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10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话到这里,并不投机。
万历就匆匆而去了。
周梦臣送走了万历,想了想招来自己三个弟子。
这三个弟子也算是周梦臣的关门弟子了。一个是叫官应震。是湖广本地人。为人很好学,但是周梦臣却知道,他的好学大多是伪装的。他的心思在朝廷之上。
周梦臣自然是没有政治洁癖的。并没有因为官应震心思不纯,而不教授他。
另外一个人就是徐光启。
是上海人,远赴武昌来求学的。在科学方面特别有天赋,周梦臣开来,不愧为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周梦臣觉得,虽然这些年来,周梦臣的弟子们与再传弟子们,有很多学术成果。但是在周梦臣看来,很少有开创性的。唯有徐光启这里,看到了希望了。
在科学方面,徐光启算是他的衣钵弟子了。
徐光启也准备今后,不再考科举,最多进入科学院,一生专心放在科学上。
科学院,就是万历建立的一个顾问机构。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在皇城之中一个院子,而今慢慢扩大,甚至有与翰林院并列的苗头,被人称为天下两院。
天下间各方面的专家,都在这里有挂名。
也包括周梦臣。
第六十九章 关门弟子们
科学院的存在,就是在万历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以专业角度给出建议与意见。
刚刚开始的事情,科学院更多做一些统计调查的事情,这也是万历常用的辅助决策的办法。
不过,周梦臣很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人这一辈子都避不开的。
所以,他也想让徐光启多感受一下政治的氛围。
而剩下的弟子汪可受。却只能说是周梦臣的徒孙。因为李贽。
李贽比周梦臣小几岁。
他的思想之激进,让很多人看不管。如果没有周梦臣庇护,李贽的下场定然不好。而李贽因为周梦臣的庇护在黄鹤楼书院当讲师。
周梦臣与李贽数次进行辩驳。
李贽也信服周梦臣。
毕竟李贽反对程朱理学,周梦臣也反对,提倡婚姻自由。尊重妇女之类,周梦臣也都支持。
而李贽仅仅是提出一些童心学等理论,但是周梦臣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李贽虽然对周梦臣想法并不是完全赞同的。但是大体上还是认可的。
很多时候,以门下弟子自居。
但是李贽骨子里是非常激进的。李贽在全面接受周梦臣思想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前些年与何心隐一起做了一出江南劳工调查。
揭露了大量工厂不人道的行为,震惊天下。以至于成为万历二十年的钦案。
在这一件事情,李贽就沉默不言,与何心隐先后去世了。
去世之前,周梦臣与李贽与何心隐都谈论过。
果然两个人最极端的思想界,在临终的时候都自发地形成了非君的思想。一方面,否定皇帝存在。另外一方面,也对那些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工,秉以深切同情。
而汪可受作为李贽的弟子,也就转投了周梦臣门下。
对于两位的去世,周梦臣也很可惜。
但是人年纪大了,也都是这样的。故旧一个个都不在了,徐渭老早就走了。而徐渭的弟子,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倒是与历史上不同,而今官职西域总督。也算是文官之中少有的知兵大臣。
算是得了徐渭的真传了。
汪可受在周梦臣门下,几乎是一个隐形人。但是周梦臣却知道,他这个弟子的思想一点也不隐形,也是周梦臣让他不要乱说。
否则周梦臣也很难保住他。
而这个时候,周梦臣也想让汪可受感受一些大明的现状。
于是,周梦臣将万历的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题说给三个弟子。分别让三个弟子作答。
官应震说道:“老师,您常说,天下大势,滔滔不绝,顺之者昌,逆之则亡。而今天下真是如此,之前的天下,是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今则不然,商业兴起,工厂遍地,工商之利,百倍于农,士大夫不变则必然被时代所抛弃。而陛下必须考虑,如何与掌控工商业的士大夫共天下。”
“农业是最稳定不过,只要不遇见天灾。每年有多少产出,都是可以预计的。而今工商业却不一样了。产品,原材料,市场,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收益。特别是朝廷决策,一上一下,就是一存一亡。故而这些人一定要在朝廷上找自己的代言人。他们干预朝政欲望,与之前的士大夫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士大夫们来说,帝力于我何加焉的时代过去了。在朝廷之上没有地位,很可能自己家的生意就要挤兑破产。”
“朝廷事务的争斗,只会更加激烈。更加难办。这也是老师为什么提出新内阁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冲突程度,已经不是皇帝一个人可以办到的。”
“故而,臣以为老师的建议很好,只是可惜陛下不悟。”
官应震说得有道理,而今的大明一只脚迈入了工业国。朝廷的事务陡然大增。已经不是原来农业国的中枢可以处置的。皇帝要处理的事情倍增。即便是太祖再生,恐怕也不可能处理完了。
所以,皇帝远离朝政,让各衙门按章程决策。让皇帝从一个直接处理事务的决策者,变成了一个大明管理系统维护者的角色,这才对最符合现实的。
但是周梦臣也很清楚,官应震的私心。
一方面官应震在拍周梦臣的马屁。
另外一方面官应震在觊觎首辅宝座。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今岁你已经高中状元,今后就不要来黄鹤楼书院了。”
官应震说道:“老师,您不要弟子了。”
周梦臣说道:“人各有志,我教育弟子,从来是因材施教。你心在朝野之上,而今已经蹉跎数年了。该做什么就去做吧。”
官应震大喜,他对周梦臣这一句话期盼了很久很久了。
因为他想要周梦臣的人脉。
否则他也不会一直在周梦臣身边拍马屁。别的不说,作为周梦臣的弟子,直接与很多大员扯上关系了,就等于一只脚踏上了青云梯。
周梦臣又问徐光启。
徐光启说道:“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我觉得之所以有这样的困境,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解决方法,我相信科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
周梦臣说道:“你倒是像你的大师兄。他晚年一心想建造一套计算的机械。但是仅仅搞出一个框架。就去了。这样吧,这些东西我就传给你了。你好好珍惜,不要让你大师兄失望。”
说起程大位,周梦臣一阵伤感。
周梦臣早年的弟子们,与周梦臣年纪相反,没有几个活下来了,其中程大位的去世,在周梦臣看来尤为可惜。程大位在宫中当了几十年的总计。经受了大量的数据计算。并制定了一套会计流程,而今依然被宫中,户部,天下大商户所沿用。
但是周梦臣知道,这不是程大位想要的。
程大位退下来之后,才对周梦臣说了,他想要的是什么?
