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10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方向。
    而他手中匣子里面的东西,就是周梦臣这些年努力之一。是用马克思思想与方法…论,来分析大明近几十年的经济数据。可以说是中国版的《资本论》。
    与真正的《资本论》相差多少。周梦臣就不知道了。
    毕竟,周梦臣也没有读过。
    只是周梦臣根据一下理论反推出来的东西。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周梦臣这么多年对大明社会的观察与洞见,乃至于如何组织新的政党,甚至于如何革…命。革…命之后的种种措施等等。
    这是周梦臣后半生的心血精华所在。
    虽然汪可受而今还没有达到周梦臣的要求,但是周梦臣的身体,让他担心,这些手稿传不出去了。
    周梦臣轻轻抚摸这个匣子,递给了汪可受,说道:“这东西,你回去之后好好读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来问我。我八十大寿过后,你就离开武昌吧。”
    汪可受大吃一惊,说道:“老师,弟子有什么做错了吗?”


第七十二章 正与反
    周梦臣说道:“痴儿,你看了之后,就会知道了,其实拿了这个东西,你就该走了。只是我还念着八十大寿,希望你也留下来。”
    “我前半生功业已经了结,身后功业就在你身上了。”
    汪可受虽然不明白,但是还是郑重将匣子接走了。
    当天夜里,汪可受挑灯夜读,眼睛之中有一丝火焰在跳跃,不知道是倒映着灯烛光芒,还是他内心之中的火焰。再或者他看见了光明。
    于是一夜无眠。
    同样也有人熬了半夜。
    只是他们倒不是故意熬的。
    而是人年纪大了,很容易睡不着觉。
    李云珍给周梦臣洗了脚之后,两个人躺在床上,李云珍说道:“你这么看重,汪可受吗?”
    周梦臣说道:“你为什么觉得我看重汪可受?”
    李云珍说道:“这么多年了,我还不知道你,这么多年了,你的手稿都是我整理的。很多写的乱七八糟的,还是我重新抄写一遍,然后存档。唯独那个红匣子里面的东西,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插手。如果不重要,你也不会有心瞒着我。这里面的东西,就给了汪可受?难道不是看重吗?”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我一生,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记名弟子,及门弟子,再传弟子,数百上千,我都记不得了。而我一生收的弟子,大概有一百多人,或许分为三批,第一批,第一波就是我发迹之前,大位他们。”
    说到这里,周梦臣心中微微一叹。
    李云珍说道:“人都走了多少年了。也都算是善终。过些年我们也会去看他们了。”
    周梦臣最开始一波弟子,显著的特征就是与周梦臣的年纪相差不大。所以,周梦臣活了八十岁,但是他的弟子们,却很少活到八十岁的,大多都不在了。
    也只有冯保还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冯保下面没有了。反而活得更长。
    其余的都不在了。
    甚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周梦臣说一百多个亲传弟子,而今活下来的,也不过几十个人了。
    岁月是如此之无情。
    周梦臣微微一顿,说道:“就不说他们了。第二批就是我当政这一段时间,收的弟子,大多是出于政治目的。最出众的大概是申时行与王锡爵了。但是这些人各有传承,从这里来看,非我弟子。”
    “第三批,就是我退下来这二十多年来,收的弟子,说实话,这二十多年,我用心著书,对弟子教授,并没有多用心。这些弟子们年纪尚轻,年纪还都小。将来有什么成就,不好说。但是这些人最出色的是官应震,徐光启,汪可受。”
    “徐光启当接我衣钵。官应震志在官场。今后说不得,能登上首辅之任。”
    “而汪可受一生功业,不知道能不能成,不能成,则万事皆休。如果能成,汪可受当在官应震的反面。”
    周梦臣心中微微一顿,心中暗道:“说不定,他们师兄弟两个人,将来也要操戈相争。”
    李云珍却不知道,周梦臣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心中暗暗咀嚼着周梦臣的想法。揣摩着周梦臣的用意。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大明召国公,太傅,会密谋一场掀翻大明的革…命。
    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家也算是皇亲国戚。
    周梦臣估计不错。
    徐光启接了周梦臣衣钵,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周梦臣很多理论,都是徐光启落地,而徐光启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内燃机。只是因为大明缺少石油。内燃机的使用停滞了很长时间,几十年后,才因为南洋石油的发现,开始了大规模使用。
    而官应震也没有辜负周梦臣期望,官应震在万历晚年,进入内阁。在万历死后,代表内阁接管了内外大权。万历强势一辈子,从二十多岁之后,就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面对嘉靖一样的命运,他的继承人是很稀松平常的。
    这好像是一个诅咒。
    强势君主的继承人,都不会很强势的。甚至很软弱。
    大抵是如果两个强势的父子,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计就是会汉武帝与太子的悲剧翻版。
    官应震把持朝政二十年,当然内阁首辅十年。并将万历盛世延续了十年。更是竭尽全力打赢了天竺之战,为大明国势续命一波。
    官应震,扶三帝,内定国势,外夺天竺。
    甚至有人将,周梦臣,张居正,官应震,三人并列为湖广三相。功业相继。而官应震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光辉。
