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一边绞尽脑汁支吾,用了各种技巧转换话题,不想直接交锋,心中暗道:“如果张兄在此就好了,决计不至于让我如此之狼狈。”在周梦臣心中,张居正的才华远远省过熊浃的。只是而今的张居正,还没有资格进文华殿。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御史出列说道:“两位阁老,今日殿前议事,不分胜负,是否可以到此为止。”
    夏言看了一眼熊浃,说道:“好,今天就到了这里吧,周梦臣非是词臣,不当向陛下言学问之事,不可再之。”
    熊浃晃晃悠悠的有几分站不稳脚跟。
    原因,很简单他今日不仅仅输了面子,还输了里子。可以说什么也没有得到。
    今日不是普通辩经,而是熊浃弹劾周梦臣蛊惑圣听。今日一场辩论看来,大家都看出来了,周梦臣的确经义浅薄,但是他那一套,基于格物之道从而到暗暗否定天人感应的理论,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周梦臣恨不得将朱子门徒刻在头顶之上,真要说起来朱熹对天人感应,已经所谓鬼神之说,也不是太多感冒的,无非是敬人如神在那一套,存而不论的说法。
    接下经义的辩论很没有必要。而且很难有结果。
    毕竟,格物致知这个热点那么容易搞清楚,就不会有七十二种见解了。
    夏言虽然向着熊浃,但是严嵩在这里虎视眈眈,黄锦在一边全程看着,他总不好有所偏差,所以给出的结论。看似说周梦臣不对,但是却没有之前那些难听的词汇了。
    反而是一个小小越权而已。
    这本质上就是在否定熊浃的奏疏。
    黄锦说道:“好,今日好生精彩,咱家会一点也不露的告诉陛下的。诸位大人,咱家先走一步了。”
    黄锦一走,这一场大戏才算是真正落下了帷幕。
    有人一边议论一边离开,毕竟今日周梦臣的话,可以说是一家之言,又是第一次出现,给了很多人很多启发。辩论虽然结束了,但是这一件事情还远远没有完。
    不仅仅对于周梦臣,也对于熊浃。


第二十八章 余音渺渺
    周梦臣站在原地,恍如隔世一般。深吸一口气,暗道:“不管怎么说活,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来到京师这一段时间来,真是关关难过过关关啊。希望不要再有幺蛾子了,让我好好静一段时间。”
    “见过周大人。”一个人上前说道。
    周梦臣大为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有人与他打交道,他立即行礼道:“下官周梦臣,拜见大人,不知道大人高姓大名?”
    这个御史就是刚刚为周梦臣解围的御史,他轻轻一笑说道:“免贵姓张,草字一个‘潮。’刘公在京师的时候,倒也有数面之缘。”
    周梦臣说道:“张大人好。”
    张潮轻轻一笑道:“你强行攀附的本事倒是不错,我不过我看你,不是理学门人,倒是我气学们人,如果王公尚在的话,见了你定然高兴?”
    周梦臣心中一惊,他既是惊讶自己觉得自己强行将理学关念拉过来,没有人能看穿,却不想是有人看穿的,另外一点就是理学是什么?周梦臣知道。这气学又是什么东西?
    张潮轻轻一笑说道:“今日索性没有什么大事,不如我请周大人吃酒如何?”
