠狠砸在办公桌上,愤怒的咆哮:

    “狼子野心,这是在挑起争端,鼓动侵略!他们是想打一场么!”

    陈兴亚也过来,看完这些东西,愤怒的看向马明远:

    “这是真的?”

    马明远平静道:

    “我在日本国内还有些朋友,这些都是他们帮助搜集的。”

    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松平由纪子帮忙搜集,并通过日本外务省的外交邮件,用最快速度传送过来。这些话,马明远可不能告诉眼前这二位。

    马明远曾留学日本,这些背景,容臻和陈兴亚都知道,对这些东西的来历也就再无怀疑。

    陈兴亚对容臻沉声道:

    “参座,事情闹大了,小鬼子野心太大了,必须报告副总司令!”

    容臻摆摆手,看向马明远:

    “报告是必须的,明远,你有什么办法么,我们必须拿出个章程,才能向副总司令开口。”

    马明远心中暗叹,不愧是张副总司令最信任的部下,办事果然滴水不漏。思索了一下,他才开口:

    “有办法,不过,现在的动静还太小,不好操作……”

    “啥!”

    陈兴亚急了,都火烧眉毛了,这小子竟然说,动静还太小?

    “马明远,你是不是疯了?”

    容臻也是诧异的看过来,并未制止陈兴亚的惊呼。

    闻言,马明远淡淡一笑:

    “疖子只有冒了尖,才好挤破。事情只有闹大了,我们才有机会引入外援。”

    外援?

    容臻与陈兴亚对视下,由陈兴亚问道:

    “啥叫外援?援兵么?指望金陵那帮龟孙子,还不如咱自己撸胳膊,和小鬼子开干!”

    马明远心中暗叹:

    奉天和金陵,到底是之前曾在战场上见过血,纵然高层在靠拢,中下层之间,还是缺乏真正的信任。

    就在这时,房门被敲响,副司令长官公署副官处副处长李冀川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李建川带来一个令容臻和陈兴亚面如死灰的消息:

    就在刚刚,日本陆军省发表了《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的声明》。这份文件声称:

    帝国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在满州被奉军劓鼻割耳,切断四肢,悲惨遇害,是帝国陆军和日本的奇耻大辱。

    洗刷奇耻大辱的办法是什么?

    容臻和陈兴亚都沉默下来。

    隔天,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警惕!大英帝国在远东利益,正被日本侵蚀》。

    文章从日本侵占中国青岛,夺取原本属于德国的殖民地开始讲述,对日本在中国的一系列军事、商业、政治的扩张娓娓道来,着重谈到了日本在中国不断开设的纱厂,还有当年日本对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从文章中,只要是对远东稍有了解、关心政治的人,都会清楚看到,当年大英帝国为挟制沙俄,扶植起来的看门狗,此时已经在远东露出獠牙,不断在中国的肌体上撕咬,甚至已经危及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影响。

    文章仿佛不经意似的,提到了最近日本借“中村事件”发动的舆论攻势,又谈到日本每次发动战争前,都要进行过的舆论准备,暗示日本在远东的新一轮扩张迫在眉睫。

    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