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关东警事之谍王-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

    佐竹信清不过是顺嘴一说,搅浑水罢了,哪来什么证据。但被人逼到墙角,他只得求助似的看向土肥圆。

    土肥圆心中暗骂“嘴欠”,质疑就质疑,非要平白横生枝节,现在搞不定了,竟然还要拉自己下水,真是外务省的饭桶官僚!

    但要无视“佐竹饭桶”的求助,土肥圆可不敢,如此重要场合,还敢挟私报复,回头不用军部,从内阁到天皇都能弄死他,遑论一旦散播出去,他土肥圆只怕都不用回国,就会被热血上头的“爱国”青年们给“天诛国贼”。

    强忍一种被喂了一碗苍蝇的恶心,土肥圆只得起身,先对特纳·安德伍德鞠躬道歉,其实也是在恶心佐竹信清。继而,老特务同样用并不快的语速道:

    “安德伍德先生,我方代表的质疑确有道理,请问各位专家,究竟从何判断,那块精工牌手表,是所谓‘伪造’?我等日本国代表团,也希望借此向各位欧美专家进行学习。”

    土肥圆说的客气,但话中含义却不客气:

    别哔哔,有道理就说出来,让大家都学习学习,什么专家鉴定,不说出点道道来,这事没完!

    本来趋于安静的会堂内,再次响起一片嗡嗡声,不少人都认同土肥圆的想法。

    那位安德伍德教授微微一笑,并不因为土肥圆的话而动怒,对奥利弗点点头:

    “正要仔细解说一下。拿上来。”

    立刻有助手将物证小车推上来,又有人协助摆放好幻灯机和投屏。

    首先被摆上幻灯机,投影到屏幕上的,是一张签名文件,安德伍德用细木杆指着道:

    “这是一份签收文件。具体说,是日本军部将精工手表,发给中村震太郎使用时,由中村震太郎本人亲笔签名的签收文件。”

    指着文件上的签名,安德伍德教授道:

    “请注意这签名的几处细节。”

    然后,英国老教授又摆上一份文件,与之前的签收单并列,一齐展示在投屏上:

    “各位,这张单据,据说是在勘查旅行出发前,由中村震太郎亲笔书写的携带物品清单,对了,”

    忽然,安德伍德扭头看向土肥圆,扬声道:

    “那位将军先生,您确定,这是中村震太郎亲笔书写,对吧。”

    这……

    土肥圆一脑门黑线,扭头去看板元和石原。

    (本章完)


………………………………

第二百七十四章疾风骤雨(12)

    面对土肥圆,板元征四郎微微侧头,避开了那道凌厉的目光。

    倒是石原完尔,此时表情坚毅,仰头迎上土肥圆目光,继而透过土肥圆,看向安德伍德,扬声道:

    “这位先生,请不要质疑日本帝国的诚信。帝国提供的证据,自然是中村大尉亲手书写。”

    “很好!”

    安德伍德露出笑容,但在日本人看来,这个笑容怎么看都有些诡谲。

    “既然都是那位死去的中村先生书写,但经过多位笔迹专家鉴定,这几份文件怎么会是出自三个人之手?”

    轰——

    此话一出,现场一身惊呼,继而是嘈杂的议论声。

    日本代表团也懵了,笔迹专家,这是什么鬼?

    佐竹信清到底是外务省高官,常年与欧美各国周旋,见识远不是板元和石原等人可比,自然听说过这所谓的笔迹鉴定。他狠狠瞪了石原完尔一眼,才扬声抗辩:

    “抗议,这是对帝国的污蔑,况且,东西方字体差别太大,英美各国专家如何能鉴定东方笔迹?”

    对污蔑什么的,安德伍德懒得搭理,至于后面那个质疑,他还是耐心解释起来,毕竟,在场还有四五百东西方记者,佐竹信清的质疑,也是这些人心中的疑虑:

    “我承认,东西方字体差别非常大,但有很多东西还是相通的,比如,人在书写时候的习惯,运笔时候的笔锋,甚至是字迹上顿笔的轻重等等。这些东西不仅是书写的通用规律,而且不是普通模仿字迹就能够模仿出来的,因此,诸位请看……”

    接下来,就着幻灯机,安德伍德对在场所有人,比较了几份纸质文件的笔迹,尤其点出,其中若干处在书写痕迹上的差异。

    尤其是几处中村震太郎的签名,更是被安德伍德着重讲解。虽说语调貌似平和,但听过他讲解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位老先生就差指着日本人开骂:

    你们这帮骗子,公然伪造证据,还敢拿到国联听证会上,想要蒙混过关,当全世界都是傻子么!

    在讲解过程中,日本代表团大多数成员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就连一向强硬的石原完尔也一时没了声音。

    当安德伍德讲完,听证会上一时没了声音,反是记者席上响起一片提问声。

    安德伍德充耳不闻,脸上挂着得意的表情,仿佛俯视般看向日本代表团众人。

    一时间,听证会冷场了。

    最终,日方坐席上,响起佐竹信清干涩的声音:

    “这些不过是文书工作的疏漏,我方回去一定详查。可是,仅凭区区疏漏,就认定我方伪造证据,国联检验工作也太过武断……”

    “哈!”

    安德伍德大手一挥,很不客气的将佐竹信清打断,冷笑一声,拿起另一份检验报告拍在幻灯机上,气哼哼道:

    “别提什么狗屁手表,我问你,这块什么精工手表,真是那个中村震太郎所有么?”

    啊?