    周梦臣连忙说道:“张大人抬举了,请。”
    张潮可是御史,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地位很高,周梦臣根本没有办法与人家相提并论。面对张潮忽如其来的客气,周梦臣也只能积极回应,否则是要得罪人的。
    周梦臣与张潮一起出宫,寻一个小馆子吃饭。毕竟京官很穷的,找不起好地方。周梦臣索性就推荐了便宜坊。两人径直去便宜坊点鸭子就不说了。
    在官员纷纷散去的时候,夏言去搀扶着熊浃,说道:“熊兄,你还是歇歇脚吧。”
    熊浃面如死灰,说道:“不用,我还死不了。”
    熊浃年龄本来就不小了,甚至比夏言还大上几岁了。他平日脚步也算灵便,但是紫禁城中行走虽然还有些累,但是还能坚持,但是今日却不行了。
    只是承受了如此打击之后,熊浃有些承受不住。
    每一个人内心之中,都有一些称之为支柱的东西。有的人是名,有的是财,有的是官位,有些人却是理念。而熊浃就是这样的人,他内心之中的信念,是他活下的根本。
    他知道出面劝谏,下场定然不会好。
    但是他依然出手,以他吏部天官的帽子为赌注下了这一注。有人觉得他傻,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那种崇高的道德感,以及宗教性的自我牺牲感。是给人怎么样的感觉。
    只是与周梦臣一场辩论,好像是一根针,刺痛了熊浃。
    熊浃的道德自豪感,就好像一道泡沫一般破裂了。
    心灵上的打击,让熊浃一下子变得步履蹒跚。
    夏言说道:“熊兄,你这个何苦啊?”
    熊浃冷笑一声,说道:“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回去之后,请辞的折子就送到内阁,回闭门谢客,不理公务,等朝廷的安排。”
    夏言说道:“熊兄,这不是我的意思。”
    熊浃说道:“我知道,是朝廷的意思。”
    夏言被熊浃憋得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说道:“周梦臣得罪了熊兄,我令他上门赔罪如何?”、
    熊浃说道:“不用了。此人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他今日得了陛下宠爱,他日祸乱天下者,必此人也。”
    熊浃言下之意,就是将周梦臣称之为小人之奸雄,那位被孔子所诛杀的少正卯。
    夏言却不以为然,觉得太抬举周梦臣了,周梦臣一日没有进士功名,一日在朝廷之上,是一个配角而已。只是见熊浃真生气了,不好说些什么。只能默默的扶着熊浃出了紫禁城。
    这或许是熊浃最后一次在紫禁城中行走了。
    黄锦跑得飞快,很快就来到了西苑,见了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收功之后,让黄锦将情况一五一十的说明清楚。
    嘉靖皇帝学识不错,听了周梦臣的话,也忍不住暗暗点头,说道:“这周梦臣还真有一点本事,只是根基浅薄了一些,如果跟随一大儒学习十几年,或许就能成为本朝的大儒了。”
    黄锦说道:“皇爷说周梦臣好,那就是真得好。”
    嘉靖哈哈一笑,说道:“你这老滑头,只是从今之后,敢谁敢以天象来罪朕,就关门放周梦臣。”
    黄锦说道:“奴婢是条老狗,周梦臣也是皇帝的猛犬,定然不负皇爷所望。”
    两人说话之间,外面一个小太监进来说道:“陛下,严阁老到了。”
    嘉靖皇帝笑道:“传。”
    严阁老进来,毕恭毕敬的跪在地面之上,一颗白发苍苍的头颅规规矩矩的磕在地面之上,说道:“臣拜见陛下。”
    嘉靖对黄锦说道:“黄大伴,去扶一下阁老。”随即对严嵩说道:“你也是的,一大把年纪了,很多礼节都不必了。毕竟你我君臣之场,传出去了,不会说你恭谨,而是我苛待老臣。”
    严嵩语气坚定的说道:“陛下,老臣是陛下一手提拔的,没有陛下老臣不过庐山上一道士而已。对陛下的恩德,就是磕一千万一万万个头,也不为过,老臣只担心老臣年纪大了,给陛下磕的头,是磕一个少一个。哪里领会外面的闲言碎语。”
    这是严嵩最强大的本事。
    明明是马屁话,别人说来,就是肉麻之极,但是严嵩说来,就好像从肺腑深处而出,大有感人至深之意,催人泪下之意。
    即便嘉靖阅人无数,每个人什么心思,他一眼看过去,就能猜得七七八八的,此刻却也有几分感叹,说道:“谁都像你怎样恭谨,我也就省不少事情了。说说吧,有什么事情要奏。”
    严嵩说道:“浙江上奏,有祥瑞,是一只白兔。”
    嘉靖大喜说道:“可是真的?”