他想要的一个计算机。一个可以简化计算,输入计算数字,就能得到答案的机器。在程大位的支持之下,程大位用蒸汽为动力,倒是搞出一个四不像。而且故障率老高了。
程大位就在一次维修故障的时候,不幸去世了。
周梦臣很是伤怀,就将这些东西封存下来了。此刻他想将这些东西交给徐光启。
虽然,他对蒸汽机推动的计算机,到底能不能成,有没有用,自己也不清楚。他印象之中,似乎有这样一个玩意。又似乎没有。
不过,他却知道电脑到底有多大用处。
他而今不过是种下一颗种子而已。
至于能不能成功,周梦臣就不知道了。
他毕竟八十岁了,有些事情都要安排了。如果他走得早没有交代的话,说不定这些东西,就变成一堆废铁了。
不过,从思路上程大位与徐光启是不一样的,程大位是一个数学家,机械结构是他的助手帮忙搞定的。他仅仅负责数学方面的问题。而徐光启本身涉猎很广,精力充沛。或许能从不同的角度带来不同的解决方案。
或许能带来惊喜。
徐光启自然答应下来了。
周梦臣问汪可受,汪可受嘴角微微一勾,说道:“老师,弟子没有任何想法。还请老师责罚。”
周梦臣一看汪可受,就知道,汪可受不仅仅有想法,还很大的想法。只是不想在这个场合说而已。周梦臣用脚趾头想,就是相当离经叛道的。
周梦臣也没有直接问,而是将官应震与徐光启打发走之后,才问汪可受道:“现在可以说了吗?”
汪可受说道:“回老师,天下最无用之物莫过帝王,帝王感到自己的无用,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第七十章 盛世危言
汪可受说道:“老师,天下是什么样子,他们不知道,您不知道吗?移民之策,在老师那时候,或许是善政。但是而今移民是什么?”
“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流放。”
“海外新开辟的领地,更是各种情况频出,有些地方简直是无法无天,无数百姓被朝廷强制赶出大明。然后在海外作牛作马,为人奴婢。老师在国内做的一切,全部废除了。”
“甚至很多海外庄园,根本就是魏晋之坞堡。”
“而今商贾大兴,礼乐崩坏,动则言钱。特别是在地方之上,有银百万,号称县主,有银千万,号称府主,有银亿万。号称国主。”
“盖因,有银百万,可以左右一县之政,有银千万可以左右一府之政,有银亿万,则天下之政就可以动摇一下,市井小民活动了人身权力,但是却不足活下去。”
“特别是棉业大兴以来,山东本来是粮食大省,而今一省之地,鲜少有粮食。”
“从粮食流向来看,自从万历元年开始,南洋粮食输入已经翻了几倍。原本湖广是粮食重要产地,而今湖广产粮已经少了很多很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大明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是的,这些件年大明富豪一个多了一个,殷家正式成为大明首富。年产亿万。但是苏州的百姓作坊,一个个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留下的不过,江南织造厂,陆家织造厂,王家织造厂,等不到十家了。这样的情况,在各国产业都有出现。大明所有财富都聚集在一千个家族手中。甚至可以说,更少。苏州百姓识字率已经有下降趋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随着科举难度,很多人都放弃了科举。另外一方面,自从万历年间到而今的高速发展。尚能维持,但是留给底层百姓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而自从嘉靖末年开始到而今识字率增长,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而带来的。只是,而今百姓即便读书识字,也很难找一样需要读书识字的工作了。”
“大明而今一步步走向崩溃,如果不解决的,能有三十年就不错了。谁也不知道,这个趋势还能走到远,是等一场大天灾,还是等海外一场败仗。到时候,很多问题都会一起爆发。”
“刚刚那位不过是感受到最浅薄的一方面。不过,他能认识到这一点。也的确是您的学生。”
经济危机,似乎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就出现,而资本主义出现之后,似乎更严重了。
而整体来论大明社会经济发展的话,从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