    现场一下变得非常,所有人目光死死盯住佐竹信清。

    检查工作终于剑指核心,无论是台上的国联调查团,还是场外的各国记者,无论怀着何种心态,此时俱是异常关注,国联调查团的检查工作,究竟是如何认定,日本人提供的那块三道梁手表,本次华日争端的最重要证据,是伪造的?

    佐竹信清心中打鼓,从刚刚文书造假开始,他就明白,只怕军部这帮人在其中没少了上下其手,心中暗恨军部这帮人胆大包天之余,见板元、石原,甚至土肥圆都开始装孙子不吭声,也只能强装镇定,开口试图争辩。

    谁知道,这下竟是引火烧身。

    此时的佐竹信清,只要不让他回答这个问题,恨不得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要知道,这次的听证会,奉军准备极其充分,不仅邀请全世界各大顶级报刊媒体记者,现场更有录音、录影设备全程记录。

    在听证会上,无论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出四十八小时,保证是全世界都能知道,事后还没法抵赖。

    迟疑了很久,佐竹信清的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就是无法开口。

    看到这一幕,安德伍德冷笑一声,懒得再搭理这家伙,转身看向台上调查团成员:

    “这块手表的问题很严重!上面没有提取到半点中村镇太郎的指纹!”

    原来,检验组经过仔细检验,甚至使用了美国最新发明的显影药剂,在那块精工牌三道梁手表上,提取了数十枚或完整或残缺,属于不同人的指纹。

    偏偏这些指纹当中,竟然没有一枚属于中村震太郎!

    这就奇怪了,明明说是属于中村的手表,还沾染了那么多指纹,显然没人擦拭过,经手人如此之多,怎么偏偏没有手表主人的指纹?

    直到此时,佐竹信清才回过神,突然抓住安德伍德话中问题:

    “指纹如此之多,安德伍德阁下如何知道,这些指纹都属于什么人?如果这些指纹都是日方人员,阁下又如何知道,手表在落入日方之前,是否曾被人擦拭过?”

    一声冷笑,安德伍德仿佛早知道,日本人会有如此质疑,当即换上几张幻灯片,上面正是一枚枚或完整或残缺的指纹。

    用满含嘲讽的眼神看过每个日本代表团成员,安德伍德才开口解释,随着他的解释,这些日方代表的心也直线下沉。

    原来,这些指纹不仅包括了从手表上提取到的指纹,更有从证人身上提取的指纹,这些证人竟然就包括了日方叙述中的几个关键人物,比如说,洮南利通号当铺的掌柜和伙计……

    因为日本方面提供的证据和证词中,就有提到洮南这家当铺,是以,国联调查团在检验时,将这两人拎出来,也毫无违和之处。

    偏偏这里出了问题:

    在手表上提取的指纹中,竟然连利通号掌柜和伙计的指纹都没有!

    按照日方的证词,他们正是从利通号得到的手表。而检查组分别单独讯问过两人,都否认曾经擦拭过手表,更别提是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对手表上的指纹进行彻底抹除的专业工作。

    因为有从利通号掌柜、伙计身上,现场提取的指纹作证,国联调查团检验组的工作,让人无可指摘。

    说到这里,现场已经一片哗然。

    可是,到这里还没完,安德伍德将问题带回远点:

    手表上不仅没有利通号两人的指纹,更无法提取到中村震太郎的指纹,这就太奇怪了。

    突然,板元征四郎扬声质疑:

    “安德伍德阁下,你从哪里找到的中村大尉指纹?”

    (本章完)


………………………………

第二百七十五章我等将死矣

    民国二十年,日本昭和六年,九月三十日。

    吉省,哈尔滨特别市。

    哈尔滨新市街的斯基德尔斯基公馆,军官宿舍内,临时寄居的板元征四郎、石原完尔满脸愁容的坐在屋内。

    距离听证会结束已经整整三天,不是板元等人想要赖着不愿离开,实在是,自从听证会结束,日本代表团就被愤怒的日本“爱国青年”包围,在一路叫喊着“国贼”声中,仓皇逃到哈尔滨特务机关。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令这些日本军官再也没法脱身了:

    无论是日本驻哈尔滨总领馆,还是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被闻讯而来的日本人迅速包围。接下来,就是三天三夜的包围、抗议、叫嚣威胁。“天诛国贼”的声音震天,即便将门窗死死关上,都无法挡住。

    不仅如此,就在九月二十七日当夜,在日本领事馆和特务机关外,竟响起枪声,而且不是一声,噼里啪啦的脆响,好像炒豆一样,将两处建筑的玻璃打的粉碎,室内摆设、装修也被打得稀烂,更吓得屋内日本人嗷嗷乱叫,忙不迭卧倒在地,同时电话奉军当局请求救援。

    让日本人惊奇的是,明明市内枪声乱响,奉军竟仿佛没听到一样,连过来查看的兴趣都没有,求援电话更是无人接听,任由枪声一直响到天明时分。

    出不去,走不了,坐在屋里子弹横飞,日本代表团,竟然被困在自家机关里,而围困他们的,是本国的国民。

    此时这些日本代表团成员心中的憋屈,不亚于在听证会听到最终宣判的一刻。

    关东军特务机关还好,里面都是军人,不断用军人的自强勉励自己,努力在外人面前露出坚强一面。

    他们可是听说到,在领事馆那边,已经有一名外务省的三等秘书,因为经受不住压力,选择了上吊自杀。

    身为日本人,自杀方式竟然是上吊!

    这种死法让一帮军人非常鄙夷,许多军官在公开场合,公然嘲讽那名死者,进而愈加瞧不起外务省的官僚,认为他们连软弱的海军都不如。

    可是,此时的板元征四郎、石原完尔、土方大右,却没有在人前那种趾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