    但是汪可受与他的官师兄,倒是没有兵戈相见。
    汪可受在周梦臣八十寿后,远走江南。蛰伏数十年做学问,真正将周梦臣留给他的东西融会贯通。
    当小冰河期到来。
    大明的财政赤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于是乎,在国事大会上,达成了加税协议。
    弄得民怨沸腾,西北百姓揭竿而起。
    汪可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不远万里来到了西北,并在义军之中寻找支持者,但是这一场起义,很快被强势的才朝廷扑灭了。
    而汪可受更是被捉拿入京。
    汪可受作为周梦臣的弟子,更是天下名士之一。他参与起义。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在加上,周梦臣很多弟子都纷纷营救。
    汪可受在狱中讲道,并将他修订过的资本论。传播出去。最后汪可受还是被处于极刑。
    但是汪可受之死,并没有阻挡汹涌的革…命浪潮,反而无数人将汪可受奉为先驱。经过数十年大战,革…命军攻入北…京。建立一个新中国。
    而周梦臣更是被列为新中国的思想来源。
    周梦臣在大明的时候,张居正将气学推上官学地位。从此周梦臣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了。而经过一场大革…命之后,更上确定了周梦臣思想惊人的预见性。
    更成就了周梦臣圣人之名。
    周梦臣祖坟成为了周林。
    不过,这是后话了。周梦臣早就看不见了。而今周梦臣首先要面对的是他的八十大寿。
    这不,周梦臣八十大寿的正日子到了。


第七十三章 八十大寿
    黄鹤楼书院的建筑规模很大,几乎覆盖了整个蛇山。
    已经是整个南方规模最大的书院。也是周梦臣心中大学的样子。分为不同院系坐落在整个蛇山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也有园林相隔。
    所以黄鹤楼书院虽然在整个武昌城的中央,但看上去很是清幽。但是距离武昌城中的闹事,也没有多远。也算是闹中取静。
    黄鹤楼书院能在短短二十多年之间,发展成这个样子,得益于两处,第一处,就是周梦臣了。周梦臣在这里,周梦臣的弟子们向黄鹤楼书院捐赠了不知道多少款项。
    有了足够的钱,在周梦臣的指点之下,自然有足够的发展。
    第二处,就是朝廷的支持了。
    大明朝廷,皇室,湖广省,武昌府,乃至于江夏县,都有给这里拨款。
    还这样那样的扶持。别的不说,整个蛇山,本来就武昌府中楚王一脉所有,但是朝廷大笔一挥,就变成了书院的了。上面的建筑,一部分都是楚王一脉的别院,另外一部分是朝廷拨款修建的。
    真正是书院自己修建的,其实并不多。
    而此刻整个黄鹤楼书院,却热闹非常。
    上上下下张灯结彩。
    万历皇帝到过这里,这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
    可以说,今日几乎是整个大明上层名士的舞台。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到了。
    楚王,已经楚王一系的郡王等等。
    湖广巡抚,已经湖广当地来的高官。
    已经江南各家的名士。等等。
    简直高朋满座,随便拉出来一个就是朝廷上响当当的人物。
    张居正是没有来,但是申时行,王锡爵却是到了。
    虽然而今他们都不是首辅了,但前首辅的身份,已经足够高贵了。
    一时间热闹非凡自然不用多说了。
    不过,周梦臣在这里已经仅仅是应酬了一下而已。他毕竟年纪大了,身份尊贵。可以不陪全场。
    这里的一切开销都是官府支出的。
    周梦臣更多时间是在后院之中。
    所谓的后院,其实就是周梦臣住的院落。
    说起来不大,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整个院落也是三四重。来到这里祝寿的都是周梦臣最亲近的人。比如儿女,比如弟子们。
    周梦臣而今数个孙子,十几个重孙。
    大大小小的满地乱窜的小孩子,让周梦臣都认不得了。只是满脸微笑的发糖而已。而这些小孩子们,也不知道今日八十大寿有什么意义。反正都是好吃好喝而已。
    周梦臣与自己的弟子们坐在一起,倒是放松了许多,坐在自己的轮椅上。让周大同的儿子,也是周梦臣长孙,周长海推着。
    弟子们一一送上贺礼。
    周梦臣早已有言在先,不要金银珠宝等俗物。要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
    刚刚开始的时候,是申时行,王锡爵这样的弟子,一一个送上各种诗文做礼物。在他的称颂之中,两千年前有孔子,两千年后有周子。
    周梦臣听得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
    然后就是从事科学的弟子们上呈寿礼了。
    首先来的是殷宗伊。
    殷宗伊而今也奔七十的人,白发苍苍的。将家中的事情都交给儿孙了。一切都放下来,他反而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面。
    他颤颤巍巍给周梦臣磕头拜寿之后,让几个人抬上来一个两面桌子长的东西,上面覆盖着一层红布。
    殷宗伊掀开,说道:“老师请看,这就是我送给老师的贺礼。”
    周梦臣眼睛微微一眯,说道:“这是铁甲船?”
    殷正茂说道:“正是,有三台蒸汽机推动,前后七门主炮,三十多门副炮。足够匹敌当今天下所有的战舰。”
    周梦臣在长孙的搀扶之下,走到这个模型前面,看着上面三个大烟囱,已经中轴线排列的几门大炮,还有二层甲板上一排排的副炮。
    以及上面对日月碧海旗。
    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他有生之年,真正地看到了这个东西。
    铁甲船,就是这个时代的高精尖项目,关系到最顶尖的蒸汽机,最好的装甲,还有传动系统,火炮系统,等等。
    周梦臣在位的时候,就一直督促这个项目。
    但是等他下来都没有完成。
    至于周梦臣一下来,张居正对这个项目很不感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