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你写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细细讲解,并加以修改的。然后你自己记下来。”
    瞿景淳叹息一声,说道:“其实,这是一个速成的办法。等你对这些条目足够熟悉之后,面对每一个条目,你先思考这个题目,在那一个条目之下,然后再想你之前写过的文章,参考原题的内容,增删修改,然后写上去。”
    “如此一来,我能保证你写的东西一定合格。”
    周梦臣说道:“那能中吗?”
    瞿景淳叹息一声,说道:“考场莫论文,论命。我只能让你有论命的资格,而不是如之前,想碰运气的资格都没有。”
    周梦臣听了之后,也知道会试都是大题,最为简单,这样的情况之下,反而发挥不出每一个的水平。有张居正这样的人能够有脱颖而出的把握,但是对于更多的举人来说。其实就是靠运气。
    但是文章太差连蒙都不知道怎么蒙了。
    不管怎么说,瞿景淳这一番话,让周梦臣安心了不少。
    说实话,周梦臣从小都是优等生,对自己学习上的天赋,还是相当有自信的。之前迷茫更多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而今指明了路径之后,周梦臣忽然觉得而今距离明年考试还是几个月,似乎时间绝对足够。
    而且,周梦臣也听出来了。
    瞿景淳有最重要一招临考提分的妙诀没有说。
    那就是押题。
    瞿景淳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在翰林院的。要知道一般来说会试主考都是翰林院出身,也就是说瞿景淳接触的消息有很多是周梦臣接触不到的。而这些消息,泄题倒是不会。但是押题却是可能的。
    张居正在一侧听的津津有味,此刻见有了空档,问道:“瞿大人,可否指点一二。”
    瞿景淳看在周梦臣的面子上,说道:“可有习作,拿来看看?”
    张居正立即将准备好的习作双手递给了瞿景淳。
    瞿景淳拿了之后,只是数眼就看完了。随即闭上了眼睛,思考片刻。又看了一遍,随即说道:“张兄,你不用客气了,从你的文章来看,你也是我辈中人,除非今科主考耳聋目瞽,否则张兄是必中的。”
    周梦臣说道:“瞿兄,叔大兄可否中状元?”
    瞿景淳说道:“考场莫论文,叔大兄的文章有状元之姿,但是有状元之才,与中状元。是两码事。”
    周梦臣也知道,有诺贝尔奖级别成果,与获得诺贝尔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张居正说道:“在下愧不敢当。还请瞿大人指点在下有哪里不足。”
    瞿景淳沉吟片刻,说道:“本朝取士,开国之初,文体未立,以一个‘纯’字为要,道理得朱程之纯,是必取的。而后成化弘治之事,文体既立,规则已全,又有前后七子,以文必秦汉为要,融液经史,以古文为时文。”
    “如此才有大明文章今日之盛。只是大礼仪以来,文运…………………”瞿景淳说了这一句,觉得不合适,立即住嘴不谈,转化话题,说道:“虽然而今文风流于倾颓,但是今日之考官,大多取于正德年间,有弘治之遗风。喜欢的风格依然是古文之风。”
    “你想要取中,就要把握这一点。”
    “以古文为时文,或者说以时文为古人,要把握两个要点,第一个,就是取意不限于四书五经,可以旁征博引,不过,要主动,只在经史,不可取用道经佛经之典故。其次,要容有形与无形之中。八股格式,盖不能犯。然后却可让观者忘其形。是以文意盛于格式。”
    张居正听了,若有所思,一时间也忘记了,礼节低头沉思不语。好一阵子,才说道:“多些瞿大人指点。”
    瞿景淳说道:“不要如此客气,也称我瞿兄吧。反正你此早在我这个位置上。”
    周梦臣也在思量瞿景淳的一番话语。
    大礼仪与文风倾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他细细揣摩了一番,才算是隐隐约约明白了。
    有人说文运即国运,这大概有些绝对了。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关系的。八股文最具特色的一点,那就是代圣人立言,也就是说写文章的人,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必须揣摩如果圣人在此,他是什么意见。
    如此八股文的训练之下,还真有很多道德之君子。明之亡,如火如荼,不知道有多少人舍生取义。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影响。
    但是大礼仪之事,却严重伤害了士大夫尊君之心。
    杨慎喊出:“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绝对不是杨慎本人想法,而是很多大臣的想法,大礼仪固然是一场政争,但是同样也是一场思想上的争鸣。
    杨慎等人所维护的就是他们一直写八股文之中代圣人立言的圣人之意,也就是程朱理学的意见。
    但是嘉靖皇帝一场廷杖打下去,他倒是取得了政争的胜利。但是让大明思想界产生了严重的撕裂,反应在很多方面。程朱理学地位动摇,地方上心学的加速崛起。
    反应在八股文上,就是所谓代圣人立言,这些写得人自己都不大相信了。他们写这个只是为了中式。这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文体,自然让明代的古文运动画上了句号。
    这就是瞿景淳所言的文风倾颓。
    瞿景淳在时代之中,他并不知道,八股文的盛世已经过去了,可以说八股文最鼎盛的时期,也就是成化弘治之间,这这个时期写出了很多八股名篇,放在所有八股文之中也是质量最高的时期。
    这个时代在嘉靖时期完全终结了。
    也是在嘉靖年间反对八股文的声音逐渐生出,到了明末形成了第一个反对八股文的高潮。
    不过,周梦臣对八股文什么的并不感兴趣,他只是本能的感受到了机会。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苦读
    隔行如隔山。
    周梦臣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士林的核心人物,也没有想过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对士林之中一些动向是不明确的。
    此刻,通过瞿景淳对八股文风的讲解。他似乎窥见一丝半厘。
    嘉靖皇帝是明朝皇帝之中玩权术,玩得最溜的皇帝。
    那么为什么嘉靖皇帝选择以权术御臣下,而不是其他?
