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周家在这里也是生活了十几代的老户了,周母出门,东边借一点,西边借一点,再加家里的鸡杀了两只,再加上家里本来就有的鱼,也就所谓武昌鱼,才算将食材弄齐了。不过,人手太少还是有些忙不过来,周母不得不请了几个邻居来帮忙。
    这才张罗起来。
    周梦臣这陪着客人,先是参看了一下钟鼓楼。从下面的莲花漏与三楼的景色,虽然不武昌城最高的制高点,但是在钟鼓楼上观景,也别有一番滋味。
    等他们下来之后,虽然有些急就章。但是一桌酒菜算是做好了。
    冯立夹着一块鸡肉,忽然说道:“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这一只鸡,是我们进门的时候,看见那一只吗?”
    周梦臣说道:“正是。”
    冯立说道:“你周家的院子,虽然坐落在武昌城中,但是院落后面就蛇山。颇有一番野趣,正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再加上钟鼓楼钟声长鸣,苏东坡的诗,用在这里,却是在合适不过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原来这是苏东坡的诗。”他以为这诗是冯立作的,刚刚还想拍上几记马屁,一时间不知道从何拍起,这才顿了一下。否则这一下就露怯了。
    这也没有办法。
    周梦臣这三年熟悉大明,但是与真正融入士大夫生活之中,却还是差了十年修行。否则别人说的什么话,他就不大明白。
    “不过,”冯立语气一转折说道:“这一餐乃是老夫人下厨吧。虽然老夫人厨艺高超,但是修身齐家乃是男儿之责,总就不能一直如此,大丈夫在世,当上荣父母,下荫子孙,令尊起的名字,可是大有深意,飞熊当甚思之。”
    周梦臣虽然对于一些诗句,不大熟悉,但是这话里的意思还是能听出来。
    是委婉的劝说,周梦臣接受他的建议去国子监。毕竟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不管什么才能,都只要在体制内,才能发挥出来。这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的现状。
    周梦臣也颇有感悟。
    其实周家之前也是有两三个佣人的,但是周父一场大病,将家底给败空了,这才纷纷辞退。而周母年纪其实也不大,才四五十岁而已。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要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周梦臣对自己这一辈子要做什么,还有些犹疑不定,但是对于不能给母亲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比不上周父当初没有生病的时候。
    这一点,周梦臣是有些惭愧的。特别是他的作为,非但没有让周家富裕起来,反而陷入更多的亏空之中,周家而今大所有现钱大概只有三十多两了。
    周梦臣说道:“世叔教训的是。”
    不过,周梦臣惭愧归惭愧。但是对自己的决定,并没有一点后悔,他即便去北京,也要先将家里安顿好。周梦臣做事,有自己的步骤,不会因为别人三言两句所动。
    冯立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就不再多言了。
    酒足饭饱之后,周梦臣请冯立三人到了书房,看着周家书房之中,几架子书,还有大量的天文档案,这都是在寻常地方,乃至藏书家那里也是很难看到的。很多都是冯立没有见过的。冯立见了这些书就有些走不动路了。
    周梦臣暗道:“我这一次计划有些失误。”周梦臣没有想到冯立对算学如此之痴迷。
    如果周梦臣再想办法插手,今日剩下的时间,又变成了数学学习班了。
    好在这个时候,一声清脆的钟声想起。
    就在几人耳边,冯立立即转过身去看见了静悄悄的站在角落里面的大柜子,已经柜子上面显露的时间。
    冯立走上前去,大感兴趣,问道:“这是什么?”
    周梦臣暗暗松了一口气,上前解释道:“这是小侄按莲花漏之理,造出来的新刻漏,最大优点,就是占地面积小,还可以放在室内。世叔说算学乃是经世济用之学,诚斯言也,侄儿就在研制新刻漏,就以算学而行的。”
    冯立听了之后,大感兴趣,说道:“哦,怎么做的。”
    周梦臣将怎么定量分析,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再根据这个模型,确定最符合自己的需要是水流,已经制造这个水流数需要各部件的尺寸,然后再以这个一切为核心,装进这个三个可以分开又可以组合在一起的箱子里面。
    其他的都是细节了。
    “好。”一直不说话张叔大,忽然开口说道:“周兄的作为,几乎是开一代之先河。在下佩服之致。”
    之前说过,中国古代数学最讲实用,甚至在明代之后,更是如此,为了方便学习,很多东西都口诀化了。让人容易理解。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的:“三下五除二”就是珠算口诀,也是从明代传下来的。
    但是最讲实用的中国数学,都是被动的用数学解决一系列行政,工程,水利,清丈方面的问题。从来没有如周梦臣一般,一开就是数学为工具,为尺度,来指导一件事情,直到最后完成。
    张叔大队数学的兴趣,其实并不大。他只是觉得为政之人,有些事情不可或缺,最少不能被下面人给骗了,正好他与冯家关系密切,于是与冯立走动就频繁起来了。他以敏锐的嗅觉感受到这个模式有极大的影响力。
    至于有多大的影响力,一时间张叔大,也不能讲明白。
    不过,他对周梦臣刮目相看了。
    无他,在此之前,在他看来,周梦臣不过是一个算学方面的专才。这样的人固然是人才,但对于他也没有什么大用。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单单周梦臣这个模式,就证明周梦臣的才华,决计不仅仅是在算学方面,这个模式其实能推广到很多地方。