    在自然界中,很少有纯白的生物,有的话,一般都是得了白化病的生物。白兔更是少见,而今养殖的白兔,电视剧中的白兔,都是这些年培养出来的新品种,古代是没有的。
    因为野生动物的颜色是他们的保护色。白色兔子在野外会非常显眼,野外的兔子一般都是灰兔,这种便于隐藏的颜色。
    而且道教神话之轰,白虎,白兔,白鹿等等白色的动物,都是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严嵩称之为祥瑞。
    严嵩不敢将话说实,说道:“这是下面人报上来的,老臣还没有亲眼看,只是想来这样的事情他们没有胆子欺君罔上。”
    嘉靖说道:“对,速速下旨,令有司将祥瑞送入京师。”
    严嵩说道:“是。”
    黄锦上前凑趣说道:“恭喜皇爷,双喜临门。”
    严嵩脸色有些迟疑,被嘉靖看在眼里,说道:“严嵩你觉得有什么事情吗?”
    严嵩说道:“黄公公所言的双喜,可是文华殿上的事情?”
    黄锦说道:“那是自然,严阁老不是刚刚从那边过来吗?”
    严嵩说道:“陛下明鉴,臣与吏部天官向来不是太和睦的,不至于为他说话,臣乃大明之臣,有些话还是要说的,陛下如果不想听,就当臣什么也没有说。”
    严嵩对于进谗言,已经到了出神入画的地步。道士们多次请托,给了很多好处,严嵩不介意给周梦臣上一点眼药。
    嘉靖眼睛微微一瞄,心中好像想到了什么。说道:“你是国家大臣,内阁辅臣,这天下事情,有什么是你不能说的,说,朕听着。”


第二十九章 贼咬一口
    严嵩颤颤巍巍,说道:“陛下,有周梦臣之论,从此朝廷之中,不会有人以天人感应之论来烦陛下。陛下自然得了清净。”
    “只是天人感应,乃是前汉董仲舒所创,本意却是为了汉室江山。其中奥妙不用老臣多言,陛下聪慧非常,英明神武,自然知道。老臣还请陛下为后世子孙三思。”
    似乎严嵩一副忠臣之心,溢于言表。说道一番道理,似乎也很有道理。
    天人感应之论中,可不是只有以天人感应之论,以天遣之说,论罪于皇帝。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皇帝受命于天,天生神圣。
    这才是这个学说关键之处。
    而不是单单是后面的所谓天谴论。
    当然了,严嵩也知道,这些是动摇不了嘉靖之心的。
    对于嘉靖来说,什么风风雨雨没有见过。对于这一点点东西,根本不在乎,甚至是嗤之以鼻。
    但是对于子孙后代会怎么样?即便是嘉靖也多了一分忧虑。
    毕竟谁也不知道后世子孙会有什么不肖子孙。
    不过,嘉靖说道:“严阁老的一番好意,我知道了。你去安排祥瑞之事吧。”
    严嵩一听,就知道他这番谗言没有落在实处。也不敢多说话。不过对于严嵩来说,他只会觉得自己最重要,事情没有办成,自然也不会抢救。
    严嵩说道:“陛下,那老臣去了。”
    嘉靖让黄锦送严嵩走了。
    自己一个人大袖飘飘在阁楼之中踱步。
    嘉靖很喜欢走动,或者说并不是他喜欢走动,而是他吃过金丹之后,就有一股燥热之气,是坐不住的。
    片刻之后,黄锦小步快走,跟在嘉靖身后。
    嘉靖问道:“黄大伴,你觉得严嵩是什么意思?”
    黄锦不知道是装傻还是真傻,说道:“奴婢不知道。”
    嘉靖轻轻一笑,不再说话。
    严嵩却是小窥了嘉靖。
    嘉靖是什么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