    是因为君臣之间互信的撕裂。
    正统思想程朱理学被巅峰,大明官府虽然还是再以程朱理学取士,但是程朱理学几乎丧失了对实际的指导意味,八股文失去了灵魂,自然是文风倾颓,表现出形式化,空洞化。
    同样是程朱理学官府地位被动摇,显露出地方上各种新学术的兴起,比如心学在嘉靖一朝大有发展,至于其他各种思想潮流涌动。
    理学最大的作用,统一思想,将学术定于一尊的作用,已经在瓦解了。
    在传统君臣语境之中,嘉靖是非正义的一方,所以他不可以以道理御臣下,只能以权术御臣下了。
    而嘉靖之后的隆万大改革,也是同样的原因,有这样的改革,固然是徐阶,高拱,张居正接力而为之,同样是大明朝廷的局势,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正统思想的缺位,已经到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地步。
    思想之混乱,导致士大夫内部的混乱。对程朱理学也变得世俗化,功利化。对于朱熹老爷子的话,大家都不相信,之所以学习不过为功名富贵而已。嘉靖后期各种危机,固然是嘉靖殆政的原因。
    但是大明士风不振,却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后来所谓之各位救时丞相,在思想上都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徐阶占心学一方,高拱是北方实学一派,张居正占官府正统。就是想要结束这样思想混乱的局面。只是终究没有成功,反而滋生出各种思想灿烂的晚明。
    但是在为政者看来,却是一件相当糟糕的局面。
    在一个如此大的国家,思想不统一,其他方面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大礼仪对大明的影响,再强调都不为过。解释晚明,种种现象,很难绕过大礼仪不谈。
    不过,周梦臣此刻想得,却是彼可取而代之。
    正如宋朝到了宋神宗的事情,承五代之积弊,即便没有王安石变法,也会其他人主持变法,这是形势所在,不得不为而已。
    而今嘉靖亲手将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程朱理学,一下子砸碎。也演变成各种思潮,再加大明一百多年走到今天,正如八股取士一般,八股取士在大明前期,尚且体制不严,还是一个雏形,是处于形成期。在成化或弘治年间进入全盛期,到而今虽然还是盛世余光,但是江河日下,已不待言,瞿景淳都能感受到,一代不如一代。
    大明需要一场变法。
    周梦臣心中暗道:“为什么不能是我?”
    一想到这里,周梦臣内心之中就开始砰砰乱跳。
    不过,他深吸几口气,将自己这胡思乱想压下来。这些想法,都有一点太远了。而今不想考一个进士,那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瞿景淳在这方面,可谓明师。但是再怎么明师,也需要周梦臣一点点去啃了。
    于是乎,周梦臣闭门谢客,什么人也不见,一心一意的读书。用心于这六七万字之间,更是派人去京城之中有名的选家,一共有一百二十家之多,日日参照攻读。
    固然瞿景淳说的没有错。
    不管八股格式再严,骨子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总结起来不过是起承转合。这些东西,周梦臣几乎一点就透,即便上也就是议论文的写法而已。按照瞿景淳给的歌诀来练习,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歌诀就是:“破为一章之主;承要破意而彰;起要一针见血,犹如擒贼擒王,虚虚笼起题意,最忌说尽中藏,领题务清来脉,入手方有主张,提比贵发议论,题情逼起为良,虚比流连取致,娇花美女可方,通篇不宜直露,出题犹贵悠扬,六比实发题面,字字抽出宜详,后发题意未尽,掉转顾盼如环,八比到此结束,前边照应勿忘,文成人归翰林,数峰余韵春江。”
    至于每一句铺开来讲,都能讲上一课时。这里就不说了。不过大多是技巧性的东西,有基本逻辑思维的人,大体上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
    对他来说,难点有三
    第一个难点就是经义。
    虽然说,瞿景淳用速成的办法,大大压缩了周梦臣的经义学习时间,但是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周梦臣不出错而已,在经义上不错而已。即便这个要求已经降低了很多,对周梦臣来说,依旧是一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小学功夫。
    这个难题并不是说我们而今大学小学,而是古人的小学功夫,古人将章句,修辞,格律,认知等等东西都划入小学的范畴之中,也就是说是私塾之中学的东西。
    这个东西周梦臣也是学过的。
    但是他在这上面写的功底,想要得到科举的程度,却是比较难的。
    八股文何为不股?
    就是两两相对好像对联一般的句子,又叫八比。
    对,没错,八股文的基本课业就是对对联。
    很多之中,现代人拿着后世几个绝对就横行明清时代,其实大多都是扯淡。无他,不要用你的业余对别人的专业。
    八股文分析开来,除却头尾之外,就是个八个整齐并意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对联。
    这也是为什么明清启蒙的书,就有笠翁对韵,这样的书。可以说,从三四岁的孩子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学:“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