第二十三章 冯世叔
    冯立并没有张叔大这么高的敏感度,不过,他秉承一个数学家热情,也对这个刻漏特别感兴趣。
    一方面,冯立对如果周梦臣这种直接在制造源头就引入数学概念,很感兴趣。之前不能说没有。毕竟造什么东西,也都会测量尺寸,但是与周梦臣这样做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那仅仅是造一个已经有的器物。而周梦臣这种办法却是无中生有,完全是根据数学推演的。冯立在一直主张算学是实用之学,但是他所谓的实学之学,也是解决很多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说清丈田亩,赋税征收,工程建设,粮食运输,等等。这是冯立完美没有听说过的应有方面。
    他自然是感兴趣了。
    另外一个方面,却是这个时代数学家的常态。
    天文与数学不分家。
    几乎上所有古代数学家是能与天文学家划上等号的。杰出的天文学家,一定是一个杰出的数学家,而杰出的数学家,也一定会努力解决一些天文学上的问题,盖因所有数学的应用领域之中,也唯有天文方面上的数学问题,乃是古代数学应有的最高峰。
    但凡想在数学上有所有建树的数学家,都想在天文学上有所发挥。
    这也是为什么,明代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却会导致数学水平一落千丈的原因。
    冯立这个数学家是有水分的。明代本来就是数学的低谷期,而冯立在数学上的建树,也不过是在武昌城中有一点点名声而已。但是要说冯立对天文学没有想法,却是错了。
    只是天文学并不是谁都能够搞的。
    周梦臣家中的钟鼓楼其实也有一些观星台的特征。毕竟阴阳官记载灾异之一,也天上各种天象。比如十三年前,哈雷彗星的出没。冯立也有观星的习惯。
    虽然这个时代,观星不需要一些光学仪器,或者不能说不需要,而是没有。但是一些计量时间的工具却是有的,否则怎么记载什么时候忽然出现的彗星,或者流星雨。
    所以冯立对刻漏是有需求的。
    冯立绕着这个刻漏转了几个圈,忽然说道:“贤侄,可否拆开看看?”
    周梦臣眉头微微一挑,心中一喜,心中暗道:“已经成了。”周梦臣知道他已经打开了上流社会的渠道。
    大明上流社会是那些人?
    如果是在北京,自然是勋贵,皇室,百官。但是在武昌这个地方,也就是楚王一系,还有当地士大夫,也就是读书人。冯立看似身份不高,却正好是圈子里面的人。有了冯立这个一个客户之后。
    还怕没有下面的客户吗?
    周梦臣立即说道:“世叔有言,侄儿敢不从命。”立即将周大壮叫过来,他们两个一起动手,将整个水钟大卸不块,周梦臣更是一点点给冯立讲解其中各项原理与数据,有了实物对比,比之前空讲,要容易理解多了。
    冯立说道:“这个东西不错,贤侄出个价钱,让人送到我府上。”
    周梦臣立即说道:“小侄哪里敢要世叔的钱,既然世叔喜欢,就当是小侄一点点的心意。”
    冯立轻轻一笑,说道:“如果是别人,我就收了,反正不值几个钱,但是你我就不能收了。你称我一声世叔,我总要照顾你一二吧。这样吧,你去府上,让管家支百两。”
    周梦臣听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做如何反应了。
    一方面感激冯立的照顾,一方面觉得这与他的计划不符。
    冯立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这东西,是不值一百两的,只是看好周梦臣,见周梦臣家境并不富裕,借此照顾一二。但是对于周梦臣来说,有一百两固然好,但是他的本意,却是想将这刻漏作为一种商品卖出去的。
    诚然,武昌城中有钱人是不少,有很多人不拿一百两白银当成一回事。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全家的家当未必有一百两。即便士林中人,也不是谁都能痛快的拿出一百两白银的。
    如果他收了冯立一百两,也就无形之中将这个刻漏的定价,定为一百两银子,如此一来,整个武昌城中能卖得起的人,又会有多少个啊?
    周梦臣说道:“谢过叔父,但是这水钟,实在不值这么多?”
    冯立说道:“怎么现在不认我这个世叔了?”
    一句话将周梦臣噎着不知道怎么说了。
    礼记有言:“长者赐,不敢辞,辞之不恭。”长辈要给小辈东西,即便不好意思接受,也不能不接受,否则就是非常没有礼貌的事情。
    周梦臣既然叫冯立为世叔,当做长辈。就不能随便拒绝长辈的赏赐。
    “冯先生,我觉得你是误会周兄了。”张叔大说道:“冯先生有所不知,周兄身上还有另外一个差事。恐怕他今日请冯先生来,也是有所求于先生。”
    冯立听了,有些疑惑,说道:“哦,飞熊在县衙还有什么差事?”
    张叔大说道:“我听说,周兄而今也掌管养济院,但是吴县令却没有给周兄一分钱。恐怕养济院而今的钱粮都是周兄自己垫的,周兄今日造出来这些东西,恐怕就是想让先生帮忙找些出路,还让他能补贴养济院。”
    冯立听了,转过头问周梦臣说道:“可有此事?”
    周梦臣疑惑的看着张叔大,心中暗道:“这些事情,张叔大是从哪里知道的?”
    周梦臣做的事情,虽然不能说隐秘万分,但也没有大鸣大放,他很疑惑是怎么传到了张叔大的耳朵之中。只是而今冯立垂问,他也不敢怠慢,心怀忐忑,却也只好说实话了。于是他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
    冯立皱眉训斥道:“我当时说推荐你去钦天监,就没有这些破事了。这吴某人………………”冯立冷哼一声,表示对这个眼睛之中只有钱的吴县令不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